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自由平等的追求课题 自由平等的追求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热爱自由、珍视自由的感情,尊重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2.树立平等意识和观念,增强法治观念,努力践行平等,懂得依法维权。能力目标 1.提高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水平,珍视自由、追求相对平等。2.反对特权,能平等地承担起法律规定的义务。3.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能够依法维权。知识目标 1.知道珍视自由的具体做法或要求。2.知道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重点 1.珍视自由的具体做法或要求。2.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难点 1.理解什么是特权及其表现。2.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学法 讨论法、分析法、案例法 教法 创设情境、引领探究、释疑解惑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 出示叶挺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问题:《囚歌》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这首诗歌表现出拥有自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启示我们要倍加珍惜我们现在的自由。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珍视自由 P103“探究与分享” 查阅相关的法律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扩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田某具有法律规定的不良行为的情节,是规则意识、法律意识不强的表现。 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抵制,很容易导致严重不良行为,甚至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失去自由。 ----(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你还记得宪法赋予我们哪些基本权利吗? ----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材料:唐某在微博上发表一首七律诗,网友关某读后称唐某的七律诗“格律不对”,招致唐某不满。唐某回帖辱骂关某,称其“驴唇不对马嘴”,并虚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该回复在网上大量转发,遭受精神伤害的关某愤然与唐某对簿公堂。法院判决唐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请你评论唐某的言行。 如果你是关某,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作为公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的法治意识。 目标导学二:践行平等 视频:严春风案 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以上事件的看法? ---- 1.践行平等,反对特权 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每个公民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你说我说 被告人王某因犯抢劫罪一审被判处死刑,上诉期间旧病复发并急剧恶化,生命垂危,看守所将其送往医院紧急救治,并承担了数万元医疗费用,最终将王某抢救过来,这名犯人对自己的罪行痛悔不已。 思考:死刑犯的生命需要抢救?请谈谈你的看法。 ---- 2.践行平等,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就业歧视问题 思考:遇到就业歧视,我们该怎么办? ---- 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4.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树立平等意识。课堂小结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作业布置 预习新课板书设计 自由平等的追求 珍视自由 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 践行平等 反对特权 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敢于抵制不平等的现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