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贝壳之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贝壳之歌》是一首荷兰儿歌,该歌曲是一首3/4拍子的二声部合唱,全曲节奏流畅,舒缓。旋律形象的表现了海风吹拂、海浪摇曳、贝壳吟唱的画面。全曲为大调式歌曲,共三个乐句,第二、三乐句是“同头换尾”的旋律。歌曲的合唱多以三度和声构成,达到了饱满的和声效果,表现了海边多姿多彩的愉悦生活。对于二年级孩子们来说,要进行整首歌的二声部演唱,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二、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的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贝壳之歌》。 2、能感受三拍子乐曲的韵律,了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在教学中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基本唱会歌曲的两个声部。 4、能通过合唱体会声音的和谐统一美,感受到合唱的乐趣,逐步形成合作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能够自信的与人合作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在音乐活动中学会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五、教具用具 电子琴 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 1、初听音乐,感受韵律。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大海。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一起欣赏着美丽的海景,听着海的歌声,跟老师一起动一动吧。踏步、拍手同步(恒拍)踏步(重拍)拍手(恒拍)踏步(恒拍)拍手(重拍)(播放音乐和大海图片)2、传浪花游戏,感受节拍和乐句师:同学们请坐。你们都从图片中欣赏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呢?观察的真仔细。大海是不是很美啊?是的,而且这首歌曲也很好听。那接下来,老师还想继续邀请同学们在这优美的音乐中玩一个传浪花的游戏。请同学伸出你们的两只手,左手手心朝上,右手手心朝下。我们听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来传浪花吧。请仔细观察并模仿老师传浪花的动作。1、第一拍拍手掌,第二三拍点手心。2、第一拍拍自己的手掌,第二三拍点旁边同学的手心。3、每个乐句换一个方向传递浪花。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好,浪花都精准的传递到下一个同学的手上了。(二)学习《贝壳之歌》高声部 1、听老师唱谱子,看旋律线谱,找出相似乐句。师:我们刚才听到的这首动听的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请同学们听我来唱一唱,同时找一找有没有相似的乐句。板书:画旋律线。师:看看这个旋律谱,有没有相似的乐句?生答:。。。。。。。2、学唱相似句。(教一遍,熟悉一遍)师:是的,第二、三句是相似的,前面相同,结尾不同,请看大屏幕,前面相同,结尾不同,我们一起用“啦”来唱一下这两句。(钢琴弹奏)3、用“啦”来模唱全曲(放伴奏)4、学唱歌词。(1)老师范唱师:你们太让老师惊喜了!老师不由自主地想唱歌给你们听了,仔细听听老师唱了些什么。(范唱)师:老师刚刚唱的是谁?它长的什么样呢?(生答)师:我们来看看歌词。(展出歌词),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2)跟唱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唱一唱吧。(3)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师:同学肯定迫不及待地想自己唱了,好!请你们用海风一样轻柔的声音来演唱吧。(三)学习《贝壳之歌》低声部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个拾贝壳的游戏,请同学仔细观察屏幕,当贝壳音符出现在屏幕上,请你们马上唱出贝壳上的音符来。看看谁反映的最快,唱的最准。第一关:随着音乐一边做柯尔文手势一边唱出每小节第一个音符的旋律。 第二关:做手势唱出每小节首尾两个音符的旋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演唱的这些贝壳音符按顺序排列在一起就是我们这首歌曲的低声部旋律了。下面请同学们把低声部的旋律和歌词唱一遍吧。第三关:师弹琴伴奏,学生带歌词演唱低声部。 第四关:加入碰铃伴奏,只演奏每小节的重拍。(四)合唱师:接下来,老师想和同学们合作。你们来演唱高声部,老师来唱贝壳音符的低声部。注意聆听低声部在什么地方出现了的?(1)师生合唱 (2)请几名学生来当老师的小帮手再次合作演唱 (3)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高低声部进行二声部合唱 在合唱的过程中学会倾听旁边同学的歌声,注意两个声部声音要和谐统一。 (五)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大海和可爱的贝壳,学唱了一首好听的《贝壳之歌》,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一定去看看真正的大海,亲眼目睹一下贝壳的风采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