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广益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广益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学科素养评估(三)
时量: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字词迷宫】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姓名 形近字 多音宇 成语
①贾平凹(āo) ②宗璞(pú) ③周敦颐(yí) ④渺小 ⑤缥缈 ⑥商藐 ⑦果实累累(léi) ⑧连累(lěi) ⑨累(lèi)赘 ⑩以身做则 人情事故 悲天悯人
A.①③⑤⑦ B.②④⑧ C.③⑨ D.④⑥⑦⑩
2.【成语运用】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回望百年,青春向党。不管哪个时代,都有这么一群的青年,在不断奋斗中迸溅青春的火花,为国家建设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时光变换了青年的面孔,但不变的是青年坚定的信仰。作为血气方刚的初一学生,我们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把握每一个当下,为青春、未来涂抹最美的色彩!切莫荒废了大好年华,等到垂垂暮老再来忏悔。
A.迸溅 B.轰轰烈烈 C.血气方刚 D.垂垂暮老
3.【病句诊所】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①初夏的橘子洲正是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好季节。橘树长得绿油油的,香樟树也长得葱葱茏茏的,将火辣辣的太阳挡得严严实实的。②这时候,通过在橘林旁朗读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让人满怀兴奋的激情。橘洲沙滩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那里的沙子又细又软,灸热的阳光洒在沙滩上,走在上面滚烫滚烫的。③孩子们在上面堆城堡、挖沙洞,笑声回荡在耳畔,真是心旷神怡。最吸引人的还是橘子洲初夏的夜晚。傍晚之后很多人会来这里乘凉。④走在亲水平台上,一阵阵凉风从湘江上吹过来,消退了人们心中的浮躁,吹散了白天的酷热,顿时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A.① B.② C.③ D.④
4.【语段探微】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不同的人生态度,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________;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________;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________;处处为他人着想的,________;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①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②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
③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 ④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
5.【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有这一特点。
B.《爱莲说》文题中的“说”是一种抒情性文体,往往用来陈述自己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可解释为“谈谈”的意思。
C.端午节按农历算在五月五日,时已入夏,传统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喝桂花酒等。
D.古代对人的称谓非常丰富:有直称姓名的,如孙权、吕蒙等;有称谥号的,如陈康肃公、欧阳文忠公等;有称字号的,如杜工部、王荆公等;有称籍贯的,如柳河东、韩昌黎等。
6.【实践园地】综合性学习(6分)
小益的爷爷过七十大寿,全家人一起筹备寿宴。请你帮助小益解决他遇到的问题。
(1)为表孝心,小益想请书法协会的老师写一幅对联作为贺礼,请你帮他在以下对联中选择一幅。( )(2分)
A.好鸟双栖嘉鱼比目,仙葩并蒂瑞木交柯。
B.值良辰春满蓬壶延晷景,征盛典筹添海屋祝长龄。
C.迁新居千门开抬头见喜,创大业全家齐举步生风。
(2)小益挑选了两幅中国画,想在爷爷寿辰当天悬挂在家中正堂。你认为哪一幅画更符合祝寿的主题,请说明理由。(4分)
(A)岁寒三友图 (B)松鹤图
【知识卡片】 ①祝寿图是一种吉祥图符,多是借具有特定寓义的图纹与符号来表现健康长寿的意思,至今仍盛行不衰。 ②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 松: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 天保》)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范云《咏寒松诗》) 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卢钺《雪梅 其二》) 鹤:鹤千年则变成苍,又两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雀豹古今注》)
7.古诗文默写(6分)
智者乐山,青山高峻,志士生慧。山,经受得住陆游“(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顿感开朗的喜悦;亦可承载杜甫“(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俯视一切的雄心。仁者乐水,绿水逶迤,草木生情。水,晕染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江南雨季的风景;也滋养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洁净高雅的莲品。(3)
二、阅读(共48分)
(一)古诗鉴赏(6分)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①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①浴蚕:指古时在仲春时分用盐水选蚕种的劳动。
8.下列选项中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无论是从题目中的“山村”,还是从诗中的“鸡鸣”“竹溪”等意象,都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
B.首句写入山村前的所闻。因为是雨天,山村的轮廓在远处未必看得分明,但鸡鸣声却听得清晰,故用鸡鸣之声村托出山村的喧闹。第二句通过对一条引人入胜的山村小径的描绘,显示山居之“深”,让读者在诗句中体验了款步山行的味道。
C.第三句写入村所见。仲春时分,妇姑雨中相唤浴蚕,亲切和睦,呈现了一派融洽和谐的农忙景象。
D.诗人处处扣住山村特色,从景物写到人事,从人事写到环境气氛,运用新鲜活泼的语言,鲜明生动的意象,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9.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指出来,并结合全诗分析这一字的妙处。(4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何陋扦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①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②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③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④孔子之言。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上国:国都;②郁:阻滞;⑧莳(shì):栽种;④信,通“伸”,伸张。
10.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文言语句 释义方法 解释
A.无室以止 成语助记法 “以”字由成语“以身作则”推断,应为“用”之意。
B.予尝圃于丛棘之右 字形分析法 “圃”从囗,甫声。囗(wéi),围的古体字。从囗的字往往表示某一个范围或区域。本义: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可引申为“种菜”之意。
C.予因而翳之以桧竹 语境推断法 “因”由前文语境“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推断,应为“因此”之意。
D.因名之曰 “何陋” 课内迁移法 “名”由《陋室铭》中“有仙则名”推断,应为“出名,有名”之意。
11.下列选项中给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B.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C.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D.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②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13.本文作者的人生态度和《陋室铭》中刘禹锡的人生态度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及相关背景简要分析原因。(4分)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
随着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学生睡眠问题再一次引发社会关注。下面是《光明日报》关于保障孩子睡眠问题的采访摘要:
【1】研究“作业”,倒逼管理规范重建。2018年,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小学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21:00、初中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22:00尚未完成,学生可以选择不完成剩下的作业,切实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不仅是对作业的要求,品质服务细则的校本化文本制定、中小学作业指数的发布、作业管理情况的调研发布等,开了一个“组合拳”。
  “‘晚十点不作业’倒逼管理规范重建。”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莺直言,必须放在教学管理系统中思考:关注作业与课堂学习之间的关系;强调作业的有效批改,倡导能力立意的评价导向,完善区域与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
【2】家校协同,做自己的“时间管理师”。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七中学2018级学生张轶凡第一次知道了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即: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①他告诉记者,比如网络聊天、看娱乐视频、玩手游等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可以减少时间做;比如锻炼身体、阅读名著、完成学校活动分配的任务等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要做好规划,坚持去做。他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制定学习时间计划,晚饭后19:00—20:00这一个小时内是学习最高效的时间,他会利用这个时间做数学题,早晨起床后的半个小时则会记忆英文单词或背诵古文。
作为家长,华杰谈起孩子升入初中后自己的变化,“读书多了。如果周末晚上大家有时间,还会召开长短不一的家庭会议,为一周的工作、学习、生活复盘,做好下周的计划。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为孩子成长做好示范,引导孩子读书、体育锻炼、家务劳动、游戏玩耍。”
(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05月11日,靳晓燕 刘博超《“睡眠令”能保障孩子睡眠吗》)
【材料二】
解决青少年睡眠问题的责任主体是家庭和学校,家校协同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孩子睡眠。
家校要协同起来合理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任务。②学习任务是学习内容、进度和要求的合一。学校既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要求,还要根据儿童发展状况灵活调整。科学地布置作业,针对不同学生弹性地安排作业,避免孩子重复作业、超难作业、超量作业。家长要配合学校完成法定的学习任务,不要随意给孩子增加任务量,不能随意地让孩子提前学或超纲学,更不能不顾孩子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通过加班加点完成额外学习任务。
(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05月11日,洪明《家校携手 让孩子睡好觉》)
【材料三】
③“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教育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
除了发通知保障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更应关注睡眠不足的背后成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正确“姿势”不应是对孩子几点睡觉进行“监督监测”,而是用更加科学、多元的教育评价机制减轻社会的教育焦虑,进而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只有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善教育生态,才能让人们避免牺牲健康追求分数的短视行为,让更多孩子安心睡觉,拥有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光明日报》2021年04月06日,赵琬微《保障中小学生睡眠须寻找更好“姿势”》)
4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2分)
A.初中生为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若超过21:00未完成作业,可以选择不完成剩下的作业。
B.按照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阅读名著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可以减少时间做。
C.家庭和学校是解决青少年睡眠问题的责任主体,家校协同有利于解决青少年睡眠问题。
D.如果对孩子睡觉时间进行“监督监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睡眠不足的问题。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按照主体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记录了《光明日报》关于保障孩子睡眠问题的采访摘要。
B.划线句①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的具体做法。
C.划线句②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学习任务”的内涵。
D.划线句③中“过于”一词不能删掉,因为它体现了本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
16.请根据上文有关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多角度思考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保障学生睡眠?请简要阐述。(4分)
【链接材料】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孟晖认为:从社会角度来看,当前优质教育资源规模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从传统观念来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当中深深扎根;从评价体系来看,“五唯”顽瘴痼疾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市场;从教育方式来看,“时间+汗水”依然是部分教师的“不二法门”。因此,保障孩子良好睡眠,需要综合施策,学校、教师、政府、家长(家庭)和社会需同向而行。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伏天的葵花
米丽宏
①北方的伏天,阳光猛烈,如烤如炙,雨也急骤,一下起来就瓢泼倾盆。伏天的光阴也显得很慷慨,凌晨四点,枕头上已洒满米白的天光,晚上八点,天色还不肯退去。这么长的日脚,连花儿都开累了吧?
②在这种天气里开得起劲儿的花有两种,水上是荷花,陆上是葵花。荷花如翩翩仙子,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葵花像痴心女侠,在山坡高地蓬勃地守望。
③小时候,我总觉得葵花是一种很傻的花。那么酷烈的阳光,还傻呵呵仰着大脸,追着太阳跑,不怕灼伤自己吗?而且它的脾气还挺犟,我踮着脚尖儿扯它的花盘,它暂时把头低了一低,手一松,那花盘又弹跳上去了,一副笃定忘我、专注向上的神态,眼里只有太阳。
④后来,我暗暗觉得葵花确是离不开太阳的。我留心观察太阳下的葵花,丝绸一样的花瓣不仅没被灼伤,还嫩汪汪的,像浸了水。那么酷烈的阳光,对它而言却宛如琼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滋养。
⑤上学后“伏假”的那次相遇,让我对葵花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些许敬意。三伏天过“伏假”,我们可舍不得“伏”在家里避暑。野外、山林是我们天然的游乐园。我们白天在野外漫游,夜晚在月下喧闹。玩耍的间隙,喧声渐渐平息,山林的寂静让我们有了短暂的沉默。沉默中,我们望向山脚下的葵花地,唯有它们,在阳光下发出金黄的、高亢的呐喊,让我们感到震撼。万绿丛中夹杂着它们明晃晃的金色,把伏天的单调色彩一下子调匀了。
⑥年纪再大一些的时候,我看过一次月下的葵花,那时我才明白,于葵花而言,太阳是它的信仰。它们齐齐低着头,好似在看脚下的土地,也像在用心体察月光是怎样充盈了露珠的梦境,它们那样温顺、安然、娴静而又略显疲惫。然而________,它们用早晨新鲜的阳光洗漱,用露珠抹脸,如果有小风溜溜地吹过,葵花就轻轻咳嗽,像是为了清理掉身体里的残梦。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全身心的热情,让水分瞬间充盈了枝干、茎叶,像是又一次焕发了青春。太阳是葵花的信仰,因为信仰,葵花时刻昂扬,时刻虔敬。它们用尽浑身的力气去迎接最暴烈的阳光,让精神获得了最纯粹的沐浴和润泽。
⑦看葵花,我相信了,这世间是有着虔诚和专注这两种正能量的。葵花将这两种力量汇聚在自己身上,全部寄托给太阳。
⑧也许,我们觉得烈日炙烤苦不堪言,葵花却很享受,很过瘾,它的生命比上一刻又精彩了一些,饱满了一些。所以,请不要厌烦烤焦人的炎日,只要如葵花般拥有了坚定的支撑,生命便可提升到新的高度。
(选文有删改)
17.梳理文章情节,完成如下表格。(4分)
时间 我对葵花的认识 对葵花的评价或态度
小时候 ①____________ 倔强
②____________ 有了新的认识 ③____________
年纪再大一些的时候 ④____________ 敬佩
18.结合上下文内容,为第⑥段横线处选填句子,并说明选择该句的理由。(4分)
【甲】当第一缕日光从东山口投射过来时,葵花被瞬间叫醒,它们齐整整地抬起头,向着太阳,好像小学生向着讲台上的老师脆生脆气地问候:“老师好!”
【乙】当第一缕日光从东山口投射过来时,葵花被轻轻唤醒,它们不经意地抬起头,向着太阳,好像淑女见到严穆的长辈悄声细语地问候:“您好。”
19.本文和链接材料在写作手法的运用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结合材料谈谈对“请不要厌烦烤焦人的炎日,只要如葵花般拥有了坚定的支撑,生命便可提升到新的高度。”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6分)
【链接材料】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五)名著阅读(6分)
20.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分别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基地》。
B.主人公阿龙纳斯教授是一位美国生物学家,他乘坐一艘美国海军军舰寻找一头传说中巨大无比的独角鲸,最终却发现那是一艘当时人们尚闻所未闻的高科技潜水艇。
C.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阿龙纳斯用他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
D.鹦鹉螺号潜艇在大西洋遭到章鱼袭击,众人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用斧子、刀叉和章鱼展开血战。危机时刻尼摩船长冲上去,一斧砍进章鱼嘴里,使尼德·兰获救。
21.《伟大的悲剧》中结尾写道:“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斯科特一行身上体现了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于探索、严谨敬业、临危不惧的精神。这样的精神在《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身上也有体现。请你选择其中其一种精神,结合《海底两万里》的相关情节加以阐述。(4分)
①团结协作 ②坚忍不拔 ③勇于探索 ④严谨敬业 ⑤临危不惧
三、写作(共50分)
22.说起考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5×8的座位,间隔的走廊、安静的环境、紧张的氛图,皱眉、思考、答卷,不安与平静同时存在……而考试并不只是局限在那一间间教室里,人生处处是考场,人生事事是考题。我们要在“答卷”上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写下人生。很多问题其实并不难,但作答却并不容易。唯有经过深思熟虑,我们才能控制好人生每一步的方向标,收获成长的喜悦。
请你以“一次特殊的考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符合记叙文文体特征,辅以议论、抒情,完成构思写作;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在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③不少于600字。七年级语文学科素养练习(三)
1.【答案】B
【详解】①贾平凹(āo)——wā;⑥高藐——高邈;⑨累(lèi)赘——léi;⑩以身做则——以身作则; 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2.【答案】C
【解析】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近义词为年轻气盛、年富力强。
3.【答案】C
【解析】①“橘子洲是……好季节”,主宾搭配不当;②“通过……让”,成分残缺,缺主语;④语序不当,应是先“吹散了白天的酷热”再“消退了人们心中的浮躁”。
4.【答案】B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用反选排除法,第一空,“乐观”是因为②“坚强”。第二空比较容易判断,根据“豁达”一词可知选③句“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第三空,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虑,与“严谨”衔接。再判断第四空,根据“他人着想”可知选④句“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故选B。
5.【答案】A
【解析】B.“说”是一种议论性文体;C.端午节喝雄黄酒;D.“杜工部、王荆公”不是以字号来称谓。“工部”是杜甫官职,“荆公”是王安石的爵位。
6.【答案】(1)B
(2)我认为B画更符合祝寿的主题。(1分)鹤的形体超凡脱俗,举止优雅,在我国传统信仰中,是仙气十足的吉祥物,象征着成仙长寿。(1分)松树龄长久,四时常青,也是长生长寿的象征。(1分)松与鹤一起出现在《祝寿图》中,有“松鹤延年”的意味,希望老人能够生命持久、寿运永继。(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1)选择合适的对联,要看对联送给谁,是干什么用的。本题是给爷爷过七十大寿,这就需要对联的内容与祝寿有关。
A.由“双栖”“比目”“并蒂”“交柯”可知,这是一幅新婚的对联,不能用于祝寿;
B.由“祝长龄”可知只是祝寿用的对联,适合送给爷爷;
C.由“迁新居”“创大业”可知这是祝贺乔迁新居的对联,不适合祝寿;
(2)选择的画,也要贴合祝寿的主题。
A.是“岁寒三发”,根据知识卡片介绍,“松竹梅”这三友都代表坚贞、高洁,而这幅画的内涵与祝寿无关;
B.是“松鹤图”据《雀豹古今注》中载,“鹤千年则变成苍,又两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仙鹤鸟类中最高贵的一种鸟,代表长寿、富贵,寓意健康长寿。传说中的鹤是一种仙禽,可见古人认为鹤是多么长寿了,因而鹤常被认为鸟中长寿的代表。其仙鹤举止高雅,也被认为是吉祥物。而松树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也可代表万古长青,长寿的象征。鹤栖息于松树之上构成的“松鹤图”,有“松鹤延年”的意味,是祝寿的最好礼物。
7.【答案】(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凌”“涟”的书写,理解型默写要抓关键词,例如(3)空的关键词是“俯视一切的雄心”。
8.【答案】B
【解析】“衬托了山村的喧闹”有误。首句乡村特有的鸡鸣给小山村平添一种幽静,衬托了山村的静谧。
【译文】雨天晦明变化的天色引来几声鸡鸣声,溪流翠竹掩映着山村小路穿过斜板桥。年轻媳妇和婆婆互相呼唤着洗蚕种,农人忙碌让庭院中的栀子花无人欣赏。
9.【答案】“闲”是本诗的诗眼(1分)。“闲”字运用了反衬手法(1分),用“中庭栀子花之闲”,从侧面入笔,衬托出了仲春时节农事繁忙的景象,充满了欢快向上的劳动生活气息(1分),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境(1分),抒发了诗人对田家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与之情。(1分)
10.【答案】B
【解析】A.由“严阵以待”推断为“来”;B.于是;C.命名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停顿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这句话的大意是: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故停顿是: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12.①【答案】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居”“之”、“何陋之有”) ②【答案】但是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对此感到很安乐。(“而”“旬”“安乐”)
13.【答案】人生态度相似之处:志趣高洁、安贫乐道。(2分)原因:①两篇文章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陋室铭》写于刘禹锡被贬和州期间,从乙文可知《何陋轩》写于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期间。②两篇文章作者虽在被贬的处境下,但仍以君子的品性要求自己,仍然保持高尚的节操,保持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从甲文“何陋之有”可看出刘禹锡以“君子”自居的意思,从乙文“以信孔子之言”看出王守仁命名何陋轩是要伸张孔子的话。(2分)
【译文】
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来伸张孔子的话。
14.【答案】C
【解析】A.超过22:00;B.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要做好规划,坚持去做;D.保障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更应关注睡眠不足的背后成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正确“姿势”不应是对孩子几点睡觉进行“监督监测”。
15.【答案】A
【解析】本文未严格按照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依次记录保障孩子睡眠问题的采访摘要。
16.【答案】①政府:发布相关通知,管理规范重建;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善教育生态,用更加科学、多元的教育评价机制减轻社会的教育焦虑,进而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②学校:召开“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的主题教育;③家长:召开家庭会议,进行阶段性复盘,做好下阶段的计划;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为孩子成长做好示范。④家校协同,合理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任务。⑤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制定学习时间计划,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时间,做自己的“时间管理师”。(每个角度任答对一点得一分,同一角度只计一分。)
17.【答案】①是一种很傻的花; ②上学后; ③震撼; ④太阳是葵花的信仰
18.【答案】选择【甲】句(1分)。【甲】句运用“被瞬间叫醒”“齐整整地抬起头”“好像小学生向着讲台上的老师脆生脆气地问候”形象地写出了葵花在经过了夜晚的娴静(1分),
被第一缕阳光唤醒时精神焕发的样子体现了葵花对太阳的敬仰与虔诚(1分),也体现了太阳给予葵花无穷的力量(1分)。不仅符合“然而”三的与上文意思相反的内容,也写下文所表现的葵花的内在特征具有一致性(1分)。(理由任答三点即可)
19.【答案】共同之处: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文章通过对葵花坚定接受阳光炙烤的描写,麦表达了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材料中通过对紫藤萝茂盛花朵的描写,表达了乐观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理解:阳光的炙烤是为了让葵花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只有接受阳光的滋润,不断磨炼葵花的意志,才能充满生机,绽放生命的精彩。
感悟: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苦难,如文章中的葵花,经历了阳光的洗礼,最终绽放生命的光彩。材料中的作者感受到紫藤萝茂盛的生命力,重新振作精神,乐观面对困难和挫折。
20.【答案】D
【解析】A.《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
B.主人公阿龙纳斯教授是法国生物学家;
C.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
21.【答案】①团结协作:到南极的时候,遇到冰山封路,在尼摩船长的指挥下,大家上下一心,开凿冰墙,喷射开水阻止新的结冰,表现了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②坚忍不拔:尼摩船长遇到各种困难,始终都表现出坚忍不拔的精神,比如大战章鱼、大战抺香鲸等等。
③勇于探索:在海底旅行两万里,调到各种情况,具有探险精神。如海底森林狩猎、参观“亚特兰蒂斯”遗址等。
④严谨敬业:穿越海底隧道时,阿龙纳斯忘了自己被囚的处境,十分投入的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体现了他严谨、敬业的精神。
⑤临危不惧:面对危险,尼摩船长总是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比如遇到土著人的攻击时,尼摩船长用通电的办法赶走了土著人。
22.一、审题立意
步骤一:明确导语信息
我们要在“答卷”上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写下人生。
明确:故事主人公为自己;故事内容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叙事人称为第一人称
步骤二:明确题目关键词“一次”“特殊的”“考试”
1.“一次”:写一件事。
2.“特殊的”: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使自己对生活有新的领悟,获得了成长的。
3.“考试”:具有考验性的事,能考验“人性”“品质”。
写作重点:详写这场“特殊的考试”中“我”在“品质”考验中的表现(语言、动作、审题、心理等),结尾议论升华,突出考试对自己的意义,明确文章中心。
步骤三:明确写作要求项
①符合记叙文体特征,以记叙、描写为主,辅以议论、抒情,完成构思写作;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