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习重点】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2.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3.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学习难点】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课时计划】2课时第1课时 交通运输与聚落、城镇分布【自主预习】一、交通运输的概述1.概念:指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的线路实现___________的过程。2.作用:连接________和________、城市与乡村、________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3.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________、________、航空、管道。4.交通运输综合体系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交通运输与聚落(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1.交通_________的地方,利于__________________,常形成大的__________;2.河流干支流__________处及___________处,商贸频繁,利于________形成。(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空间分布1.我国古代南北交通差异与聚落分布差异地区 交通工具 交通方式 聚落分布 聚落形状北方地区南方地区2.近现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使聚落沿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三、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1.河流与城镇(1)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_____________;在河流___________地区,城市相对密集。(2)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沿______、沿______、沿______发展起来的。__________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2.铁路与城镇铁路是_________和大运量的陆路运输方式;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促进一些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如:株洲、郑州、石家庄、怀化)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影响这个地区城市的________和________。附图: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图【合作探究】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优点 缺点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读教材P76图3-30“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1)思考: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与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有什么关系?(2)列举我国北方三个主要枢纽城市及其在此交汇的铁路干线。(3)完成教材P77活动题1~2。(由上面的分析可得出目前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是制约性因素,技术因素是可行性因素。)3.读教材P77图3-31“华北民居”和图3-32“江南水乡”,分析比较两处在屋顶坡度、墙壁厚度、房屋朝向三个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4.读教材P78图3-33“我国南方内河航线和主要内河港口城市分布”(1)分析城市的兴起倾向于河流的哪些部位,分别列举各部位兴起的典型城市。(2)思考:在黄河的入海口,为什么没有形成大城市?5.读右图,回答:株洲现有街区的分布和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阅读教材P80“扬州的变迁”,分析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当堂训练·基础题】1.在河口位置形成的城市有( )A.上海 B.东京C.巴黎 D.北京2.下列城市中,可以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A.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B.大庆、东营、玉门、塔中C.鞍山、宝鸡、包头、白云鄂博 D.石家庄、蚌埠、宝鸡、株洲3.陇海线和京沪线、京广线、宝成线交汇的城市依次为( )A.郑州 洛阳 宝鸡 B.徐州 洛阳 宝鸡C.郑州 徐州 西安 D.徐州 郑州宝鸡4.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是( )A.沿铁路分布 B.沿河设城C.沿海布局 D.沿公路分布5.清末,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原因是( )A.气候由于异常变化而变的恶劣 B.无节制的开发矿产资源导致资源枯竭C.大运河於塞,不能通航 D.城市规模扩大6.古代著名的大城市,多数诞生在( )A.沿海地区 B.河流中下游平原C.河流中上游地区 D.高原地区7.西藏自治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A.境内没有大江大河 B.河流冰期长,不利于通航C.河流流速快,不利于通航 D.政府对发展内河运输不够重视8.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D.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当堂训练·能力提升题】1.读我国A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城市名为_________,其优势区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了南方城市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3)_________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__________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沿河城市除分布在河流的汇合处外,还常分布在河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右图中,A、B两聚落分别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回答有关问题。(1)A聚落呈________状。这是因为该地位于河流较_______的平原地区,地形比较___________,它常分布在____________平原上。(2)B聚落呈________状。这是因为河网密度较_______的平原地区,村落沿_________伸展,它常分布在____________平原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