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1~2题。材料一:孟晚舟女士乘坐的中国政府包机,于当地时间9月24日16:27(夏令时)从加拿大温哥华(西八区)机场起飞。北京时间(9月25日)21:51许,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材料二:孟晚舟回国航班路线图(如图)在同一时刻,加拿大的温哥华和北京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异(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人们习惯 D. 纬度差异孟晚舟回国航班依次经过( )A. 北美洲、大西洋、亚洲 B. 亚洲、北冰洋、非洲C. 南美洲、南极洲、亚洲 D. 北美洲、北冰洋、亚洲在我国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芒种是指稻、麦等有芒作物的播种、收获。如图为“芒种”首日封及纪念邮票和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首日封及邮票中呈现的农事活动及其所在地区包括( )①华北平原收割冬小麦②青藏地区播种青稞③东北平原播种春小麦④南方地区播种晚稻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4月16日上午,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太空出差”长达半年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顺利着陆。4月17日下午,国新办就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获全面突破。航天员着陆这一天,普宁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是( )A. 昼夜等长 B. 昼长夜短 C. 昼短夜长 D. 无法判断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由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读“世界滑雪场分布示意图”和“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如图),完成5~6题。从气候条件考虑,北京冬奥会最佳的比赛时间是( )A. 2-3月 B. 5-6月 C. 8-9月 D. 10-11月下列有关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①冬季气温低,冰雪不易化②冬季降水少,积雪薄,空气干燥③交通便利,便于人员和物资集散④城市知名度高,吸引力强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实施乡村振兴计划,为乡村发展把脉。某调研组在图示区域(我国东部某地区)开展调研活动,据图完成7~8题。下列有关调研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B. 乙村庄海拔最高C. 小河大致自东北向西南流经乙村附近D. 乙、丙两村图上距离2厘米,实际距离40千米为发展图示区域经济,下列项目调研组不可能拟定建设的是( )A. 温泉度假村 B. 矿产资源开采C. 户外攀岩活动基地 D. 香蕉、荔枝种植基地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和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区。读图,完成9~10题。两大平原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 主要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B. 外流区,全年水量丰沛C. 沿海均分布有亚热带气候 D. 地势均为西南高东北低关于两大平原农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达区 B. 同为世界上著名的羊毛产区C. 甲平原土壤肥沃,但热量不足 D. 乙平原气候湿热,高温多雨道尔顿公路(如图所示)建于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直达北冰洋边缘,是一条美景与危险并存的公路。一游人在游记中写道:“向北翻过布鲁克斯山脉,再无山峦遮挡,公路两侧增设了约三米高的标志杆,白天仍有多于12小时的日照用来赶路,晚上也有足够的黑夜留给极光。艳红的植被赶上一场初雪,一定是全年最上镜的一天”。据此和如图,完成11~13题。该游记描述的情景可出现在( )A. 1月初 B. 4月初 C. 6月初 D. 9月初公路旁标志杆三米高,可避免( )A. 被水淹没 B. 被雪覆盖 C. 被风吹倒 D. 被树遮挡虽然沿途美景连绵,但道尔顿公路却充满危险。道尔顿公路对司机和乘客潜在的致命威胁是( )A. 极夜、极光 B. 暴风、冰雪 C. 寒冷、干旱 D. 地震、雪崩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地处东欧平原,黑土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二,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被誉为“欧洲粮仓”。乌克兰东部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冶金、机械、电力、化学等重工业发达。据材料和如图,完成14~15题。乌克兰东部发展重工业的条件( )A. 劳动力资源丰富 B. 矿产资源丰富C. 市场广阔 D. 有美国等大国的支持乌克兰境内有与东北平原相类似的土壤( )A. 黑土 B. 黄土 C. 紫色土 D. 水稻土2021年10月31日,首批45吨重的阿富汗松子,乘货机顺利发往上海浦东机场。11月6日上海进口博览会上,这12万罐手剥松子被销售一空,成交额突破千万,成为中国帮助阿富汗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幸福生活的缩影。读图和资料,完成16~17题。选择用货机运输松子的原因有( )①阿富汗为内陆国②运输距离较远③航空运费较低④产品的价值较低⑤产品不易保存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发展中国家间加强这类经济合作可以( )A. 增加出口国的收入 B. 不断促进南北对话C. 消除区域经济差异 D. 满足全球市场需求2020年6月9日,习近平主席先后来到贺兰县稻鱼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园,了解当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强贺兰山生态保护等情况。并且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上。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读“贺兰山地理位置示意图”(如图),完成18~20题。宁夏平原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 壮族 B. 回族 C. 侗族 D. 满族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关于其主要原因的是( )A. 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 B. 利用贺兰山上冰雪融水灌溉农田C. 利于陡坡地开辟梯田,种植水稻 D. 阻止东部沙漠入侵贺兰县稻鱼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符合国家提倡的( )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②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③加快科技发展,实现农业专业化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珠江全流域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西江为珠江最大支流,西江中下游河段全长343千米,落差仅24米。红水河属于西江上游,全长659千米,落差达254米,红水河流域耕地面积、人口是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半多,而西江中下游流域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红水河流域的5倍以上。据此读图,完成21~22题。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开发利用主方向应包括( )A. 建设水电站 B. 航运和水源C. 锡矿、锰矿开采加工 D. 海水养殖珠江三角洲的粮食作物是( )A. 水稻 B. 小麦 C. 青稞 D. 玉米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2021年3月5日,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我国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如图),完成23~24题。实现“碳中和”的可行措施有( )①开发清洁技术②缩小工业规模③参与植树造林④提高化石能源价格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是( )A.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B. 森林面积不断缩小C. 公众环保意识较淡薄 D. 清洁能源类型少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面向社会公布,文件指出依法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下列措施中,不宜作为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是( )A.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B. 增加社会抚养费收取力度C.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D.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2021年清明节,台湾同胞通过“云端”和祖国大陆的亲人一起祭祖。图1为台湾岛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示意图和新竹市科学园区分布图,图2为台湾省沿23°40N地形剖面图,读图1和图2,完成26~28题。根据图1,判断图2中①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主要是( )A. 水田 B. 旱地 C. 草地 D. 林地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亲人“云”祭祖,说明( )A. 祖国大陆物产种类多样 B. 祖国大陆与台湾省山水相连C. 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 D. 海峡两岸祭祖风俗习惯不同新竹科学园区是台湾高新技术产业最集中的地区,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①气候冷湿②高等院校众多③森林广布④公路、铁路密集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如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据此完成29~30题。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热量 B. 光照 C. 降水 D. 地形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英国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3,养牛业乳肉兼营,经营规模大是现代化的生产部门。材料二:珀斯是澳大利亚的第四大城市,环境优美,在2017年的世界最宜居城市排行榜中荣居第六位。材料三“英国地形图”“伦敦气候图”“澳大利亚地图”。(1)英国位于北半球和______(东、西)半球,其气候特点是______。(2)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两国均属于______国家,主导产业为______业。(3)说出两国畜牧业的相同点与不同点。______。(4)分析澳大利亚城市珀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______。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番茄喜光喜温,耐旱不耐涝,既需要较多的水分但又不必经常大量灌溉,因其口感好、营养佳而受到大家的喜爱。材料二中国番茄 80%来自新疆,生产的大部分番茄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番茄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昌吉回族自治州是全疆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有30多年的番茄种植史,这里的加工番茄产量高、番茄红素含量高、品质优,已成为当地的特色经济作物。材料三如图为新疆加工番茄种植区分布图和昌吉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1)新疆的地形特征是 ______,昌吉市位于五带中的 ______。(2)新疆番茄主要分布在 ______山脉北侧山麓和河流沿岸,区域内主要依赖 ______等水源灌溉,______是该地区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3)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昌吉市种植番茄的有利条件 ______。(4)近年来,有人建议新疆应扩大番茄种植面积。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______。答案和解析1~2.【答案】B、D【解析】1. 【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时差的产生。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四季的更替、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五带的划分、极昼极夜现象等。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理解解答即可,属于常见的选择题。【解答】解: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地球上不同经度见到太阳的时间有了早晚之分,因此产生时差。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因此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故 B 正确。时差的产生和地球公转、习惯和纬度差异没有关系。故选: B 。2.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彼此分割,形成了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四个大洋;大洲之间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大洋彼此相连。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结合教材中世界海陆分布图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孟晚舟从温哥华乘飞机到深圳,飞机从北美洲的加拿大起飞,经过北极上空,途径北冰洋,进入亚洲的俄罗斯,最后到达中国,因此经过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北美洲、北冰洋、亚洲。故选: D 。 3~4.【答案】C、B【解析】3. 【分析】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事活动,结合图中所示的信息和自己的生活常识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首日封及邮票中呈现的农事活动是收割庄稼,此时是 6 月初,该时期正值芒种节气,主要的农事活动包括华北平原收割冬小麦和南方地区播种晚稻,故①④正确。青藏地区播种春青稞在 3 月左右,东北平原播种春小麦在春季,②③错误。故选: C 。4. 【分析】春分日(日期是 3 月 21 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 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日期是 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日(日期是 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认真审题,把握二分二至日的划分及特点,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航天员着陆这一天是 4 月 16 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不断向北移动,广东普宁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是昼长夜短,且白昼不断变长。故选: B 。 5~6.【答案】A、C【解析】5. 【分析】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本题主要考查北京气候特征,题目简单。【解答】解:读“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从气候条件考虑,北京冬奥会最佳的比赛时间是 2-3 月,此时北京气候寒冷干燥,比较适合进行冰雪运动。故选: A 。6. 【分析】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有利条件,题目比较容易解答。【解答】解: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有利条件是:①冬季气温低,冰雪不易化;③交通便利,便于人员和物资集散;④城市知名度高,吸引力强。①③④正确。冬季降水少,积雪薄,空气干燥是举办冬奥会的不利条件,②错误。 C 正确, ABD 错误。故选: C 。 7~8.【答案】C、D【解析】7.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地形崎岖,海拔高于 500 米的地形为山地;海拔低于 500 米的地形为丘陵。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比例尺的应用、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读图理解解答此题。【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 50 米,图中最高处海拔在 500 米以上,地形以山地为主,故 A 错误;乙村庄海拔在 200 ~ 250 米之间,图中最高处海拔在 500 ~ 550 米之间,甲村庄海拔为 100 米,故 B 错误;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判断,小河大致自东北流向西南流经乙村附近,故 C 正确;乙、丙两村图上距离 2 厘米,实际距离为 2 厘米 ×200000=4 千米,故 D 错误。故选: C 。8.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属于中等题。【解答】解: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有温泉,有煤炭,可以开发温泉度假村和矿产资源开采;图中有陡崖,可以开发户外攀岩基地;本地区位于北纬 33° 附近,位于北温带地区,不适合种植香蕉、荔枝等热带经济作物。故选: D 。 9~10.【答案】C、A【解析】9. 【分析】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 20°W→0°→160°E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 160°E←180°←20°W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0°-30° 为低纬度, 30°-60° 为中纬度, 60°-90° 为高纬度;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和澳大利亚的墨累 - 达令盆地沿海均分布有亚热带湿润气候,其中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势北高南低。本题考查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和澳大利亚的墨累 - 达令盆地的特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点比较记忆其位置、河流、气候和地势特点,牢记即可。【解答】解:据图中的纬度范围可得,密西西比河平原位于西半球和中纬度,澳大利亚的墨累 - 达令盆地位于东半球、跨中低纬度,故 A 错误;两地都属于外流区,密西西比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量季节变化明显,故 B 错误;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分布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澳大利亚的墨累河流域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故 C 正确;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墨累 - 达令盆地的地势特点是东北高,西南低,故 D 错误。故选: C 。10. 【分析】美国和澳大利亚是世界农牧业大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都相当高。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它生产的小麦、大豆、玉米、乳肉等都居世界前列。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很适宜发展农牧业。目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生产国和小麦、羊毛输出国。据图中信息解答。本题考查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和澳大利亚的中部平原的农业特点及气候差异,熟记课本知识点比较记忆即可。【解答】解:图示中甲为密西西比平原;乙为澳大利亚的中东部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和澳大利亚的中东部平原都是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达地区,故 A 正确;甲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乙澳大利亚的中部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羊毛产区,故 B 错误;甲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热量较充足,故 C 错误;墨累——达令盆地降水稀少,故 D 错误。故选: A 。 11~13.【答案】D、B、B【解析】11. 【分析】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越短;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不同地理现象出现的时间。【解答】解: 1 月初,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极圈以北区域出现极夜现象, 6 月初,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极圈以北区域出现极昼现象,而材料指出“白天仍有多于 12 小时的日照用来赶路,晚上也有足够的黑夜留给极光”,说明此时该区域没有极昼或者极夜现象出现, A 、 C 错误;材料提到“艳红的植被赶上一场初雪”,北半球的初雪不会出现在 4 月初,有可能出现在 9 月初, B 错误, D 正确。故选: D 。12. 【分析】道尔顿公路跨域北极圈,直达北冰洋,气候寒冷,受到严寒、暴风、冰雪的影响。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解答】解:布鲁克斯山脉以北,纬度较高,气温低,降雨和冰雪融水都比较少,不易出现较大的水流,故 A 错误;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会带来大量的降雪,标志杆高达三米,可以避免被雪覆盖,故 B 正确;标志杆越高,越容易被风吹倒,故 C 错误;该区域的树木一般为针叶林,其高度高于三米,若标志杆附近有树木,也无法避免被树遮挡,若树木距离公路有一段距离,也就不存在被树遮挡的情况,故 D 错误。故选: B 。13. 【分析】道尔顿公路建于上世纪 70 年代,与贯穿阿拉斯加的输油管道平行,全长 662 公里,跨越北极圈,直到内陆的尽头,到达北冰洋。严寒、极夜、暴风、冰雪,再加上糟糕的路况,危险的北极熊,甚至来往的十八轮重卡,这些都是道尔顿公路上潜在的致命威胁。本题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了学生读图、析图以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解:读图文材料可知:道尔顿公路跨越北极圈,直达北冰洋,气候寒冷,受到严寒、暴风、冰雪的影响。故选: B 。 14~15.【答案】B、A【解析】14. 【分析】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地处东欧平原,黑土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二,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被誉为“欧洲粮仓”;乌克兰东部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冶金、机械、电力、化学等重工业发达。该题考查乌克兰东部发展重工业的条件,结合该国的资源分布理解解答。【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乌克兰东部发展重工业的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 B 正确;“劳动力资源、市场广阔、有美国等大国的支持”在图上没有体现, ACD 错误。故选: B 。15. 【分析】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地处东欧平原,黑土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二,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被誉为“欧洲粮仓”;乌克兰东部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冶金、机械、电力、化学等重工业发达。该题考查乌克兰境内的土壤,要与我国东北平原的土壤类型对比记忆。【解答】解:根据材料,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地处东欧平原,黑土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二。我国东北平原沃野千里,黑土广袤。故 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 A 。 16~17.【答案】B、A【解析】16. 【分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本题考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运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解答】解:选择用货机运输松子的原因有:阿富汗为内陆国;运输距离较远;松子特性娇贵,产品不易保存。故选: B 。17. 【分析】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原料从和初级产品为主,而发达国家制造并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因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教育水平高,生活环境状况好,医疗卫生状况好,人均收入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本题考查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特点,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据题干中描述:“ 2021 年 10 月 31 日,首批 45 吨重的阿富汗松子,乘货机顺利发往上海浦东机场。 11 月 6 日上海进口博览会上,这 12 万罐手剥松子被销售一空,成交额突破千万,成为中国帮助阿富汗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幸福生活的缩影”分析:发展中国家间加强这类经济合作可以增加出口国的收入、不断促进“南南合作”,不能消除区域经济差异,也不能满足全球市场需求。故选: A 。 18~20.【答案】B、A、C【解析】18. 【分析】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熟记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我国的地理概况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应熟练掌握。【解答】解:生活在宁夏平原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回族。回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新疆、青海等地都有分布。故选: B 。19. 【分析】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文字材料背景和区域图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解答】解:贺兰山阻挡西北方冬季寒冷气流,减少了北方冷空气的影响;宁夏平原依靠黄河水灌溉;陡坡开垦梯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贺兰山阻止西部沙漠入侵,避免了土地被沙漠侵吞。故选: A 。20. 【分析】在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上,人们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考查贺兰县农业发展特点,结合题干信息和自己的知识积累解答即可。【解答】解:贺兰县稻鱼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符合国家提倡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农业专业化无关。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 C 。 21~22.【答案】B、A【解析】21. 【分析】西江源远流长,干流各段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名称。源头至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称南盘江,以下至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石龙镇称红水河,石龙镇至桂平市区称黔江,桂平市区至梧州市称浔江,梧州市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始称西江。该题考查西江的相关地理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全长 343km ,落差仅 24m ,落差较小,不适合建水电站, A 不符合题意;西江中下游水流平稳,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众多,客货运输量大,适合发展航运;水量丰富,平原面积广,农业发达,可以饮水灌溉,河湖面积广,水源较好, B 符合题意;锡矿、锰矿上游段丰富, C 不符合题意;西江为淡水河,不适合海水养殖,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2. 【分析】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为主,是我们食物的基本来源,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考查不同地区的粮食作物,结合题干信息解答即可。【解答】解: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甘蔗,该地区水热资源充足, A 正确;小麦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B 错误;青稞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C 错误;玉米比较耐干旱,适宜在北方地区, D 错误。故选: A 。 23~24.【答案】B、A【解析】23. 【分析】实现“碳中和”,一是要减少碳排放,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工业比重;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等;二是要加强碳吸收,如加强二氧化碳的吸收,可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本题难度适中,通过碳中和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解答】解:开发清洁技术可减少碳排放,参与植树造林可加强碳吸收,是实现“碳中和”的可行措施,①③正确;缩小工业规模不利于经济发展,提高化石能源价格会加大企业成本,不是实现“碳中和”的可行措施,②④错误。故 B 正确, ACD 错误。故选: B 。24. 【分析】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本题以“碳中和”材料为背景,考查了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读材料分析解决问题。【解答】解: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短期内尚无法发生根本性改变,碳排放较大,这是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 BCD 与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障碍无关。故 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 A 。 25.【答案】B【解析】解:7月20日,我国依法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配套积极生育措施包括: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ACD正确。增加社会抚养费收取力度不属于该措施,B错误。故选:B。我国儿童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说我国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属于中等题。26~28.【答案】A、C、D【解析】26. 【分析】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总量大,人均少,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耕地比重较小。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本题考查我国土地类型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可知,图 2 中①地区是台湾西部平原,该地区土壤肥沃,盛产水稻,有“海上米仓”之称,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主要是水田, A 正确。旱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B 错误;草地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C 错误;林地分布在山地上, D 错误。故选: A 。27. 【分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 200 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和福建等省的许多居民都共同尊奉妈祖,这说明台湾与大陆有文化渊源关系;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占 97% ,主要是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这说明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关系。本题考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熟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及文化渊源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解: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占 97% ,主要是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亲人“云”祭祖,这说明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关系,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 C 正确;与物产关系不大, A 错误;台湾和大陆隔着台湾海峡, B 错误;海峡两岸祭祖风俗习惯相似, D 错误。故选: C 。28. 【分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 200 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本题考查竹科学园区发展的优势条件,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理解解答。【解答】解: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新竹被称为台湾的“硅谷”。新竹科学园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是②高等院校众多、④公路、铁路密集, D 正确。与气候和森林情况关系不大,①③错误, ABC 错误。故选: D 。 29~30.【答案】D、B【解析】29. 【分析】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建筑”。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关键是结合图中的吊脚楼分布位置和海拔进行分析。【解答】解:结合图可以看出河流东岸吊脚楼数量多,西岸数量少,东岸是河流的凸岸,地形较为平坦,西岸海拔较高,地势落差较大,因此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选: D 。30. 【分析】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建筑”。本题主要考查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关键是结合区域特征进行分析。【解答】解:吊脚楼的修建是就地取材,位于河谷地区,依山而建,室内冬暖夏凉,①正确;层层落落的分布,可以获得较多的太阳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②正确;底层架空是为了便于修建,而不是为了防涝,③错;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④正确。故选: B 。 31.【答案】东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发达 服务 相同点:实现了机械化、商品率高;不同点:英国畜牧业发展得益于平原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得益于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气候,这里较为干燥 珀斯位于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这里交通便利、地中海气候舒适宜人、海岸风光有利于发展旅游业、有煤矿便于发展工业、年降水量超过500mm气候湿润适合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利于农业发展【解析】解:读图可知,(1)英国位于20°W以东,位于东半球;英国位于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英国位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2)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澳大利亚和英国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均属于发达国家,服务业为两个国家的主导产业。(3)英国和澳大利亚都畜牧业发达;相同点:两国家都实现了机械化、商品率高;不同点:英国畜牧业发展得益于平原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得益于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气候,较为干燥。(4)澳大利亚城市珀斯位于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这里交通便利、地中海气候舒适宜人、海岸风光有利于发展旅游业、有煤矿便于发展工业、年降水量超过500mm气候湿润适合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利于农业发展;这些都是珀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故答案为:(1)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2)发达;服务;(3)相同点:实现了机械化、商品率高;不同点:英国畜牧业发展得益于平原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得益于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气候,这里较为干燥;(4)珀斯位于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这里交通便利、地中海气候舒适宜人、海岸风光有利于发展旅游业、有煤矿便于发展工业、年降水量超过500mm气候湿润适合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利于农业发展。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英国位于欧洲西部,欧洲西部由于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区域。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位于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澳大利亚养羊的数量较多,素有“骑在羊背上”,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是澳大利亚重要的经济部门,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本题考查了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位置、气候、畜牧业发达的相同的和不同点等地理知识点,结合图示理解解答。32.【答案】三山夹两盆 北温带 天山 冰雪融水 坎儿井 干旱少雨,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不可行;原因是这里水资源紧张,灌溉水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易导致土地沙漠化【解析】解:(1)新疆的地形被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其中的“三山”指的是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盆指的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疆的地形特征是三山夹两盆,昌吉市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2)读图可知,新疆番茄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北侧山麓和河流沿岸,区域内主要依赖冰雪融水等水源灌溉,坎儿井是该地区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3)昌吉市种植番茄的有利条件是干旱少雨,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4)不可行;原因是这里水资源紧张,灌溉水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易导致土地沙漠化。故答案为:(1)三山夹两盆;北温带;(2)天山;冰雪融水;坎儿井;(3)干旱少雨,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4)不可行;原因是这里水资源紧张,灌溉水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易导致土地沙漠化。新疆深居大陆内部,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云量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消耗养料少,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瓜果特别甜。新疆的地形被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其中的“三山”指的是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盆指的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新疆的城市、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这里。本题主要考查新疆的地理特征,根据所学读图分析解答。第2页,共2页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