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地理中考练真题 第十一章 第三讲 河流和自然灾害(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初中地理中考练真题 第十一章 第三讲 河流和自然灾害(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简介

第十一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河流和自然灾害
【河南题组】
(2019 河南学业考)2018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时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赞长江】
材料一 啊,长江!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图1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1)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①说出长江为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答出两点即可)
②说出长江中下游适合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答出两点即可)
【忧长江】
材料二 图2为 2004-2016 年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废水排放量统计图。
(2)2004-2016 年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废水排放量整体呈现 趋势,其中 游的废水排放量最大。
(3)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和干旱。
【爱长江】
(4)列举长江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答出两点即可)
(5)请你写出一条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并简述其主要作用。
【全国题组】
(2020 怀化学业考)下图为 1955 年-2018 年长江口输沙量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2010 年长江口年输沙量的数值是 ( )
A.1亿吨 B.2 亿吨
C.3 亿吨 D.4 亿吨
2.2000 年以来长江口年输沙量下降明显的原因有 ( )
①上游山区砍伐林木
②中游湖泊围湖造田
③上游植被恢复
④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21·恩施学业考)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对沿岸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完成3、4题。
3.关于黄河流经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省的简称是秦或陇
B.②省有三峡水利枢纽
C.③省灌溉水源充足
D.④是我国煤炭大省
4.关于黄河流域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上游土地荒漠化严重
②中游凌汛严重
③中游有黄土风情——信天游
④上中游为下游提供电力保障
⑤下游江阔水深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2021·眉山学业考改编)读黄河流域图,完成5~8题。
5.黄河流经了9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龙羊峡水电站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
A.陕西省 B.山西省
C.甘肃省 D.青海省
6.当地人用“一碗水,半碗泥”来形容浑浊的黄河水,这里的“当地人”最可能生活在( )
A.兰州附近河段
B.三盛公附近河段
C.河口附近河段
D.桃花峪附近河段
7.三盛公水电站至河口河段流经的地形区是 ( )
A.河套平原 B.黄土高原
C.汾河谷地 D.渭河平原
8.下列关于桃花峪以下河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流速快 B.地上河
C.流域面积广 D.水能丰富
(2021·凉山学业考)下图是长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长江之歌》中唱到“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山”“大海”最有可能是 ( )
A.秦岭、南海
B.唐古拉山、东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昆仑山、黄海
10.下列关于长江流域防治洪灾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修建水利枢纽 B.加固河堤
C.围湖造田 D.退耕还林
(2021·天水学业考)3月14至15日,一场近十年来影响强度最强、范围最广的沙尘暴席卷了我国北方地区。受其影响,西安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严重污染,而同为陕西的汉中市空气质量级别却为优。下图为两城市位置示意。据此完成11~13题。
11.下列符号中表示沙尘天气的是 ( )
12.沙尘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它能使 ( )
A.土壤肥力增加,农业增产增收
B.大气能见度降低,交通隐患增加
C.山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D.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会急剧上升
13.这次沙尘天气过程中,陕西汉中市空气质量仍为优,未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
A.汉中市距离沙尘源地较远
B.沙尘天气势力弱,强度小
C.汉中市降水丰富湿度较大
D.秦岭山地阻挡作用显著
14.(2021·聊城学业考)读图回答问题。
(1)两条河流共同流经的省(区)有 ;为我国东西向交通大动脉的是 ;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是 。
(2)两大水系之间的分水岭是 (山脉),该山脉与 (河流)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请列举两例说明该线的地理意义。
(3)在下列选项中,选取合适的内容填入如图中空白方框内(填序号)。
①流经甲所在地形区  
②河堤决口,泛滥成灾
③流经乙地形区    
④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4)习主席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我国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保护。当前长江中下游的治理重点是 、 等。
【河南题组】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流域生态问题、气象灾害、环境治理等内容。第(1)题,长江为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有:提供灌溉水源,塑造平原,带来肥沃的土壤等。长江中下游适合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有: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江阔水深,水流平缓等。第(2)题,读图可得,2004-2016年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废水排放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下游的废水排放量最大。第(3)题,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和干旱。第(4)题,长江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等。第(5)题,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有退耕还湖、植树造林、疏通河道、营造防护林等;其中退耕还湖的作用是减小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恢复生态系统。植树造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流域内水土流失,减少中下游泥沙沉积,减少洪涝灾害。
答案:(1)①提供灌溉水源,塑造平原。②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江阔水深,水流平缓。
(2)上升 下
(3)洪涝
(4)防洪、发电。
(5)退耕还湖。减少洪涝灾害,恢复生态系统。
【全国题组】
1.B 2.D 本题组考查图的判读能力、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第1题,图中横坐标代表年份,纵坐标代表年输沙量。读图2010年对应年输沙量为2亿吨。第2题,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会减少水土流失,减少长江口输沙量。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如修建水库,使得水库上游流速减缓,部分泥沙会淤积于水库。
3.D 4.C 本题组考查省级行政区概况、黄河流域概况。第3题,图中①为陕西省,简称秦或陕,②省为河南省,有三门峡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③省为山东省,水资源不足。④为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煤炭大省。第4题,黄河流域上游位于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黄河中游从河口到桃花峪,河流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无凌汛现象。信天游主要在陕北地区,位于黄河中游。黄河上中游落差大,水能丰富,多水电站,为下游提供电力保障。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水量较小,河水较浅,航运价值低。
5.D 6.D 7.A 8.B 本题组考查省级行政区判读、黄河概况等。第5题,读图可知,龙羊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第6题,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增大,“一碗水,半碗泥”,桃花峪是黄河中游和下游分界,含沙量大。第7题,三盛公水电站至河口河段流经内蒙古自治区,该河段主要地形区为河套平原。第8题,桃花峪以下河段为黄河下游,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水流速度缓慢,泥沙沉积,为了防止河水决堤,两岸不断加高加固黄河大堤,逐渐形成“地上河”,受“地上河”影响,下游河段流域面积小。
9.B 10.C 本题组考查长江概况、洪涝灾害防治。第9题,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全长6 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第10题,修建水利枢纽、加固河堤是长江流域防治洪灾的工程措施,退耕还林有利于治理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减少中下游泥沙沉积,利用洪水下泄。围湖造田会造成湖泊蓄洪能力降低,会加剧中下游的洪灾。
11.D 12.B 13.D 本题组考查沙尘暴及其影响。第11题,读图,A表示雷电, B 表示霜冻,C表示台风,D 表示沙尘暴。第12题,沙尘天气会使沙源地土壤受到侵蚀,肥力下降;使沙尘沉积区土壤肥力增加,农业增产增收。沙尘天气出现时给人们的生产 、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大气能见度降低,交通隐患增加。暴雨会使山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沙尘天气对传染病的发病率无直接影响。第13题,沙尘暴受到秦岭山地阻挡,使汉中免受侵袭。
14.【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开发和治理。第(1)题,长江与黄河均源自青海省南部,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青海和四川。长江水量大,水运发达,被称为“黄金水道”,是我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长江与黄河上游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第(2)题,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之间的分水岭有巴颜喀拉山脉、秦岭等,图中山脉为秦岭,秦岭与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的地理意义有:①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⑤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⑥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⑦秦岭-淮河以北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3)题,由“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可知为黄河,流经图中的甲地区,甲位于黄土高原,该地区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到了下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为了防止洪水决堤,人们不断加高加固黄河大堤,泥沙继续淤积,逐渐形成“地上河”。下游地区,黄河一旦泛滥,往往会形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第(4)题,长江上游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中下游环境问题主要是泥沙沉积、洪涝灾害、水污染等问题,中下游治理的重点是防洪和治污。
答案:(1)青海、四川  长江  上游
(2)秦岭  淮河  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等(任意两例即可)
(3)① ④ ②
(4)洪涝灾害  水污染
PAGE
- 7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