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基础知识(阅读书本后独立完成,同时用红色笔在书本中划出重点词句)1.从 世纪 年代开始,英国的_________中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 __ 取代手工劳动,这一演变过程这叫做工业革命。2. 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3. 吸收前人的成果,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4.英国人 发明了蒸汽机车。5. ,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惟一的工业国。6. 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成为当时科学研究的重地, _____对于科学研究的组织和科学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7.19世纪后半期,在__________的指导下,__________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 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8.比利时人 于1870年发明了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 。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普遍的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 时代。1866年,_________发明了可实际使用的发电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9. 国和 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探究思考(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什么是工业革命?工厂和手工工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2、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含义时间主要标志时代特征主要发明领先国家工业门类影响启示3、为什么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①② 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abcde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基础知识(阅读书本后独立完成,同时用红色笔在书本中划出重点词句)1.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出现,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2.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在 召开, 被称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之父。3.到 初,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4.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5.日本 之后,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6.19世纪末,整个世界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人们此后称其为_____________。这使世界呈现出一幅扩展中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相交织的图景。探究思考(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1.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点,在书本中划出)2.世界联系加强的表现有哪些?(5点,在书本中划出)3.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的时间和影响(在书本中划出)?4.工业文明对印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正反两方面)5.简述日本明治维新背景、作用、启示。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基础知识(阅读书本后独立完成,同时用红色笔在书本中划出重点词句)1.手工业是第______产业。随着_________的发展,城市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人们把这种变化称为___________。2.工业革命后,新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3.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爆发的工人运动主要有法国的__________,英国的__________,以及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19世纪前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英国的_________。5.1848年,________和_________起草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6.1871年成立的_____________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_____________理论。探究思考(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1.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城市化?2.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3.人们应该怎样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4.列举19世纪二大工人运动并说明其作用和启示。5.空想社会主义的共同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6.为什么要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巴黎公社实践有什么意义?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基础知识(阅读书本后独立完成,同时用红色笔在书本中划出重点词句)1. ,从18世纪后期起,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大量贩卖鸦片。2.1839年,钦差大成林则徐在广州__________海滩主持销毁外伤贩运到中国的鸦片200多万斤。英国以此为借口,于_________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_______________。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应该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_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从此,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___________________。3.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____________战争。战后,签订了《___________》。随后,掀起了_________的狂潮。4.《__________》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5.___________是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建立的“国中之国”,其中设立的___________名义上是中国的司法机关,但实际上完全被外国领事所把持。6.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侵略:在鸦片战争中,________奋勇抗击英军,在虎门壮烈殉国;甲午战争中,________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在台湾,________领导的义军,英勇抗击了日军。7.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的日益加深。(2)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田起义:________年,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______ __。探究思考(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1.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侵略战争 起讫时间 失败原因 签定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 影响鸦片战争(第一次) (1) (4) ___________________ 把(8) ________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9) ________、(10) 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率必须和英国商定…… (14)英法联军侵华战争 (2) (5) (15)甲午战争 (3) (6) ___________________ 辽东半岛、(11) _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12)_____ ___割让给日本;增辟通商口岸; ;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 (1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7) ___________________ 赔款白银(13)________两;拆毁大沽炮台;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17)2.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 5.依据课本P66图6-37,请列举俄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基础知识(阅读书本后独立完成,同时用红色笔在书本中划出重点词句)1.____ ____以前,中国统治者一直自视为____ ____的中心,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近代中国开明的知识分子中,________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________在他编著的《海国图志》中,提出“________”,主张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抵抗西方侵略。2.从 世纪 年代起,清朝中央与地方的一些官员以“________” “________”为口号, 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_____ ___运动。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等。3.1872年,_____ ___在 成立。这是 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也是中国近代第一家新式航运企业。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1861年,洋务派设立的________,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4.1895年,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们在________的带领下,给光绪皇帝上了一封奏疏,史称“________”,拉开了________运动的序幕。___ __年,光绪皇帝采纳 的建议,颁布诏书,开始变法。这一年是旧历戊戌年,这次变法因而被称为“____ ____”。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在 。北京大学创建的前身是__________期间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5.1905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______联合各地革命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提出了“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的革命纲领。后来,孙中山把这个纲领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民主义学说,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6.在中国同盟会的影响下,l911年10月,革命党人在________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成立革命政府。这次革命称为________。1912年元旦,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____ ____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________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使________________观念深入人心。探究思考(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四次探索和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学习与抗争史)斗争名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时间政治派别重要人物性质政治主张影响失败原因启示教训结果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