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任何生物的正常体细胞能够分裂的次数都是有限的,衰老、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为研究决定细胞衰老的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假设细胞衰老不是由二者共同决定的),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方案是( )
A.去掉细胞核,观察单独的核、质存活情况
B.核移植,并进行动物克隆,观察克隆动物的生活年限
C.将完整的年轻和年老的细胞融合,观察融合后的细胞的衰老状况
D.分离出年轻的和年老的细胞核,分别移植于去核的年老的和年轻的细胞质中
2.如图表示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进行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伞帽无法单独存活说明细胞质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核的控制
B.通过①和②该可以证明,伞藻伞帽的形态构建由细胞核控制
C.两种伞藻的伞帽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两种伞藻均含有多种具膜细胞器
3.生物学家把100个细胞中的每个细胞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细胞核,另一部分不含细胞核。再将这两部分细胞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培养第1天,有核细胞死亡数比无核细胞多,其原因主要与细胞核的功能有关
B.从培养第2天到第3天,无核细胞死亡很多,其原因主要与实验中细胞膜损伤有关
C.从培养第1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都有死亡,其原因主要与细胞凋亡有关
D.从培养第4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只有少量死亡,其原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4.观察3H标记核膜的变形虫,发现分裂期形成许多带放射性的单层小囊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核大小与母细胞核相近,每个子细胞核放射性强度基本相同。以下叙述正确的( )
A.核膜的解体与重建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核膜在分裂间期裂解为许多小囊泡
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D.核膜上具有核孔,能够实现细胞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5.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植入核的卵细胞发育成为黑色美西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能说明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B.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
C.该实验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D.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形成中也发挥一定作用
6.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天 1 2 3 4 5 6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体数 81 62 20 0 0 0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体数 79 78 77 74 67 65
A.有核部分的细胞仍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是细胞的正常凋亡或者实验操作对细胞伤害所致
B.培养一天后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比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多,说明去除细胞核有利于细胞的生存
C.该实验缺乏对照组,实验数据不可靠,需要再准备100个完整细胞统计存活率
D.该实验数据可以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中心
7.图为细胞核结构示意图、其中核孔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是双功能(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双向性的核质物质交换通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rRNA的场所
B.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①②③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C.DNA聚合酶、核糖体蛋白、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都需要消耗能量
D.④⑤进出细胞核消耗的ATP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形成的
8.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大分子物质(如部分蛋白质、RNA)通过与核孔复合体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进出细胞核。蛙卵细胞发有初期,核膜上可出现3.77×107个核孔,成熟后核膜上仅有150一300个核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膜上核孔数量较多
B.核孔复合体上受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中的核糖体
C.核孔复合体相当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转运蛋白)。
D.细胞核中合成的RNA进入细胞质基质穿过0层生物膜
9.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可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B.蓝藻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中无DNA
C.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代谢弱,细胞核核孔数量多
D.唾液腺细胞中核糖体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10.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核中染色质密切相关
B.各种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中核仁有关
C.在有丝分裂前期,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D.核膜上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代谢水平密切相关
11.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和⑤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B. 图中②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
C. 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中心
12.核孔复合体是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镶嵌在核孔上的一种双向性亲水核质运输通道。下列关于核孔复合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孔复合体数量较多
B.核孔复合体的双向性是指物质均可以双向进出核孔
C.核孔复合体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结构基础
D.若组成核孔复合体的蛋白质结构改变,可能会使核孔出现运输障碍
13.2020年5月,我国施一公院士团队发布的高分辨率核孔复合物结构震撼了结构生物学领域。核孔复合物位于核孔,由多种蛋白质组成,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运输的看护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胰腺细胞中核孔复合物数量多于口腔上皮细胞
C.蓝藻细胞中核孔复合物介导RNA聚合酶的入核运输
D.核孔复合物的功能障碍可导致基因表达过程受影响
14.细胞核的内外核膜常常在某些部位相互融合,形成的环状开口称为核孔。核孔复合体镶嵌在核孔上,主要由蛋白质构成,整个结构在演化上是高度保守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某些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核孔复合体的成分有很强的同源性
B.根据核孔复合体的成分可推断,核孔复合体只能介导主动运输
C.细胞核内有若干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有些是由细胞核内的核糖体合成的
D.人体成熟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可推测其核孔复合体的数量较多
二、综合题
15.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标号,在___上填相应的名称)。
(1)只有在______细胞中,使用_______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该图所示的结构。
(2)[3]_________主要由蛋白质和______共同组成,前者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  ]______。其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其数目______。
(3)与核糖体中RNA的合成、加工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
(4)一同学将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图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长期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离出年轻的和年老的细胞核,分别移植于去核的年老的和年轻的细胞质中;如果年轻的细胞质与衰老的细胞核得出年轻的细胞,年老的细胞质与年轻的细胞核得出年老的细胞,则是细胞质发挥作用;反之就是细胞核发挥作用,若得出的介于年轻年老之间则为双方都发挥作用。
2.答案:C
解析:A、伞帽中不含细胞核,其无法单独存活说明细胞质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核的控制,A正确;B、通过①和②该可以证明,伞藻伞帽的形态构建由细胞核控制的,B正确;C、伞藻为单细胞生物,没有发生细胞分化,两种伞藻的伞帽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不同而不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D、两种伞藻均含有多种具膜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D正确。故选:C。
3.答案:D
解析:培养第一天有核细胞与无核细胞死亡数目无明显差异,可能的原因是对细胞进行处理时对细胞伤害造成的,但是不能说与细胞核的功能有关;从培养第2天到第3天,无核细胞死亡很多,不能说明主要与实验中细胞膜损伤有关,因为缺乏相应的对照实验;从培养第1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与无核细胞每天都有死亡,不能确定是否是细胞凋亡;从培养第4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只有少量死亡,其原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故选D。
4.答案:A
解析:核膜的解体与重建有利于染色体的均分,进而使遗传物质平均分配至子细胞,A正确;核膜在分裂期裂解为许多小囊泡,B错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错误;核膜上具有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错误。
5.答案:C
解析:由实验结果可知,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增加对照实验:将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与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形成重组细胞并进行培养;该实验能说明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未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结构完整性的观点;细胞质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也起一定作用,因此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一定作用;故选C。
6.答案:A
解析:A、有核部分有20-30%的死亡率,可能是是细胞的正常凋亡或者实验操作对细胞伤害所致,A正确;B、第一天无核部分比有核存活率高,可能的原因是对细胞进行处理时对细胞伤害造成的,但是不能说明去掉细胞核有利于细胞生存,B错误; C、该实验相互对照,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C错误; D、该实验数据可以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A、mRNA不是在核仁合成的,A错误;
B、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核膜、核仁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B正确;
C、DNA不能出细胞核,C错误;
D、④⑤进出细胞核消耗的ATP主要是在细胞质的线粒体中形成的,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解析:核孔是核质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交流的通道,因此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膜上核孔数量较多,A正确;核糖体位于细胞质中,细胞核中没有核糖体,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大分子物质(如部分蛋白质、RNA)通过与核孔复合体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进出细胞核”可知,核孔复合体相当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转运蛋白,C正确;细胞核中合成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基质,所以穿过0层生物膜,D正确。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相关知识。人体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能进行细胞增殖,A错误;蓝藻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其细胞中有DNA,B错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代谢弱,细胞核核孔数量少,C错误;睡液腺细胞中核仁与核糖体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
10.答案:B
解析:A、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是染色质,因此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核中染色质密切相关,A正确;B、原核细胞无核仁,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B错误;C、在有丝分裂前期,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C正确;D、核膜上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代谢水平密切相关,代谢水平越高,核膜上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越多,D正确。故选:B。
11.答案:D
解析:A、内质网与核膜相连,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A正确;
B、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B正确;
C、核仁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形成蛋白质的场所,若该细胞核内的④核仁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C正确;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不是细胞代谢的中心,D错误.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12.答案:B
解析:A、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孔复合体的数量较多,A正确;B、核孔复合体的存在,说明核孔具有选择性,蛋白质和RNA可以通过,但DNA不能,B错误;C、核孔是大分子运输通道,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D、核孔是大分子运输通道,若组成核孔复合体的蛋白质结构改变,可能会使核孔出现运输障碍,D正确。故选:B。
13.答案:C
解析:由题可知,核孔复合物位于核膜的核孔,核孔复合物可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以及RNA等物质的出核运输,所以核孔复合物的存在可以说明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胰腺细胞代谢强度大于口腔上皮细胞,一般来说代谢越旺盛的细胞,其核孔数量越多,核孔复合物的数量也越多;蓝藻为原核生物,无核孔结构,不存在核孔复合物;核孔复合物的功能障碍影响RNA聚合酶等蛋白质的入核运输以及RNA等物质的出核运输,进而影响细胞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14.答案:A
解析:核孔复合体主要由核孔蛋白构成,整个结构在演化上是高度保守的,因此从某些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核孔复合体的成分有很强的同源性,A正确;核孔复合体是核质交换的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的蛋白质复合体,具有双功能和双α-向性,双功能表现在两种运输方式,即被动扩散与主动运输;双向性表现在既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又介导RNA等的出核运输,B错误;细胞核内没有核糖体,C错误;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也没有核孔复合体,D错误。
15.答案:(1)真核;电子
(2)染色质;DNA;2;核孔;较多
(3)4;核仁
(4)B
解析:(1)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图示细胞核结构是真核细胞才具有的,而且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
(2)图中3是染色质(体),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图中2是核孔,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因此在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
(3)4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其中某种RNA即核糖体RNA(rRNA)。
(4)据图分析,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到去掉核与伞部的乙伞藻中,由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即伞藻的伞形主要由细胞核控制,故长期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与甲相同,假根不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