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清贫》同步课内外阅读课内阅读一、阅读理解。清贫(节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了我是什么人,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被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企望:(2)搜寻:(3)意外之财:2.找出文中第一段两个国民党兵士动作的词语,品读思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3.你想对那两个兵士说些什么?4.这篇文章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生前所作,读完文章后,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二、课内阅读。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zhuǎn zhuàn)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féng fèng)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wū wù)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yǐ qǐ)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5.用“\”划去选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6.兵士在“我”身上搜寻的结果是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找出选文中的关键词写下来。7.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8.写出“传世宝”的意思,并说说选文中的“传世宝”指的是什么。9.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是什么?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被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地说:“走吧!”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10.“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木柄榴弹……”是什么描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11.“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表现出方志敏什么样的品质?12.敌方士兵说:“绝不会没有钱的……”这一句中“老出门”的意思是什么?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13.作者认为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要让那些富豪们“齿冷三天”的原因是什么?14.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样的体会?课外拓展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成全善良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战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爸,伤口痛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15.短文主要从动作、 和 三方面写出了女儿对父亲的爱。请用“ ”画出其中的一处语句。16.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人物 具体表现 评价姑娘 主动给老人让座 _________女儿 ____________ 孝顺老人 ___________ 善良17.对“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善良遇到善良,才能够让大家都善良。B.用善良对待别人的善良,可以鼓励别人保持善良。C.对善良的人来说,他总可以遇到善良的人。18.依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1)短文以“我”的见闻为主线,表达了对老人的赞扬。(_____)(2)作者抓住了老人的神态这一细节描写,目的是告诉读者他观察得非常仔细。(_____)(3)短文最后通过父女俩的对话,揭开了老人忍痛也要接受小姑娘好意的原因,末段最后一句话点明主旨,与题目相呼应。(_____)(4)本文通过叙述事例来抒发感想,这种写法我们称为“借景抒情”。(_____)19.“成全别人的善良是一种善良”你觉得还有什么也是一种善良呢?二、阅读理解。_______________“哦!爸爸认输喽!”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哑巴?”弟弟受了教训,很委屈,张一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了。”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利的理由:“您知道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 ”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时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谁知道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给“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啊!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20.根据你的阅读理解,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1.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______)(2)年纪轻,气势旺盛。 (______)(3)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 (______)22.找出第①和第④段中首尾呼应的句子,用“﹏﹏﹏”画下来。23.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我对此有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 ;二是24.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A.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B.“我”能言善变,驳得爸爸无言以对。C.“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25.这篇文章说明( )A.古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B.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C.大人们的家长作风是要不得的。三、阅读几块青稞饼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①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②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情:③那匹小马,也让因缺药而致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④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⑤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倒在“路边”。“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拍一拍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当他的身影渐渐消融在雨中时,一个战士捧着青棵饼,眼窝里闪着泪光,问:“他是谁呀?”“不知道。”另一个战士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进入草地第七天了。晚上,部队准备宿营了。红军首长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借着马灯微黄的光,打开一张军事地图。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司令员,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他轻轻打开纸包。啊!那是几块青稞饼。26.红军在过草地时遇到的困难有哪些?27.文章第2自然段顺序已打乱,请重新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28.给文中画“_____”的句子选择一个最确切的理解,在括号里打“√”。(1)战士感到饥饿、疲劳,死亡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他。( )(2)在困难中得到首长的关心,战士十分激动。( )(3)在危难中红军首长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战士感动了。( )29.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当“他”打开纸包看到几小块青稞饼时,他会想:文中首长与战士的什么精神使你最感动?参考答案1. 希望。 到处寻找。 计划外获得的财物。2.搜、摸、捏、拿、拉、盯、吼。发现:这两个兵士为从方志敏身上获取钱财用尽了办法。3.你们根本理解不了革命者有崇高的理想,视金钱如粪土。4.忠于党、忠于革命,不发国难财的人。5.zhuàn fèng wū yǐ6.毫无所得。 失望。7.动作描写。 我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兵士贪婪的丑恶嘴脸。8.世代流传下来的宝贝。 选文中的“传世宝”指的是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9.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10.是动作描写。这样写体现出了国方士兵的凶残、残暴贪婪的特点。11.表现出了方志敏淡定、镇定自若和对国方士兵的轻视。12.一直在外面了解一些事实。告诉方志敏不要骗他们,叫方志敏把东西都交出来。13.原因是那些“富豪”贪得无厌,贪婪。14.学完这篇课文后,我也要努力做一个朴素的人,一个有骨气的人。15.神态 语言 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16. 善良 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搀着父亲上车 为了成全姑娘的善意而忍受身体的痛楚17.B18. √ × √ ×19.友好的态度也是一种善良,肯定的话语也是一种善良……20.后生可畏21. 疾言厉色 年少气盛 乳臭未干22. 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23. 大人说话时,小孩不应该插话 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推荐的智力超常儿童行为表 14岁的王勃年少气盛,一口答应,写出了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24.C25.B26.路泥泞难行,天气阴雨连绵,断粮断炊。27.④①③②⑤28.(3)√29. 红军司令员 这位战士迫切需要食物,最后却没有吃,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结果留给了自己。多好的战士啊!30.首长在艰苦的年代,先为他人着想,关爱战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