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腊八粥》同步课内外阅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腊八粥》同步课内外阅读(含答案)

资源简介

2.《腊八粥》同步课内外阅读
课内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腊八粥(节选)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1.选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_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的男孩形象。
2.在八儿的猜想中,栗子、饭豆、花生仁、枣子可能会怎样?用“○”在选文中圈出相关短语。
3.“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语意未尽。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八儿年龄小,个子矮,所以看不到锅里的情景。
B.透过八儿让妈妈抱他看粥的情景,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迫不及待的心情。
C.锅中的一切指的是栗子、饭豆、花生仁、大枣等事物,并不包括糖。
二、阅读《腊八粥》片段,完成练习。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5.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6.画“ ”的句子是对八儿的____和____的描写,这样写,生动地把一个________的八儿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7.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跌”可以换成“____、____、____”等字,但无疑“跌”这个字用得最生动。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跌”字运用的妙处。
8.“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用双横线画出与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三、课内阅读。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盖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9.文章开头说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是因为什么?
10.“叹气”既是在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是八儿的内心在叹气,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奇怪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语言描写,表现出八儿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12.八儿说他饿了,是真的吗?说说八儿当时内心的想法。
1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外拓展
一、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腊八粥
作者:冰心
从我能记事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 桂圆 核桃 白果 杏仁 栗子 花生 葡萄干等等 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道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并( )为了供佛,( )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的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4.选择题。
(1)给文中第2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2)在文中的括号里,应该填的关联词是( )
A.因为……所以……B.不是……而是……C.虽然……但是……
(3)文中写了冰心的几代亲人分别是谁?正确的一项是( )
A.外公 父亲 孩子B.外婆 母亲 第三代孩子C.外婆 姨妈 孩子
(4)烹制腊八粥的各种豆子在新时代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正确的一项是( )
A.象征中国少年团结在一起 B.象征十八罗汉C.表示节约
(5)读了本文,你知道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正确的说法是( )
A.腊八粥的来历。
B.腊八粥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代一代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C.腊八粥是怎么煮的。
15.请选择一位的亲人,简单写件你听说过或你经历过的与这位亲人有关的事,表达你的思念之情。
16.我们的家乡也有好多小吃,请你仿照短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把你喜欢的一种小吃的用料、吃的时间或者寓意介绍给别人吧!
二、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腊八粥(节选)
沈从文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盖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说时候还早。
②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愈发浓稠了。
③“妈,妈,要到什么时候……”
④“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⑤“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⑥……
⑦“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备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⑧“是啊!孥孥说得对。”
⑨“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⑩“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不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7.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18.写出短文中与“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19.根据对短文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句话说明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 )
(2)“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这句话表现了八儿渴望马上喝粥的急切心惜。( )
(3)八儿让妈妈抱起来看看锅里,是想看看锅里的粥是否糊了。( )
(4)短文的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 )
20.在八儿的眼中,也许妈妈的爱就是一碗腊八粥,联系生活想一想,妈妈的爱对于你来说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心理 可爱、贪吃
2.稀烂 浑身肿胀 面面的 大了三四倍
3.B
4.C
5.八儿猜粥和看粥的过程
6.语言 神态 天真可爱
7.落 掉 摔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栗子初入锅里时的硬实,从而体现了腊八粥熬制的火候足,粥浓稠
8.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
9.八儿终于可以喝腊八粥了。
10.粥在锅中沸腾的声音。 为什么妈妈不让吃,必须要夜里吃。
11.腊八粥 可爱 贪吃
12.不是。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腊八粥,想吃
13.拟人,这样能突出八儿的失落和作者对腊八粥的喜爱。
14.A B B A B
15.我的伯母去世已经有十几年了。我很怀念在我小的时候,她经常给我讲《灰姑娘》、给我唱那些流传在民间的歌谣的美好时光。
16.端午节的时候,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们家乡的人们会做“灰水粽”,据说真的是用草木灰的水浸泡糯米做成的,味道有点怪,吃的时候要蘸糖才好吃。
17.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态,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18.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19. √ √ × √
20.对于我来说,妈妈的爱是雨中倾斜的雨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