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付加朝 审题:周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2分)
本卷共15小题,共72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梁思成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的确,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发现,和世界那么多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于是,人配衣服马配鞍一般,我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外观,于是便越来越倾心倾力地盖房子。城市建设仅仅沦为梁思成先生批评的住人的房子,恰恰淹没了人本身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位置。
楼房可以是城市最为直接醒目的外观,重视它,也没什么错。但城市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的精神的外化。有多少不同的精神风貌,就会有多少不同的城市景观,并不只是豪华的外观所能够呈现出来的。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正是对这种美的理想追求,使得城市成为了人的精神的载体,并得以艺术性的外化和升华。在现代化的行进途中,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体现,首先需要对在城市建设中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而多建设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如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苏州贝聿铭新设计的博物馆等。
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另一方面体现,还应该在于城市管理的大气,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是对下一代的关怀方面。毋庸讳言,我们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和公共天地,并没有真正充分地为公众服务,不少公园的门票一涨再涨,博物馆更是绝少对儿童免费开放。城市之所以不能够完全听凭经济的管理,还需要文化的领引,就在于文化更有益于世道人心以及对下一代心灵的滋润。城市管理中所体现的公共关怀丰富细致,是一座城市精神与文化品质的提升与彰显。
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要落实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人与城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说到底,重视城市精神的建设,其实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最终归宿。
1.下列关于“城市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精神,首先需要对在城市建设中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
B.城市精神还体现在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对于下一代的关怀方面。
C.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
D.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不能代表城市精神。21世纪教育网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梁思成先生感慨的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是说城市建筑没有城市精神。
B.城市建设中有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是说建筑质量低,规划不合理。
C.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城市建筑流畅有精神美感。
D.城市公园和博物馆向公众尤其是向孩子们开放,是良好城市精神的体现。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二、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①,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注】 ①僇人:受刑戮的人;有罪的人。当时柳宗元贬官到永州,故以此自称。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入深林,穷回溪 穷:走遍
B.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遨:观赏
C.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际:边际
D.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遁:躲避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坐法华西亭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B.觉而醒,起而归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不知日之入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D.为之文以志 醉则更相枕以卧
6.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表明以前所见的幽泉怪石并没有真正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解脱,以此比照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B.作者在第一段中用“到则披草而坐……觉而起,起而归”短促紧凑的短句流露出自己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
C.文章多次使用“始”字,表达了对西山宴游的惊喜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以往所游山水的贬低和否定。
D.作者对西山特立之貌的描写赋予了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弘远大的志向,西山即我,我即西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三、课内翻译(10分)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3分)
译文: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4分)
译文: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3分)
译文:
4、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2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鹊桥仙 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8.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答:
21世纪教育网
9.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错字、字迹不清,不得分。)(10分)
(6)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 。
(7)故曰: ,神人无功, 。
(8)但以刘 , ,人命危浅, 。
(9)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10)既窈窕以寻壑, 。 ,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叫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道:“小人一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愈可却打。”差拨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到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林冲道:“谢得照顾。”
(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
11.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1世纪教育网
12.简析小说在描述林冲见差拨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答:
13.对第3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6分)
答:
6、名著导读(10分)
14.填空题(6分):
(1)《三国演义》以时间为顺序,交错叙述 、 、 三国形成的历史。《三国演义》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非常成功,其中最突出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 的“奸绝”, 的“义绝”, 的“智绝”。(3分)
(2)《堂吉诃德》的作者是 。《堂吉诃德》是一部充满荒诞的 和能催人 的悲剧感的作品。(3分)
15.对《三国演义》和《堂吉诃德》解读,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在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之后,促成了赤壁之战。
B.赤壁之战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蒋干中计、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赋诗、周瑜借东风等,高潮迭起,构成了全书最为紧张的智慧较量,大大提升了小说的文化品位。
C.《三国演义》给予我们“历史不能改变,人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最宝贵的启示。
D.堂吉诃德和桑丘四处冒险,演出了风车大战、大战羊群等匪夷所思的闹剧。
E.堂吉诃德的受封仪式是在客店的马棚里,由客店老板手捧《圣经》举行的。
F.堂吉诃德模仿骑士行侠冒险是可笑的,但他同情弱者、嫉恶如仇、追求真理、不畏艰难的品格,确实十分伟大的。
第Ⅱ卷(表达题,共78分)
本卷共6小题,共78分。
七、语言运用(18分)
1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下乘(chénɡ) 烟榻(tà) 逻辑(jí) 锱铢必较(zì)
B.流弊(bì) 箭镞(zú) 辞藻(zǎo) 不离不即(jì)
C.蕴藉(jiè) 倒涎(xián) 斟酌(zhuó) 清沁肺腑(xīn)
D.窸窣(sū) 憎恶(zēnɡ) 精髓(suǐ) 轻鸢剪掠(yuān)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为了解决建筑公司拖欠民工工资问题,赵记者跑东跑西,找民工调查,找有关部门协调.甚至直接找市长请求关注,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B.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场面火爆,演唱会正在进行。她的歌声珠圆玉润,受到热烈欢迎,赢得阵阵掌声。
C.他这个人善于伪装,直到被捕那天还在廉政座谈会上夸夸其谈反腐倡廉的经验体会。
D.读书多年,与书相濡以沫,便觉得与书为友既是雅事,也是乐事。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不易折断之可能的。
B.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在木构上不但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
C.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D.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惯例,成了法式。
19.仔细观察下面名为《家有贤父,不怕停电!》的漫画,回答问题。(5分)
(1)请简要叙述漫画的内容。(3分)
答:
(2)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现象?(2分)
答:
20.仿照划线语句的结构,另写两个句子,使其与划线语句句式相同,前后连贯。(4分)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歌是
故乡的歌是
八、作文(60分)
21.读下面这段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一位90后的青年在微博中写道这段话:
请给我勇敢,改变可以改变的;
请给我坚强,接受不可以改变的;
请给我智慧,分辨这两者
作为90后的你,需要的是勇敢,坚强,智慧,还是兼而有之?
要求:请联系自己或身边的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分:100 制卷人:陈元碧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30题,共60分,)
1.果酒和果醋产生过程中使用的菌种分别是 (  )。
A. 酵母菌、霉菌 B. 酵母菌、醋酸菌 C. 醋酸菌、霉菌 D. 大肠杆菌、醋酸菌
2. 发酵酿造型苹果醋正成为果醋市场新贵,该产品由苹果汁经“两次发酵”而成。以下关于“两次发酵”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发酵的微生物代谢类型为需氧型 B.第一次发酵指乳酸发酵
C. 第二次发酵的微生物代谢类型为厌氧型 D. 第二次发酵指醋酸发酵
3.在制果酒的过程中,发酵液的pH变化情况是(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4.在制泡菜、果醋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  )。
A.无氧、有氧 B.有氧、无氧 C.有氧、有氧 D.无氧、无氧
5.酒精与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颜色反应为(  )。
A.灰绿色 B.紫色 C.红色 D.蓝色
6.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腐乳制作过程中不需要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B.含水量大约70%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以防杂菌污染
7.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和氯化钡
B. 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C. 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D.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要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8.某同学在培养基中加入了很多的琼脂,由此可知该同学配制的培养基是一种(  )。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9.培养酵母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中可以作为碳源和能源的是(  )。
A.CO2 B.碳酸盐 C.含碳有机物 D. NaHCO3
10. 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灼烧,用酒精擦拭手,这些操作的目的是(  )。
A.消毒、消毒 B.灭菌、灭菌 C.消毒、灭菌 D.灭菌、消毒
11.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一般是 (  )。
A. 高压蒸汽灭菌 B. 灼烧灭菌 C.煮沸灭菌 D. 干热灭菌
12.下列关于培养基制备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计算、称量、熔化、灭菌、倒平板 B. 计算、灭菌、称量、熔化、倒平板
C. 倒平板、灭菌、称量、熔化、计算 D. 灭菌、称量、熔化、计算、倒平板
13.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接种环在平板上随便划线就可以了
B. 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C. 在挑取菌种前将试管口通过火焰,而接种完毕后试管口不需要通过火焰
D. 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为避免杂菌污染,应趁热接种菌种
14. 微生物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中,除了平板划线法,还有(  )。
A. 稀释倒平板法 B.稀释过滤分离法 C. 稀释涂布平板法 D. 单细胞挑取法
15.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不应加入的物质是(  )。
A. 琼脂 B. 葡萄糖 C. 硫酸镁 D. 氯化钠
16.下列不属于菌落计数的方法的是
A.滤膜法 B. 活菌计数法 C.标志重捕法 D.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7.下列有关纤维素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酶可去除微生物中的细胞壁
B.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C. 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的速度不同
D. 在一定范围内,滤纸条的分解速度会随着纤维素酶量的增加而加快
18. 用添加纤维素和刚果红的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结果是(  )。
A. 菌落的周围出现红色 B. 整个培养基是红色
C. 菌落的周围出现透明圈 D. 整个培养基变为无色
19.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
A.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无细胞核结构的完整细胞,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B.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无细胞核结构的细胞也能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具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的细胞
20. 下列条件在菊花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均不会对其造成不利影响,除了(  )。
A.培养条件,比如光照、温度等适宜 B.接种时外植体未灭菌
C.接种工具灼烧冷却后接种外植体 D.将外植体顺插入培养基中
21. 被子植物花粉发育过程为(  )。
①单核居中期②小孢子四分体时期③花粉粒④单核靠边期⑤小孢子母细胞
A. ⑤①②④③ B. ⑤②①④③ C. ⑤④①②③ D. ⑤①④②③
22.关于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主要由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用量决定途径
B. 产生胚状体是花药离体培养中特有的途径
C. 花粉可通过愈伤组织发育成植株
D. 花粉可通过胚状体进一步分化成植株
23.下列对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胶酶作为催化剂,反应后自身性质也发生改变
B.果胶酶的化学成分为固醇
C.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21世纪教育网
D.果胶酶的活性不受温度、pH的影响
24. 和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  )。
A. 添加了蛋白酶、淀粉酶、肽酶、麦芽糖酶
B. 三聚磷酸钠的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小
C. 洗涤效果一定比普通洗衣粉好
D. 可以回收循环利用
25.固定化细胞常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  )。
A.包埋法固定化操作最简便 B.包埋法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小
C.包埋法固定化具有普遍性 D.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
26. PCR的循环过程一般为(  )。
A. 变性、延伸、复性 B. 延伸、复性、变性
C. 延伸、变性、复性 D. 变性、复性、延伸[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7.下图能正确表示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过程的是(  )。
28.若植物有效成分易水解,则不宜采用哪种提取方法 (  )
A. 蒸馏 B. 渗析 C. 压榨 D. 萃取
29. 提炼玫瑰精油的玫瑰花采收的时期为(  )。
A.花蕾期 B.初花期 C.盛花期 D.败花期
30.分离出的橘皮油一般需要在5~10摄氏度下静置5~7天,其主要目的是( )。
A.低温使精油凝固
B.低温降低精油的挥发性
C.低温保持橘皮精油的活性
D.去除水合蜡质等杂质
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每空1分)
31.下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请据此回答:
注:第⑶、⑹两个小题填编号。
⑴ 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若想制作人工种子,应该选用____________。
⑷ 若①是花药,则④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项技术可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若①是胡萝卜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④的叶片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根尖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若利用此项技术制造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培养将进行到__________。
32.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过程中,在鸡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
(2) DNA的提取利用的原理是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有二重性,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NaCl溶液的浓度为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大;当NaCl溶液的浓度为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小,此时层析得到的 色丝状物主要成分便是DNA。DNA (溶、不溶)于酒精溶液,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性质与其相反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    。
(3) DNA与试剂     反应会呈显现 色,该反应过程还需提供一个实验条件即  
    , 这个实验条件也说明DNA耐    温
33.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褐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保鲜效果,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①设计温度梯度:5 ℃、10 ℃、15 ℃、20 ℃、25 ℃、30 ℃;
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③选择同一品种、大小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    组,每组数量    ,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4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请据下图分析实验结果。
(3)该实验的变量是 ,从实验结果中 (能、不能)确定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当实验温度达到最适温度时,继续加温,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将会 ,此时降低温度至最适温度,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会、不会)恢复到最大值。除此实验的温度外 也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多酚氧化酶的特性有 、 、适宜的条件。
(4) 通过此实验可以知道保鲜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
34.
右图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胡萝卜素萃取的过程为 、 、 、 、 。 (萃取、浓缩、粉碎、干燥、过滤)。
(2) 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和  。萃取过程应该避免明火加热,采用
    加热,其原因是    。
(3)在加热瓶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的目的是 。
④4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请据下图分析实验结果。
脱分化

再分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命题教师:罗美珍 审题:高一历史备课组
题号 1—3021世纪教育网 31 32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设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导致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根源是( )
A.政治上权力的不平等 B. 经济上平民处于受剥削地位
C.平民因债务问题沦为奴隶 D.贵族政治专权与经济压榨
2、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手持盾牌站稳,为双方挥舞,不容任何一方非法战胜。”根据以上材料对梭伦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
A.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B.梭伦对民主政治认识不足
C.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D.改革带有“折中”色彩
3、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是( )
A.首次打破了君主专制统治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C.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D.雅典民主政治的终结点
4、商鞅在秦国实施的变法使秦国从边陲小国,一跃成为“虎狼之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5、商鞅变法后,一夫一妇的农户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 )
A.允许生产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 D.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
6、(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7、“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8、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
9、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间之世局”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 )
A.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10、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韦驤《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 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募役法 D.免役法、更戌法
12、王安石说:“……举天下之役人人用亩,苟不得其人而行,……。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均矣。”王安石所说的变法措施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21世纪教育网
13、庆历新政和王安石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措施过多,没有切中时弊 B.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C.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 D.君主易位保守派上台
14、下列对中世纪西欧天主教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人们大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国家的臣民,又是教会的子民
B.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聚敛钱财21世纪教育网
C.14、15世纪的天主教会得到西欧各国王权的积极拥护
D.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是因为它受到教会压榨最严重
15、面对教皇的责难,马丁·路德曾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马丁·路德的主要“意见”是( )
A.脱离罗马教皇,统一德意志地区 B.教徒宗教信仰自由,不必禁欲苦行
C.教徒需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 D.通过《圣经》信仰宗教,无需通过教皇
16、马丁 路德、卡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
①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17、十八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和埃及( )
①都处于封建统治之下 ②对外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内部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④经济上都实行包税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近代化的措施有( )
①阿里采用西方机器大生产发展军事工业 ②阿里聘请外国专家到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
③阿里规定各部部长和各省省长都由他亲自任免 ④阿里聘请法国等西欧国家的军事教官,为埃及培养新型军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阿里改革的性质是( )
A.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改革 B.一次成功的富国强兵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C.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斗争 D.一次失败的封建性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20、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
A.维护农奴制度    B.废除农奴制度 C.推翻沙皇专制 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21、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获得解放的时候可获得一块份地
C.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22、史学界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这次改革( )
A.顺应了政治民主化的潮流 B.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
C.彻底改变了俄国政治体制 D.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23、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政权面临的主要内部危机有( )
①农民的反抗斗争 ②城市经常发生“米骚动”事件
③强藩的离心倾向日益加剧 ④一些中下级武士产生反抗思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4、日本的福津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及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
A.“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了旧体制 C.“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
25、“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26、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兼有日本特色。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 )
A.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B.采用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
C.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D.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27、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2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用这段话的根本用意是( )
A.比较出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B.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29、《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30、在百日维新中,除湖南巡抚陈宝箴等极个别人外,各省官员均持观望态度,这充分说明( )
A.光绪皇帝没有实权 B.绝大多数官员很顽固
C.封建保守势力强大 D.改良道路走不通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设2个小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计40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有些人想用这些事情来毁谤梭伦,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后来,像同情平民的人所说的那样,他被他的朋友以谋胜算了,但打算毁谤他的人就说他自己也取得一份。因为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族就是起源于此。然而,同情平民者的估计是较为可靠的……所以我们必须认为攻讦梭伦之说是错误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
【材料二】 (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戊戌政变记》
(1)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有哪些?(4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对材料三所示的现象你如何看待?(4分)
(3)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旧采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明治维新《五条誓文》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侧重点)的不同之处。(6分)
(2) 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6分)
(3)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8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和2B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填涂清楚。考试结束,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1-70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第Ⅱ卷(71-90)直接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10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二节, 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move to New York
A. Because he doesn’t like to live in the small town.
B. Because he wants to find a job there.
C. Because he likes the way of life in a big city.
2.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doesn’t agree with the woman.
B. He has a better idea than the woman’s.
C. He has the same opinion as the woman.
3. How was the climate where the old couple lived
A. It was very rainy. B. It was very snowy. C. It was very warm.
4. What are they mainly talking about
A. People with AIDS. B. What HIV is. C. How people gets aids.
5. What will most probably happen if the woman supplies her bank details
A. She will get a lot of money.
B. Her money in the bank will be stolen.
C. She will take part in a special activit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6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 回答第6至8题。
6. Why is new high tech-equipment used in modern Olympic Games
A. To help athletes perform even better. B. To make competition fiercer.
C. To stop competition among the athletes.
7. People hold modern Olympic Games in order to ________.
A. improve their technology B. improve their health C. promote competition
听第7段材料, 回答第9至11题。[21世纪教育网
9. What does the man do when coming across some trouble
A. Sleeps on it. B. Solves it immediately. C. Asks for help.
10. What does ”sleep on” it mean
A. Sleeping with the problem in mind. B. Taking the problem as a pillow.
C. Sleeping without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11. It is mentioned in the dialogue that ___________.
A. scientists still can’t explain the phenomenon.
B. it is untrue that sleeping can help solve problems.
C. only the man has the ability to sleep on problems.
听第8段材料, 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the classroom. B. At home. C. In a bus.
13. What has the woman been thinking about recently
A.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The convenience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C. The explosion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14. How many aspects did the man mention when he talked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One. B. Two. C. Three.
听第9段材料, 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At the radio station. B. In a studio. C. In the forest.
16. How many kinds of trees grow in one square kilometer
A. About l, 500. B. About 400. C. About 750.
17. What is the woman
A. A reporter. B. A student. C. A scientist.
听第10段材料, 回答第18至20题。
18. How long did it take Tom to find his parents by Internet
A. Only one day. B. About one year. C. 26 years.
19. When did Tom meet his mother Silvia
A. On New Year’s Day. B. On Teachers’ Day. C. On Mothers’ Day
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we not know
A. Tom’s birth information. B. Where Tom’s father lives. C. Why Tom’s parents left him.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l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 Can you keep an eye on my bag, Tom I just want to use the bathroom.
—____. It will be safe with me.
A. Go ahead B. I think so C. Not at all D. You’re welcome
22. The warmth of ____sweater will of course be determined by the sort of ____wool used.
A. the, the B. the, / C. /, the D. /,/
23. It is only when the disease has progressed to the AIDS ____ a person begins to look sick.
A. which B. what C. who D. that
24. ____ late in the morning, Bob turned off the alarm.
A. To sleep B. Sleeping C. Sleep D. Having slept
25. They also agree that it is the burning of more and more fossil fuels that has resulted ____ this increase
in carbon dioxide.
A. from B. of C. in D. to
26. He was so____ a key university that he would work until late into the night.
A. curious about B. anxious about C. desperate for D. concerned about
27. Children under six are not __________to school except those of extraordinary intelligence.
A. permitted B. admitted C. accepted D. received
28. The trade union in this industry are ____ any reduction in wages.
A. objecting against B. opposed to C. reacted to D. resisting against
29. ____ volcanoes now for many years, I am still amazed at their beauty as well as their potential to cause
great damage.
A. Studied B. To study C. Having studied D. Studying
30. We made ____ clear when and where we ____ going to have the meeting.
A. that; are B. it; are C. it; were D. that; were
31. Not only ____ work faster, but also he worked better.
A. he did B. does he C. he does D. did he
32. Peter, as well as his two sisters Sondra and Emily, ____ left-handed.
A. is B. has C. are D. have
33. The camera is ____ expensive ____ I can’t afford it.
A. so; that B. such; that C. so; as to D. enough; that
34. Would you please keep silent The weather report ____ and I want to listen.
A. is broadcast B. is being broadcast
C. has been broadcast D. had been broadcast
35. He seldom has lunch at school, ________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hasn't he B. has he C. doesn't he D. does he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Water and its importance to human life were the centre of the world’s attention last week. March 22 was World Water Day and 36 the theme “Water for Life”.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live without 37 drinking water. The United Nations 38 to cut this number in half by 2015.
Solving such a big problem seems like a(n) 39 challenge. But everyone, 40 teenagers, can do something to help. A teenage girl in the US has set an example to the 41 of her age around the world.
Rene Haggerty, 13, was awarded the 2004 Gloria Barron Prize for her work— 42 discarded(废弃的) batteries(电池)which pollute water.
In 2003, Haggerty went on a field trip to the Great Lakes Science Centre in Ohio. There she saw an exhibit about how 43 in old batteries harm the water of Lake Erie.
Haggerty learnt that 44 the batteries was an easy solution. “I think everybody can do it, because everyone 45 batteries, and it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With these words, she began to 46 awareness in her area.
She 47 her county government and school board. She got permission to start a recycling programme in schools 48 the public library, hospital, and churches. With help from her family, friends and local waste-management 49 , she gathered containers, arranged transportation, and made a(n) 50 video.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she collected four tons of batteries and drew the attention of officials, who were in charge of a battery recycling programme but had made 51 progress.
When asked 52 she feels like a hero, Haggerty is quite ____53 . “Not really. Well, maybe for the fish I saved!”
Every year the Gloria Barron Prize 54 young Americans aged 8 to 18 who have shown leadership and courage in 55 the public and the planet. Each year ten winners receive US $ 2,000 each, to help with their education costs or their public service work.
36. A. had B. gave C. wrote D. discussed
37. A. enough B. safe C. much D. polluted
38. A. asks B. orders C. hopes D. ensures
39. A. good B. strong C. important D. unreal
40. A. especially B. sometimes C. even D. seldom
41. A. boys B. others C. students D. grown-ups21世纪教育网
42. A. collecting B. selling C. buying D. using
43. A. things B. chemicals C. water D. air
44. A. making B. recycling C. reducing D. handling21世纪教育网
45. A. uses B. has C. throws D. needs
46. A. tell B. increase C. spread D. inform
47. A. talked to B. listened to C. heard from D. thought about
50. A. industrial B. agricultural C. scientific D. educational
51. A. much B. no C. some D. little
52. A. if B. how C. when D. why
53. A. proud B. glad C. modest D. worried
54. A. praises B. helps C. supports D. honors
55. A. awarding B. saving C. serving D. favoring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共15小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A
Believe it or not, a rain check is not a weather report. A rain check is a small piece of paper. When can you get a rain check Well, if you are going to a ball game or some other open-air activity and it is called off because of rain or some other reason, you may receive a rain check. With it you may go there again without paying.
You may also receive a rain check at a shop. As you know, sometimes when you go to a shop to buy something which is on sale, it is sold out. You may ask the assistant to give you a rain check and with it you can go again next time to buy what you need at the sale price.
Here’s another way to use this word. If someone invites you to go somewhere, you would like to go very much but cannot, you may say “May I have a rain check ” This means, “I will come next time.” But you can never say “May I take a rain check ” when your teacher gives you some homework.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一下句子的正(T)误(F)。
56. A rain check is a piece of paper with weather report on it. ( )
57. When a ball game is called off because of rain, we can get a rain check. ( )
58. We can buy something we need without paying with a rain check. ( )
59. Sometimes a rain check means “I will come next time.” ( )
60.Teachers will be glad to give their students a rain check when they ask them to do some homework. ( )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B
In modern society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argument about competition. Some value it highly, believing that it is responsible for social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Others say that competition is bad; that it sets one person against another; that it leads to unfriendly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I have taught many children who held the belief that their self-worth relied(依赖)on how well they performed at tennis and other skills. For them, playing well and winning are often life-and-death affairs. In their single-minded pursuit(追求)of success,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other human qualities is sadly forgotten.
However, while some seem to be lost in the desire to succeed, others take an opposite attitude. In a culture which values only the winner and pays no attention to the ordinary players, they strongly blame competition. Among the most vocal are youngsters who have suffered under competitive pressures from their parents or society. Teaching these young people, I often observe in them a desire to fail. They seem to seek failure by not trying to win or achieve success. By not trying, they always have an excuse: “ I may have lost,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I really didn’t try.” What is not usually admitted by themselves is the belief that if they had really tried and lost, that would mean a lot. Such a loss would be a measure of their worth. Clearly, this belief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rue competitors who try to prove themselves. Both are based on the mistaken belief that one’s self-respect relies on how well one perform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s. Both are afraid of not being valued. Only as this basic and often troublesome fear begins to dissolve(缓解) can we discover a new meaning in competition.
61. 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A. Competition helps to set up self-respect.
B. Opinions about competition are different among people.
C. Competition is harmful to personal quality development.
D. Failures are necessary experience in competition.
62. Why do some people favor competition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It pushes society forward.
B. It builds up a sense of duty.
C. It improves personal abilities.
D. It encourages individual efforts.
63. The underlined phrase "the most vocal" in Paragraph 3 means __________.
A. those who try their best to win
B. those who value competition most highly
C. those who are against competition most strongly
D. those who rely on others most for success
64. What is the similar belief of the true competitors and those with a "desire to fail"
A. One's worth lies in his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others.
B. One's success in competition needs great efforts.
C. One's achievement is determined by his particular skills.21世纪教育网
D. One's success is based on how hard he has tried.
65. Which point of view may the author agree to
A. Every effort should be paid back.
B. Competition should be encouraged.
C. Winning should be a life-and-death matter.
D. Fear of failure should be removed in competition.
C
Photos that you might have found down the back of your sofa are now big business!
In 2005, the American artist Richard Prince’s photograph of a photograph, Untitled (Cowboy), was sold for $ 1, 248, 000.
Prince is certainly not the only contemporary artist to have worked with so-called “found photographs”—a loose term given to everything from discarded(丢弃的) prints discovered in a junk shop to old advertisements or amateur photographs from a stranger’s family album. The German artist Joachim Schmid, who believes “basically everything is worth looking at”, has gathered discarded photographs, postcards and newspaper images since 1982. In his on-going project, Archiv, he groups photographs of family life according to themes: people with dogs; teams; new cars; dinner with the family; and so on.
Like Schmid, the editors of several self-published art magazines also champion (捍卫) found photographs. One of them, called simply Found, was born one snowy night in Chicago, when Davy Rothbard returned to his car to find under his wiper(雨刷) an angry note intended for some else: “Why’s your car HERE at HER place ” The note became the starting point for Rothbard’s addictive publication, which features found photographs sent in by readers, such a poster discovered in our drawer.
The whole found-photograph phenomenon has raised some questions. Perhap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is: can these images really be considered as art And if so, whose art Yet found photographs produced by artists, such Richard Prince, may riding his horse hurriedly to meet someone Or how did Prince create this photograph It's anyone's guess. In addition, as we imagine the back-story to the people in the found photographs artists, like Schmid, have collated (整理), we also turn toward our own photographic albums. Why is memory so important to us Why do we all seek to freeze in time the faces of our children, our parents, our lovers, and ourselves Will they mean anything to anyone after we've gone
66. The first paragraph of the passage is used to _________.
A. remind readers of found photographs
B. advise reader to start a new kind of business
C. ask readers to find photographs behind sofa
D. show readers the value of found photographs
6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Joachim Schmid _________.
A. is fond of collecting family life photographs
B. found a complaining not under his car wiper
C. is working for several self-published magazines
D. wondered at the artistic nature of found photographs[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8. The underlined word "them" in Para 4 refers to __________.
A. the readers B. the editors C. the found photographs D. the self-published magazines
69. By asking a series of questions in Para 5, the author mainly intends to indicate that ________.
A. memory of the past is very important to people
B. found photographs allow people to think freely
C. the back-story of found photographs is puzzling
D. the real value of found photographs is questionable
70.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found photographs can be described as _________.
A. critical B. doubtful C. optimistic D. satisfie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注意:本卷一律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四部分 (共三节,满分45分)
第一节:根据下列各句句意及所给单词或短语的汉语提示,写出该单词或短语的正确形式。
(每空1分,满分10分)
71. I have a large __________(收藏)of books on chess. Maybe we can exchange some books to read.
72. As soon as you send us your plan, we'll send you a reply __________.(立刻)
73. What are the __________(优势)of having a mobile phone
74. __________(判断)from his accent, he must come from the north.
75. I'm just __________(好奇的)about what is happening over there.
76. There will be a talk about __________(文化的)differences this evening.
77. __________(诚实)is the best policy.
78. It will be a __________(浪费)of time to cook food every day.
79. The temple over there __________(属于)to the local government.
80. They all went to the __________(电影院)last Friday night.
第二节:单句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句中的错误。每题只有一个错误,按下列情况改正:此句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句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此句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句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此句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句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注意:此题没有正确的题。
81. He is so a great man that we all show our respect to him. 81.____________
82. What a touching story ! I was moving to tears. 82.____________
83. I'll let you know more about the trip as soon as I will work out the plan. 83.____________
84. I think it is wrong for you to stare at others. 84.____________
85. Although he failed again, but he would not give up. 85.____________
86. As the result, they saved 90% of the trees in the forest. 86.____________
87. It is necessary of us to do sports now and then. 87.____________
88. In a rainy night, he came back home alone. 88.____________
89. John went fishing with one of his friend the other day. 89.____________
第3节 Beside English, he can also speak German, French and Spanish. 90.____________
第4节 书面表达 (满分25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乡村度假。请根据一下信息,简单地说一下人们喜欢去乡村度假的原因:
1. 乡村空气清新;
2. 可以听到鸟儿歌唱,可以钓鱼、游泳;
3. 安静,人少;
4. 乡村吃住便宜。
注意:
1. 可以适当增加情节,不能逐句翻译;
2. 词数80~100个
参考词汇:accommodations 吃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座号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
2.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答案都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21世纪教育网]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
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发电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电磁感应,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
A.奥斯特 B.赫兹
C.麦克斯韦 D.法拉第
2.我国已经制定了登月计划,假如宇航员登月后想探测一下月球表面是否有磁场,他手边有一只灵敏电流表
和一个小线圈.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直接将电流表放于月球表面,看是否有示数来判断磁场有无
B.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沿某一方向运动,如电流表无示数,则判断月球表面无磁场
C.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沿某一方向运动,如电流表有示数,则判断月球表面有磁场
D.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分别绕两个互相垂直的轴转动,月球表面若有磁场,则电流表至少有一次示数不为零
3.关于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中磁通量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
B.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
C.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快,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
D.线圈中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动势增大,线圈中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动减小
4.如图所示是电容式话筒的示意图,它是利用电容制作的传感器。话筒的振动膜前面镀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距膜几十微米处有一金属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和这个金属板构成电容器的两极。在两极间加一电压U,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使电容发生变化,导致话筒所在电路中的其它量发生变化,使声音信号被话筒转化为电信号。其中导致电容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电容器两板间的( )
A.距离变化 B.正对面积变化
C.介质变化 D.电压变化
5.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从图示位置(稍离导轨平面)绕O1O2轴转动90o的过程中,放在导轨右端附近的金属棒ab将( )
A.向右运动 B.向左运动 C.静止不动
D.因不知道条形磁铁的哪一端为N极,也不知道条形磁铁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故无法判断
6.在电路的M、N间加一如图所示的正弦交流电,负载电阻为100 Ω,若不考虑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则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 )
A.220 V,2.20 A B.311 V,2.20 A
C.220 V,3.11 A D.311 V,3.11 A21世纪教育网
7.下列应用哪些与涡流有关( )
A.真空冶炼炉
B.探雷器
C.家用电度表
D.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
8.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可知( )
A.在B和D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B.在A和C时刻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
C.从A时刻到D时刻线圈转过的角度为π弧度
D.若从O时刻到D时刻经过0.02s,则在1s内交流电的方向改变100次
9.变压器的基本原理是( )
A.电流的磁效应 B.电磁感应
C.楞次定律 D.电路欧姆定律
10.如图所示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 )
A.5 A B.A
C.3.5 D.A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的电路,L1和L2是两个相同的小电珠,L是一个自感系数相当大的线圈,其电阻与R相同,由于存在自感现象,在电键S接通时, 灯最亮;S断开时, 灯先熄灭。
12.如图所示,是自动水位报警器的示意图,其中继电器的线圈通过电流时,磁铁吸引衔铁1,使它与触头3断开,与触头2接触。若要求水位正常时绿灯亮,高出一定水位时红灯亮,现有红、绿灯泡各一个,红灯泡应安在 位置,绿灯泡应安在 位置(填A或B)。
13.如图所示的交流电路中,如果电源电动势的最大值不变,交流电的频率增大时,可以观察到电灯L1 的亮度 ,电灯L2的亮度 , 电灯L3的亮度 。
14.如下图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1)将图中所缺导线补接完整。
(2)如果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
A.将原线圈迅速插入副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 。(填“向左偏转一下”或“向右偏转一下”或“不偏转”)
B.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时,灵敏电流计指针 (填“向左偏转一下”或“向右偏转一下”或“不偏转”)[21世纪教育网
三、计算题(共分4小题。15题8分,16题9分,17题11分,18题12分,共40分。必须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只有答案不给分。)
15.(8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输入的交流电压U1=220 V,有两组副线圈,其中n2=36匝,标有“6 V 9 W”、“12 V 12 W”的电灯分别接在两副线圈上均正常发光,求:
(1)原线圈的匝数n1和另一副线圈的匝数n3;
(2)原线圈中电流I1 。
16.(9分)如图1所示,匝数200匝的圆形线圈,面积为50cm2,放在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并设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时,磁感应强度为正。线圈的电阻为0.5Ω,外接电阻R=1.5Ω。当穿过线圈的磁场按图2所示的规律变化时,求:
(1)0—0.1S内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
(2)作出线圈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逆时针方向为正) (不必写计算过程)
17.(11分)如图所示,一U形光滑金属框的可动边AC长0.1m,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为0.5 T。在一水平力F的作用下,AC以8 m/s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右运动,电阻R为4 Ω,AC的电阻为1Ω(其它电阻均不计)。求:
(1)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及方向;
(2) 水平拉力F的大小;
(3) 电阻R两端的电压。
18.(12分)一台交流发电机额定输出功率为P=4.0×103KW,以400V的电压接到升压变压器后向远方输电。若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0Ω,允许输电线损失的功率为10﹪,使用的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都是理想变压器,求:
(1)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得匝数之比和输出电流。
(2)为了使远方得用户负载能获得得220V工作电压,则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得匝数比是多少?实际输送到用户的总功率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入后面的答题卡中,否则答题无效。)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有 ①杞人忧天 ②用烛光装满小屋 ③拔苗助长 ④司马光砸缸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3、欧洲有一首古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地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4、唯心主义是把人类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碎片片面地夸大了,以致陷入了错误中。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④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所有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的有形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6、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7、日本卡通形象“皮卡丘”、“龙猫”乃至爱知世博会的吉祥物等,都非常抽象,都给人以新奇的幻想。因此可以说
A.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世界没有的事物
B.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
C.意识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D.意识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8、我们常说,做事情一要“尽力”,二要“量力”。这两个要求共同体现了
A.主观要符合客观 B.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有机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9、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做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 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④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11、漫画中的小男孩违背了
①联系的普遍性 ②联系的可变性 ③联系的客观性 ④联系的条件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管子·兵法》中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A.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3、“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这体现了
A.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
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
D.系统优化的方法
1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下列成语能体现该原理的是
A.拔苗助长 B.好事多磨 C.沧海桑田 D.舍卒保车
15、汪正正在《超越梦想》中唱道:“不在乎等待几多轮回/不在乎欢笑伴着泪水/超越梦想一起
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这首歌曲蕴涵的哲理是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要果断地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④新事物得到人们的认同有一个艰难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作为传统文化精华——古人的名言名句,富有哲理性,对我们的今天仍然产生重要影响。下
列名言名句能够体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7、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
C.主、次矛盾的统一 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8、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这说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需要
①坚持辩证的否定,既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
②维护民族文化的完整性,挖掘和照搬传统文化
③坚持“扬弃”,既要克服其过时消极的内容,又要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
④ 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因为它是完全过时的东西。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气候预报、环境控制、飞行器设计、系统生物学等领域都需要千万亿次甚至更高性能的计算机。因此,“天河一号”投入使用后,必将推动科学研究的速度。这体现了
A.创新能够更新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1世纪教育网
B.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D.创新通过改变社会生产关系,促进经济发展
20、右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会议强调改革分配制度,这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 规律。
A.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C.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2、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23、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 ” 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24、当代国际管理界有句名言:智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智力更重要,品德比素质更重要。这种人才标准的哲学依据是
A.人生价值取决于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B.人生价值是通过人的智力、素质、品德表现出来的
C.智力、素质、品德成为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条件
D.价值观对人的智力与素质的发挥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5、右边漫画《今日武松》体现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能指导人们行动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
C.自然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26、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 ,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选择“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27、“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21世纪教育网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28、王先生采用银行按揭贷款方式买了一套40万元的新房,首付15万元,然后在1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5万元及利息6万元,其中的40万元房价、15万元首付、6万元利息分别体现了货币的   职能。 
A.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29、没有稳定收入的人士很难申请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因为银行信用卡是
A.商业银行对年满18周岁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C.商业银行对拥有房、车等资产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D.商业银行对喜欢提前消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30、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2012年8月22日,100美元兑换633.48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并取得了很大成绩。某班同学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9分)
32、多年来,我国的淡水渔业的养殖普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造成对江河湖泊和水库的过度利用,极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如追求高产而实施的化肥养鱼直接增加了水体氮磷含量,为提高“家鱼”成活率而过量捕捞食鱼性鱼类,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等。针对这一状况,“以鱼养水”——水利部科学研究院水库渔业研究所运作一年的试验近日获得了成功。
“以鱼养水”打破了传统的“以水养鱼”的思维定势,具体操作是,首先放养一定数量的食鱼性鱼类,让它吃掉水库中的野杂鱼,野杂鱼减少,使浮游动物大幅度增加,浮游动物再吃掉水中大量的浮游植物。这样一来,水中的主要污染成分——氮和磷也会减少,达到净化水的目的。“以鱼养水”试验的成功意味着我国的常规淡水渔业的养殖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请问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6分)
33、由病菌引发的疾病曾经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每一种传染病用抗生素治疗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但这是抗生素被滥用之前的事情了。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由于药物的滥用,使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病菌相继诞生。过去一个病人用几十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活命,而相同病情,现在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没有效果。由于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请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谈谈人们应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16分)
34、近年来,我们的社会“最美”辈出:“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战士”、“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大学生”、“最美孕妇”、“最美女孩”、“最美小伙”······他们的事迹引发了社会强烈的反响。
请结合“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回答: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如何才能做到“最美”?(9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制卷:代家磊 审核:张磊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
题卡上,否则无效,完卷时只要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某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以北为温带,以南为寒温带。依次回答1~2题。
1、该点的地理坐标为( )
A.66°34′N、20°W B. 66°34′N、160°E
C. 66°34′S、160°E D. 66°34′S、20°W
2、该点应位于( )
A.太平洋中 B.大西洋中 C.印度洋中 D.北冰洋中
读图1,回答3~4题
3、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 )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
A.①所在方格 B.②所在方格
C.③所在方格 D.④所在方格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读图2,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其飞行方向是( )
A.一直向正南方向 B.一直向东南方向
C.先向正南,后向西南 D.先向东南,后向西南
6、读图3,在四幅等高线示意图中,能够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图3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7、读图4,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地形按图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
B.图中海拔最高的是图③,相对高差最大的是图①
C.图中地形按图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D.图中海拔最高的是图④,相对高差最大的是图②
图5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图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8-9题。
8、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
A. a B.b C.c D.d
9.、d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
读图6,回答10—12题
10、四图中属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两侧属同一大洲、并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 )21世纪教育网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两侧分属两个大洲,但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7是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中哈石油管道已于2005年底竣工,这是我国第一条陆路管道进口石油。该国石油的主要输出地区是( )
A.里海沿岸及其湖盆地区
B.咸海周围及其湖盆地区
C. 南部沙漠地区
D.西南部高加索山地区
14其邻国中有“白金治国”称号的是( )
A.土库曼斯坦 B.塔吉克斯坦
C.乌兹别克斯坦 D.吉尔吉斯斯坦
图8是“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
A.P3>P2>P1 B.P2>P3>P1
C.Pl>P2>P3 D.Pl>P3>P2
16.此时a点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17.造成该岛降雪集中于P3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气压状况 D.海陆位置
18.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B.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园
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 D.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回答19~20题。
19、在湄公河流域综合开发中,我国云南境内江段的主要效益在于( )
A.防洪 B.灌溉 C.航运 D.水电
20、关于开发湄公河流域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 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
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 ④加强中国同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下面两图分别为某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和世界某区域,读图回答21—23题。
图9
21、该建筑位于右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22、该建筑所在国家大多数居民信奉 ( )
A.基督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23、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 ( )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比①地气温年较差大
  
24、关于南亚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北部为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  B.中部为印度河和恒河平原
C.南部为德干高原 D.德干高原东高西低
 
25、在海底地形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的是 ( )
A.大陆坡 B.洋盆  C.是海岭  D.大陆架
第II卷
二、综合题(共5大题,50分)
26、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8分)
(1) 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分别是:
A_______、 B_______、C ________、D ___________、
(2) 图中小清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该河在图示范围内的落差H的范围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还有可能有河流流出的地方在_____处,它与小清河的分水岭在_____处(填字母)。
27、读图13“四种气候类型直方图”和图14“风向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根据图14中的风向判断,图示是______半球
季。
(2)根据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在图14中与其相对应的位置分别是(填写代表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四图中的_____图,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乙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C、D同为30° N——40°N之间的大陆,
但气候类型却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8.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开幕。沙特阿拉伯展馆(图1)定名为“阿拉伯之城”,主题为“生命的活力”,其灵感来自于沙漠中的绿洲,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大船,展馆着重展示在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的严酷自然环境下,如何创建美丽的城市、营造美好的生活。
材料二 图15是沙特阿拉伯及其周边地区的示意图。
图15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沙特阿拉伯位于________板块;一百万年后,红海面积将比现在________。
(2)“能源之城”是沙特馆展示的特色之一,这里的“能源”是指________。世博会开幕时,一艘满载该种能源的轮船从波斯湾沿岸出发驶往上海,途经阿拉伯海时将________(顺,逆)水航行。
(3)为什么沙特阿拉伯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2分)
29、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8分)21世纪教育网
(1)图中A —B—C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其中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越的半岛,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
30、读材料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有诗为证“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陈毅诗)。说出图示地区的山河大势,分析河流上下游地貌形成中外力作用的不同特点。(5分)
(2)说出该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的主要特点。(2分)
(3)从大气环流方面,分析产生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的原因。(3分)
(4)说出本地区城市分布的基本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发展的有
a
b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种试纸,在使用时预先不能用蒸馏水润湿的是( )
A.红色石蕊试纸 B.蓝色石蕊试纸 C.碘化钾淀粉试纸 D.PH试纸
2.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1.0mol/L,经过20s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mol/L,在这20s内它的反应速率为 ( )
A、0.04 B、0.04mol / (L.s) C、0.08mol(L.s) D、0.04mol / L
3.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P(g)+ Q(g) R(g)+ S(g)下列说法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P、Q、R、S的浓度相等
B、P、Q、R、S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C、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D、用P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与用Q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4.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 C(OH-)= 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 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5.pH值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 值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 )
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过程
C.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强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全部溶解
7.从下列事实,找出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B.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
C.反应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
8.在2A + B = 3C + 4D的反应中,下列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VA =0.5mol / (L.min) B、VB =0.3mol / (L.min)
C、VA =0.8mol / (L.min) D、VD = 1mol / (L.min)
9.在反应3H2 + N2 2NH3 中,经一段时间后,氨的浓度增加了0.6mol / 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 / (L.s),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 )
A、0.44s B、1s C、0.33s D、2s
10. 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 )
A、导电能力 B、相对分子质量 C、电离程度 D、溶解度
11.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 Na+ NO3- Cl- B.K+ Na+ Cl- NO3-
C.K+ Na+ Cl- AlO2- D.K+ NH4+ SO42- NO3
12. 25℃的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
A.pH = 11的溶液 B.c(OH-) = 0.12 mol/L的溶液
C.1L中含有4 g NaOH的溶液 D.c(H+) = 1×10-10 mol/L的溶液
1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CO + NO2 CO2 + NO 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降温后CO的浓度增大 D、降温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14.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
A.HBr、HCI、BaSO4 B.HF、CH3COONa、Na2S
C.NaOH、Ca(OH)2、NH3·H2O D.HClO、NaF、Ba(OH)2
15.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HI(g) H2(g)+ I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时,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大氢气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缩小体积 ⑤增大HI的浓度 ⑥减小压强 ( )
A、①③⑥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6.下列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 2NO2 N2O4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C(s)+ CO2 2CO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N2 + 3H2 2NH3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H2S H2 + S(s)(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7. pH值相等的盐酸(甲)和醋酸(乙),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已全部溶解且放出气体一样多,为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的速率:甲>乙 B.反应所需时间:甲<乙
C.反应开始时,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 D.反应结束时,pH值:甲<乙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9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1.(4分)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反应的条件,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被破坏,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
22. (2分)(1)250C、101kPa时,____________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7mol/L,则此时酸溶液的c(OH-)为___________mol/L;
23.(4分)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
氢硫酸 , ,
氢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3分)
24.(4分)已知反应:aA(g) + bB(g) cC(g) 根据图形
推测:
(1) P1 _____P2 ( 填 > 或 < )
(2) a + b _______c ( 填 > 或 < )
25.(14分)求25℃时以下溶液的pH
(1) pH=3的盐酸与pH=5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后,pH= ____________
(2) pH=10和pH=12的两种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 pH=9的NaOH溶液稀释到原来的10倍后,pH= ____________,再稀释到原来的1000倍后,pH___________。
(4)pH=12的NaOH和pH= 4的HCl等体积混合后,pH= ____________
(5)pH=12的NaOH和pH=1的HCl等体积混合后,pH= ____________
(6)pH=12的NaOH和pH=2的HCl等体积混合后,pH= ____________
26.(8分)今有①CH3COOH、②HCl、③H2SO4 三种溶液,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它们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的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的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
(3)中和同一烧碱溶液,需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
(4)体积和浓度相同的①、②、③三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27.(7分)用0.20mol/L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根据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带有玻璃活塞的滴定管盛放 ;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到达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
(2)根据下表的数据,计算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标准酸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第一次 10.00 0.50 20.40
第二次 10.00 4.00 24.10
(3)实验过程中存在着下列操作,请将其对测定结果产生的影响填在空格中(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盛盐酸的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盐酸润洗,则滴定结果 。
②开始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则滴定结果 。
③锥形瓶未用待测的NaOH溶液润洗,则滴定结果 。
④开始平视读数,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则滴定结果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8.(6分) 将4mol SO2与2molO2放入4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
2SO2 + O2 2SO3 测得平衡时混合物总的物质的量为5mol,求:
(1)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2)平衡时SO2的转化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注意:在答题卡上答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 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工厂生产的产品,用速度恒定的传送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之前,质检员每隔3分钟从传送带上特定位置取一件产品进行检测,这种抽样方法是 (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其他抽样方法
2.将一枚硬币向上抛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 (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A.必然事件 B.随机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无法确定
3.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8,离心率是,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
A. B. 或
C. D. 或
4.是成立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有三个游戏规则如下,袋子中分别装有形状、大小相同的球,从袋中无放回地取球,问其中不公平的游戏是 ( )
游戏1 游戏2 游戏3
袋中有3个黑球,1白球 袋中有2个黑球,2个白球 袋中有1黑球,1个白球
取1个球,再取1个球 取1个球,再取1个球 取1个球
若取出2个球同色,则甲胜 若取出2个球同色,则甲胜 若取出黑球,则甲胜
若取出2个球异色,则乙胜 若取出2个球异色,则乙胜 若取出白球,则乙胜
A.游戏2 B游戏3 C游戏1和游戏2 D.游戏1
6.设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的值为 ( )
A.4 B.3 C.2 D.1
7.现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共5本书,从中任取1本,取出的不是语文和英语书
的概率为 ( )
A. B. C. D.
8.已知抛物线的准线与圆相切,则的值为 ( )
A. B .1 C. D.2
9.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 )
A. B. C. D.
10. 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 , 则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③“若 ,则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逆命题;其中真命题为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锅中煮有芝麻馅汤圆6个,花生馅汤圆5个,豆沙馅汤圆4个,这三种汤圆的外部特征完全相同,从中任意舀取4个,则每种汤圆都至少取到1个的概率为 ( )
A. B. C. D.
12.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椭圆的离心率
为 ( )
A. B. C. D.
2. 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设是常数,若点是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 .
14.若命题的逆命题是,命题的逆否命题是,则是的 .
15.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则的值介于0到之间的概率为 .
16.若直线和⊙:没有交点,则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个数为 .
第Ⅱ卷
三.解答题(写出必要解题步骤,在答题卡上答题,17题10分,18--22每题12分,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0分)求经过两点,的椭圆方程及离心率.
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生产过程中,测得纤维产品的纤度(表示纤维粗细的一种量)
分组 频数
合计
共有100个数据,将数据分组如右表:
(1)画出频率分布表,并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估计纤度落在中的概率;
(3)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出纤度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19.(本小题满分12分)盒中有6只灯泡,其中2只次品,4只正品,有放回地从中任取两次,每次取一只,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取到的2只都是次品;
(2)取到的2只中正品、次品各一只;
(3)取到的2只中至少有一只正品.
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 它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求双曲线的方程及其离心率.
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内一点的弦,若点恰为弦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的两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平面内两点、同时满足①;②;③;求△的顶点的轨迹方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注意:在答题卡上答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 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若,则的原命题、逆否命题是 ( )
A. 真,真 B. 真,假 C . 假,真 D . 假,假
2.把标号为1,2,3,4的四个小球随机的分发给甲、乙、丙、丁四个人,每人分得一个,
事件“甲分得1号球”与事件“乙分得1号球”是 ( )
A.互斥但非对立事件 B.对立事件
C.相互独立事件 D.以上都不对
3. 某通讯公司推出一组手机卡号码,卡号的前七位数字固定,从“”到
“”共10000个号码,公司规定:凡卡号的后四位带有数字“4”或“7”
的一律作为“优惠卡”,则这组号码中“优惠卡”的个数为 ( )
A.2000 B.4096 C.5904 D.8320
4. 一个总体分为A、B两层,其中个体数之比为4:1,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
量为10的样本,已知B层中甲、乙都被抽到的概率为,则总体中的个数数为 ( )
A.20 B.30 C.40 D.50
5.是成立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信号兵把红旗与白旗从上到下挂在旗杆上表示信号。现在有3面红旗,2面白旗,把这5面旗
都挂上去, 可表示不同信号的种数是 ( )
A.120 B.10 C.60 D.20
7.已知的展开式中,第五项与第三项的二项式系数之比为14:3,则展开式的常数
项是(  )
A.160 B.80 C.180 D.64
8.已知椭圆两条准线间的距离是焦距的2倍,则其离心率为(   )
A. B. C.6 D.2
9.已知M为抛物线上一动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点P(3,1),则|MP|+|MF|的最小
值为 ( )
A. 3 B.4 C.5 D.6
10.袋中有5个球,3个白球,2个黑球,现每次取一个,无放回地抽取两次,第二次抽到白球
的概率为( )
A. B. C. D.
11.阅读下面的流程图,若输入a=6,b=1,则输出的结果是 (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2 B.3 C.4 D.5
12.若直线和圆O:没有交点,则过点的直线与椭圆
的交点个数为 ( )
A.至多一个 B.2个 C.1个 D.0个
2. 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一个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的2倍,且过点(2,-6),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14.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
则时速在[60,70)的汽车大约有 辆.
15.已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与的展开式中的
系数相等,则= .
16.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 (“真命题”或“假命题”)
第Ⅱ卷
三.解答题(写出必要解题步骤,在答题卡上答题,17题10分,18--22每题12分,共70分)
17.(10分)盒中有6只灯泡,其中2只次品,4只正品,有放回地从中任取两次,每次取一只,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取到的2只都是次品;
(2)取到的2只中正品、次品各一只;
(3)取到的2只中至少有一只正品.
18.(12分)过点P(3,4)的动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A,B,过A,B分别作两轴的垂线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
19.(12分)已知
求:(1)
(2)
(3)
(4)
20.(12分)某单位6个员工借助互联网展开工作,每个员工上网的概率都是0.5(相互独立)。求:
(1)至少3人同时上网的概率;
(2)至少几人同时上网的概率小于0.3?
21. (12分)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过点P(0,-2)及F1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求⊿ABF2的面积
22.(12分)某市公租房的房源位于A,B,C三个片区,设每位申请人只申请其中一个片区的房源,且申请其中任一个片区的房源是等可能的,求该市的任4位申请人中:
(1)恰有2人申请A片区房源的概率
(2)申请的房源所在片区的个数的分布列和期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