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学生用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学生用书

资源简介

第19讲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最新考纲】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核心素养解读 知识体系导引
1.综合思维:结合人口统计图表材料,综合分析人口增长特点、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2.人地协调观:树立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人口观。
考点一 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人口增长
(1)历程: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    ”形,且有快有慢,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2)人口自然增长率
①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    与    相减的得数。
②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从    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③影响的根本原因:    的发展水平。
提示:①注意区别人口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反映的是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而人口增长除人口自然增长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从全球范围讲人口的自然增长就是人口的增长。
②在只涉及人口自然增长时,某地(或某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不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候,只要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数量就一直在增长,因此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是自然增长率减少到0时。
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人口增长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变化趋势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学法指导】 分析人口增长快慢原因的思路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分析原因的思路如下:生产力水平高低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变化。
可见,社会经济、技术、(人口)政策等因素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结构不合理(如男性比重偏高) 转变生育观念
人口     放宽生育政策,延迟退休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    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1.与人口自然增长相关的计算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②出生率=×100%
③死亡率=×100%
(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
人口增长数=该年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2.图文结合阐述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1)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3)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减小。
(4)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
3.主要人口问题
项目 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性别比失调
原因 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高;受社会文化发展影响,人们少育,甚至不愿生育;出生率降低,死亡率低,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中国:计划生育。 出生率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导致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人为的技术干预等。
影响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独等。 资源、环境压力大,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措施 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吸引移民。中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加强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别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
【活学巧用】
[2022·南昌模拟]下图为我国总人口及年龄组成变化趋势图(不考虑国际人口迁移),2021年我国总人口达到峰值。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年份,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的是(  )
A.2007年  B.2017年
C.2021年 D.2032年
(2)从2013年起,我国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到目前为止,下列人口数量变动受其影响的是(  )
①总人口 ②老年人口 ③劳动力人口 ④少儿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与其他年份相比,2021年我国人口特点表现为(  )
A.劳动力人口多,就业压力大
B.总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C.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较接近
D.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数量较接近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考法一 人口年龄结构分析
1.[江苏卷,13~14]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
[思维流程]
[我的答案] (1)     (2)    
对接核心素养
人地 协调观 引导考生关注区域均衡发展,探索产生差异的根源,运用地理规律谋求人地协调,体现了人地协调观。
综合 思维 通过分析题中图示,判断不同区域老龄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体现了综合思维。
区域 认知 以人口统计图为背景,考查人口老龄化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体现了区域认知。
地理 实践力 运用数据统计图的分析方法,以及我国人口与经济的联系等相关知识,体现了地理实践力。
考法二 结合坐标统计图考查人口变化
2.[2020·全国卷Ⅲ,4~6]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1)~(3)题。
(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
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
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
(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考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同时,也正是由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导致人口增长状况和人口问题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图 示
模式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增 长 状 况 速 度 慢,波动较大 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 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
数 量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加 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人口 问题 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 人口增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儿童所占比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增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重
具体 影响 劳动力缺乏 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造成    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对应 措施 发展生产力,提高御灾、抗病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策 鼓励   ,接纳海外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根据生产力水平判断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低低低型;发达国家多属于低低低型。
(3)根据数值特征判断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高高低型 4%左右 4%左右 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
高低高型 3%左右 1%左右 2%左右
低低低型 1%左右 1%左右 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
2.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常考的类图像之十六)
(1)人口金字塔图含义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的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具体内容如下图)
(2)找塔型,析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处于人口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处于人口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找比重,判内容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4)找特殊,析原因
影响人口金字塔结构的因素包括政策(计划生育或鼓励生育)、较大的自然灾害、战争、生育观念、工业发展、人口迁移等。以下图为例,分析其特殊变化的原因。
①处1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然变小,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a.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b.重大灾害导致死亡率上升;c.人口的大量外迁。②处20~2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然增加,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③处30~34岁男女人口比例失调,其原因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工厂建设导致对女性职工需求增加。
【活学巧用】
1.[2022·贵阳月考]如图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时期,该国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以下时期中,该国人口增长具有“三低”型特征的是(  )
A.甲时期     B.乙时期
C.丙时期 D.丁时期
2.[2022·鲁鄂部分重点中学联考]2017年世界总人口约为73亿,其中中国和印度分别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和18%。读2016年中国大陆和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图(E、F各代表一个年龄段,M代表两个年龄段),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处凹陷是人口大量外迁所致
B.印度人口老龄化现象更为明显
C.F人口高峰与E人口关系密切
D.图中按10岁一个年龄段分组
(2)预计到2022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原因可能是(  )
A.印度医疗卫生水平高
B.印度大量人口迁入
C.印度为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D.中国每年净增人口远超印度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考法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分析
1.[海南卷,1~2]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思维流程]
[我的答案] (1)     (2)    
对接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人口的增长和变化要与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协调。
综合思维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该国人口比重,并且该国人口比重稳定,即可得出结论。
区域认知 由统计图可知该国人口增长状况。
考法二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分析
2.[江苏卷,13~14]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
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
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
(2)该国最可能位于(  )
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
[思维流程]
[我的答案] (1)     (2)    
考法三 以人口结构图为背景考查人口问题
3.[福建卷,7~8]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考点三 人口合理容量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人口爆炸”
(1)含义: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      情况,反映近100多年来
      的现象。
(2)人口的指数增长:开始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2.环境的限制性——资源问题
产生的 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资源的        显著增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问题的表现
土地资源         大幅度下降,土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用于        的土地面积显著减少
矿产资源 正    ,甚至趋于    
水资源 需求量增大,    及    导致短缺
森林资源 大面积毁坏导致    ,    下降,    加快,    加重,气候反常
限制性要求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建立    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3.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
(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        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    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提示:人口合理容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原因有:
(1)环境的改变。如环境突变、自然灾害等会降低原有人口合理容量。
(2)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但当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又会降低人口合理容量。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 强调点 实质 体现 共同点
人 口 容 量 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 一个 警戒值 生 存 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也不一定相同(不确定),故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人 口 合 理 容 量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 一个合 理值 发 展
环 境 承 载 力 强调土地、淡水、森林等资源能够供给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承载量最小的因素成为该地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个 警戒值 生 存
提示: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活学巧用】
[2021·山东烟台二中月考]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承载力
B.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2)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
①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考法一 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分析
1.[上海卷]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 799.4
耕地面积 (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思维流程]
[我的答案]     
对接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自然资源的环境承载力要与社会、经济、消费水平相适应。
综合思维 结合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推理判断。
区域认知 四省水资源、耕地、人口等状况认知。
地理实践力 运用人口合理容量原理分析现实问题。
考法二 自然资源与人口容量
2.[2020·浙江7月选考,4]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据此完成下题。
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
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六章 人口与环境
第19讲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一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1)J (2)出生率 死亡率 经济基础 生产力
3.老龄化 地区分布 人口流动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活学巧用
 解析:第(1)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总人口数量,图示2007年总人口数量最少、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最多,则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的是2007年。第(2)题,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会使人口出生率增加,则少儿人口、总人口数量必然增加,故①④正确;到目前为止,2013年以来的新生人口还没有转变为劳动力人口或老年人口,则劳动力人口、老年人口数量不受影响,故②③错误。第(3)题,图示总人口在2021年前增加,之后减少,则说明2021年前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之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则2021年出生率基本等于死亡率,故C正确。劳动力人口是指15~64岁人口,图示2021年劳动力人口并不是最多的,则A、B错误;图示2021年老年人口数量多于少儿人口,则D错误。
答案:(1)A (2)D (3)C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1.[思维流程]
(1)高 (2)高 (3)低 (4)明显 (5)经济落后
答案:(1)A (2)B
2.解析:第(1)题,图示2010年该市女性人口中40~44岁户籍人口最多,说明其在40~44年前出生人口较多,又该市为我国西部某市,结合我国人口变化特点及选项设置可以判断出1971~1975年该市人口出生率较高,D正确。第(2)题,20~24岁年龄组人口峰值与40~44岁年龄组人口峰值相关,结合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可推断出C正确。第(3)题,由图可知,该市0~9岁女性人口数量较20~29岁少,即2030年该市妇女生育峰值人口小于2010年,推测至2030年,该市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人口增长缓慢;2025年,该市并不能迎来生育高峰;2010~2030年该市人口总量逐渐减少的可能性较小。综上,B正确。
答案:(1)D (2)C (3)B
考点二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过快 大 缓慢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 实行计划生育 生育 移民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活学巧用
1.解析:第(1)题,从图中数据可以判断出甲时期该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于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于1%,因而该时期人口增长特征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2)题,图中丁时期人口出生率不足1.5%,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于0.5%,因而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答案:(1)A (2)D
2.解析:第(1)题,M处可能为30~34岁和35~3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重较低,与当时我国大陆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有关;E、F两年龄段相差约20岁,最有可能是E年龄段人口进入生育年龄后生育的子女又形成了人口高峰;我国大陆青少年人口比重比印度低、老年人口比重比印度高,则人口老龄化现象比印度明显。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印度青少年比重大于中国,说明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中国,则总人口可能会超过中国。印度劳动力工资低,不可能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目前,印度总人口与中国相差不多,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远超中国,则每年净增人口多于中国。
答案:(1)C (2)C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1.[思维流程]
(1)60 (2)10.8 (3)印度 (4)18 (5)18
(6)相当
答案:(1)C (2)B
2.[思维流程]
(1)迁入 (2)大 (3)缓慢 (4)西亚
答案:(1)C (2)B
3.解析:第(1)题,本题以我国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图为背景,考查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的相关知识,以及读图比较分析能力。从a、c两方案的人口结构图中可以看出,差异最大的是少儿人口比重;其次是青壮年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差异最小;人口性别比差异不大。综上所述,D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读图比较分析能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比较,a方案到2050年,老龄化问题会特别严重;c方案到205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会增高,人口总数难以控制;而b方案能兼顾两方面问题,使人口结构更为科学。故B项正确。
答案:(1)D (2)B
考点三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1)世界人口急剧增长 世界人口猛增
2.世界人口急剧增长 人均消耗量 人均土地拥有量 农业生产 迅速减少 枯竭 不合理利用 水体污染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 耕地沙化 大气污染 良性循环
3.(1)经济社会 最高 临界性
(2)最大经济效益
(3)人口规模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活学巧用
 解析:第(1)题,“活得舒服”是指人口合理容量的指标,该指标只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其他因素呈正相关,由于在不同的时期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第(2)题,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会破坏生态,从而使人口合理容量下降;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快人口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只会使广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答案:(1)B (2)B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1.[思维流程]
(1)水 (2)耕地
答案:C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环境承载力低的表现,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通常环境承载力较低体现在自然资源匮乏、土地生产力低等方面。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为农村土地生产力低,C项正确。我国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密度较小,A项错误。经济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低均为环境承载力低造成的结果,而非环境承载力低的体现,B、D项错误。
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