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导学案 主备人:王红红 审核:高一地理组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课程标准: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城市功能区类型并能够举例说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对功能分区的影响。(2)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2)通过认识城市,理解三大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城市三种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特点。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难点: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学案:一、城市与乡村比较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 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 、 、 中心。与乡村相比,城市具有 和 密集、生产效率和 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二、城市区位分析1、区位是指 与 的空间关系。2、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 、 、 、 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它们对城市的影响是 的。3、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关系,这些经济事物有 、 、 、 、 、 等。它们随着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 的变化而改变。4、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有 。5、从河流对城市的影响来说,上海处在 口,武汉处在 江和 的交汇处,重庆处在 江和 的交汇处。三、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来说,城市中主要的土地类型有 、 和 等,其中以 的利用面积最大。四、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 、 、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 、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 、 、 和交通运输状况等。3、中心商务区简称 ,又称 ,是整个城市的 地区。五、中心地理论1、中心地是指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 和 的地方。中心地等级主要是根据中心地提供的 和 来划分的。2、服务范围是中心地 的范围。3、门槛是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须的 或 。4、根据中心地理论,城镇是 的中心地。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 规模越 。5、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 形。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彼此相距 ,六边形数目 ,门槛人口 。从区域总体来看,高级中心地 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 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探究学案:1、 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所学知识,讨论城市在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主要特征。2、 自然地理因素是如何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3、 课本27页的探究活动。4、 课本28页的探究活动。5、 城镇空间布局有何特点?6、 按照我国国土资源部制订的新的土地分类体系,我国土地怎样分类?城市用地一般分为哪些类型?分析课本30页图2-4,肯一看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市政用地的分布各有什么特点,再归纳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7、8、 课本31页探究活动。9、 城市中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形成和特点有哪些?10、 阅读课本32页“西方城市结构学说”,对比分析西方三种城市空间结构学说的特点和成因;对比西方城市结构与我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差异。10、课本34页的探究活动。11、门槛人口的涵义是什么?12、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3、课本35页的探究活动。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城市区位是指A.城市的空间分布B.城市空间分布和地理位置C.城市的地理位置D.城市的形成和发展2.石家庄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的开采 B.有利的地形 C.铁路的修建 D.政治因素3.关于中心商务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一个城市的几何中心 B.地价最高,是房地产开发最重要区域目标C.功能多而集中,内部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D.是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流动性最大,城市最繁荣的地方4.右图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发育为城市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5.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服务范围表现为A.以中心地为核心的圆形 B.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C.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条带形 D.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五边形6.关于门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服务人数低于门槛,中心地难以正常运行B.服务人数高于门槛,中心地难以正常运行C.服务人数高于门槛,中心地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经营利润D.门槛是指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须的服务范围或服务人数二、综合题1.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1)城市A是 ,处于 江和 江的汇合处,自古以来,有大量的物流、人流在这里集散、中转。另外,这里又有我国重要的南北向铁路大动脉 线通过,因此,在交通运输上非常便利。(2)该市紧邻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 平原,雄厚的农业基础,为城市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商品棉的生产,还使该市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3)从能源上看,该市距我国目前建成的最大水电站 较近,充足的电能提供了动力保证。(4)该市东南部大冶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这为该市发展 工业提供了原料供应。(5)解放后,该市被定为 省省会,行政中心很快成为区域的 中心,工业、交通、城市建设迅速发展。2.读“我国某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1)图中A城市为 ,其优势区位是 。(2)该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了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 、 等城市。(3) 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 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沿河城市除分布在河流汇合处外还常分布在河运的 或 和 处。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参考答案]【课内练习】一、选择题、BCDBBB二、综合题、1.(1)武汉、汉水、长江、京广(2)江汉 纺织(3)三峡 (4)钢铁(5)经济2.(1)重庆 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有三个方面的水运优势。(2)沿河设城 宜宾 武汉(3)河运 河流 起点 终点 河口铁路河流湖泊①②③④AEMBED \* MERGEFORMATAB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