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各主要成分占空气总体积的体积分数;2.学会用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过程与方法: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活动的设计,了解科学探究的程序,培养科学探究、自主学习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意识。2.通过实验探究和阅读,培养求异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初步形成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做出科学判断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难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教学流程】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 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的发现史等)探究3: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方案 探究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及问题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活跃气氛 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交流、猜测回答:空气 通过师生对话,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探究空气存在,引入课题 1、设问: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列举实例或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2、追问: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化学上如何测定氧气的含量?引出课题:空气的成分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或举生活实例,证明空气确实存在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 课堂从探究开始,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空气的组成 自学教材第74页。抢答:1、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分别所占比例。2、在100g洁净的空气,所含氧气约为21g。这句话对吗?观察图片,展示“空气成分发现历程”。设问:拉瓦锡得出的结论有问题吗? 自学,抢答观察,感受科学家的艰辛历程。 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敢于向权威质疑。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方案 1、(思路选择)教师深入一步提出新问题:怎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思路一:将其他气体除去,只剩下氧气,测定氧气体积。思路二:只将氧气除去,然后通过减少的体积来测定氧气的体积。2、(药品选择)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应注意哪些问题?参考资料:①木炭+氧气→二氧化碳(气)②铜 +氧气→氧化铜(固)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固)④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⑤镁 + 氧气 → 氧化镁(固)⑥镁 + 氮气 → 氮化镁(固) 3、出示两套实验装置:讨论:你能解释它们怎样测出空气成分的? 思考,确定“思路二”相对容易。明确选择药品的关键考虑:1、能消耗掉氧气,又不产生新的气体。2、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完。分组讨论,说出两套实验装置的原理。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养成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教师实验,学生观察。让学生感受本装置的环保功能。 观察实验现象,讨论:1、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会怎样移动?为什么?2、本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3、如果你得到氧气的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课堂练习知识升华 课堂练习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当堂训练,整理思路,达成共识。布置作业 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自行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课后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学以致用。 弥补课堂上时间的不足,课外拓展提升,实现知识的升华。课堂小结引发反思 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困惑? 谈个人收获1、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及注意事项2、空气的组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不断进行反思的习惯。板书设计:空气的成分空气的组成及体积比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34%二氧化碳(CO2):0.034%其他气体:0.00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思路:测定原理:热水白磷NaOH溶液(含酚酞)输液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