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班级 姓名【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要求】1、理解城市化的内涵。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3、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学习】一、城市化1、城市化又叫 ,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 上集聚、 地区转变为 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 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在城市化过程中, 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 向 逐渐转移, 不断扩大。其中, 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2、在我国,乡村—城市转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 转变为 ,二是 转变为 ,三是 转变为 。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 ,反之就越 。城市发展与 进程的关系犹为密切。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比较比较内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时间城市化水平目前城市化速度地区比较 城市化水平大多在 %以上,有些国家甚至高达 %,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和 比较低, 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化原因 产业革命后,经济高度发达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但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城市化问题 随着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市中心区的 渐趋恶化,城市居民陆续向外迁移,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 的迹象。有的发达国家为了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建设了比较多的 和工业区。 南美国家出现了 的现象,而印度、 和 等国则表现为 现象。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特点1、我国城市化起步较 ,目前城市化水平也不 ,但是城市化发展速度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防止过快发展造成的“ ” ,也要认真研究,合理规划,防止出现“滞后城市化”。2、大力推进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和 转移,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探究问题一】材料: 调查收集临潼近20年来城市变化的地图、照片,结合这些变化谈一谈:(1)城市化有哪些主要标志(2)城市化产生了哪些意义【探究问题二】阅读课本P37页“城市化动力机制”部分内容,思考:促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城市化与三大产业之间有何关系?【探究问题三】阅读《新新学案》P46页“有史以来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和“世界城市化的推进图’,总结:世界城市化进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探究问题四】阅读课本P37—38阅读材料,完成P39页活动1、2、3、4题【探究问题五】阅读课本P40页“中国的城市化“完成活动1、2、3题,并归纳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的特点【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C.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了“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2.由左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3.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4.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之间的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差距不断缩小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5.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B.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C.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数量上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D.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速度加快,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6.下列叙述与右图相符的是( )A.发达国家农村人口逐渐减少 B.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减少C.发达国家城市人口逐渐增多 D.20世纪4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多于农村人口二、综合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工业的大发展改变了英国人口的布局,大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出现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城市和工农业人口的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52%。1851年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收入是795万磅,在工业方面的收入则为1 171万磅。材料二: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 约1 800 48% 52%法国(1851年) 约3 600 75% 25%俄国(1851年) 约5 900 93% 7%美国(1850年) 约2 300 87% 13%(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欧美主要国家怎样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2)材料中的统计数字不能说明( )A.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B.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C.除英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未开始工业化D.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3)有关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城市人口的比重,已达到了90%以上B.是城市化发展得最早的国家C.从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D.目前农村人口仍大量流向城市【课后练习】一、选择题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1~3题。1.④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 B.31.6∶30.5∶37.9C.15.5∶24.5∶60.0 D.37.6∶24.5∶37.9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职能单一化 B.限制重工业的发展C.实现郊区城市化或建卫星城 D.积极在新区建设新城市5.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可能很快的原因是( )A.城市规划还没有经验 B.科学技术水平不高C.人口的素质不高 D.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二、综合题1.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增长图”,完成问题。(1)在1800~1900年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了____个百分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目增加了___个。(2)在1900~1990年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了___个百分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目增加了____个,可见进入20世纪特别是____年代,世界城市化进程明显_____,其主要原因是产业革命促进了_____的发展,尤其是____业的发展。2.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图回答问题。(1)该城市从1968年到199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上述三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_________。【我的收获】【自我评价等级】 【搭档评价】 签名:【意见和建议】【教师评价】等级 日期【课后反思】第二节[参考答案]【课内练习】一、选择题 C C A C A C二、综合题:(1)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2)C(3)ABC【课后作业】一、选择题 D A C C D二、综合题1、(1)10.6 10 (2)30.4 270 50~80 加快 经济 商业和服务2、(1)城镇面积由小到大 城市工业区由少到多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2)人口向郊区迁移 工厂向郊区迁移 郊区新建绿化带 建设卫星城和高速公路(3)郊区城市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