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1.(2021五下·如东期末)看拼音写词语。
①liáo kuò   美丽的草原,心之向往的地方。那里骏马②fēi chí   ,牛羊踱步,③hú dié   快乐地飞舞,野花④cù yōng   着绽放。清澈的河水,⑤bēn fù   遥远的地方:连绵的小丘,宛如翠绿的⑥píng zhàng。   ⑦juàn liàn   这里的人们发出⑧yóu zhōng   的赞叹!
2.(2021五下·如东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佪(huái) 威吓(xià) 摩拳擦掌
B.虬枝(qióu) 哗笑(huá) 眼疾手快
C.监生(jiàn) 踌躇(chù) 养尊处优
D.供应(gōng) 污秽(huì) 发证发傻
3.(2021五下·如东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溺而不返 流连忘返 B.冀复得兔 收复夫地
C.吾盾之坚 坚贞不屈 D.弗能应也 得心应手
4.(2021五下·如东期末)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印信: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 B.墨容:旧时买墨水的客人。
C.客官: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D.客合:供旅客投宿的处所。
5.(2021五下·如东期末)下面填入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李奶奶已年逾 ,每天还一直忙家务事。
A.及笄 B.不惑 C.花甲 D.而立
6.(2021五下·如东期末)下面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诸葛亮——草船借箭 B.鲁智深——醉打蒋门神
C.林黛玉——诗社夺魁 D.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7.(2021五下·如东期末)关于有趣的汉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甲骨文足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B.小篆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C.隶书已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D.普通话和楷书是通用的语言文字
8.(2021五下·如东期末)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1)“听到这个消息,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地跳了起来。”将横线上的内容换成一个四字词语是    。
(2)诸葛亮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真是    。
(3)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刷子李”的粉刷本领:   。
9.(2021五下·如东期末)根据语境填写古诗句。
(1)童年是一首诗。它是雷震笔下“牧童归去横牛背,   ” 的自由自在:是杨万里笔下“   ,彩丝穿取当银钲”的顽皮机智:是范成大笔下“童孙末解供耕织,   "的天真可爱。
(2)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有“绿遍山原白满川,   “的美景;语文是一支歌,歌中有“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语文是一段情,情中有“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不舍。
10.(2021五下·如东期末)根据语境填写名言警句。
(1)“君子喻于义”让我明白了君子看重的是道义,“    ”告诉我们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2)《孟子》中的“   ,   ”启发我们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要有同情之心.
11.(2021五下·如东期末)根据文言文填空。
(1)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诣其父"“诣”意思是   ;“乃呼儿出”“乃"意思是   。
用“/"在句子上标出朗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时的停顿。   
(2)文言文《自相矛盾》中,别人问那位楚人的话:   ?这个故非让我懂得了   。
12.(2021五下·如东期末)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它们对我都有特殊的感价。挥毫练字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内容。国为练习书法,我不仅写得一手好字,所以陶冶了我的性情。最近,我报名参加了今年的全国少年书法大赛,老师和家人都希望我能获奖。我一定努力练习,不辜负他们的。
第一处修改:将“   ”一词与“   ”位置对调
第二处修改:刷除词语“   “或“   “
第三处修改:将“   "改为“    “
第四处修改:在“   ”后面加上“   ”
二、阅读与理解(36 分)
13.(2021五下·如东期末)片段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_______juàn liàn。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第二天早上,秘书未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理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文中划线的句子通过对毛主席的   和   的描写,表现了他内心   
(2)“若有所思"的意思是   。下面的说法与毛主席的思考不一致的一项是   
A.每个战士的血内之躯都是自己父母所生
B.岸英如不安葬在朝鲜,会影响两国友谊
C.不能因为自己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
D.岸英是自己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3)“忠骨“在文中指的是   。短文最后引用两句诗所表达的意思最准确一项的是   。
A.毛主席的工作十分繁忙
B.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
C.对儿子逝世的极度悲痛
D.对儿子遗体安葬的态度
(4)从“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到(  ).
A.毛主席是个特别爱孩子的父亲 B.毛主席不搞特殊化的高尚情操
C.毛岸英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D.毛主席的常人情感和伟人情怀
14.(2021五下·如东期末)课外阅读
(1)《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   》的有关内容改写的。课文着重叙述武松在酒店   和趁着酒兴上冈、   、以及下冈的情形。从中可以看出武松   和   等特点。
(2)《草船借箭》选自《   》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用   来为难他。诸葛亮请   来帮忙,趁江上大雾漫天,草船靠近   借到箭后回营,如约完成了任务。请再写一个这部名著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
15.(2021五下·如东期末)文学性阅读
故乡的芦苇
①长江口外,黄海之滨,有一个绿色的美丽的海岛。那就是我的故乡。
②生我养我的故乡啊,你给我留下多少梦幻般的、缤纷的记忆!——那密如蛛网的、纵横交错的清清亮亮的小河;那灿若彩星的、叫不出名字的各种各样芬芳的野花;那望去像铺撒一方方碎金似的油菜花;那朗朗秋空下熠熠耀目的、洁白如云的棉花……
③然而,多年来尤其令我梦牵魂绕,永远不能忘怀的,却是故乡的芦苇——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④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⑤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⑥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音乐,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
⑦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做舵,按在小船尾部,还用香烟匣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啰!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之花,顺流而去……
⑧在那里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美的梦乡……
⑨啊,故乡的芦苇!因为你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所以我一直对你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每每想起你,我就会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之中……
⑩想起故乡,就想起芦苇。
啊,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
(1)第②自然段写记忆中故乡的   、   、油菜花和   ,用这些景物连缀成了绚烂多姿的背录,衬托出对故乡的芦苇魂牵梦绕、永不忘怀。
(2)第⑤自然段“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一句中“探"写出了   
(3)文中记述小时候①   ;②   ;③   这样三件事,说明了故乡的芦苇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
(4)“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 "这句话写芦苇的秀枝如   ,   。“   ”还写出了动态美。
(5)结尾段的作用是   
(6)在这篇短文中,芦苇具有怎样的特点?
(7)这篇短文让我们必受到了(  )(多选)
A.作者对故乡的芦苇的喜爱之情。
B.作者无法回到故乡的伤感之情。
C.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D.作者努力建设家乡的豪迈之情。
三、表达与书写(50分其中书写分5分)
16.(2021五下·如东期末)本学期,我们读了名著《西游记》,选择书中感触最深的一处内容,用一段文字写出自己的感想。
17.(2021五下·如东期末)选择下面的一种情景,写一个片段。
不欢而散 早晨的校园 蓝天白云飘 雨点滑落伞尖
18.(2021五下·如东期末)习作:漫画的启示
要求:①仔细观察漫画,看看画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意思?②借助标题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结合漫画的含义,写出自己的感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辽阔;飞驰;蝴蝶;簇拥;奔赴;屏障;眷恋;由衷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根据拼音,正确的汉字是辽阔;飞驰;蝴蝶;簇拥;奔赴;屏障;眷恋;由衷。其中要注意“簇”的写法,“蝴蝶”的偏旁要注意。
故答案为:辽阔;飞驰;蝴蝶;簇拥;奔赴;屏障;眷恋;由衷。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字词,做本题的关键是读准字音,写清字形。
2.【答案】C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A、 威吓(xià) ——威吓(hè) ;不正确;
B、 虬枝(qióu) —— 虬枝(qiú) ;不正确;
C项正确;
D、 发证发傻 -—— 发怔发傻;不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词的积累。题目中所列的拼音也是加点字易错的读音,在日常的学习中不要混淆,同时还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及组词。
3.【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溺而不返: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返”是回来的意思;
流连忘返:留恋得忘记了回来。“返”是回来的意思。两个“返”意思相同;
B、冀复得兔: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复”是再的意思;
收复夫地: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其恢复原来的属性特征。常用于战争中。“复”是恢复,光复的意思,意思不相同;
C、吾盾之坚:我的盾坚固无比,“坚”是坚固的意思;
坚贞不屈:意志坚定,决不屈服。“坚”是坚定的意思;意思不相同;
D、弗能应也 :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应”是回答的意思;
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应”是反应,配合的意思。意思不相同。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字多义,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结合语境来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ACD项正确;
B、客墨:在古代的意思指的是诗人、作家等比较风雅一些的文人,在古代中也泛指文人、文士。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古代特定称谓的理解能力,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称呼也是一面镜子。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
5.【答案】C
【知识点】词义;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不符合题意;
B、 不惑 是指四十岁,不符合题干中李奶奶的年纪;
C、花甲是指六十岁,符合题干中李奶奶的年纪;
D、而立是指三十岁,不符合题干中李奶奶的年纪;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古代不同年龄段的别称的理解能力,具有一种古朴、典雅的意蕴。
6.【答案】B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CD项正确;
B、《醉打蒋门神》这个故事出自于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醉打蒋门神》的主人公是武松。鲁智深的主要事迹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鲁智深, 原名鲁达。智深,是他出家做和尚后的法名。又称鲁提辖,此名因他职位所称。绰号花和尚鲁智深。生活环境是北宋年间。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著中人物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中我们要多阅读名著,尤其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是必须要读的,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吸取其精髓,领略名著的魅力。
7.【答案】D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ABC项正确;
D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规定使用的语言和文字。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简称。不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能力,要在熟读的基础上牢记重要的知识点。
8.【答案】(1)情不自禁
(2)神机妙算
(3)技艺高超(非凡)等
【知识点】词义;成语
【解析】【分析】(1)题干中的“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说明他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简直是情不自禁。
(2)“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可以用神机妙算这一词语来概括,这也是诸葛亮之所以流传千古的重要条件。
(3)《刷子李》通过对刷子李的装束、刷浆的动作、刷浆的效果和刷浆的规矩的描写,突出了刷浆的技艺高超。
故答案为:(1) 情不自禁 ;(2) 神机妙算 ;(3) 技艺高超(非凡)等 。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能力,要在熟读的基础上牢记重要的知识点。
9.【答案】(1)短笛无腔信口吹;稚子金盆脱晓冰;也傍桑阴学种瓜
(2)子规声里雨如烟;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帆远影碧空尽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 牧童归去横牛背 ”一句选自雷震的《村晚》,全诗如下: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从题干中“ 它是雷震笔下 ”和诗的上句“ 牧童归去横牛背 ”可知后句填的是“短笛无腔信口吹”。“ 彩丝穿取当银钲 ”一句选自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全诗如下: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从题干中“ 杨万里笔下 ”和诗的下句“ 彩丝穿取当银钲 ”可知上句填的是“稚子金盆脱晓冰”。“ 童孙末解供耕织 ”一句选自 范成大 的《田园杂兴》,全诗如下: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从题干中“ 范成大笔下 ”和诗的上句“ 童孙末解供耕织 ”可知后句填的是“也傍桑阴学种瓜”。
(2)“ 绿遍山原白满川 ”一句选自翁卷的《乡村四月》,全诗如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从题干诗的上句“绿遍山原白满川 ”可知后句填的是“子规声里雨如烟”。“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句选自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如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题干诗的下句“ 不破楼兰终不还 ”可知上句填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句选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题干诗的下句“ 唯见长江天际流 ”可知上句填的是“孤帆远影碧空尽”。
故答案为:(1)短笛无腔信口吹;稚子金盆脱晓冰;也傍桑阴学种瓜。(2)子规声里雨如烟;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帆远影碧空尽。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诗词掌握能力,在学子中要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加强背诵。
10.【答案】(1)小人喻于利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1)题干中的“ 君子喻于义 ”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所以空白处应填 小人喻于利 。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这里则是纯从人性探讨的角度出发,回答学生关于人性是否天生善良的问题, 启发我们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要有同情之心.
故答案为:(1) 小人喻于利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名言警句的掌握能力,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11.【答案】(1)甚聪慧;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拜访;于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断句也算正确)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题干选在《杨氏之子》,根据题干中的上句“ 梁国杨氏子九岁 ”可知下句填“甚聪慧”,根据题干中的上句“ 孔指以示儿曰 ”可知下句填“此是君家果”,根据题干中的下句“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可知上句填“ 儿应声答曰 ”。“ 孔君平诣其父”意思为:孔君平拜访他的父亲,“诣”是拜访的意思。“乃呼儿出”意思为: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乃”是于是的意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对话中的“君家果”与“夫子家禽”结构相同,表述一致,“此是君家果”译为“这是你家的水果”,那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应该译为 “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根据上下文语境与短语结构判断,此处断为“夫子家/禽”也是比较妥当的。“家禽”是古今异义词,文中“家”指夫子家,“禽”指鸟类,“家禽”指的是夫子家的鸟。现代汉语中的“家禽”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指的是家里养的鸡、鸭、鹅等。根据古今异义词意判断,也应断为“夫子家/禽”。”未闻“是没有听说过,是一个意思完整的短语,后应画停顿。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出自《自相矛盾》,意思是: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比喻用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等来反驳对方。从中我们懂得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
故答案为:(1)甚聪慧;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拜访;于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断句也算正确)。(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文言文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注意背诵其经典语句,尤其是它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有助于理解课文,另外,每篇短文所带给人们的教育意义也是必须要掌握的。
12.【答案】它们;我;必不可少;不可或缺;所以;还;他们的;期望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题干中” 它们对我都有特殊的感价 “一句不合逻辑,应将 将“它们”一词与“我”位置对调;题干中” 挥毫练字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句中的”必不可少“和”不可或缺“语义重复,应去掉其中一个;题干中” 我不仅写得一手好字,所以陶冶了我的性情 “一句中的关联词运用不当,前后两个短句是并列关系。应将”所以“改为”还“。题干中” 不辜负他们的 “一句句子成分残缺,应在”他们的“后面加上” 期望 “。
故答案为:它们;我;必不可少;不可或缺;所以;还;他们的;期望。
【点评】本小题考查了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就是存在语法错误,逻辑错误的句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学会修改病句的前提是学会辨析病句。
13.【答案】(1)动作;神情;巨大悲痛
(2)好像在思考着什么;B
(3)毛岸英的遗体;D
(4)D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题干中划线句子中的” 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是对毛主席的动作描写,“ 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是对毛主席的神态描写,这句话表现了他痛失爱子后的巨大悲痛之情。
(2)”若有所思“的意思是“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根据” 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一句可知选项B的描述不正确,这是对毛主席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毛主席在爱子的问题上做出了痛苦的抉择。
(3)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源自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故事。 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故选 D
(4)《青山处处埋忠骨》这是作者晓年写作的一篇短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题干中的” 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也印证了主席做出此项抉择的不易。所以应该选D 。
故答案为:(1)动作;神情;巨大悲痛;(2)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 B (3) 毛岸英的遗体 ; D (4)D 。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在学习时要注意把握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描写多表达的人物情感,这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14.【答案】(1)水浒传;喝酒;打虎;豪爽;勇敢(最后两空答案不唯一)
(2)《三国演义》;用三天造十万支箭;鲁肃;曹军水寨;空城计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景阳冈是选自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 》.故事主要讲了(武松在景阳冈打虎).根据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可以用两个字表示,那就是(喝酒) (上冈 ) (打虎 )(下冈)。文中好中武松的性格特点:在景阳冈打虎这一剧情中,武松具有豪放不羁、刚猛勇敢的特点;武松遇到猛虎时能够临危不惧,不沉醉于一时胜利,保持机警和警惕,最后成功打死猛虎,从猛虎的爪牙下夺得一线生机,成功逃脱。
(2)《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内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二十条草船诱敌靠近曹军水寨,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很多。例如:①空城计:诸葛亮兵出祁山,收姜维后继续向魏国进军,魏国派司马懿抵挡蜀军,在街亭打败马谡,而诸葛亮城中空无一人,兵都出去解围去了,城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诸葛亮心生一计。命令打开城门,派几个老兵在打扫卫生,自己带两个儿童在城楼上面弹琴,司马懿的兵来到城外,看到四个城门大开,诸葛亮又在上面唱歌,司马懿命令按兵不动,自己上前一看,看诸葛亮神情自若、琴声不乱,怀疑有伏兵,这才命令撤军。②七擒孟获: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蜀汉先主刘备死亡前后,孟获(彝族)追随益州郡大姓雍闿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汉丞相诸葛亮到南中亲征,百战百捷。闻知有一个名叫孟获的人,向来被本地的夷人和汉人所敬仰,于是发兵攻打孟获并在盘东擒获了他。诸葛亮采纳了参军马谡的建议,赦免了孟获来换取蜀汉南方的民心。后来南中平定,孟获随诸葛亮回到成都,担任御史中丞。此后直到诸葛亮死前,蜀汉南方都没有人敢再次叛乱。
故答案为:(1)水浒传;喝酒;打虎;豪爽;勇敢(最后两空答案不唯一)(2)《三国演义》;用三天造十万支箭;鲁肃;曹军水寨;空城计。
【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著中人物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中我们要多阅读名著,尤其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是必须要读的,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吸取其精髓,领略名著的魅力。
15.【答案】(1)小河;野花;棉花
(2)写出芦苇在初春季节刚刚露出嫩芽时的情态。“探”写出了作者对芦苇的喜爱,不畏严寒的品质及生命力的顽强。
(3)摘芦叶做哨子吹;用芦叶折成芦叶船;在芦苇丛中抓纺织娘
(4)修长的青玉的秀枝;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
(5)揭示中心,照应开头。
(6)①具有恬静、飘逸的生存形态和健旺蓬勃的生命活力。②具有团结互爱的风格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气质。
(7)A;C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分析】(1)根据” 那密如蛛网的、纵横交错的清清亮亮的小河;那灿若彩星的、叫不出名字的各种各样芬芳的野花;那望去像铺撒一方方碎金似的油菜花;那朗朗秋空下熠熠耀目的、洁白如云的棉花 “一句可知,主要通过列举的这几个事物,来介绍故乡给我们留下的记忆。
(2)题干中的” 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芦苇在初春季节刚刚露出嫩芽时的情态,尤其“探”字的运用更是生动传神,写出了作者对芦苇的喜爱,不畏严寒的品质及生命力的顽强。
(3)根据⑥⑦⑧ 三个自然段,可知故乡的芦苇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根据每段的第一句话可以知识,每段介绍了一件趣事。
(4)题干中“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芦苇的动态美,本句中本题是芦苇,喻体是修长的青玉的秀枝,绿色的轻云。“ 在地平线上飘拂着 ”写出了芦苇的动态美。
(5)本题考查了重要段落的作用,最后一段” 啊,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 “升华作者的感情,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的“ 那就是我的故乡 ”深化主旨。
(6)根据” 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 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句可知芦苇具有恬静、飘逸的生存形态和健旺蓬勃的生命活力,文中通过介绍芦苇给予我们的快乐,可以看出芦苇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7)根据最后一段”啊,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可知,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对芦苇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恋。所以选项A C 正确。
故答案为:(1)小河;野花;棉花;(2) 写出芦苇在初春季节刚刚露出嫩芽时的情态。“探”写出了作者对芦苇的喜爱,不畏严寒的品质及生命力的顽强。 (3)摘芦叶做哨子吹;用芦叶折成芦叶船;在芦苇丛中抓纺织娘。(4)修长的青玉的秀枝;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5) 揭示中心,照应开头。(6)①具有恬静、飘逸的生存形态和健旺蓬勃的生命活力。②具有团结互爱的风格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气质。 (7) A C 。
【点评】(1)—(4)题考查了总结筛查阅读材料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带着问题去材料中找答案,做标注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5)本文考查了段落了作用,一般段落具有开启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的作用,要结合具体的段落来分析。
(6)—(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的启发。解答时要在通读文本。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理解,注意要适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准确表述自己的阅读感悟。
16.【答案】《中国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上下典藏本)》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的巅峰之作,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整整九九八十一难取经的故事。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慈悲、宽厚但软弱、迂腐的师父唐僧;富有反叛精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自私狡猾、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僧……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条取经路,面对各种难以想象的妖魔鬼怪、险恶绝境,他们既有矛盾,又有合作与情谊。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围绕《西游记》写,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个故事,先介绍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体会即可。
故答案为:《中国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上下典藏本)》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的巅峰之作,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整整九九八十一难取经的故事。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慈悲、宽厚但软弱、迂腐的师父唐僧;富有反叛精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自私狡猾、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僧……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条取经路,面对各种难以想象的妖魔鬼怪、险恶绝境,他们既有矛盾,又有合作与情谊。
【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著中人物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中我们要多阅读名著,尤其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是必须要读的,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吸取其精髓,领略名著的魅力。
17.【答案】清晨的校园,阵阵的清风中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浸入我的肺腑。桂花在学校升旗台的两旁,两棵桂花的距离有些远,当中生长着一些生命顽强的小草。学校进门口是一棵老橙树,树上还接着青青的橙子。在小朋友们的玩耍声中,只看见低年级的小朋友用自己灵活的小手去摘橙子有的甚至爬上桂花树要折断桂花枝丫,这些不文明有行为被我看在眼里,我走过去把他们叫了下来,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给出的选项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情景来写,比如”早晨的校园“可以抓住早晨这个特定时间点校园的景来写,也可以写学生初入校园时的表现。
故答案为:清晨的校园,阵阵的清风中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浸入我的肺腑。桂花在学校升旗台的两旁,两棵桂花的距离有些远,当中生长着一些生命顽强的小草。学校进门口是一棵老橙树,树上还接着青青的橙子。在小朋友们的玩耍声中,只看见低年级的小朋友用自己灵活的小手去摘橙子有的甚至爬上桂花树要折断桂花枝丫,这些不文明有行为被我看在眼里,我走过去把他们叫了下来,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写情景片段时要注意表达流畅,语句言简意赅。
18.【答案】漫画的启示 今天,我看看到一幅漫画,漫画的内容,深深地震撼了我。
漫画上一只小鸟住在一个农村的笼子里,周末可以去城里找爸爸妈妈,它特别高兴,这特别像留守儿童的现状。
父母就不在他们的身边,与他们相伴的则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他们不但不能享受到父母的关心,而且还要担负起生活的重担,早上,很早就起来做饭,然后去上学,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使他们过早背负起生活的重担,脸上也少了笑容。
他们,其实是些懂事且早熟的孩子,所要的不多,只是希望父母能多陪陪自己,在自己对生活、学习感到无助时,有父母在身边给他们有力的支持,高兴时有父母分享,伤心时有父母抚慰,可城市的建设同样离不开他们的父母。在学校,为了让每个孩子感受到温暖,每一个乡村学校的老师都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在我任教的学校,低年级的班主任一直尽量安排女老师,她们像母亲一样给小孩子洗澡、洗衣服、洗碗甚至擦屁股,耐心教给他们生活常识;学校还建立了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有每个家长的电话,经常跟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也正因为这些经历和这些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变化,我才更知道,让留守儿童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孩子,对他们的成长和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是根据漫画来写漫画的启示,观察发现漫画内容是关于留守儿童,周末可以去城里找爸爸妈妈,本次作文可以先介绍漫画内容,然后联系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最后阐述自己的感受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漫画写漫画的启示的能力,解答本题必须根据漫画内容来写,注意条理清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1.(2021五下·如东期末)看拼音写词语。
①liáo kuò   美丽的草原,心之向往的地方。那里骏马②fēi chí   ,牛羊踱步,③hú dié   快乐地飞舞,野花④cù yōng   着绽放。清澈的河水,⑤bēn fù   遥远的地方:连绵的小丘,宛如翠绿的⑥píng zhàng。   ⑦juàn liàn   这里的人们发出⑧yóu zhōng   的赞叹!
【答案】辽阔;飞驰;蝴蝶;簇拥;奔赴;屏障;眷恋;由衷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根据拼音,正确的汉字是辽阔;飞驰;蝴蝶;簇拥;奔赴;屏障;眷恋;由衷。其中要注意“簇”的写法,“蝴蝶”的偏旁要注意。
故答案为:辽阔;飞驰;蝴蝶;簇拥;奔赴;屏障;眷恋;由衷。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字词,做本题的关键是读准字音,写清字形。
2.(2021五下·如东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佪(huái) 威吓(xià) 摩拳擦掌
B.虬枝(qióu) 哗笑(huá) 眼疾手快
C.监生(jiàn) 踌躇(chù) 养尊处优
D.供应(gōng) 污秽(huì) 发证发傻
【答案】C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A、 威吓(xià) ——威吓(hè) ;不正确;
B、 虬枝(qióu) —— 虬枝(qiú) ;不正确;
C项正确;
D、 发证发傻 -—— 发怔发傻;不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词的积累。题目中所列的拼音也是加点字易错的读音,在日常的学习中不要混淆,同时还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及组词。
3.(2021五下·如东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溺而不返 流连忘返 B.冀复得兔 收复夫地
C.吾盾之坚 坚贞不屈 D.弗能应也 得心应手
【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溺而不返: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返”是回来的意思;
流连忘返:留恋得忘记了回来。“返”是回来的意思。两个“返”意思相同;
B、冀复得兔: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复”是再的意思;
收复夫地: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其恢复原来的属性特征。常用于战争中。“复”是恢复,光复的意思,意思不相同;
C、吾盾之坚:我的盾坚固无比,“坚”是坚固的意思;
坚贞不屈:意志坚定,决不屈服。“坚”是坚定的意思;意思不相同;
D、弗能应也 :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应”是回答的意思;
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应”是反应,配合的意思。意思不相同。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字多义,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结合语境来分析。
4.(2021五下·如东期末)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印信: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 B.墨容:旧时买墨水的客人。
C.客官: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D.客合:供旅客投宿的处所。
【答案】B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ACD项正确;
B、客墨:在古代的意思指的是诗人、作家等比较风雅一些的文人,在古代中也泛指文人、文士。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古代特定称谓的理解能力,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称呼也是一面镜子。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
5.(2021五下·如东期末)下面填入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李奶奶已年逾 ,每天还一直忙家务事。
A.及笄 B.不惑 C.花甲 D.而立
【答案】C
【知识点】词义;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不符合题意;
B、 不惑 是指四十岁,不符合题干中李奶奶的年纪;
C、花甲是指六十岁,符合题干中李奶奶的年纪;
D、而立是指三十岁,不符合题干中李奶奶的年纪;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古代不同年龄段的别称的理解能力,具有一种古朴、典雅的意蕴。
6.(2021五下·如东期末)下面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诸葛亮——草船借箭 B.鲁智深——醉打蒋门神
C.林黛玉——诗社夺魁 D.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答案】B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CD项正确;
B、《醉打蒋门神》这个故事出自于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醉打蒋门神》的主人公是武松。鲁智深的主要事迹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鲁智深, 原名鲁达。智深,是他出家做和尚后的法名。又称鲁提辖,此名因他职位所称。绰号花和尚鲁智深。生活环境是北宋年间。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著中人物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中我们要多阅读名著,尤其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是必须要读的,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吸取其精髓,领略名著的魅力。
7.(2021五下·如东期末)关于有趣的汉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甲骨文足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B.小篆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C.隶书已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D.普通话和楷书是通用的语言文字
【答案】D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ABC项正确;
D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规定使用的语言和文字。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简称。不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能力,要在熟读的基础上牢记重要的知识点。
8.(2021五下·如东期末)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1)“听到这个消息,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地跳了起来。”将横线上的内容换成一个四字词语是    。
(2)诸葛亮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真是    。
(3)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刷子李”的粉刷本领:   。
【答案】(1)情不自禁
(2)神机妙算
(3)技艺高超(非凡)等
【知识点】词义;成语
【解析】【分析】(1)题干中的“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说明他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简直是情不自禁。
(2)“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可以用神机妙算这一词语来概括,这也是诸葛亮之所以流传千古的重要条件。
(3)《刷子李》通过对刷子李的装束、刷浆的动作、刷浆的效果和刷浆的规矩的描写,突出了刷浆的技艺高超。
故答案为:(1) 情不自禁 ;(2) 神机妙算 ;(3) 技艺高超(非凡)等 。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能力,要在熟读的基础上牢记重要的知识点。
9.(2021五下·如东期末)根据语境填写古诗句。
(1)童年是一首诗。它是雷震笔下“牧童归去横牛背,   ” 的自由自在:是杨万里笔下“   ,彩丝穿取当银钲”的顽皮机智:是范成大笔下“童孙末解供耕织,   "的天真可爱。
(2)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有“绿遍山原白满川,   “的美景;语文是一支歌,歌中有“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语文是一段情,情中有“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不舍。
【答案】(1)短笛无腔信口吹;稚子金盆脱晓冰;也傍桑阴学种瓜
(2)子规声里雨如烟;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帆远影碧空尽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 牧童归去横牛背 ”一句选自雷震的《村晚》,全诗如下: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从题干中“ 它是雷震笔下 ”和诗的上句“ 牧童归去横牛背 ”可知后句填的是“短笛无腔信口吹”。“ 彩丝穿取当银钲 ”一句选自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全诗如下: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从题干中“ 杨万里笔下 ”和诗的下句“ 彩丝穿取当银钲 ”可知上句填的是“稚子金盆脱晓冰”。“ 童孙末解供耕织 ”一句选自 范成大 的《田园杂兴》,全诗如下: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从题干中“ 范成大笔下 ”和诗的上句“ 童孙末解供耕织 ”可知后句填的是“也傍桑阴学种瓜”。
(2)“ 绿遍山原白满川 ”一句选自翁卷的《乡村四月》,全诗如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从题干诗的上句“绿遍山原白满川 ”可知后句填的是“子规声里雨如烟”。“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句选自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如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题干诗的下句“ 不破楼兰终不还 ”可知上句填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句选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题干诗的下句“ 唯见长江天际流 ”可知上句填的是“孤帆远影碧空尽”。
故答案为:(1)短笛无腔信口吹;稚子金盆脱晓冰;也傍桑阴学种瓜。(2)子规声里雨如烟;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帆远影碧空尽。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诗词掌握能力,在学子中要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加强背诵。
10.(2021五下·如东期末)根据语境填写名言警句。
(1)“君子喻于义”让我明白了君子看重的是道义,“    ”告诉我们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2)《孟子》中的“   ,   ”启发我们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要有同情之心.
【答案】(1)小人喻于利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1)题干中的“ 君子喻于义 ”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所以空白处应填 小人喻于利 。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这里则是纯从人性探讨的角度出发,回答学生关于人性是否天生善良的问题, 启发我们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要有同情之心.
故答案为:(1) 小人喻于利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名言警句的掌握能力,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11.(2021五下·如东期末)根据文言文填空。
(1)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诣其父"“诣”意思是   ;“乃呼儿出”“乃"意思是   。
用“/"在句子上标出朗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时的停顿。   
(2)文言文《自相矛盾》中,别人问那位楚人的话:   ?这个故非让我懂得了   。
【答案】(1)甚聪慧;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拜访;于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断句也算正确)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题干选在《杨氏之子》,根据题干中的上句“ 梁国杨氏子九岁 ”可知下句填“甚聪慧”,根据题干中的上句“ 孔指以示儿曰 ”可知下句填“此是君家果”,根据题干中的下句“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可知上句填“ 儿应声答曰 ”。“ 孔君平诣其父”意思为:孔君平拜访他的父亲,“诣”是拜访的意思。“乃呼儿出”意思为: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乃”是于是的意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对话中的“君家果”与“夫子家禽”结构相同,表述一致,“此是君家果”译为“这是你家的水果”,那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应该译为 “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根据上下文语境与短语结构判断,此处断为“夫子家/禽”也是比较妥当的。“家禽”是古今异义词,文中“家”指夫子家,“禽”指鸟类,“家禽”指的是夫子家的鸟。现代汉语中的“家禽”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指的是家里养的鸡、鸭、鹅等。根据古今异义词意判断,也应断为“夫子家/禽”。”未闻“是没有听说过,是一个意思完整的短语,后应画停顿。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出自《自相矛盾》,意思是: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比喻用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等来反驳对方。从中我们懂得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
故答案为:(1)甚聪慧;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拜访;于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断句也算正确)。(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文言文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注意背诵其经典语句,尤其是它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有助于理解课文,另外,每篇短文所带给人们的教育意义也是必须要掌握的。
12.(2021五下·如东期末)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它们对我都有特殊的感价。挥毫练字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内容。国为练习书法,我不仅写得一手好字,所以陶冶了我的性情。最近,我报名参加了今年的全国少年书法大赛,老师和家人都希望我能获奖。我一定努力练习,不辜负他们的。
第一处修改:将“   ”一词与“   ”位置对调
第二处修改:刷除词语“   “或“   “
第三处修改:将“   "改为“    “
第四处修改:在“   ”后面加上“   ”
【答案】它们;我;必不可少;不可或缺;所以;还;他们的;期望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题干中” 它们对我都有特殊的感价 “一句不合逻辑,应将 将“它们”一词与“我”位置对调;题干中” 挥毫练字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句中的”必不可少“和”不可或缺“语义重复,应去掉其中一个;题干中” 我不仅写得一手好字,所以陶冶了我的性情 “一句中的关联词运用不当,前后两个短句是并列关系。应将”所以“改为”还“。题干中” 不辜负他们的 “一句句子成分残缺,应在”他们的“后面加上” 期望 “。
故答案为:它们;我;必不可少;不可或缺;所以;还;他们的;期望。
【点评】本小题考查了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就是存在语法错误,逻辑错误的句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学会修改病句的前提是学会辨析病句。
二、阅读与理解(36 分)
13.(2021五下·如东期末)片段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_______juàn liàn。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第二天早上,秘书未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理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文中划线的句子通过对毛主席的   和   的描写,表现了他内心   
(2)“若有所思"的意思是   。下面的说法与毛主席的思考不一致的一项是   
A.每个战士的血内之躯都是自己父母所生
B.岸英如不安葬在朝鲜,会影响两国友谊
C.不能因为自己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
D.岸英是自己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3)“忠骨“在文中指的是   。短文最后引用两句诗所表达的意思最准确一项的是   。
A.毛主席的工作十分繁忙
B.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
C.对儿子逝世的极度悲痛
D.对儿子遗体安葬的态度
(4)从“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到(  ).
A.毛主席是个特别爱孩子的父亲 B.毛主席不搞特殊化的高尚情操
C.毛岸英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D.毛主席的常人情感和伟人情怀
【答案】(1)动作;神情;巨大悲痛
(2)好像在思考着什么;B
(3)毛岸英的遗体;D
(4)D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题干中划线句子中的” 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是对毛主席的动作描写,“ 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是对毛主席的神态描写,这句话表现了他痛失爱子后的巨大悲痛之情。
(2)”若有所思“的意思是“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根据” 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一句可知选项B的描述不正确,这是对毛主席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毛主席在爱子的问题上做出了痛苦的抉择。
(3)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源自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故事。 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故选 D
(4)《青山处处埋忠骨》这是作者晓年写作的一篇短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题干中的” 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也印证了主席做出此项抉择的不易。所以应该选D 。
故答案为:(1)动作;神情;巨大悲痛;(2)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 B (3) 毛岸英的遗体 ; D (4)D 。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在学习时要注意把握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描写多表达的人物情感,这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14.(2021五下·如东期末)课外阅读
(1)《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   》的有关内容改写的。课文着重叙述武松在酒店   和趁着酒兴上冈、   、以及下冈的情形。从中可以看出武松   和   等特点。
(2)《草船借箭》选自《   》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用   来为难他。诸葛亮请   来帮忙,趁江上大雾漫天,草船靠近   借到箭后回营,如约完成了任务。请再写一个这部名著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
【答案】(1)水浒传;喝酒;打虎;豪爽;勇敢(最后两空答案不唯一)
(2)《三国演义》;用三天造十万支箭;鲁肃;曹军水寨;空城计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景阳冈是选自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 》.故事主要讲了(武松在景阳冈打虎).根据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可以用两个字表示,那就是(喝酒) (上冈 ) (打虎 )(下冈)。文中好中武松的性格特点:在景阳冈打虎这一剧情中,武松具有豪放不羁、刚猛勇敢的特点;武松遇到猛虎时能够临危不惧,不沉醉于一时胜利,保持机警和警惕,最后成功打死猛虎,从猛虎的爪牙下夺得一线生机,成功逃脱。
(2)《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内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二十条草船诱敌靠近曹军水寨,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很多。例如:①空城计:诸葛亮兵出祁山,收姜维后继续向魏国进军,魏国派司马懿抵挡蜀军,在街亭打败马谡,而诸葛亮城中空无一人,兵都出去解围去了,城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诸葛亮心生一计。命令打开城门,派几个老兵在打扫卫生,自己带两个儿童在城楼上面弹琴,司马懿的兵来到城外,看到四个城门大开,诸葛亮又在上面唱歌,司马懿命令按兵不动,自己上前一看,看诸葛亮神情自若、琴声不乱,怀疑有伏兵,这才命令撤军。②七擒孟获: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蜀汉先主刘备死亡前后,孟获(彝族)追随益州郡大姓雍闿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汉丞相诸葛亮到南中亲征,百战百捷。闻知有一个名叫孟获的人,向来被本地的夷人和汉人所敬仰,于是发兵攻打孟获并在盘东擒获了他。诸葛亮采纳了参军马谡的建议,赦免了孟获来换取蜀汉南方的民心。后来南中平定,孟获随诸葛亮回到成都,担任御史中丞。此后直到诸葛亮死前,蜀汉南方都没有人敢再次叛乱。
故答案为:(1)水浒传;喝酒;打虎;豪爽;勇敢(最后两空答案不唯一)(2)《三国演义》;用三天造十万支箭;鲁肃;曹军水寨;空城计。
【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著中人物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中我们要多阅读名著,尤其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是必须要读的,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吸取其精髓,领略名著的魅力。
15.(2021五下·如东期末)文学性阅读
故乡的芦苇
①长江口外,黄海之滨,有一个绿色的美丽的海岛。那就是我的故乡。
②生我养我的故乡啊,你给我留下多少梦幻般的、缤纷的记忆!——那密如蛛网的、纵横交错的清清亮亮的小河;那灿若彩星的、叫不出名字的各种各样芬芳的野花;那望去像铺撒一方方碎金似的油菜花;那朗朗秋空下熠熠耀目的、洁白如云的棉花……
③然而,多年来尤其令我梦牵魂绕,永远不能忘怀的,却是故乡的芦苇——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④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⑤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⑥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音乐,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
⑦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做舵,按在小船尾部,还用香烟匣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啰!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之花,顺流而去……
⑧在那里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美的梦乡……
⑨啊,故乡的芦苇!因为你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所以我一直对你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每每想起你,我就会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之中……
⑩想起故乡,就想起芦苇。
啊,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
(1)第②自然段写记忆中故乡的   、   、油菜花和   ,用这些景物连缀成了绚烂多姿的背录,衬托出对故乡的芦苇魂牵梦绕、永不忘怀。
(2)第⑤自然段“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一句中“探"写出了   
(3)文中记述小时候①   ;②   ;③   这样三件事,说明了故乡的芦苇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
(4)“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 "这句话写芦苇的秀枝如   ,   。“   ”还写出了动态美。
(5)结尾段的作用是   
(6)在这篇短文中,芦苇具有怎样的特点?
(7)这篇短文让我们必受到了(  )(多选)
A.作者对故乡的芦苇的喜爱之情。
B.作者无法回到故乡的伤感之情。
C.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D.作者努力建设家乡的豪迈之情。
【答案】(1)小河;野花;棉花
(2)写出芦苇在初春季节刚刚露出嫩芽时的情态。“探”写出了作者对芦苇的喜爱,不畏严寒的品质及生命力的顽强。
(3)摘芦叶做哨子吹;用芦叶折成芦叶船;在芦苇丛中抓纺织娘
(4)修长的青玉的秀枝;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
(5)揭示中心,照应开头。
(6)①具有恬静、飘逸的生存形态和健旺蓬勃的生命活力。②具有团结互爱的风格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气质。
(7)A;C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分析】(1)根据” 那密如蛛网的、纵横交错的清清亮亮的小河;那灿若彩星的、叫不出名字的各种各样芬芳的野花;那望去像铺撒一方方碎金似的油菜花;那朗朗秋空下熠熠耀目的、洁白如云的棉花 “一句可知,主要通过列举的这几个事物,来介绍故乡给我们留下的记忆。
(2)题干中的” 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芦苇在初春季节刚刚露出嫩芽时的情态,尤其“探”字的运用更是生动传神,写出了作者对芦苇的喜爱,不畏严寒的品质及生命力的顽强。
(3)根据⑥⑦⑧ 三个自然段,可知故乡的芦苇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根据每段的第一句话可以知识,每段介绍了一件趣事。
(4)题干中“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芦苇的动态美,本句中本题是芦苇,喻体是修长的青玉的秀枝,绿色的轻云。“ 在地平线上飘拂着 ”写出了芦苇的动态美。
(5)本题考查了重要段落的作用,最后一段” 啊,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 “升华作者的感情,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的“ 那就是我的故乡 ”深化主旨。
(6)根据” 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 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句可知芦苇具有恬静、飘逸的生存形态和健旺蓬勃的生命活力,文中通过介绍芦苇给予我们的快乐,可以看出芦苇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7)根据最后一段”啊,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可知,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对芦苇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恋。所以选项A C 正确。
故答案为:(1)小河;野花;棉花;(2) 写出芦苇在初春季节刚刚露出嫩芽时的情态。“探”写出了作者对芦苇的喜爱,不畏严寒的品质及生命力的顽强。 (3)摘芦叶做哨子吹;用芦叶折成芦叶船;在芦苇丛中抓纺织娘。(4)修长的青玉的秀枝;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5) 揭示中心,照应开头。(6)①具有恬静、飘逸的生存形态和健旺蓬勃的生命活力。②具有团结互爱的风格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气质。 (7) A C 。
【点评】(1)—(4)题考查了总结筛查阅读材料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带着问题去材料中找答案,做标注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5)本文考查了段落了作用,一般段落具有开启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的作用,要结合具体的段落来分析。
(6)—(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的启发。解答时要在通读文本。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理解,注意要适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准确表述自己的阅读感悟。
三、表达与书写(50分其中书写分5分)
16.(2021五下·如东期末)本学期,我们读了名著《西游记》,选择书中感触最深的一处内容,用一段文字写出自己的感想。
【答案】《中国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上下典藏本)》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的巅峰之作,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整整九九八十一难取经的故事。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慈悲、宽厚但软弱、迂腐的师父唐僧;富有反叛精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自私狡猾、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僧……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条取经路,面对各种难以想象的妖魔鬼怪、险恶绝境,他们既有矛盾,又有合作与情谊。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围绕《西游记》写,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个故事,先介绍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体会即可。
故答案为:《中国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上下典藏本)》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的巅峰之作,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整整九九八十一难取经的故事。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慈悲、宽厚但软弱、迂腐的师父唐僧;富有反叛精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自私狡猾、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僧……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条取经路,面对各种难以想象的妖魔鬼怪、险恶绝境,他们既有矛盾,又有合作与情谊。
【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著中人物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中我们要多阅读名著,尤其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是必须要读的,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吸取其精髓,领略名著的魅力。
17.(2021五下·如东期末)选择下面的一种情景,写一个片段。
不欢而散 早晨的校园 蓝天白云飘 雨点滑落伞尖
【答案】清晨的校园,阵阵的清风中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浸入我的肺腑。桂花在学校升旗台的两旁,两棵桂花的距离有些远,当中生长着一些生命顽强的小草。学校进门口是一棵老橙树,树上还接着青青的橙子。在小朋友们的玩耍声中,只看见低年级的小朋友用自己灵活的小手去摘橙子有的甚至爬上桂花树要折断桂花枝丫,这些不文明有行为被我看在眼里,我走过去把他们叫了下来,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给出的选项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情景来写,比如”早晨的校园“可以抓住早晨这个特定时间点校园的景来写,也可以写学生初入校园时的表现。
故答案为:清晨的校园,阵阵的清风中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浸入我的肺腑。桂花在学校升旗台的两旁,两棵桂花的距离有些远,当中生长着一些生命顽强的小草。学校进门口是一棵老橙树,树上还接着青青的橙子。在小朋友们的玩耍声中,只看见低年级的小朋友用自己灵活的小手去摘橙子有的甚至爬上桂花树要折断桂花枝丫,这些不文明有行为被我看在眼里,我走过去把他们叫了下来,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写情景片段时要注意表达流畅,语句言简意赅。
18.(2021五下·如东期末)习作:漫画的启示
要求:①仔细观察漫画,看看画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意思?②借助标题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结合漫画的含义,写出自己的感受。
【答案】漫画的启示 今天,我看看到一幅漫画,漫画的内容,深深地震撼了我。
漫画上一只小鸟住在一个农村的笼子里,周末可以去城里找爸爸妈妈,它特别高兴,这特别像留守儿童的现状。
父母就不在他们的身边,与他们相伴的则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他们不但不能享受到父母的关心,而且还要担负起生活的重担,早上,很早就起来做饭,然后去上学,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使他们过早背负起生活的重担,脸上也少了笑容。
他们,其实是些懂事且早熟的孩子,所要的不多,只是希望父母能多陪陪自己,在自己对生活、学习感到无助时,有父母在身边给他们有力的支持,高兴时有父母分享,伤心时有父母抚慰,可城市的建设同样离不开他们的父母。在学校,为了让每个孩子感受到温暖,每一个乡村学校的老师都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在我任教的学校,低年级的班主任一直尽量安排女老师,她们像母亲一样给小孩子洗澡、洗衣服、洗碗甚至擦屁股,耐心教给他们生活常识;学校还建立了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有每个家长的电话,经常跟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也正因为这些经历和这些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变化,我才更知道,让留守儿童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孩子,对他们的成长和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是根据漫画来写漫画的启示,观察发现漫画内容是关于留守儿童,周末可以去城里找爸爸妈妈,本次作文可以先介绍漫画内容,然后联系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最后阐述自己的感受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漫画写漫画的启示的能力,解答本题必须根据漫画内容来写,注意条理清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