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把握义教科学新课标的四大特点,有效实施课程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把握义教科学新课标的四大特点,有效实施课程教学

资源简介

把握义教科学新课标的四大特点,有效实施课程教学
基于核心概念的学习要能够真正实现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最核心的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课程目标最终能否实现,课程教育的质量是否提升,最关键的要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接下来我从这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一下义教科学课改的想法。
素养立意,实现科学育人

注重综合,培养迁移能力
大量研究实践表明,综合性课程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综合性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基础性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深度理解。
整合科学技术与工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故实施综合课程是基于核心素养改革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必然要求,符合国际趋势。本次课标修订关于综合课程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进阶,配合学生发展
国家质量监测研究中心研究过初中学生的测评结果,也针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了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从中能看出不同学段的区别。因此,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不同学段的学生处于什么水平,再根据学生思维的进阶设计课程,完成学生素养的进阶。
关于进阶设计我们提出了五个基本要求,总结为“三适合两遵循”。
这不仅是科学课标修订的要求,也是所有学科课程设计需要符合的要求。同时,国家还特别重视学段之间的衔接,其中幼小衔接是国家课改高度重视的部分。
基于科学课程的研究发现,整体概念进阶设计不是仅仅考虑小学或者义务教育阶段,而要考虑从小学到高中到底学生的学习需要怎样的进阶;课标修订前我们对教师也进行了深度调研,对核心概念覆盖哪些知识进行了调整。以上两点也是课程整体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思维探究,促进深度学习
关于教学的思想,教师需要整合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各种教育学方式的基本要求,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型探究实践。
在科学里面最核心的教学方式是探究式教学,也是科学教学的主导方式。从探究式教学发展阶段来看,表面上提的是探究,实际上关注的是思维。
基于大量理论的研究我总结出了科学学科的思维型教学的建构模式:
教学目标是四大科学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反思评价,沿用了之前课标中的八个要素,新增添了创设情境与应用迁移,旨在培养学生的素养。之前我们仅强调探究的过程、探究的措施,现在加上了本质的成分——探究的思维,这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也是教学发展的结果。
基于以上理论,我们提出整个课程标准所追求的教学:

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基于核心素养;
教学内容的组成一定要围绕核心概念;
教学设计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到情境创设与问题提出等十大要素;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注重探究实践,要整合多样的教学形式,实施整体的思维型教学探究。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以提升学生思维为目标,改变了以往以课程内容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更加关注学生本位,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