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复习|七下.1-21课 填空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世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统一: 年,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年,隋朝灭掉南方的 朝,南北统一。开通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 ,巩固隋王朝对 的统治。(2)在位皇帝: (3)开凿时间: 年开始。(4)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 ,南达 。连接五大水系。(5)意义:加强了南北 。开创选拔官吏的 制度:(1) 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 时,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 年。隋朝创立 省 部制(唐朝进一步完善。)5. 年,隋朝灭亡。原因:隋炀帝的 ,(隋的暴政)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618年,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2.622年, 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 。唐太宗在位20多年,虚心 ,从善如流,知人 ,推行一系列革新的措施,政治较为 ,经济得到 ,国力 ,文教昌盛,史称“ ”。4. 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为后来“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统治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 ”。盛唐气象经济的繁荣:(1)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工具,如 和 。(2)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尤以 工艺水平最高。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 。(3)唐朝商业繁荣,都城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民族交往与交融:(1) 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 ”。(2)唐玄宗册封渤海郡王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 ,封南诏首领为 。(3)唐太宗时, 赞普 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 。唐太宗同意将 嫁给他。641年, 入藏。(唐蕃和亲)多彩的文学艺术:(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 创作的黄金时期.最为著名的有李白( )、杜甫( )、白居易等。(2)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 、 和欧阳询等。(3)著名的画家有 、 (《送子天王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 (1)日本的 (2) 东渡(3) 西行,著有《 》 (4)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统治后期发生的“ ”(发动者是安禄山、史思明),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逐渐形成 的局面。 起义,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3. 年, 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4. 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哪五代? 、 、 、 、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年,后周大将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以开封为东京,史称北宋,他就是宋太祖。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方面:“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2)政治方面: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实施 的制度。(3)经济方面:取消 收税的权力,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通过以上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大加强。3.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采取了 政策。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等)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 局面。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10世纪初, 族首领 建立契丹政权(以后改名为辽)。 辽与北宋的和战:(1)战: 之战(宋 宗时,主战大臣是 )(2)和:双方签订 之盟”。3.11世纪前期, 族首领 称大夏皇帝,史称西夏。第8课 金于南宋的对峙1.1115年, 族首领 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2.1125年,金灭 。 年,金军攻破开封, 灭亡。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 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 ,史称南宋。南宋与金的和战:(1)战: 抗金(“岳家军”) (2)和: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 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1)原因:北方人口大批 ,带去先进的 。(2)表现:由越南传入的 ;宋朝时,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 ”谚语。南方普遍种植 ,南宋后期, 种植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 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瓷器业:北宋兴起的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3)造船业:,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 。商业贸易的繁荣: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 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年, 完成了对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尊称为“ ”。2.1271年, 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元朝的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 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时期,各民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元朝创立的“ ”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今天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就来源于元朝的这一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台湾:在澎湖岛设置了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西藏: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 直接管辖。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形式行政管辖。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繁华的都市生活:(1)著名都市:北宋时的 、南宋时的 、元朝时的 。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2)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4)宋朝时, 、元宵节、端午节、 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宋词与元曲:(1)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杰出的词人有 、 、 等。(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 ,代表作是《 》。史学: 著名史学家、政治家 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 到 1300多年的历史。与 的《 》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名著。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活字印刷术是由 时的匠人 发明的。2. 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 ”。 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 ,后来被 商人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3. 时,中国人已经发明火药。 ,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4世纪初,火药又经 传到了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 。发达的中外交通:(1)古代著名的陆上 ,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2)元代建立四通八达的 。(3)元朝时,海上 进入鼎盛时期。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1.1368年, 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他就是 。(明朝)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1)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 ”。(2)在中央:朱元璋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 制度和中书省,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3)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 ,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4)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 。后来, 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 ”,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科举考试的变化:(1)明朝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 ”“ ”。 (2)对考试试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成为“ ”(“ 取士”)。 (3)影响: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考试书目,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经济的发展:(1)引进了原产于 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2) 是明代的纺织业中心。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3)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 ,安徽的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下西洋:(1)谁派的? (2)主要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 。(3)时间: 。(4)次数 :。(5)到达范围: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 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和 。2. 抗倭(“戚家军”),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3.1553年, 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明代三部科技名著:(1)明朝医药学家 写成了药物学巨著《 》,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 编写的《 》是一部科技巨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明代科学家 的《 》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名著。明长城东起 ,西至 ,总长万余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明朝的 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今故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4.明代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 》)(作者: )、《 》(作者: ) 和《 》(作者: )。 是明代后期最富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 》。明朝的灭亡 起义推翻明朝:(1)起义军提出“ ”的口号。(2)1644年,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3)1644年,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 自缢,明朝灭亡。满洲兴起:(1)1616年, 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2)1635年,改族名为 ,次年,改国号为 。明朝灭亡以后,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台湾:(1)1662年, 收复台湾(从 手里收复),他是我国历史上的 。(2)1684年,清政府设置 ,隶属 。(3)1885年台湾正式建 。 清朝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1)顺治帝册封 。(2)康熙帝册封 。(3)以后。历代 和 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4)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5)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 。 (6)1793年,清朝颁布《 》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规定金瓶掣签制等度)。巩固西北边疆(1) 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 叛乱。(2) 帝平定回部 叛乱。 (3)清朝设置 ,管辖整个新疆地区。(4)1771,蒙古族 在杰出首领 的率领下回归祖国。4.1685年、1686年的清朝(康熙帝时)抗击 (国家) 的两次 之战。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清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和发展 ,是“国之大计”,大力推行 政策,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出现了比较成熟的 ,有些颇具规模。(2)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 。(3)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如山西的 ,江南徽州府的 。人口的增长:康熙时,全国总人口达到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思考带来的影响?)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加强的表现:(1) 时设立的 ,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达到顶峰)。(2)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 ,(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3)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 上实行专制政策。(禁书毁书等)清政府实行“ ”政策,严格 对外贸易。(1)原因:① ② (2)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 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朝廷特许的“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3)评价(积极的和消极的):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清代的 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的《 》。2.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和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