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铁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柳铁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C.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
D.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不是同系物
2.已知:H2(g) + F2(g) = 2HF(g);△H=-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3.下列各物质中,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
A.H2Te > H2Se > H2S > H2O B.KCl>NaCl>LiCl>HCl
C.Sr>Ba>Ca>Be D.金刚石>SiC>晶体硅
4.下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极板质量增加,b极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5.将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聚全氟乙丙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H2—CH2—CF2—CF2—”的连接方式
B.合成ETFE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
C.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D.四氟乙烯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6.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固态物质熔化(或升华)时,克服的微粒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冰醋酸和硬脂酸甘油酯  B.金刚石和重晶石
C.碘和碘化钠 D.干冰和二氧化硅
7.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8.右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
B.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 LCl2,便产生2 mol NaOH
D.粗盐水中含Ca2+、Mg2+、Fe3+、SO42-等离子,精制时先加Na2CO3溶液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9.“钴酞菁”分子(直径约为1.34×10-9m)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在分散系中,“钴酞菁”分子直径比Na+的直径小
D.“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10.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属于芳香烃 B.分子中最多有23个原子共面
C.分子式为C14H8Cl5 D.1 mol该物质能与6 molH2加成
11.一种新型材料B4C,它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关于B4C的推断正确是( )
A.B4C是一种分子晶体 B.B4C是一种离子晶体
C.B4C是一种原子晶体 D.该分子是有4个硼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
12.能在有机物的分子中引入羟基官能团的反应类型有:①酯化反应,②取代反应,③消去反应,④加成反应,⑤水解反应,⑥还原反应。其中正确的组合有(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3.把一定量的有机物溶于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煮沸5分钟后,溶液颜色变浅,再加入盐酸,显酸性析出白色晶体,取少量晶体放到FeCl3溶液中,溶液呈紫色,则有机物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B.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移动
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
D.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15.磷酸毗醛素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视为由磷酸形成的酯,其结构式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8H9O6NP
B.该物质能与金属钠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还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该物质为芳香族化合物
D.1mol该酯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
16.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若图乙中横坐标x表示通过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表示反应生成Cu的物质的量
B.E表示反应实际消耗H2O的物质的量
C.E表示反应生成O2的物质的量 D.F表示反应生成H2SO4的物质的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
17.(9分)㈠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⑴等量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__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放出热量更多,写出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相比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写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12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g,
该过程放出的热量 。
㈡⑴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0KJ。试写出丁烷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⑵已知含KOH 28.0g稀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放出28.65KJ的热量,试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18.(4分)㈠已知涤纶树脂的结构简式为,写出合成涤纶树脂所需的单体的结构简式;
㈡A、B两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都是C9H11O2N;
⑴化合物A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光谱测定显示,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甲基(-CH3),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化合物B是某种分子式为C9H12的芳香烃一硝化后的唯一产物(硝基连在苯环上),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1分)右图所示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电解池,试回答:
⑴若甲池利用电解原理在铁上镀银,则A电极材料是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是_______极,应选用的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 ;
⑵乙池中若滴入少量酚酞试液,开始电解一段时间,铁极附近呈____ 色,
C极附近呈_______色;
⑶若甲池阴极增重43.2 g,则乙池中阳极上放出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mL;
⑷若乙池中剩余溶液仍为400 mL,则电解后所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pH等于
________。
20.(9分)㈠如图是钾、氧两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的一个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晶体中氧的化合价可看作是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
⑴该结构与 的结构相似(填选项字母,下同)
A.NaCl B.CsCl C.干冰 D.SiO2
⑵钾、氧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K2O B.K2O2 C.K2O3 D.KO2
⑶下列对KO2晶体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8个
B.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8个O2-,每个O2-周围有8个K+
C.每个 O2-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K+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
D.晶体中,0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的数目比为3: 1
㈡如右图所示,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C、D为电解池,其电极材料见右图:
⑴关闭K1,打开K2,通电后,B的KMnO4紫红色液滴向c端移动,则电源b端为 极,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滤纸d端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⑵已知C装置中溶液为Cu(NO3)2和Y(NO3)3,且均为0.1mol,打开K1,关闭K2,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析出固体质量m(g)与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关系如右图所示。则Cu2+、Y3+、H+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D装置中溶液是H2SO4,则电极C端的实验现象是_____ 。
21、(10分)根据图示填空
⑴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是 ;
⑵1mol A与2mol H2反应生成1mol E,其反应方程式是 ;
⑶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⑷B在酸性条件下与Br2反应得到D,D的结构简式是 ;
⑸F的结构简式是 ,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 。
22、(7分)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⑴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 ;
⑵B→C的反应类型是 ;
⑶E的结构简式是 ;
⑷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⑸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与溴单质反应 b. 能与金属钠反应
c. 1molG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 d. 分子式是C9H6O3
23、(10分)化合物H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⑴
⑵B和C均为一氯代烃,D有支链。
回答下列问题:
⑴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g CO2和45g H2O。A的分子式是 ;
⑵在催化剂存在下1 mol F与2 mol 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 ;
⑶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⑷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⑸写出所有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柳铁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答卷
18.㈠、
㈡⑴,⑵
22.⑴CH3CHO ⑵取代反应 ⑸a、b、d(2分)
⑶⑷(2分)
23.⑴C4H10(2分) ⑵(2分) ⑶消去反应
⑷(2分)
⑸、、、(3分)

单项选择题:1-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以帝王的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法,下列历史文化名词涉及帝王年号的是
A.开元通宝 B.建安文学 C.文景之治 D.澶渊之盟
2.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这一观点说明
A.当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C.开拓了当时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3.《史记》载:“(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这里的“鹿台”是指
A.钱库 B.鹿厩 C.舞台 D.粮仓
4.公元前6世纪,鲁国某贵族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
A.300亩 B.200亩 C.500亩 D.100亩
5.右图是利用杠杠原理来汲水灌溉农田的工具,春秋战国时此物在哪一地区被普遍采用
A.长江以南 B.中原地区
C.江淮之间 D.太湖流域
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部分土地给列侯,这些列侯
A.归中央管辖 B.归行省管辖 C.归王国管辖 D.归郡统辖
7.人们常常把历史长河中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称之为“大变革”。下列不能称为“大变革”的是
A.商周之际,属国变为封国 B.春秋战国,分封变为郡县
C.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 D.清末民国,专制变为共和
8.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宿

角亢

氐房心

尾箕

室壁

虚危

宿

角亢氐
兖州
房心
豫州
尾箕
幽州
室壁
并州
虚危
青州

A.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反映了从先秦到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B.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C.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表明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C.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0.唐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发展进步之处主要是
A.农民向封建国家承担定量田租 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C.农民获得一定数量土地 D.人头税被废除了
11.下列措施未促使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是
A.初税亩 B.相地而衰征 C.为田开阡陌 D.两税法
12.右图为隋唐时期局部图。
A、B、C、D四城市中,
同时以铜镜、造船业和纺织品
著称的是
13.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
文。”上述言论
A.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B.指出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14.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15. 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现象说明
A.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 B.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16.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主要原因在于秦与西周的
A.国力差异 B.制度差异 C.观念差异 D.时代差异
17.有材料这样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18.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不同是 A.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 B.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 C.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 D.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9.北宋初,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专横一时,目中无人。963年,太祖任命京官周渭为永济知县。周到任时,符彦卿心中不满但也无可奈何。符彦“无可奈何”的原因主要是
A.周渭身为高官,身份特殊 B.节度使的权位在知县之下
C.地方权力分离,双方无隶属关系 D.地方行政长官掌握地方将领任免权
20.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是虎门销烟,镌刻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
A.指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纪念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C.铭记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精神传统 D.明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21.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22.朝鲜和俄国本是相隔甚远的两个国家,但在世界近代史上却成了邻国。促使它们成为邻国的直接原因是
A.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 B.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
C.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
23.“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思想属于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24.1853年,马克思在《国际述评》中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材料中的“这次变革”是指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25.1867年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将一幅华盛顿肖像赠送给徐继畬,他在赠送仪式上说:“华盛顿与中国人民一样,坚信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呼吸自由的空气;与中国人民一样,坚持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说:“盖为我国之民所敬仰而深慕者,独有兄台一人而已!”这一材料表明
A.徐继畬崇洋媚外且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赏识
B.美国政府鼓励徐继畬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
C.美国政府为维护在华利益积极扶植代理人
D.中美通过早期的文化交流开始了彼此间的了解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12分)依据下图和所学的知识,分析秦汉时期农牧业分界线向北推移的政治经济原因和自然条件。(8分)说明你对于农牧业分界线北移的利和弊的认识。(4分)
27. (14分)阅读下列引目《新唐书》〔食货志〕的材料。
材料一 初,德宗〔779-805年在位〕纳户部侍郎赵赞议,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以为常平本钱。
材料二 穆宗〔820年〕即位,两镇用兵,帑藏空虚,禁中起百尺楼,费不可胜计。盐铁使王播图宠以自幸,乃增天下茶税,率百钱增五十。江淮、浙东西、岭南、福建、荆襄茶,播自领之,两川以户部领之。天下茶加斤至二十两,播又奏加取焉。右拾遗李珏上疏谏曰:“榷率起于养兵,今边境无虞,而厚敛伤民,不可一也;茗饮,人之所资,重税则价必增,贫弱益困,不可二也;山泽之饶,其出不訾,论税以售多为利,价腾踊则市者稀,不可三也。”其后王涯判二使,置榷茶使,徙民茶树于官场,焚其旧积者,天下大怨。
材料三 武宗〔840年〕即位,盐铁转运使崔珙又增江淮茶税。是时茶商所过州县有重税,或掠夺舟车,露积雨中,诸道置邸以收税,谓之“搨地钱”,故私贩益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所述,茶税是在德宗时开始征收的。就德宗开征茶税一事,反映出唐代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6分)
(2)据材料二所述,李珏上疏向穆宗提出什么建议?其依据是什么? (6分)
(3)据材料二和三所述,政府增加征收茶税带来什么后果?(2分)
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情况大事年表
1895年
御史杨深秀上奏:日本明治维新功在留学生,请派人赴日学习。
1896年
清朝驻日公使带赴日本学习的13名使馆学生为中国学生留日之始。
1898年
各省受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刺激开始派遣留日学生。
1900年
留日学生达140余人,成立励志会,创办《译书汇编》翻译欧美启蒙思想家名著。又改建“以民族主义为宗旨”的中国青年会。
1901年
清末新政开始,官费、私费留学的高潮掀起。当时的留学地域,英美德法俄各国皆有,但东渡日本者占90%以上。留学生秦力山在孙中山支持下创办《国民报》,宣扬革命救亡。这年,陈独秀因宣传反清被迫逃亡日本留学,次年邹客、周树人(鲁迅)到日本留学,两年后秋瑾自筹资金赴日留学。
l903年
留日学生达到1300余人。留学生黄兴、陈天华组织军国民教育会,提倡“鼓吹、起义、暗杀” 以“实行民族主义”。此后,留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游学译编》、《浙江潮》等与国内以上海为中心的革命宣传相呼应。
1905年
留日学生激增,一年后达到12000余人,以江浙、两湖、广东和四川为最多。这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6年
清政府颁布留学新规定,限制留日学生资格,留日热开始降温。
(1)报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 (2分)
(2)近代中国留学教育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演进.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1906十年间促使中国青少年留日活动兴起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说明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7分)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中日两国间留学教育兴起的共同原因。(4分)
29.(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 》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材料二 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 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材料三 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行政部,内阁总理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司法、文部、农商 务、递信凡九省,皆有大臣。”“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
——以上均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2分)
(2)阅读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5分)
柳州铁一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下期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1-2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布局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
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3-5题。
3.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4.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5.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下图为“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读图,回答第6题。
6.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①M城市代表上海
②d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③N城市代表武汉
④c可能是长江,也可能是黄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但是在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中,它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做好黑土和沼泽土整治工作,关系到东北地区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黑土的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速扩大建设商品粮基地,以保持黑土较高的肥力
B.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提高土壤肥力
C.注意土壤培肥,以避免土壤冲刷
D.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8.导致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燃烧煤、石油,排放CO2 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读下图中左图“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11题。
9.能正确反映图中沿a~b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的是上图中右图的
10.建设图中水利枢纽的首要目标是
A.发电 B.航运 C.防洪 D.灌溉
11.有关图中区域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季雨林为主 ②地处山区,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
③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程度低 ④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读右图“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阴影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13.图示地区在发展中与和谐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
A.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 B.开发山区煤矿,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C.持续开展计划生育措施 D.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毗邻“珠三角”地区,两区域可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共同发展。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A.京广线、京沪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京九线 D.焦柳线、宝成线
15.下列关于“红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地形和光照
B.“珠三角”地区可以为“红三角”地区提供充足的农林产品
C.该地区应进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该地区多流水侵蚀形成的丹霞地貌
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甲地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7.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发展
A.水田种植业 B.旱地耕作业
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
右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18-20题。
右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19.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20.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如下图虚线代表甲、乙两地同一天物影影长及朝向的时间变化,据此回答21-22题。
21.甲、乙两地
A.均位于北半球
B.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C.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D.均位于南半球
22.当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23时,
则乙位于北京的哪个方向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二、综合题。(共56分)
23.(15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是我国江南丘陵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及图形信息,描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5分)
(2)指出图2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简述该图所示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并说明理由。(10分)
24.(16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B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试举例说明。(至少举出四个)
(2)(4分)C铁路在本区建设中所克服的主要自然
因素是 ,该地区的成功经验
该措施的作用是:
(3)铁路C经过的平原开发较早,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的
自然条件是什么?农业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8分)
25.(12分)读“华北平原地区气候—地下水埋深影响系统水盐垂直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地表积盐分别与干燥度、潜水水位之间的关系及原因。(9分)
(2)此图原理除适用华北平原外,对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有极大的指导性,如宁夏平原。应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26.(13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岛最著名的盐场是 盐场,请分析这里有利于晒盐的气候条件。(5分)
(2)该岛西部有我国八大铁矿之一:石碌铁矿,但海南岛的支柱工业中却没有钢铁工业,请分析原因(3分) 。
(3)文昌航天发射中心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附近,前身为中国发射亚轨道火箭的测试基地,后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该地建设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请分析其区位条件。(5分)
柳铁一中2011级高二(下)地理3月月考试卷
参考答案
广西柳铁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4题。)
1. 2011年10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等到会接受委员询问。材料表明(  )
①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监督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质询权 ④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 人大将选择代表关心的问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题汇报,并让主要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这是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材料说明(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质询权
B.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监督权
C.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D.全国人大常委会创新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
3. 据报道,《××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先后四次提交该市人大审议表决,均末获通过,这在该市还是第一次。该事例表明该市人大(  )
①通过地方立法规范政府行为 ②通过行使质询权对政府进行监督
③依法对政府进行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④是我国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2011年1月19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在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工作报告中谈到“天价过路费案”时直陈“司法不公现象仍然存在”。这体现了 (  )
①人大与人民法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②人大与法院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③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④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更加求真务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立法都欢迎社会各界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我国立法必须“尊重民意”的根本原因是:
A.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真实的政治权利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D.我国立法机关是由人民选出的
6. 2012年8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谷开来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晓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和被害人近亲属享有的诉讼权利,并讯问了被告人,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这说明:
①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
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法律追究 ④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7. 从选民的角度看,下列与居委会换届选举方式相同的是(  )
①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
③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④省级政府组成人员的选举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对下侧漫画《村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公民应该坚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B.要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
C.不得非法剥夺公民的监督权 D.要畅通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
2011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保密局联合通报重要涉密经济数据泄露案件查办情况:国家统计局原干部孙振泄露27项统计数据,被判刑5年;中国人民银行原干部伍超明泄露25项统计数据,被判刑6年;另外4名犯罪嫌疑人均为证券行业从业人员,已分别立案侦查。回答9~10题。
9.上述案例说明 (  )
A.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专政 B.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法的处罚
C.司法机关要坚持依法行政 D.宪法和法律是公民享有权利的依据
10.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某些官员泄露国家经济数据(  )
①说明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 ②没有履行严守国家秘密的政治性义务
③割裂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④没有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某区举行区人大代表选举。为了保证选举的正常进行,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放假半天,参加投票的企业务工人员每人还能领取20元的误工补贴。这一事例表明 (  )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B.我国基层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
C.我国公民行使的选举权是有偿的 D.我国公民都享有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12.2011年11月3日,河南义马煤业集团发生事故,造成多人死亡;11月10日,云南师宗县私庄煤矿发生矿难,造成多人伤亡,两起事故再次暴露安全生产短板。促进安全生产,政府责任重大,因此政府必须加强(  )
A.政治职能 B.市场监管的经济职能 C.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文化教育职能
13.2011年9月18日,台风“洛克”登陆我国福建、浙江沿海。政府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先期准备工作,转移了数十万渔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台风带来的损失。这表明(  )
①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②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③政府在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4.宁波网友刘先生转载一篇见报的涉及江西贵溪警方的负面网帖而遭遇贵溪警方“跨省沟通”。贵溪警方称该报道失实,要求刘先生删帖并保证不再转发。有评论指出,转载报上文章并不违法,恰恰是“跨省沟通”实为“跨省追捕”的翻版。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要提高执法效率,增强政府权威 ②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③要完善行政管理体制,限制政府职能 ④要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某县政协委员把县政府承诺的2011年28项民生工程任务作为自己监督的重要内容;同时,该县审计局派出多人次审计人员,对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工程款进行了结算审计。这两项举措都是为了(  )
A.建立行政监督体系,保证政府依法行政
B.使人民政协与政府的相互监督落到实处
C.对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监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防止国家机关的权力被滥用,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6.针对发改委的《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某日报以“阶梯电价,对咱有好处吗?”“阶梯电价,谁在获益?”等为题连续发文进行报道,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这一做法(  )
①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②会削弱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③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体现 ④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减少工作失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包容性增长”,是对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但前提是要满足多数人的利益,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之所以强调“包容性增长”是因为 (  )
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
③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④我国政府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2011年10月15至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随后,国务院将根 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文化体制改革》纲要草案,《文化体制改革》纲要须在明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审议批准。这一过程表明(  )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务院行使行政权
③规划纲要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20.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谋划“十二五”开局,为2011年经济运行定调。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①协助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④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孕育和传承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和古朴神秘的民俗风情,它们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少数民族青年到汉族地区打工安家,不愿意继承这些原生态文化,甚至不愿意学习本民族语言,导致许多民族文化岌岌可危。为此,—些地方政府采用财政拨款等多种方式抢救民族文化,把开发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政府这样做(  )
①是因为加快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要求
②是民族自治机关行使民族自治权的表现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④表明各族人民都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西藏自治区民族干部比例
区级领
导干部
地厅级干部
县乡两级主要领导
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府主席、政协主席和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均为藏族干部
70%以上
50%以上
86%以上
上表的内容说明,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中 (  )
①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 ②赋予少数民族公民更多政治权利
③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④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第Ⅱ卷(主观题 共52分)
25. 2012年3月2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环保部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经过20多次修改,历经4年,三次公布征求意见稿,并通过环境保护部网站等形式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比,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收紧了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特别是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将加强对PM2.5的监测,及时公布监测数据。(PM2.5主要来自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阅读材料,结合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
谈谈为什么国务院要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5分)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贯彻落实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1分)
26. 2011年 9月1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和公安部等成员单位共同召开全国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公安机关要以为民除害、保民平安的实际行动,紧紧抓住老百姓痛恨的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罪这一突出问题,坚决保护人民群众餐桌安全。2012年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2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继续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加大严惩重处力度,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坚决把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的食品安全工作抓实抓好。
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依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事件,切实保障公众食品安全? (10分)
27.材料一 2012年12月,H市市委依据该市民盟市委的提议,就该市古村落及村落文化保护、开发及利用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市市委还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一些普通村民就古村落保护等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在H市加强古村落及村落文化保护、开发及利用问题的建议》。这份建议提交市人大审议、表决通过后实施。
材料二 近年来,H市市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保持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工作重心向民生工程倾斜,着重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廉租房、冬季大气污染、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等重要民生问题。通过民生工程拉动发展,通过发展切实改善民生。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6分)
(2)说明H市市委的工作重心向民生工程倾斜的政治学依据。(8分)
28.材料  风雨一甲子,辉煌六十载。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原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60年来,在中央的特殊关心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翻了上百倍,创造了六十年越千年的人间奇迹。今天的西藏,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关于民族问题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说明西藏自治区取得显著成就的主要原因。(12分)
柳州铁一中学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26.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是为了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3分)(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是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和保障。(2分)(3)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国家依据食品安全法依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真实性,说明人民民主具有法律保障。(2分)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依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事件,是国家实施专政职能的体现,这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分)

一、选择题:
1. 设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2.已知为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若,则公差等于( )
A. B. C. D.
3.已知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α,n∥β,α∥β,则m∥n B.若m∥n,n(α,mα,则m∥α
C.若α⊥β,m⊥α,则m∥β D.若m⊥α,n(β,m⊥n,则α⊥β
5.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可以将函数的图象( )
A.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B.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C.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D.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6. 若是偶函数,且当时,,则的解集是( )
A. B. C. D.
7. 若,则( )
A. a>b>c B. a>c>b C. b>a>c D. b>c>a
8. 某班级有一个7人小组,现任选其中3人相互调整座位,其余4人座位不变,则不同的调整方案的种数有( )
A.35 B. 70 C.210 D.105
9.半径为1的球面上有三点,其中点与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均为,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则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 )
A. B. C. D.
10.设集合,集合.若中恰含有一个整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已知函数.若,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与双曲线的右焦点重合,抛物线的准线与轴的交点为,点在抛物线上且,则的面积为( )
A.4 B.8 C.16 D.32
二、填空题:
13.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4.已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与的展开式中的系数相等,则 .
15. 在三棱锥中,两两垂直,且,,,则点到的重心的距离为 .
16. 已知,又知非是非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
17. 数列对任意,满足.
(1)求数列通项公式;
(2)若,求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
18. 一个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球10个,其中红球8个,黑球2个,现从袋中有放回地取球,每次随机取1个. 求:
(1)连续取两次都是红球的概率;
(2)如果取出黑球,则取球终止,否则继续取球,直到取出黑球,但取球次数最多不超过4次,求取到黑球的概率。
19. 如图,已知平面是正三角形,
且.
(1)设是线段的中点,求证:∥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
20.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2,2]上单调递减.
(1)求的解析式;
(2)设,若对任意的x1、x2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m的最小值。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到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设点的轨迹为曲线,直线过点且与曲线交于,两点.
(1)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2)是否存在△面积的最大值,若存在,求出△的面积;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柳铁一中2012—2013年度高二下学期数学月考试题(文)答案
18. (Ⅰ)连续取两次都是红球的概率 ………………6分
(Ⅱ)的可能取值为1,2,3,4,,,
,.
.………………………………12分
19. (I)证明:取CE中点N,连接MN,BN
则MN∥DE∥AB且MN=DE=AB
∴四边形ABNM为平行四边形∴AM∥BN ………....4分
∴AM∥平面BCE ………………………....6分
(Ⅱ)解:取AD中点H,连接BH,
∵是正三角形, ∴CH⊥AD …....8分
又∵平面 ∴CH⊥AB ∴CH⊥平面ABED ....10分
∴∠CBH为直线 与平面所成的角………....12分
设AB=a,则AC=AD=2a , ∴BH=a BC=a
cos∠CBH= ……………
(Ⅱ)已知条件等价于在…………8分
上为减函数,
且…………………………10分
上为减函数,
又……………………………………12分
21.解.(Ⅰ)由椭圆定义可知,点的轨迹C是以,为焦点,长半轴长为 的椭圆.……………………………………………………………………………3分
故曲线的方程为. …………………………………………………5分
(Ⅱ)存在△面积的最大值. …………………………………………………6分
因为直线过点,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或(舍).

整理得 .…………………………………7分
22.(1)解:记 令x = 1得: 令x =-1得: 两式相减得:,∴ 4分 当n≥2时, 当n = 1时,,适合上式 ∴ 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对同一目标进行两次射击,第一、二次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和,则两次射击中至少有一次命中目标的概率是( )
A. B. C. D.
2.已知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从10种不同的软件中选出6种放在6个不同的架子上展出,每个架子上只能放一种软件,且第1号架子上不能放甲或乙种软件,那么不同的放法共有(  )
A. 种  B. 种  C. 种    D. 种
4.如图,在正方体中,.则点到面的距离是( )
A. B. C. D.
5.从装有2个黑球和2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
A.至少有1个黑球,至少有1个白球 B.恰有1个黑球,恰有2个白球
C.至少有1个黑球,都是黑球  D.至少有1个黑球,都是白球
6.如图,在长方体中,,,则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 ( )
A. B.
C.   D.
7.将4本不同的书全发给3名同学,则每名同学至少有一本书的概率为( )
A. B. C. D.
8.若则( )
A.   B.    C.     D.
9.在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是( )
A. B. C. D.
10.一个球面上有三个点、、,若,,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1,则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11.设为奇数,那么除以13的余数是( )
A. B. C. D.
12.用6种颜色给右图四面体的每条棱染色,要求每条棱只染一种颜色且共顶点的棱染不同的颜色,则不同的染色方法共有( )种。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记者要为5名志愿者和他们帮助的2位老人拍照,要求排成一排,2位老人相邻但不排在两端,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用数字回答)。
14.已知 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240,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15.从6名男同学,5名女同学中任选3名参加体能测试,则选到的3名同学中既有男同学又有女同学的概率为 __________。
16.将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直二面角,有如下四个结论:
①AC⊥BD;②是等边三角形;③与所成的角为;④与平面成的角。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在的展开式中,第三项的二项式系数比第二项的二项式系数大35。
(1)求的值; (2)求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18.甲、乙两队在进行一场五局三胜制的排球比赛中,规定先赢三局的队获胜,并且比赛就此结束,现已知甲、乙两队每比赛一局,甲队获胜的概率为,乙队获胜的概率为,且每局比赛的胜负是相互独立的,问:
(1)甲队以获胜的概率是多少?
(2)乙队获胜的概率是多少?
19.若的展开式中只有第10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
(1)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
(2)设,求.
20.如图所示,是正三角形,和都垂直于平面,且,是的中点.求证:
(1)平面;
(2).

21.袋子和中装有若干个均匀的红球和白球,从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从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为.
(1)从中有放回地摸球,每次摸出一个,共摸4次.
①恰好有2次摸到红球的概率;②第一次、第三次摸到红球的概率.
(2)若、两个袋子中的球数之比为4,将、中的球装在一起后,从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求的值
22.如图,在三棱锥中,, ,,点、、分别为、、的中点.
(1)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求二面角的大小.

高二数学下学期月考答案
18.解:(1)设甲队以获胜的概率为,则
(2)设乙队获胜的概率,则
21.解:(1)①②
(2)设B袋子有个球,则A袋子有个球。依题意得
22.解:(法一)(1)连接,与的交点为,在中, .
,点为的中点,.又面,则.
则面,而∥,则面,
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面,,.
又,.
,,
在中,,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分
(法二)建立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
,
由已知可得,=为平面的法向量=,
.
直线与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分
(2)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令,
由已知可得,向量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二面角为 .……………………………………1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得零分.)
1. 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落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将会( )
A.不变 B.提前 C.延后 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
2. 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可见光和伦琴射线三个波段的频率大小关系是
A. 红外线的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
B. 可见光的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
C. 伦琴射线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
D. 伦琴射线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
3. 某原子核A连续发生一次α衰变、一次β衰变并伴随发出γ射线而变为一个新原子核B,则( )
A.B比A少两个中子、两个质子 B.B比A少三个中子、一个质子
C.B比A少四个中子、一个质子 D.B比A少三个中子、两个质子
4. 如图所示,MN为光屏,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平面部分ab与屏平行. 光源S发出一束白光从半圆沿半径射入玻璃砖,通过圆心再射到屏上. 以O点为圆心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玻璃砖,在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当玻璃砖转动角度大于某一值,屏上彩色光带中的某种颜色的光首先消失,色光的两侧的颜色和最先消失的色光是( )
A.左红右紫,红光
B.左红右紫,紫光
C.左紫右红,红光
D.左紫右红,紫光
5. 图为氢原子的各个能级示意图,当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处于第一激发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发出频率为ν1、ν2、ν3、ν4、ν5、ν6的6种光,且频率依次增大,下列推断正确的( )
A.E = hν1 B.E = hν3
C.E = h(ν1+ν2) D.E = h(ν6-ν1)
6. 用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钨和锌,产生光电效应,根据实验可画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变化的Ek─图线. 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eV,锌的逸出功为3.34eV,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k─坐标系中,则正确的图是( )
7. 利用薄膜干涉可检查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如图(a)所示,现使透明标准板M和待检工件N间形成一楔形空气薄层,并用单色光照射,可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干涉条纹,条纹的弯曲处P和Q对应于A和B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N的上表面A处向上凸起
B.N的上表面B处向上凸起
C.条纹的cd点对应处的
薄膜 厚度相同
D.若减少薄片的厚度,则
干涉条纹间距会增大
8. 过量接收电磁辐射有害人体健康.按照有关规定,工作场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某一临界值W.若某无线电通讯装置的电磁辐射功率为P,则符合规定的安全区域到该通讯装置的距离至少为( )
A. B. C. D.
9. 某人手持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 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 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 m,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5/6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 )
A.4.0 m B.4.5 m C. 5.0 m D.5.5 m
10. 如图所示,一平行金属板与一线圈组成理想的LC振荡电路,E为电源,当开关S从1倒向2的同时,有一电子恰从两板左测中央飞入平行板间,则电子通过两板后( )
A、可能从a点飞出 B、可能从O点飞出
C、可能从b点飞出 D、飞出时动能一定增大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答卷题中相应的横线上.)
11. 某同学把卡尺间的窄缝调节0.5 mm去观察某一单色线光源,看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光的______现象;若把缝的宽度减小到0.2 mm,则看到的现象是条纹宽度______,亮度________. 这说明衍射现象中,当其___ ___时,衍射现象更为明显.
12. 某同学在《测定光波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使用的双缝间距为0.025cm. 实验时,首先调节 和 的中心使之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 和 竖直且互相平行. 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通过测微目镜(与螺旋测微器原理相似,手轮转动一周,分划板前进或后退0.500mm)观察第一条亮纹的位置如左图所示,第五条亮纹位置如右图所示,测出双缝与屏的距离为50.00cm,则待测光的波长λ= nm.
三、计算题(共5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
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3.( 8 分)如图所示,一个透明玻璃球的折射率为,一束足够强的细光束在过球心的平面内以450入射角由真空射入玻璃球后,在玻璃球中发生多次反射,从各个方向观察玻璃球,问:(1)能看到几束光线射出?(2)其中最强的一束出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夹角多大?
14. ( 12 分)如图所示,长L1宽L2的矩形线圈电阻为R,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边缘,线圈与磁感线垂直.若将线圈以速度v向右匀速拉出磁场的过程中,求:⑴拉力的大小F; ⑵ 线圈中产生的电热Q ⑶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q .
15. (14分)如图所示,有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0.50T,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MN是磁场的左边界.在磁场中A处放一个放射源,内装(镭), 放出某种射线后衰变成(氡).试写出衰变的方程.若A距磁场的左边界MN的距离OA=1.0 m时,放在MN左侧的粒子接收器接收到垂直于边界MN方向射出的质量较小的粒子,此时接收器位置距经过OA的直线1.0 m. 设衰变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动能,由此可以推断出一个静止镭核衰变时放出的能量是多少?(保留2位有效数字.质子质量取m =1.6×10-27kg,电子电量e=1.6×10-19C)
16. (18分)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薄壁光滑玻璃管放置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上,在玻璃管的a端放置一个直径比玻璃管直径略小的小球,小球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玻璃管右边的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的左边界与玻璃管平行,右边界足够远.玻璃管带着小球以水平速度v0垂直于左边界向右运动,由于水平外力的作用,玻璃管进入磁场后速度保持不变,经一段时间后小球从玻璃管b端滑出并能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内自由运动,最后从左边界飞离磁场.设运动过程中小球的电荷量保持不变,不计一切阻力.求:
(1)小球从玻璃管b端滑出时相对桌面的速度大小;
(2)从玻璃管进入磁场至小球从b端滑出的过程中,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3)小球飞离磁场时速度的方向.
2012-2013学年柳州铁一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D
BC
A
BCD
D
C
AB
13.解
14.解 ⑴


15.解
16.(1)如图所示,小球管中运动的加速度为:
设小球运动至b端时的y方向速度分量为vy ,则:
又: 解得小球运动至b端时速度大小为:
(2)由平衡条件可知,玻璃管受到的水平外力为:F=Fx =Bvyq
又 可得外力随时间变化关系为:F=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差异是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细胞壁结构不同
C.核糖体化学成分不同 D.细胞膜结构不同
2.很多抗生素药物都是通过破坏核糖体发挥作用的,使用此类抗生素药物后不会影响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
A.性激素 B.抗体 C.唾液淀粉酶 D.胰岛素
3.下列物质中,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基本支架的依次是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核酸、磷脂
C.蛋白质、核酸、糖类        D.蛋白质、磷脂、核酸
4.在小白兔的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D.线粒体和核膜5.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能去除细胞壁的物质是
A.蛋白酶 B.淀粉酶 C.盐酸 D.纤维素酶
6.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A.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
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7 .研究认为,碳酸饮料中的苯甲酸钠类化合物可严重破坏人体肝细胞中线粒体的结构。据此分析,过度饮用碳酸饮料,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受影响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 B.有氧呼吸 C.ATP的合成 D.小肠吸收甘油
8. 绿色植物吸入的O2用于在细胞呼吸中形成
A.CO2    B.H2O    C.ATP   D.丙酮酸
9.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C3、C5以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A.增加、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减少 D.增加、减少、增加
10.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层不再继续收缩时,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
A.转入0.25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B.转入3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C.转入2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D.转入4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11.下图中,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是

12.等位基因是指
A.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 B.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长链上的基因
C.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  D.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13.下列不属于二倍体配子基因型的是
A.AbD B.Abd C.AaBd D.ABD
14.下列关于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所在的物质表述正确的是::
A.DNA、RNA、RNA          B.RNA、DNA、RNA
C.蛋白质、DNA、RNA         D.RNA、RNA、DNA
15.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
A. 60 B. 80 C. 120 D. 180
16.右面为DNA转录过程中一段示意图, 此段中共有几种核苷酸
A.4种 B.5种 C.6种 D.8种
17.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各项中肯定错误的是
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 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
C.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 D.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
18.在下列4个遗传系谱中(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19.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 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B. 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C. 出现地理隔离 D. 形成生殖隔离
20.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它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
21.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22、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B.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表达
D. 害虫发生了定向突变,增强了抵抗性。
23.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该种群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是:
A.30%、20% B.45%、55%  C.50%、50%    D.55%、45%
24.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荒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C.生物圈 D.海洋生态系统
25. 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
26、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27.一个池塘中,藻类、水蚤、虾、鲤鱼等所有生物集合起来组成一个
  A.群落???? ?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8.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染色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核糖体  D、线粒体和内质网
29.下列食物链,哪一个是成立的
A.田鼠→蛇→鹰 B.阳光→草→兔→狐
C.植物→鼠→蛇→鹰 D.植物→鹿→羚羊→狮子
30. 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3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32.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
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竞争 D.互利共生
3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说法,合理的是
A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B营腐生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不可缺少的
C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D是食物链中最高的营养级
3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5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蜘蛛、蜜雀是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
3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各代表一定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能量关系来看①=②+⑤
B.⑥都属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C.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D.③/②代表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
36、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的层次内容有:
①物种多样性   ②种群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   ④基因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7.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
A.物种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38. 右图为人体体液流动交换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
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
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D.b、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
39.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40.当人体血钾含量过低时,表现的症状是
A.肌无力    B.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C.四肢发冷 D.心率加快
41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所采集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班氏糖定性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隔水煮沸冷却后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判断最严谨的是
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B.乙不可能是糖尿病患者
C.甲出现尿糖,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D.乙是糖尿病患者
42.正常人若一次饮完1 000 mL清水后,立即测量尿流量。下列能正确表示从输尿管流出的尿流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4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44.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45.南方雪灾中,救援人员始终奋战在第一线,顺利地完成了抗灾救灾的任务。这一过程中救援人员不会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是
A.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加 B.骨骼肌产生不自主战栗
C.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 D.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46.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温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 ②体表温度不一定与体内温度相同
③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④人体散热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7. 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4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
B.记忆T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的抗体
C.人体的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D.细胞免疫主要通过效应T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49.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50.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
会维持相对稳定
D. 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
二 填空题
51、(7分)下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无乙病
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的________(填“显”或“隐”)性遗传病。
(2)Ⅱ4可能的基因型是 。
(3)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 。
(4)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
52. (9分)下列图一为某一生态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二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碳在图一中②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传递的,而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
则以 形式循环
(2)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     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图一中的      (填编号)等过程。
(3)参与图一过程④的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        。
(4)图二中A表示         的能量,B表示         的能量。B中的能量除了被分解者利用被次级消费者摄入外,还有一部分是       。
(5)从图二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53.(11分)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所示结构或物质的名称:
①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⑦________。
(2)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____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毛细血管生活的内环境 (填标号)
(3)我国前几年发现多例头部浮肿的“大头娃娃”,他们的主食是蛋白质含量极低的劣质奶粉。其头部浮肿的主要原因是上图中哪部分的液体增多所致?[  ]________。
(4)若该图表示人体的肝脏局部组织,则饥饿的情况下,④从A端流经该组织,到达B端,葡萄糖浓度将 ,CO2浓度将 。
54. (10分)下图中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的是________(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吞噬细胞具有____ ____的作用,细胞c是________。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当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后,产生抗体既_______又______,这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初次免疫时记忆细胞由图甲中的________(填字母)增殖分化而来。
(3)切除胸腺后,图甲表示的免疫过程将 (减弱、加强或不变)。
(4)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  。
(5)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抗体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
55. (13分)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的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 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
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
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
_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KJ。若去除蛇,
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
_________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
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 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 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柳州铁一中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答案
选择题
52题 (9分)

第Ⅰ卷 (三部分, 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
A. Drink enough water. B. Don’t use much ice. C. Boil the water first.
Where does the man prefer to live ?
A. In the city. B. On an island. C. In the country.
3. Where are the English teachers going to have the meeting ?
A. In the meeting room. B. In the open air. C. In the teachers’ office.
4.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on the plane ?
A. Worried B. Comfortable. C. Annoyed.
5. Why doesn’t the man want to be a pilot ?
A. He is busy. B. He gets airsick. C. He isn’t interested in fly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6-7题。 6.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fter the returning from Sydney ?
A. Stay in the city. B. Work in the supermarket. C. See his friends.
7. What interests the man most while working at the store ?
A. Selling the goods. B. Carrying the goods. C. Sorting the goods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8-10题。
8. How did the woman feel the first time she spoke English to a foreigner ?
A. Excited. B. Nervous. C. Frightened.
9. What did the woman want to do ?
A. Chat with a foreigner.
B. Get to the nearest station.
C. Practice her spoken English.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11-13题。
11.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
A. Two cities. B. Going home for Christmas. C. Money problems.
12. Where does the man live ?
A. In Springfield. B. In Portland. C. In Scotland.
13. How does the man prefer to travel ?
A. By air. B. By train. C. By bus.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14-16题。
14.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tonight ?
A. Go to the party. B. Stay home and watch TV. C. Design an ad.
15. Why does the woman often buy something advertised ?
A. To save money. B. To get good products. C. To save time.
16.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
A. In China. B. In the US. C. In Europe.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17-20题。
17. When did the earthquake take place ?
A. On Tuesday. B. On Wednesday. C. On Thursday.
18. What happened to the boy in the earthquake?
A. He was badly hurt.
B. He was buried under an icebox.
C. He was slightly wounded.
19. How did the boy survive the big earthquake ?
A. He stayed in an icebox.
B. His father pulled him out in time.
C. Their house escaped the earthquake.
20. How many people were killed in the earthquake ?
A. About 500. B. About 5,000. C. About 50,000.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的标号涂黑。
21.Going out is________ good means of relaxation.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________ with me in the afternoon ?
A. the; the B. a; the C. the; a D. a; a
22.David is a skillful worker. I’m sure he has enough _______ to fix all the electronic ______.
A. experience; equipment B. experience; equipments
C. experiences; equipment D. experiences; equipments
23.It is still under discussion _________ the old bus station should be replaced with a modern hotel or not.
A. whether B. when C. which D. where
24. At the age of fifteen she gave up taking piano lessons to _____ her school work.
A. hold on B. call on C. put on D. concentrate on
25. Most people find it hard to ________Beijing Opera to foreigners becau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 get across B. get over C. come across D. come over
26.Alice received an invitation from her boss, ________ came as a surprise.
A. it B. that C. which D. he
27. The _______, I think, he drew from his simple experiment is not scientific.
A. charge B. conclusion C. promise D. relation
28.—Do you know Anna’s telephone number ?
—________. As a matter of fact, I don’t know any Anna, either.
I think so. B. I hope so. C. I’m afraid not. D. I’d rather not.
29. When asked ________ they needed most, the kids said they wanted to feel important and loved.
A. what B. why C. whom D. which
30. They sold ______ boxes of such sweets last week.
A. four dozens of B. four dozen C. four dozen of D. four dozens
31. ________ a difficult situation, so you should send him a message and give him some advice.
A. As he is in B. He is in C. Being in D. He being in
32. If the weather had been better, we could have gone outing. But it ____ all day.
A. rains B. has rained C. had been rained D. rained
33.________ at the city centre, the old temple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500 years.
A. Locating B. Locate C. Located D. To locate
34. One of the first foreign expeditions _______ Mount Qomolangma arrived in Tibet in 1921.
A. climbing B. climbed C. had climbed D. to climb
35. Although the necklace is made of glass, it really _________ me.
A. adapts to B. occurs to C. appeals to D. prefer to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涂黑。
When you think of American culture, what first comes to your mind? McDonald’s? Coca Cola? Levi’s? Disneyland? Michael Jordan? Julia Roberts? Many people 36 American culture is a 37 of popular symbols like these. Actually, these symbols are only one 38 part of American culture—pop culture.
What is pop culture? Well, pop is 39 for popular. The origins of pop culture can often be traced to popular movies, television shows, music stars and sports figures. Pop culture is 40 promoted by business and advertising. The most 41 examples of American pop culture appear among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Trends (趋势) 42 by famous personalities quickly become part of young people’s 43 .
American pop culture has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One major reason for its 44 is that English is a universal language.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of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nsportation. 45 language and culture go together, learning English means becoming 46 of English-speaking cultures. Besides, America is a world 47 in movies, music and magazines. The kind of American culture 48 in those media is pop culture. Finally, pop culture is easy to package and to 49 . For that reason, it is easy to “sell” to the world.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American pop culture is what American is all 50 . Does pop culture 51 the true culture of America? Yes and no. Pop culture does 52 a portion (比例) of American society — especially the 53 young people that are tuned in to the media. But American pop culture is faddish (流行一时的) and 54 .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real American culture, you’ll have to go a little 55 than McDonald’s.
36.A.wonder
B. imagine
C. wish
D. pretend
37.A.behavior
B. signal
C. side
D. collection
38.A.small
B. large
C. main
D. super
39.A.good
B. eager
C. known
D. short
40.A.never
B. only
C. also
D. just
41.A.famous
B. common
C. obvious
D. helpful
42.A.set
B. pushed
C. ignored
D. caused
43.A.hobbies
B. taste
C. admiration
D. lifestyles
44.A.tendency
B. popularity
C. influence
D. preference
45.A.Although
B. Unless
C. How
D. Since
46.A.aware
B. fond
C. careful
D. tired
47.A.driver
B. worker
C. leader
D. officer
48.A.written
B. communicated
C. described
D. taught
49.A.discuss
B. display
C. copy
D. export
50.A.for
B. about
C. above
D. against
51.A.reflect
B. pay
C. form
D. affect
52.A.combine
B. follow
C. represent
D. demand
53.A.urban
B. rural
C. quiet
D. diligent
54.A.difficult
B. simple
C. ever-changing
D. ever-lasting
55.A.slower
B. farther
C. nearer
D. higher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Sometimes there doesn’t seem to be enough rain. Other times there is too much. Maybe there isn’t a lot we can do to control the rain, but there is a lot we can do to reduce problems caused by different rainfall patterns.
A new development at the London Wetland Centre in Barnes solves the problems of managing water with a “Rain Garden”. We are likely to be hearing about it a lot more often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The idea is that the garden owner can store rainwater and use it in dry periods. They can reduce the problems caused by extra rain this way.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that the rain garden tries to deal with is the problem caused by too much water in the street. In a natural environment, a lot of rainwater is sent back into the air by plants. Much is also absorbed deep into the ground, and flows into streams and rivers. What happens in city environments can be completely different —— a large amount of rainwater flows straight off the hard surfaces of roofs and roads. The harder the rain, the less likely it will be absorbed into the ground —— floods are the result. Rainwater running off roads is often polluted.
The rain garden deals with living plants rather than hard surfaces. Plants are designed to hold water and release it slowly, either into the ground, to be absorbed by plant roots (and so eventually back up into the atmosphere) or to go down into the water table. Not only does the rain garden reduce the amount of water that flows onto the street, but it helps to clean it because plants are very good at breaking down pollutants(污染物).
56.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
A. Explaining why there is a lack of rain at times.
B. Introducing several different patterns of rainfall.
C. Telling us how to avoid problems caused by rain.
D. Giving the idea that there are ways to manage rain water.
57.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aragraph, “Rain Gardens" are likely to _____.
A. harm the environment in the short run
B. become popular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C. be turned down by most new developments
D. be too expensive for common people to accept
58. We can learn from the third paragraph that _____.
A. floods are often the results of small rains
B. a heavy rain is less difficult for plants to absorb
C. the rain garden helps send rainwater back into the air
D. larger amounts of rainwater flow straight off in city environments
59. According to the last paragraph, what does the rain garden help to clean?
A. The plants B. The ground. C. The water. D. The street.
B
Throughout his early years, Obama was known at home and at school as “Barry”. Obama’s parents met while both were attending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where his father was enrolled(登记入读) as a foreign student. They separated when he was two years old and later divorced(离婚). His father received Master’s degree in Economics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then returned to Kenya, where he became a finance minister before dying in an automobile accident in 1982. His mother married another foreign student, Lolo Soetoro, and the family moved to Soetoro’s home country of Indonesia in 1967. Obama attended local schools in Jakarta, from age 6 to 10, where classes were taught in the Indonesian language.
During his time in Indonesia, he first attended St. Francis Assist Catholic school for almost three years. When Obama was in third grade he wrote an essay saying that he wanted to be president. His teacher later said that his reason for becoming president was that he wanted to make everybody happy.
Obama returned to Honolulu to live with his materal(母亲一方的) grandparents while attending Punahou School, a private college elementary school, from the fifth grade until his graduation in 1979. Obama’s mother, Ann, died of cancer a few months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his 1995 memoir(传记), Dreams from My Father.
In the memoir, Obama describes his experiences growing up in his mother’s middle class family. Of his early childhood, Obama writes, “That my father looked nothing like the people around me---that he was black as pitch(沥青), my mother white as milk .”
Some of his fellow students at Punahou School later told the Honolulu Star—Bulletin that Obama was mature(成熟的) for his age as a high school student and that he sometimes attended parties and other events in order to connect with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and military service people.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URE about Lolo Soetoro?
A. He got college education in Indonesia
B. He is a person from Kenya in Africa
C. He is Obama’s stepfather and is a black
D. He is a foreign student in America
62. Obama’s mother, Ann, died of cancer in about ________ while his father died in _________.
A. 1982; 1967 B. 1967; 1982 C. 1979; 1967 D. 1995; 1982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Obama’s father was very black while his mother very white
B. Obama’s materal grandparents lived in Honolulu of Indonesia
C. Obama wanted to be president because he liked making people happy
D. Obama’s classmates thought he was mature for his age as a high school student
C
Now, there is a growing movement to pay the students in American schools---in some cases, even just for coming to class.
Students at one school in New Mexico can earn up to three hundred dollars a year for good attendance. In Baltimore, Maryland, high scores in state graduation tests can be worth more than one hundred dollars. And a New Jersey school system plans to pay students fifty dollars a week to attend after---school tutoring programs.
Schools that pay students can be found in more than one---fourth of the fifty states. Other schools pay students with food or other rewards.
Robert Schaefer is a public education director. He says paying students may improve performance in the short term, but students develop false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He sees a lack of long term planning in these programs because of the pressure on schools to raise test scores.
Public schools need to show improvement under the education reform law. Low---performing schools may lose their federal money;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行政人员) may lose their jobs. Often these schools are in poor neighborhoods where getting students to go to school can be a continual problem.
Critics(评论家) say paying students sends a message that money is the only valuable reward. But some students say it makes school more exciting. And some teachers have reported getting more requests for extra help.
In two thousand four, the city schools in Coshocton, Ohio, launched a program. They wanted to see if payi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s much as one hundred dollars would help in passing the state exams.
Now, Eric Bettinger of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EUCWRU) has reported mixed results. Math scores increased, but only white students were able to get paid. And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higher scores in reading, social studies and science. Official will decide later this year whether to continue the program.
64. Paying students who show improvement in tests __________.
A. has been done in most American schools
B. is becoming a growing practice in the USA
C. is not very popular with teachers
D. only aims at high scores at school
65. According to the text, Robert Schaefer _____________.
A. is a very excellent teacher
B. thinks highly of paying students
C. thinks students will show improvement in study in the future
D. thinks people should make a careful plan for the paying program
66.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we can see __________.
A. EBCWRU has got great success in its paying program
B. not all the students in EUCWRU have made progress in all subjects
C. only students who study math can get paid
D. EBCWRU will go on with the paying program
67. The text is mainly written to _____________.
A. persuade teachers to give students more prizes
B. tell people how to become an excellent student
C.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American paying students program
D. explain the advantages of American paying students program
D
The koala(考拉) is possibly one of the best known Australian animals, and is found in four states: Queensland, New South Wales, Victoria and South Australia. The word “koala” comes from an Australian aboriginal word meaning “no drink”.
Sometimes people call them “koala bears” but koala is not a bear. It belongs to a special group of Australian mammals, called marsupial(有袋类). Female marsupials have a pouch where the baby animals live after they are born.
Koalas have soft, thick, grey or brown fur on their backs. The fur on the stomach is white. Koala that live in the south have thicker fur than those in the north because of the cold winters, whereas the koala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ountry live in warm to hot weather most of the year so have thinner fur. A koala has a large hairless nose and round ears. Koalas don’t have tails. Adult koalas measure between 7 and 14 kilograms.
Koalas spend nearly all their time in the trees using their sharp, curved claws and long toes to climb about and to hold on to the tree branches. They sleep most of the day, and feed and move from tree to tree mainly at night.
The reason koala sleep for much of the day is because their food eucalyptus(桉树) leaves are very tough so they use a lot of energy to digest. Sleeping saves energy. Eucalyptus leaves are poisonous to almost every other animal. Koalas rarely drink water; they get water from the leaves they eat.
Each koala has a home range made up of several trees that they visit regularly. They normally do not visit another koala’s home trees except that a male is looking for a female to mate with.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bout the name “koala bear”?
A. The name was given by the native in Australia
B. The word “koala” is an original English word
C. The name describes one of its living habits
D. The name is partly false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underlined word “punch”?
A. House B. Cave C. Pocket D. Nest
70. Why do the koalas live in the south have thicker fur than those in the north?
A. The thicker fur can protect them from the colder weather
B. It’s always hot in summer in the north
C. It’s always cold in the winter in the south
D. They have to move to the north in the winter
71. Why do koalas sleep much in the day?
A. Their foods are poisonous
B. They want to save energy for the activities at night
C. They can’t get enough energy from their tough foods
D. They can’t get enough water from their leaves
E
BEIJING — China’s education authority will tighten the widely criticized policy of “extra credits” for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o ensure a fairer chance for all exam-takers.
Under the policy,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win awards in national Olympic competitions could get ‘‘extra credits’ up to 20 points for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 Students with talent in sports and students who are from ethnic groups can also benefit from this policy. The extra credits have increased these students’ chances of being admitted by famous universities. Some parents were found to have helped their children fabricate(伪造)award experiences or falsify qualifications to get extra credits.
“It has harmed education equality,” the ministry said.
Xiong Bingqi, vice-chief of the 21st Century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said the policy is designed to help students who have special talents but may be weak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to have a chance to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 uIt will still be needed but it is time to make the rules fairer," he said.
The ministry said it will reduce the range of competitions whose winners can get extra credits, and limit the winners, privileges(优先权).
The new policy will apply to students who begin high school in 2011, it said.
Chen Lei, a mother of a 10-year-old girl, said she welcomed the ministry's policy adjustment as she does not want her daughter to become an Olympic competition geek.
But not all the Chinese parents welcomed the new policy. “It is like a thunderbolt for me. My - 13-year-old son has spent so much time studying Olympic math,and participated in so many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s during vacations. It is useless now,” said Dong Wen, a 43-year-old mother.
A student said, “Many students have changed the current study plan, and they can abandon the competition. I will b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the courses which can improve my abilities.”
Yuan Guiren, minister of education, told China Daily that the reform is an attempt to consider the overall quality of an applicant. “But the country will not stop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s it is still the most objective way to evaluate talent in China,” lie said.
72.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
A.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talent in sports are weak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B. students who win awards in Olympic competitions can’t get extra credits in 2011
C. the number of competitions whose winners can get extra credits will be smaller
D. the extra credits have reduced students' chances of being admitted by famous colleges
73.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geek” probably mean?
A. a winner B. a smart learner C. a competitor D. a dull student
74. Which person in the passage was strongly against the new policy? A. Xiong Bingqi B. Chen Lei C. Dong Wen D. Yuan Guiren
75. What might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Extra credits policy in China to be adjusted
B. Promotion of national Olympic competitions
C. Advice on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
D. Chinese government to push education reform

第II 卷:写作(共两小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This morning I went to the shop to change
the coat I bought it yesterday. But the salesgirl 76.________
treated me coldly. At first, she didn’t admit that the 77.________
coat sold in her shop and then she said I made 78.________
it dirty. She gave various excuse to refuse my 79.________
request. So I got angrily and quarreled with her. 80.________
Then the manager turned up and asked how was 81.________
the matter. Before I told him the whole thing, 82.________
he said sorry for me and criticized the salesgirl. 83.________
At last, they changed another coat for us. With 84.________
satisfaction I take the new coat home happily. 85.________
第二节 书面表达(共1题,满分25分)
假设你是育才中学的李华,将参加主题为“Let’s Ride Bicycles”的英语演讲比赛,请撰写一份演讲稿,主要内容包括:
目前汽车带来的空气污染和交通堵塞等问题;
骑自行车的益处,如节能环保、有利健康等。
参考词汇: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节能(energy saving)
注意1. 词数:120词左右;
演讲稿开头和结尾已经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Good morning, everyone.
I’m Li Hua from Yucai Middle School. The topic of my speech is “Let’s Ride Bicycles”…


(请将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此试卷上无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以下加点的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羸(yíng)弱 草菅(jiān)人命 朝暾(tūn) 安谧(mì)
B、徇(xùn)私 缱(qián)绻 赘疣(yóu) 哂(shěn)笑
C、谲(jué)诈 孤迥(jiǒng) 巉(chán)岩 荆杞(qǐ)
D、抚(fú)膺 馔(zuàn)玉? 旧醅(pēi) 啾(jiū)啾?
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12年12月19日,韩国民众投票选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这标志着未来五年韩国政治进入了牝鸡司晨的时代。
B、由于生理的缺陷和世俗的偏见,泰戈尔笔下的素芭被父母骗嫁远方;曾经萌动过的要与她所爱的帕斯达帕喜结金兰、白头偕老的梦想终究被粉碎了。
C、一向精于市场运作的英超球队曼城又一次捷足先登,签下了心仪已久的球星。
D、决赛场上,马布里带领的北京篮球队员个个精神矍铄,斗志昂扬,众多球迷为之倾倒。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尽管飓风“桑迪”造成的灾难超过预期,但是美国东部各州很快就开始了艰难的灾后重建和救援工作。
B、福建省莆田市近几年以把“妈祖文化”为桥梁,打造出一系列诸如“天下妈祖回娘 家”等两岸交流的品牌活动。
C、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保障能力的提高,我国人工关节置换量预计将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递增。
D、中国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从历史的视角看,最重要的,就是看现在的青年人将被教育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京剧流派艺术怎么“传”与“承”
刘连群
①流派传承,传是传递,承是承续。不传即不能流动,不承则无以成派。
②在某种程度上,一部京剧史也是众多艺术流派孕育、形成、涌兴、流布的历史,而传承贯穿着各个流派产生和发展的整个历程。即使是草创流派,也是要从前人那里传承的,这属于艺术延伸链条的前后衔接环节。流派的传承一旦中断,就只能是失去舞台生命的艺术遗产了。
③由于流派在京剧艺术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有关流派传承的研究、探讨乃至争议从未停息。实践证明,流派传承有着自身的规律与特性。
④流派作为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必须得到客观的认可,包括观众的普遍欢迎和后学的争相追随,传承才能得以实现。否则,不论你多么新颖、独特,也无传承可言,这也证明了凡被传承的流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生存价值。
⑤随着科技手段的发达,各门学科的教学方式均已大为改观,而京剧却仍然主要通过传统的口传心授来进行教学,新技术、新工具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这是由京剧表演艺术的特点所决定的,演唱的咬字、发声、行腔和气口,身段和武打的造型、力度、节奏,内中构成韵味、韵律的精微变化,是任何曲谱和身段图都标不出来的,只能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指点迷津并辅以反复示范,学生才能稍有领悟。而流派传艺属于教学的高级阶段,又深藏独家奥妙,就更非如此不可了。于是在当代新型的师生关系之外,同时也保留着一定的传统的感情因素,传者是否心甘情愿地倾囊相授,其效果大不相同。
⑥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入门“归路”如书法的描红、临帖,逐步掌握本派技法,目标先是要“像”,然后从形似达到形神兼备,就是深造有成了。关于学流派要“像”的问题,前些年多有论者引用齐白石老先生的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前一句肯定了“学"的必要性,无可争议;后一句则容易引起误解,在“学”的过程中,“似”是阶段性成果,怎么就会“死”了呢?“像”比“似”更进了一步,岂不必“死”无疑吗?后果如此严重,如不加分析地用之承学,极易造成迷惑和动摇。我想,老先生的原意是反对以“似”为满足,不思创新、进取。这固然不错,但断章取义则会忽视“学”的阶段性,而且借用到京剧流派上来,又需另加斟酌,这便涉及流派传承的多样性了。
⑦京剧表演不同于书画,“工具”就是演员的身体。由于生理条件的差异,善学者往往根据自身条件与流派的距离远近,在传承时有贴近或掌握技法后另谋一帜之分,如余派,孟小冬近乎前者,杨宝森属于后者,同样学余的谭富英、奚啸伯则又另有变化,他们在“学”与“似”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同样具有各自的艺术价值。近年有一种观点称:“学余叔岩最好的是杨宝森,学谭鑫培最好的是麒麟童。”片面地以是否独树一派定高低,以剥离为目的,恐怕原汁原味的余派、谭派、梅派以及程派等传统流派就都要断档了。况且,当前讲流派传承,带有强烈的抢救性质,有些重要流派后继乏人,就更不可忽视承学的阶段性和多样性了。
(选自2012年第10期《社会科学论坛》,有删改。)
5、下列关于“流派传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派传承具有阶段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其教学方式也有很多,但唯有口传心授才能使流派发扬光大。
B、众多艺术流派都有其自身孕育、形成、涌兴、流布的历史,传承贯穿于流派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
C、流派是从前人那里传承下来的,流派的传承一旦中断,就意味着只能是失去舞台生命的艺术遗产了。
D、流派传承,传指的是传递,承指的是承续,传者是否心甘情愿地倾囊相授,会使承续效果大有不同。
6、下列有关流派传承的规律和特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流派作为艺术家的主观创造,须得到客观认可,即主观与客观统一,传承才能实现。
B、不传就不能流动,不承则无以成派,凡是被传承的流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生存价值。
C、流派传承只能够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指点迷津并辅以反复示范来达到传承的目的。
D、善学者在传承时常依自身条件与流派距离远近,要么贴近要么掌握技法后推陈出新。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深藏独家奥妙的京剧表演艺术,随着科技手段的发达,在传承的过程中,必须借助新技术、新工具焕发生机。
B、京剧艺术的学习需要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并能创新进取,这便需要流派传承的多样性。
C、“学余叔岩最好的是杨宝森",这种说法恰好证明了一个观点:在京剧的传承过程中,求“像”、“贴近”是主流。
D、为了防止京剧重要流派的表演技艺失传,以剥离为目的的独树一派的做法不应提倡,而应肯定原汁原味的传承。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0题。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选人胡宗尧者,翰林学士宿之子,坐小累,不得改京官。判铨欧阳修为之请,仇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充言:“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于是修复留,而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薨,治丧越式,判寺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不令同僚知。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神宗谕以任用意,知谏院。  
王安石参知政事,充子安持,其婿也,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三年,拜枢密副使。王韶取洮州,蕃酋木征遁去,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使自领所部,永为外臣,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时方以开拓付韶,充言不用。
  八年,进枢密使。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数十人。光亦以充可告语,与之书曰:“自新法之行,中外汹汹。民困于烦苛,日夜引领,冀朝廷觉悟,一变敝法。”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王珪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亡他。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数为所诎。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元丰三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卒,年六十。
  充内行修饬,事兄甚谨。为相务安静,性沉密,对家人语,未尝及国家事,所言于上,人莫知者。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帝益悲之。世谓充心正而力不足,讥其知不可而弗能勇退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一)
9、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吴充性格“沉稳周密”的一组是( )
A、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
B、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 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
C、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等数十人 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
D、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吴充还未成年就考中了进士。做吴王宫教授时,得到宠爱。在与皇帝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要数吴充最年轻。
B、欧阳修因为替胡宗尧讲话被仇家陷害,吴充向皇上进言强调欧阳修的忠直,使得欧阳修免于外放,得以留在京城。
C、吴充虽然是王安石的亲家,但却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太相同;在王安石离开朝廷后,吴充也曾想改变他的一些做法,所以请求皇上召回司马光等人。
D、吴充很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也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但世人评价他是为人正直却能力不足,而且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时还不懂得急流勇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 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5分)
答:
②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5分)
答:
第Ⅱ卷(主观题 共120分)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①,作诗,乃和前韵(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②。
注:①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②王逸《楚辞章句》,宋玉因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楚怀王,希望他悔悟,召还屈原。
(1)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鉴赏“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4分)


(2)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13、默写(10分)
①地崩山摧壮士死, 。
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③ ,枯松倒挂倚绝壁。
④ ,千金散尽还复来。
⑤陈王昔时宴平乐, 。
⑥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
⑦峨眉山月半轮秋, 。
⑧……,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⑨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樽酒家贫只旧醅。
⑩细草微风岸,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苍 蝇
①苍蝇不是一件很可爱的东西,但我们在做小孩子的时候都有点喜欢他。我同兄弟常在夏天乘大人们午睡,在院子里弃着香瓜皮瓤的地方捉苍蝇——苍蝇共有三种,饭苍蝇太小,麻苍蝇有蛆太脏,只有金苍蝇可用。金苍蝇即青蝇,小儿谜中所谓“头戴红缨帽,身穿紫罗袍”者是也。我们把它捉来,摘一片月季花的叶,用月季的刺钉在背上,便见绿叶在桌上蠕蠕而动,东安市场有卖纸制各色小虫者,标题云“苍蝇玩物”,即是同一的用意。我们又把他的背竖穿在细竹丝上,取灯心草一小段,放在脚的中间,他便上下颠倒的舞弄,名曰“戏棍”;又或用白纸条缠在肠上纵使飞去,但见空中一片片的白纸乱飞,很是好看。倘若捉到一个年富力强的苍蝇,用快剪将头切下,它的身子便仍旧飞去。希腊路吉亚诺思(Loukianos)的《苍蝇颂》中说:“苍蝇在被切去了头之后,也能生活好些时光。”大约二千年前的小孩已经是这样的玩耍的了。
②我们现在受了科学的洗礼,知道苍蝇能够传染病菌,因此对于他们很有一种恶感。三年前卧病在医院时曾作有一首诗,后半云:
大小一切的苍蝇们, 美和生命的破坏者, 中国人的好朋友的苍蝇们呵, 我诅咒你的全灭,用了人力以外的,最黑最黑的魔术的力。
③但是实际上最可恶的还是他的别一种坏癖气,便是喜欢在人家的颜面手脚上乱爬乱舔,古人虽美其名曰“吸美”,在被吸者却是极不愉快的事。希腊有一篇传说,说明这个缘起,颇有趣味。据说苍蝇本来是一个处女,名叫默亚(Muia),很是美丽,不过太喜欢说话。她也爱那月神的情人恩迭米盎(Endymion),当他睡着的时候,她总还是和他讲话或唱歌,使他不能安息,因此月神发怒,把她变成苍蝇。以后她还是纪念着恩迭米盎,不肯叫人家安睡,尤其是喜欢搅扰年轻的人。
④苍蝇的固执与大胆,引起好些人的赞叹。荷马(Homeros)在史诗中常比勇士于苍蝇,他说,虽然你赶他去,他总不肯离开你,一定要叮你一口方才罢休。又有诗人云,那小苍蝇极勇敢地跳在人的肢体上,渴欲饮血,战士却躲避敌人的刀锋,真可羞了。我们侥幸不大遇见渴血的勇士,但勇敢地攻上来舐我们的头的却常常遇到。法布尔(Fabre)的《昆虫记》里说有一种蝇,乘土蜂负虫入穴之时,下卵子虫内,后来蝇卵先出,把死虫和蜂卵一并吃下去。他说这种蝇的行为好像是一个红巾黑衣的暴客在林中袭击旅人,但是他的慓悍敏捷的确也可佩服,倘使希腊人知道,或者可以拿去形容奥德赛(Odssyeus。木马屠城的主角)一流的狡侩英雄罢。
⑤中国古来对于苍蝇也似乎没有“什么反感。《诗经》里说:“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又云:“非鸡则鸣,苍蝇之声。”据陆农师说,青蝇善乱色,苍蝇善乱声,所以是这样说法。传说里的苍蝇,即使不是特殊良善,总之决不比别的昆虫更为卑恶。在日本的俳谐中则蝇成为普通的诗料,虽然略带湫秽的气色,但很能表出温暖热闹的境界。小林一茶更为奇特,他同圣芳济一样,以一切生物为弟兄朋友,苍蝇当然也是其一。检阅他的俳句选集,咏蝇的诗有二十首之多,今举两首以见一斑。一云:
笠上的苍蝇,比我更早地飞进去了。
⑥这诗有题日《归庵》。又一首云:
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
⑦我读这一句,常常想起自己的诗觉得惭愧,不过我的心情总不能达到那一步,所以也是无法。《埠雅》云:“蝇好交其前足,有绞蝇之象……亦好交其后足。”这个描写正可作前句的注解。又绍兴小儿谜语歌云:“像乌豇豆格乌,像乌豇豆格粗,堂前当中央,坐得拉胡须。”也是指这个现象。(格犹云“的”,坐得即“坐着”之意。)
             十三年七月 (1924年7月作,选自《雨天的书》)
14、纵观全文,作者提到苍蝇的那些优点和缺点?(4分)


15、作者引用了哪些古希腊传说,有什么作用?(6分)


16、作者引用小林一茶的诗有何作用?(6分)

17、作者对苍蝇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你觉得人们对苍蝇的看法区别如此巨大原因何在?(6分)


五、语言表达题(10分)
18、下面是某中学高三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所写的自荐信,其中在表达和格式方面有三处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3分)
自 荐 信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叫张××,是广西××中学高三学生。你校是我理想中的学校,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的父母小时候就带我去各地旅游,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培养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些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人生。如今17岁的我,不仅成绩优秀,兴趣广泛,而且开朗大方,健康自信,学校两次将我评为“三好学生”,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是同龄伙伴的好朋友。
我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我胸怀天下,关注国家大事。我正在为提升自我、改变未来而不懈努力!我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您也会对我充满信心。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富贵长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张××
2012 年 11月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19、仿照下列诗句的内容与形式,再写一组句子。(4分)
请不要对我施朱抹粉 仿写:
施朱则显得太红
抹粉则显得太白
因为我的名字叫——历史
20、请从下面论文简介中提取3个反应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3分)
?? 这篇文章对中国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士”在先秦时期的演进做了全景式的追寻,有助于人们对“士”的源起及早期衍变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 ???? ???? ??? ????? ?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用土方法做豆腐,一般有泡黄豆、磨豆浆、烧豆浆、分离豆腐渣和豆浆、点卤水、压制成型等复杂工序。而采用现代功能豆腐机,从大豆原料进机到出成品仅需25分钟,并且一台设备只需一人操作,省时省力,轻松便捷。但很多人说,豆腐机制成的豆腐没有用土方法制作的好吃。
古人成才,多经历很长时间的勤奋苦读;而今人,出一本书,演一部电影,唱一首歌,甚至暴露一次隐私,张扬一次畸形的个性,就可能迅速“出名”。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必须写议论文,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柳州铁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5、A(“唯有口传心授才能使流派发扬光大”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第⑤段的表述是“而京剧却仍然主要通过传统的口传心授”。)
6.C(“流派传承……的目的”张冠李戴,文中所指应是“京剧表演艺术”而非所有流派。另外,流派传承包括“传”与“承”两个方面,“传”是传递,“承”是承续,“传”是针对老师而言的,“承”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原文的意思是说“老师”“只能通过……”来达到“传艺”的目的,而不是达到“承学”的目的,因为 “承学”是针对学生而言的。)
【译文】
吴充,字冲卿,是建州浦城人。未到二十岁就考中进士,入超担任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同事大多和皇族亲密往来,充年纪最小,却只因为严肃受到敬畏,相继设讲席传授经义。  
候选官员选胡宗尧,是翰林学士胡宿的儿子,因小事牵连获罪,不得改任京官。担任判铨的欧阳修为他求情,仇家诬陷欧阳修认为他偏袒同党,朝廷下诏外放欧阳修到同州。吴充说:“欧阳修因为忠直提拔做侍从之臣,不应该因为谗言而被贬逐(外放,放逐)。若认为我有私心(偏私),那我甘愿和欧阳修一同受贬。”于是修再留任,而吴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去世,办丧事超过规格,判寺王洙命官吏用印纸批行文书,不让同僚知道。吴充批文到开封治该管吏的罪,触犯当权者的意旨,离京知高邮军。神宗把任用他的意图告诉他,知同谏院。  
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吴充的子吴安持,是安石的女婿,吴充为避嫌解除谏官的职务,担任翰林学士。过了三年,被任命为枢密副使。王韶攻取洮州,蕃地的首领木征逃离,无充请求招揽他回故地,用爵位和官俸笼络他,使他统领属下,永做番臣,朝廷也不用再设置郡县,耗财费力。当时朝廷正把开拓疆土的任务交给王韶,所以吴充的话不被采纳。
  过了八年,吴充升为枢密使。吴充不赞成(认可)安石的做法,多次向皇上说政事不顺利。皇帝明察他中立无偏向,想任命他为相。王安石离开后,他就代理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吴充想改革政事,请求朝廷召回司马光等几十人。司马光也认为吴充是可以讲真话的,写信给他说:“自从新法实行,朝廷内外纷扰不安。百姓被烦杂苛政所困,日夜翘首,盼望朝廷醒悟,全改敝法。”吴充深入地思考后,最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王珪和充一同担任丞相,妒忌吴充,暗地牵制他。而吴充向来厌恶蔡确,蔡确审理相州案件,逮捕吴安持及亲戚、属官拷问治罪,欲牵连罗致到关于吴充的事情,唯独帝明察他没有什么事。到蔡确参与主政,吴充与他在皇上面前讨论变法,多次被他折斥。征安南师出无功,知谏院张璪又说吴充给郭逵写信,阻止他进军,又立罪案。吴充多次遭到同朝官员围攻诋毁,忧畏交集,病更重。元丰三年,被罢免相职做观文殿大学士。卒年六十岁。
吴充注重品德修养,对待兄长十分周到。处理政事追求安定。性格沉稳周密,对家人说话,从未提及国家的事情,对皇上所说的话,也没有人能知道。临终时,他告诫妻子不要那私事要求朝廷,皇上更为之悲伤。世人说他心正而力不足,批评他知道无能为力却不懂得激流勇退。
12、答案(1)这一联诗用比喻的手法。鸿雁南来北往,即使年年如斯也不懈怠,这句诗正好与“走马还寻去岁村”照应。人有信而事已非,正如春梦一般,时过境迁,了无痕迹。苏轼正是因为遭受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从而产生了这样的虚无看法。(2)超然旷达,寄情山水。(如果把末句当作反语也可适当给分。)
【翻译】: 春天的东风还不肯吹进东面的城门,我和你们二人已经骑着马出城去寻找去年我们游玩过的村落了。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来去都会有音信痕迹可寻。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让我们去江城边上的酒馆,喝上三杯酒家自酿的好酒吧。这里的民风淳朴,乡间的老人会用饱经沧桑的脸孔上温暖的笑容来欢迎你的。我们已经约定了,每年春季的时候都要出东门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们啊,你们就不必因为此事担心挂念了。
【鉴赏】:首句起笔就是设想去年的“东风”为春之信使,如城里有了春意,当然是这位信使先自东门而入;现在城居的苏轼一点感觉也没有,恐怕是“东风未肯入东门”吧。为什么“未肯入东门”呢?妙在不言中。但“忽记去年是日”出城之前,不也是“十日春寒未出门”,一到郊外方知“江柳已摇村”的吗?就在这年到郊外尚未入城的早春时节,渴望春意的诗人主动“出郊寻春”了。他是旧地寻春,又是“走马”而去,所以次句说“走马还寻去岁村”。
接下去不写寻春所获,却宕开一笔,忽出警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纪昀评曰:“三、四深警”。人如候鸟,感信而动。鸿雁南来北往,即使年年如斯从不懈怠,在瞬息万变的宇宙中也不会留下什么痕迹。苏轼之所以有“人似秋鸿,事如春梦”之感,究其根源,是由于他遭受过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又正在贬逐之中,只有把一切往事,一切留恋和烦恼,都强自推向“春梦无痕”的虚无境地,以解脱失意中难以消除的痛苦。似乎把人生进取、政治抱负都看得淡漠了,于是才有超然旷达、出郊寻春之举,于是才有了下边四句所表达的春游之乐。
“江城”指位于长江北岸的黄州。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温和的野老苍颜,既可具体指这次春游的欢聚畅饮,也可概括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乐趣。总之,他是以此为乐,甚至要以此为归宿了。去年访故友陈慥,有三位新交相送,春涌心头;今年出郊寻春,又有潘、郭为伴,酒醺颜面。山水自然之乐,人情朴野之纯,完全可以驱除那些烦恼的往事,也完全可以冲淡甚至忘却他当前的困境。
诗的最后说:“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指宋玉以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怀王,希望他悔悟,召还屈原;苏轼在这里借指老朋友们为他的起复奔走。最后这两句是告慰故人:我在黄州过得很好,已和这里的朋友们约定每年作此寻春之游,你们不必为我的处境担忧,也不必为召我还京多操心。
纵观苏轼在神宗、哲宗两朝党争中几经起落,遂使他一生陷于三十多年的灾难之中,但他仍是“随缘自适”。乌台诗案中他自料必死无疑,谁不知不死而贬去黄州,简直恍如隔世;经过这一次打击,“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他对起复还朝已失去信心。他临死时对儿子说:“吾生不恶,死不必坠。”后人敬仰他、纪念他,一个原因是他的诗、词、文、书、画五艺俱绝,另一原因就是他有一腔正直忠厚的心肠,一种开阔旷达的襟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