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5课 创编学习工具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Scratch程序设计的最后一课。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Scratch程序设计能力。本课意图通过学习工具的创编实例,让学生完整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脚本、运行调试这四个程序设计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使学生对程序设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帮助他们进行总结和提升。“分析问题”部分以“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为例,介绍分析问题环节主要需要考虑的内容。“设计算法”部分用流程图的方式呈现“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程序关键步骤的算法,流程图分主程序流程图和子程序流程图。“编写脚本”部分则引导学生根据算法设计编写相应的脚本实现程序功能。“运行调试”部分主要介绍如何调试并优化“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预设教学目标1.知道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了解每个环节的主要任务。2.通过创编“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工具对程序流程图的理解,感受完整的作品创编过程。预设教学重难点:重点:创编“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难点:设计合理的减法、除法出题方式。预设课时安排:2课时预设教学准备:加减乘除素材。教师课件预设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编程知识了,今天就要考验一下大家这段时间学习得怎么样了。今天我们要运用前面学到的询问交互、变量计分、列表存储、判断选择等知识来给低年级同学编写一个“倒计时口算练习”的学习工具。2.出示课题:创编学习工具。3.课件出示:完成一个完整的Scratch作品,一般需要经历4过个过程,你知道这四个过程的先后顺序吗?请你说一说。完成一个完整的Scratch作品,一般需要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脚本、运行调试等环节。二、分析问题1. 分析问题就是研究需求,明确创作的作品要达到的目标。“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一般包含:自动出题、用户回答、计时计分等必要功能。2.课件出示用户需求:①先出示运算方式,让用户选择“加”、“减”、“乘”、“除”。②产生两个算术运算数,倒计时开始计时。③用户输入“答案”,判断对错,做对加分,做错将错题进行记录。④时间到,给出得分,以及错题。说明:为了让用户能看到自己的错题 ,可以用列表来存储错题。三、设计算法1.在编写脚本之前,需要整理思路,设想好运算步骤或处理步骤,可以用流程图画出来。根据需要,可以将相对独立的部分设计成过程。2.捋一下这个学习工具的创作思路,课件出示主程序流程图。当绿旗被点击后,首先铁定需要初始化,然后让用户选择运算类型(加减乘除),用户选好后,开始计时,同时进行出题,判断对错,只要倒计时还没有到0,就不停地出题让用户练习,直到倒计时为0后,停止出题,给出得分,并呈现错题集,程序结束。3.对于“出题”和“判断对错”相信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了。课件出示子程序“出题”和“判断对错”的流程图。四、编写脚本1.在Scratch中,编写脚本就是根据算法写出计算机程序的过程,脚本要尽可能简洁优美,便于阅读。2.选择运算类型怎样才能知道用户选择的是哪一种运算类型呢?设置一个变量“运算符”,当用户点击“+”角色时,给变量“运算符”赋值为“+”;当用户点击“-”角色时,给变量“运算符”赋值为“-”;……3.当用户选择了某一种运算类型后,如何来判断可以开始出题和倒计时了?运算符被点击后,变量“运算符”的值不再是初始值0,那么就可以确定用户要进行运算练习了,确定之后,倒计时和出题同时开始。4.倒计时当用户确定运算后,广播“开始计时”,倒计时就开始计时了。设置一个变量“倒计时”,初始值可以设为60,每隔1秒减少1,一分钟后,倒计时为0。5.出题系统生成两个随机运算数。【设置变量“数a”和“数b”】给数a取一个随机数,给数b取一个随机数。加减乘除不同运算类型的区别是什么?【答案不同】系统生成两个随机运算数:“数a”和“数b”如果是“+”:答案是数a+数b如果是“-”:答案是数a -数b如果是“×”:答案是数a ×数b如果是“÷”:答案是数a ÷数b出的习题怎么展示出来?【设置变量“习题算式”】6.教你一招在出减法题时,可能会出现“不够减”的现象,如何确保被减数>=减数呢?①比较数a和数b的大小,如果数a比数b小,交换两个数。②将两个随机数的和作为被减数,其中一个随机数作为减数。7.想一想:在出除法题时,可能会出现“无法整除”的现象,要如何解决呢?将两个随机数的积作为被除数,其中一个随机数作为除数。8. 判断对错询问用户“习题”,如果用户输入的“回答”=“正确答案”,那么得分+1,否则记录该习题。温馨提示:用列表存储错误的习题。9.呈现整个程序的脚本和界面。五、运行调试1. 调试是程序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调试可以发现和诊断脚本中的错误或问题,不断修正、优化脚本。2. 调试时,需要全面测试程序的每个部分,想一想,你认为可以调试哪些部分?如果让你来检测同桌的程序有没有问题,你会怎么检查?3.同桌之间互相运行调试:①“加”、“减”、“乘”、“除”运算是否正常运行?②答案是否有问题?③计分是否正确?④错题收集是否正确?4. 程序的完善与优化:①题目的字号大小是否合适?②错题列表显示区域是否足够?③能不能让用户调整题目的难度?④……5.练习:进一步完善“倒计时口算练习”程序,让它成为低年级同学日常学习的好工具。六、课堂小结【课后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浙摄影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完成一个完整的Scratch作品,一般需要经历 、、 、 等环节。分析问题就是研究需求,明确创作的作品要达到的目标。自动出题用户回答倒计时计分1.先出示运算方式,让用户选择“加”、“减”、“乘”、“除”。2.产生两个算术运算数,倒计时开始计时。3.用户输入“答案”,判断对错,做对加分,做错将错题进行记录。4.时间到,给出得分,以及错题。说明:为了让用户能看到自己的错题 ,可以用列表来存储错题。在编写脚本之前,需要整理思路,设想好运算步骤或处理步骤,可以用流程图画出来。根据需要,可以将相对独立的部分设计成过程。开始倒计时是否为0?初始化出题显示得分与错题结束是判断对错选择运算类型(+-*/)否开始倒计时主程序流程图过程:出题出题入口运算符=“+”?生成两个随机数返回是否出加法题运算符=“-”?是出减法题否运算符=“×”?是出乘法题否出除法题过程“出题”流程图过程:判断对错判断对错入口回答=正确答案?返回是否得分+1接收用户回答将错题收入到“错题”列表中过程“判断对错”流程图在Scratch中,编写脚本就是根据算法写出计算机程序的过程,脚本要尽可能简洁优美,便于阅读。选择运算类型设置一个变量“运算符”,当用户点击“+”角色时,给变量“运算符”赋值为“+”;当用户点击“-”角色时,给变量“运算符”赋值为“-”;……确定运算如何来判断用户要进行运算练习了?【点击了运算符】▲主程序脚本运算符被点击后,变量“运算符”的值不再是初始值0,那么就可以确定用户要进行运算练习了,确定之后,倒计时和出题同时开始。倒计时当用户确定运算后,广播“开始计时”,倒计时就开始计时了。设置一个变量“倒计时”,初始值可以设为60,每隔1秒减少1,一分钟后,倒计时为0。▲倒计时1分钟脚本出题系统生成两个随机运算数。设置变量“数a”和“数b”.加减乘除运算的区别是什么?【答案不同】出题系统生成两个随机运算数。“数a”和“数b”如果是“+”:答案是数a+数b如果是“-”:答案是数a -数b如果是“×”:答案是数a ×数b如果是“÷”:答案是数a ÷数b出题出的习题怎么展示出来?设置变量“习题算式”会不会出现问题?在出减法题时,可能会出现“不够减”的现象,如何确保被减数>=减数呢?①比较数a和数b的大小,如果数a比数b小,交换两个数。②将两个随机数的和作为被减数,其中一个随机数作为减数。在出除法题时,可能会出现“无法整除”的现象,要如何解决呢?将两个随机数的积作为被除数,其中一个随机数作为除数。判断对错询问用户“习题”,如果用户输入的“回答”=“正确答案”,那么得分+1,否则记录该习题。温馨提示:用列表存储错误的习题。“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参考界面“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完成一次练习后界面调试是程序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调试可以发现和诊断脚本中的错误或问题,不断修正、优化脚本。调试时,需要全面测试程序的每个部分,想一想,你认为可以调试哪些部分?如果让你来检测同桌的程序有没有问题,你会怎么检查?同桌之间互相运行调试:①“加”、“减”、“乘”、“除”运算是否正常运行?②答案是否有问题?③计分是否正确?④错题收集是否正确?程序的完善与优化:①题目的字号大小是否合适?②错题列表显示区域是否足够?③能不能让用户调整题目的难度?④……练习:进一步完善“倒计时口算练习”程序,让它成为低年级同学日常学习的好工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5课 创编学习工具 教学设计.docx 第15课 创编学习工具 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