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知识点

资源简介

金属
一、金属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注:不是微量元素)
(3)铁: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铁>铝>铜)
(4)汞: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
3、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4.几种材料:
A.金属材料:各种金属及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含碳量不同);
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
C.合成材料:
(1)合成纤维:锦纶、涤纶、腈纶、尼龙等。
(注意:与之对应的是天然纤维①棉、麻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②动物的毛、蚕丝等主要成分蛋白质)
(2)合成橡胶,(注意:与之对应的是天然橡胶)
(3)塑料;[聚乙烯(无毒可用于食品包装,燃烧时无刺激性气味)、
聚氯乙烯(有毒,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不可用于食品包装)、
有机玻璃不是玻璃,是合成塑料的一种]
(注意:没有与之对应的是天然塑料)
D.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机动车的轮胎、碳素纤维复合材料。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 在氧气中
镁 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以及白烟 2Mg + O2 点燃 2MgO
铝 4Al + 3O2==2Al2O3
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的固体 3Fe + 2O2 点燃 Fe3O4
铜 铜丝表面变黑2Cu + O2 加热 2CuO
2、与酸反应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实验室制氢气)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3、与盐溶液反应
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Cu+FeSO4
现象:铁片表面覆盖一层红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铜与硝酸盐反应:Cu+2AgNO3=Cu(NO3)2+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活动性越强,放出气体越快。
(2)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等质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生成物中化合价相同,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生成氢气越多)
等质量酸与足量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同)
一定量的铁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有:银
溶液中一定有: 硝酸亚铁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实验室原理:在高温下,利用一氧化碳把铁从氧化铁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①步骤
a.先通一氧化碳 ,再加热, 防止 加热时发生爆炸
b. 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防止 生成的铁重新被氧化
②现象:红棕色粉末变黑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尾气处理原因: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尾气处理方法:点燃
(2)工业炼铁原料:铁矿石(磁铁矿:Fe3O4 赤铁矿:Fe2O3)、焦炭(做热源、提供一氧化碳)、石灰石、空气
① ② ③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
(酸性条件和盐溶液会加速铁制品锈蚀)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除锈:物理方法:用砂纸打磨
化学方法:稀盐酸或稀硫酸除铁锈
方程式:
现象:
金属资源的保护:回收利用废金属(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寻找金属替代品 防锈 合理开采金属矿物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