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猫》同步课内外阅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猫》同步课内外阅读(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课内阅读
一、课内阅读理解。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 温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自由自在 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rèn pínɡ rènɡ pín)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在短文中括号内选出最恰当(原文中)的词语和正确的音节,打上√号。
2.短文中“古怪”的意思是( )
A.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文中指猫的性格与众不同。
B.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文中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
3.请你按朗读符号的提示反复品味,判断语气,对的打“√”,错的打“×”。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猫工作认真负责,一连几个小时屏息凝视,要读出猫等老鼠的决心和耐心。(_____)
(2)猫捉老鼠认真负责,可能吗?要读出贬义的语气。(_______)
4.短文围绕(________),写出猫有时特别(__________) ,有时又特别(__________) ,有时又非常(_________)。
5.读了这段选文,请你谈谈对猫的看法。
二、课内阅读
猫(节选)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枝折花落:
(2)生气勃勃:
7.这段话是_______结构,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8.从这个自然段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小猫们的( )之情。
A.责备、怜爱 B.责备、批评 C.怜爱、赞美
9.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满月的小猫们更好玩?
10.你认为文中画“ ”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空间。
猫(节选)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1.我能用一句话概括片段的主要内容:
12.比较下列短语,并完成填空。
A.用身子蹭你的腿 B.用身子摩擦你的腿
“蹭”虽然是“摩擦”的意思,但“蹭”更能体现猫的____________特点,也能体现作者对猫的_________ 之情。一个“蹭”字,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_的动人场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舍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
13.画横线句子中的“几朵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14.文中概括猫叫声特点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在描写上做到了详略得当,片段详写了_____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__。
课外拓展
一、课外阅读。
鹦鹉
我有一对逗人喜爱的鹦鹉,那是爸爸的朋友黄叔叔送给我的。
鹦鹉很漂亮。它们头上的羽毛是绿色的,背部和翅膀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腹部的羽毛却是翠绿色的,就像爱打扮的小姑娘穿了一件连帽的花风衣。
起初,鹦鹉很胆小。每当我给它们喂食时,它们总是睁着珍珠般的小眼睛,紧张地在笼子里,嘴里还“叽里咕噜”地叫着,好像很讨厌我。可我不生它们的气,我按黄叔叔的方法,边喂食边教它们说“您好,您好”。没过几天,两只鹦鹉再见我给它们喂食,就翘起尾巴点点头,向我表示感谢。
鹦鹉吃食很有趣。它们像小鸡啄米一样,啄住一粒小米,仰起头,小嘴,才把米粒吞进肚子里。喝水也一样,它们不会“咕噜咕嘟”地喝,只会啄一口,仰起头,伸一伸脖子,再把水咽下去。鹦鹉吃饱喝足后往往要休息一会儿,这时它们常常用弯钩似的小嘴儿在身上东啄啄,西啄啄,像在啄痒痒似的。
鹦鹉就像淘气的小孩儿,很好动。它们有时在笼子里跳上跳下,_____;有时用玉色的细爪抓住栅栏,上下来回地跳跃;有时还跳上吊环,仰起头,挺起胸脯荡秋千……
终于有一天,我教它们说“您好,您好”时,它们也跟着说“您好,您好”。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爸爸妈妈直夸我训练有方。
现在,两只鹦鹉已经会说“您好”“早上好”和“晚安”了。如今我正在教它们说“请”“谢谢”呢。
16.把下面描写小鹦鹉动态的词语序号恰当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一张一合 B.飞来飞去 C.跳来跳去
17.这篇文章,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鹦鹉?( )
A.鹦鹉很漂亮。 B.鹦鹉很胆小。 C.鹦鹉吃食很有趣。 D.鹦鹉很淘气。 E.以上都是
18.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它们有时在笼子里跳上跳下,;有时用玉色的细爪抓住栅栏,上下来回地跳跃;有时还跳上吊环,仰起头,挺起胸脯荡秋千……(_________)
(2)它们常常用弯钩似的小嘴儿在身上东啄啄,西啄啄。 (_________)
19.阅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阅读芳草地。
老猫(节选)
季羡林
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wěi);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不像同人在一起那样,应对进退,谨小慎微,斟酌(zhēn zhuó)词句,保持距离,感到异常地别扭。
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蜷(quán)曲在窄狭的室内窗台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①)它并没有什么特点,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②)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它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不管是用鸡毛掸子,还是用竹竿,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
除了暴烈咬人以外,它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我举一个小例子。虎子来我们家以后的第三年,我又要了一只小猫。这是一只混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毛很长,但在额头上有一小片黑黄相间的花纹。我们家人管这只猫叫洋猫,起名咪咪;虎子则被尊为土猫。这只猫的脾气同虎子完全相反:胆小,怕人,从来没有咬过人。只有在外面跑的时候,才露出一点儿野性。它只要有机会溜出大门,但见它长毛尾巴一摆,像一溜烟似的立即窜入小山的树丛中,半天不回家。这两只猫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进门,虎子就把咪咪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却坚决要给咪咪喂奶,把咪咪搂在怀里,让它咂自己的干奶头,它眯着眼睛,仿佛在享着天福。
20.请用“﹏﹏﹏”画出文中描写咪咪外貌的句子。
21.其实在季老先生的文章中,对虎子也有一段外貌描写:“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这句最可能放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__________处。(填序号)
22.作者先写了老猫的______特点,再写老猫的性格特点,其中性格特点突出了两个方面,
一是
二是
23.对这篇文章的情感流露和语言表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者语言朴实,娓娓道来,事例翔实可信,情感真挚动人
B.作者抓住了猫的特点,甚至名字的由来,表达出他对老猫的喜爱
C.作者善于对比,动物与人的对比,更能表现他对动物的喜爱
D.作者主要是想表达对老猫的喜爱,只是为了突出它敦厚的特点才写的另一只猫
三、阅读
①我曾有过三条狗。
②关于第一条狗,我们家留有它的相片。尖尖的脸,毛发灰黑,也没有光泽,真的丑陋极了。而我喜欢这样一只丑陋的土狗,甚至想要和它一起住在狗棚里。
③有一次,因为在饭桌上不珍惜粮食,爸爸对我发了脾气,勒令我去外面罚站。正午的天空十分阴沉,是要下大雨了,爸爸“砰”的一声摔上了门,只留下我一个人杵在庭院里。后来真的下起滂沱大雨,我哭得简直要看不清窗户。“爸爸,让我进去吧。”但是没有人理我,爸爸那么凶,妈妈仿佛如临大敌,似乎管一管我就要挨打。只有狗从狗棚里钻出来,陪我站在雨地里。它已经变成很大一只了,会吓坏来到家里的客人,爸爸于是不得不不用铁链子将它拴住。它的全身被雨淋湿,扯着脖子想要挣脱铁链,冲到我身边来。它听见我的哭声,开始低低地呜咽,焦急地原地打转。真不知那时,我和它有多幸福,多狼狈。二十岁的我,现在才意识到,在狗的陪伴下,我终于学会了委屈和哭泣。而能与一只动物那样要好,大抵只有年幼的我才可以,受到一丁点儿伤害,便会疼得叹息,爱得扼腕,将这样的情感交付给一条狗,是值得的。
④我没能完整地记住它的死,只知道那是在秋天里,凉凉的夜,生命显得很薄。我们的家是在郊区,房子的对面有一片荒草地,爸爸拿铁锹挖了一个坑,将它葬在了那里。
⑤关于第二条狗的记忆,真是悲凉。它来到我家时,爸爸和妈妈因为经营饭店的缘故,已经变得很忙了,而我也被父母送到了奶奶家住。因此,这条狗是用来看家的。狗的品种很好,是牧羊犬和藏獒杂交生的,叔叔从西藏回来,把它送给了爸爸。我仍记得它刚来我们家时的那一天,一个乌黑发亮的小家伙,兴奋地在院子里窜来窜去,我们纷纷伸出手给它挠挠痒,它于是就牢牢地记住了我们。那是唯一一次,我们一家人和它在一起。1998年,抑或是1999年的春夏之交,真是最后一个还算明亮的季节,从此往后的时光,则显得格外浮躁,爸爸妈妈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竟然雇了一个人喂狗,而我,几乎再也没有见过它。中间听闻拴狗的链子松动了,狗逃了出来,咬坏了查水表的人。爸爸垫付了很多医药费。妈妈生气极了,要把它送人,可爸爸因为喜欢它的忠诚,对它还是一如既往地好,隔三岔五就给它吃牛肉。于是它一下子就长得很大,跳跃起来像个真的勇士,电影里的藏犬,也许就是像它这样吧。
⑥一天,喂狗的人跑来对爸爸说狗快要不行了,他们急忙赶回去,看见狗横卧在地上。它痛苦地颤抖着、呻吟着,两只前足做出告饶的姿态。爸爸目睹了这幅场景,心酸极了,仿佛看见了狗从前的影子。它是那么孤独。
⑦我的最后一条狗,我记得它的名字,叫豆豆。狗很小,能被整条放在自行车的前筐,尾巴则从缝隙里露出来,时不时扫着我的大腿,柔柔地,像是才学会了呢喃。我们出门的时候,便带着它玩。弟弟牵着狗,在回忆中奔跑着。狗的鼻子湿漉漉,发出那一下子奶油味的、使人心碎的鼻息。风中有树叶撞击树叶的响动,弟弟流过汗以后结满盐渍的脸颊,我想要凑上前去舔一口。我再也不能铭刻更多了,如果把这种相伴算作是爱的话。最终,爷爷嫌弃它脏,把它送去了乡下。有次上学的路上,我看见一车被捆住送往饭店的狗,当下便想起我的豆豆,而且有种预感,豆豆肯定是死了。
⑧后来,我再也不喜欢狗了。
24.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形象地折射出“我”怎样的心理?
25.第一条狗,在我挨罚遭雨淋时,它有怎样的举动?这样写意在告诉人们什么?
26.第二条狗,它咬人后,爸爸垫付了很多医药费,妈妈生气极了,为什么爸爸还是不肯送人?
27.写第三条狗时写道“预感”,这里写“预感”有什么意蕴?
作者选用典型事例,写出了狗的不同的特点,你能分别概况出三条狗各自的特点吗?
参考答案
1.暖和 无忧无虑 rèn pínɡ
2.B
3. √ ×
4. 猫的古怪性格 乖 贪玩 尽职
5.猫很可爱,我非常喜欢。
6. 文中指小猫们玩要后,花盆里花枝折断,花都落了。 文中形容小猫们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7. 总——分 满月的小猫们的淘气、可爱
8.C
9.什么东西都玩;玩起来不怕摔,撞疼了也不哭;胆子越来越大,开辟新的游戏场所。从这三点可以看出满月的小猫们更好玩。
10.表达了作者已经把小猫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特别喜爱小猫们。
11.猫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12. 温柔可亲 喜爱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13.猫的脚印。这样写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4. 丰富多腔 长短不同 粗细各异 变化多端
15. 猫高兴时的表现 猫不高兴时的表现
16.CAB
17.E
18. 排比 比喻
19.短文主要写“我”有一对逗人喜爱的鹦鹉,它们漂亮、胆小、有趣、淘气。表达了“我”对鹦鹉的喜爱之情。
20.这是一只混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毛很长,但在额头上有一小片黑黄相间的花纹。
21.②
22. 外形 暴烈如虎 温柔敦厚
23.D
24.折射出了“我知”对于第一条狗的喜爱。
25.①想要挣脱铁链,和“我”一起挨罚②告诉人们“我”与第一只小狗的情谊至深。
26.因为爸爸喜内欢它的忠诚。
27.为下文“我”再也不喜欢狗而做出铺垫。
28.①丑陋但却无比真诚
②出身好但死的悲凉
③小巧而又可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