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五、六中联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浏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五、六中联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湖南省浏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五、六中联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
A.新制农药元素 B.制催化剂元素 C.制半导体元素 D.非金属元素
2.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断裂DNA杀死细胞,抑制艾滋病。关于14C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 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C.14C原子与14N原子所含中子数相同 D.与12C、13C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3. 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碱性:NaOH>Mg(OH)2 B.热稳定性:NH3>PH3
C.金属性:K>Na D.原子半径:Cl>S
4.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七周期ⅣA族,称为类铅。下列关于它的性质的预测,错误的是(  )
A.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B.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C.它具有+2、+4价 D.它的金属性比铅强
5.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CaCl2   B.KOH   C.H2O    D.HF
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共价键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7.下列物质中都是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
A.NaOH、H2O、NH4Cl B.KOH、Na2O2、(NH4)2S
C.MgO、CaBr2、NaCl D.Na2SO4、HCl、MgCl2
8.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a2O2   B.NaHSO4   C.HNO3   D.I2
9.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B.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C.浓硫酸的稀释 D.Ba(OH)2·8H2O和NH4Cl(固体)混合
10.下列各图中,表示吸热反应的图是(  )
1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H2SO4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12.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13.如图所示能够组成原电池,并且产生明显的电流的是(  )
14.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其放电时的原电池反应如下: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b是正极 B.PbO2得电子,被氧化
C.负极反应是Pb+SO-2e-===PbSO4 D.电池放电时,溶液的酸性增强
15.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Cu2+===Zn2++Cu则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可以是下列的(  )
16.右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逐渐溶解 B.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1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8.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15 mol/(L·s) B.v(B)=0.6 mol/(L·s)
C.v(C)=0.4 mol/(L·s) D.v(D)=0.45 mol/(L·s)
19.在一定温度下,向 a L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H2和2 mol Br2(g),发生如下反应:H2(g)+Br2(g) 2HBr(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颜色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H2、Br2、HBr的浓度之比为1∶1∶2
C.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内消耗 n mol H2,同时生成 2n mol HBr
20.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
B.SO2为0.25 mol·L-1
C.SO3为0.4 mol·L-1
D.SO2、SO3均为0.15 mol·L-1
二.填空题
21.(8分)在25℃、101 kPa的条件下,断裂1 mol H—H键吸收436 kJ 能量,断裂1 mol Cl—Cl键吸收243 kJ能量,形成1 mol H—Cl键放出431 kJ能量。H2+Cl2===2HCl的化学反应可用如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为________。
(2)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________。
(3)判断H2+Cl2===2HCl是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4)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
22.(14分)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____族。
(3)C的单质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
23.(9分)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 bM(g), 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此反应在该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N,同时生成b mol 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N的转化率达到最大,且保持不变
24.(9分)某元素同位素,其氯化物XCl2 1.11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 加入1mol/L的AgNO3溶液2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则:(1)Z值和A值;Z= ;A=
(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3)根据已学知识推测,把X的单质放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示:XCl2 +2 AgNO3 = 2 AgCl↓+ X(NO3)2;相对原子量近似等于质量数;计算所用的公式n = c×v 、n =m/M等]


湖南省浏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五、六中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011年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 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 (  )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 D.祭坛礼器
2.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教习俗 B.农业生产 C.祭祀祖先 D.纪念庆典
3.“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宋代李处权这首《土贵要予赋水轮》描绘的是(  )
A. 筒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耧车
4.早在战国时期,土地兼并现象和租佃经营方式就已经产生。导致其产生的主要因素在于(  )
A.水利工程的兴建 B.小农经济的产生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
5.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话反映了(  )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自然经济无需商业 D.封建统治者“重本抑末”
6.阅读下列改革措施,据此判断它们共同的历史意义(  )
时间
改革措施
管仲在齐国改革(公元前七世纪中期)
相地而衰征
鲁宣公改革(公元前594年)
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
商鞅变法(公元前四世纪中期)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A.直接瓦解了分封制 B.土地私有权得到了诸侯国正式承认
C.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为争霸、兼并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7. 厚葬是古代的陋习之一,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的陵墓如果被发掘,其大量的随葬品中将不会出现(  )
A. 坚致如雪的白瓷 B. 精雕细琢的玉器
C. 图案精美的丝绸 D. 熠熠生辉的白陶
8.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9.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但其束缚在后来先后被冲破。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和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分别是在(  )
A.汉朝、唐朝 B.唐朝、宋朝
C.明朝、清朝 D.春秋战国时期、明朝
10.15世纪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外贸的绝唱。郑和下西洋是典型的朝贡贸易,这种贸易形式(  )
A.通过商品平等交换完成交易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体现
C.以政治目的为主 D.以经济目的为主
11. “上帝、黄金、信仰”这三个词最适合用来表达下列哪个事件的主题(  )
A. 新航路开辟 B. 工业革命
C.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早期殖民扩张
12.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13.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的时间和标志:(  )
A.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 B.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C.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 D.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
14.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下列职业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
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
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
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
15.IC卡、就餐卡应用的是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这一技术运用与下列哪项有关(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新知识经济的兴起
16.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17.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末状元张謇愤而辞官从商,投资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该企业属于(  )
A. 洋务企业 B. 外资企业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
A.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 19世纪末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19.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不包括(  )
A.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B.筹划中国海防,建立海军
C.创办京师同文馆,选派留学生 D.创办《国闻报》,建立京师大学堂
20.1948年,上海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只能发挥生产能力的20%——40%,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导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 ②连年战争的破坏
③民族工业间的恶性竞争 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其根本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入
B.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中国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2.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
A.它大大提髙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C.它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塑
23.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则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主要反映了(  )
A.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B.铁路运输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废除
C.铁路运输消除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D.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
24.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3∶2,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
A.城市人口涌向农村
B.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C.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
D.工业革命
25.马克思曾说,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国家……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地是(  )
A.殖民活动给殖民地带去严重灾难 B.工业革命加速殖民体系的崩溃
C.煤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新生产方式
26.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
A.开启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
B.实践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
D.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7.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28.1896~1899年张謇以状元的身份,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驱使他与“学而优则仕”传统道路告别的主要社会背景是(  )
A.中国政府大力扶持私人办厂
B.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C.洋务运动的顺利开展
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松动
29.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30.在近代中国,许多民族资本家提倡实业救国,而历史证明,这条路走不通。这主要是因为(  )
A.外国资本主义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C.中国当时科技水平滞后,资本主义力量弱小
D.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31. (13分)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如果不懂得小农经济,也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小农经济在古代诗作中有充分的反映。例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代中国农业发达的原因。(4分)
材料二 ? 有学者提出,……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明清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指商品经济的发展,请列举发展的表现(2分)。明清时期“新经济的萌芽”是指什么?(2分)
材料三 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有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
——马克思《资本论》
(3)在古代中国“资本在它萌芽时期”,国家政权给予帮助了吗?依据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当时国家政权采取的政策说明之。(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材料一新航路开辟航线途中A、B两条航线的开辟者分别是谁?(2分)
材料二 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3分)
材料三 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要引起了一系列的发明和改进… ------------《全球通史》
(3)工业革命时期,对蒸汽机的改良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是谁?(2分)
材料三中以蒸汽为动力的“一系列的发明和改进”中,有哪些新的交通工具?(请举两例)(2分)
材料四 19世纪中后期,许多科学成果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新技术”主要有哪些?(请举两例)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近代早期中国民族企业表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我国创办的商办企业
年代
新建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
数量(家)
年平均增长数(家)
新投资(万元)
平均增长(万元)
1872~1894年
53
2
470.4
21.4
1895~1900年
104
17
2 300
383.3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又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请回答:
(1)近代早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地域和产业结构的分布上有何特点?(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分)


湖南省浏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五、六中联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图1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纬度地带分异 B.经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3~4题。
3.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4.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而且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的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据此,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6.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9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据此完成7~8题。
7.造成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考察,人类活动 B.探险旅游,乱扔垃圾
C.厄尔尼诺,降水增多 D.温室效应,气候变暖
8.为了抵制冰川消退,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B.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C.控制人口数量 D.推广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10.该示意图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读“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12.D范围沿着Y轴方向自然景观类型更替,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交通便捷。据此回答13~14题。
13.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山间低地????B.山前冲积扇?
C.盆地中部??? D.山谷地带
14.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
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近11年来的最大值。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面积曾不断萎缩。读“青海湖流域图”,完成15~16题。
15.2004年之前的近30年青海湖湖面萎缩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局部地区气候更趋干旱 B.荒漠化面积扩大
C.河流流域面积缩小 D.生物多样性减小
16.推断2005年以来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冰川融化 B.生态保护和改善
C.沿岸工农业用水大量减少 D.大面积退耕还湖
下图是“中国某地气象灾害多发原因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18.研究表明,该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但春季干旱程度更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农业灌溉用水量较大
C.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    D.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
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回答19~20题。
19.1951~2002年,我国
A.各地都增温 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
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 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
20.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
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
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
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椐此完成21~24题。
21.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2.影响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水平??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D.自然条件
23.甲国或乙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是 ( )
A.甲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B.乙国青壮年人口多,即将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
C.甲国青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不足??D.乙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加重
24、目前,人口年龄构成与甲国相类似的是( )
A.欧洲 B.北美 C.亚洲南部 D.澳大利亚
下表是我国某省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25—26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
女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25.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①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 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27~28题。?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27.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28.该城市是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有学者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29~30题。
29.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30.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013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答卷
座位号 计分
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31.(8分)读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较合理的是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 (4分)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
___?????????????????????????_ 。(4分)
3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4分)
材料一:2003年6~7月,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了前所未遇的水灾,200万公顷农田受到威胁,被水围困人口达210万,倒塌房屋15万间,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180亿元。
材料二:淮河流域图
(1)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
(2)试从以下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6分)
①气候:
②地形:
③水系:
(3)治理淮河洪涝灾害可以有哪些措施?(6分)
33、右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图中字母A自然带的主要植被是______(荒漠、草原、森林),B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 __ _ 气候。
(2)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 ___(纬度地带、干湿度地带、垂直)分异规律,它的产生主要受___ ___(水分、热量)条件不同的影响。
34、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人口流动超过1.2亿,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2分)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的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影响。(8分)


湖南省浏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五、六中联考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总分60分)
1、2012年我国有11名省部级高官被判刑。这体现了国家的( )
A.统治属性   B.阶级属性 C.主权属性 D.社会属性
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
A.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B.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D.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3、2012年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十一届四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适时推出了参会代表、委员的博客群。在代表、委员的博客上,公民可以提出“建议”,发表网友“社论”。这里,公民依法享有的是( )
A.言论自由权 B.质询权 C.申诉控告权 D.审议表决权
4、刚刚闭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工人、农民代表占18.46%,知识分子代表占21.14%,干部代表占32.44%,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占16.09%,解放军代表占8.98%,此外还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归国华侨等方面的代表。这充分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
A.权利真实 B.权利阶段 C.主体广泛 D.主体平等
5、.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残疾人保障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体现出
A.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B.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C.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D.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6、下列关于民主与专政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②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③对一定阶级既实行民主又实行专政 ④统治阶级的民主意味着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责任的青年学生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小王今年十六周岁,他可以参与的政治生活有(  )
①就学生交通安全问题向公安机关提出建议 ②向居委会反映社区环境卫生问题 
③参加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 ④参加教育局举办的教育收费听证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恩格斯说:“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角度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打击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
A.享有生存权和发展权 B.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行使参与权和决策权 D.享有劳动权和受教育权
10、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A.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同的 B.公民的社会地位都是相同的
C.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D.立法平等和执法平等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从公民角度讲,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需要
①遵循宪法、法律、程序 ②提高法律素养和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③为公民提供参与政治生活的法律保障 ④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面对大灾难,尤见真精神。每一次大灾大难都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的民族赞歌。漫画《齐心协力》主要反映了我国公民(  )
A.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坚持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C.坚持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13、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以下条件来确定
①社会经济制度 ②物质生活条件 ③选民的文化水平 ④选民的意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随着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丰富发展,公民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具体的渠道有
①专家咨询制度? ②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③社会听证制度 ④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下列对村民委员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村民处理一切大小事务的机构 B.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C.由上一级政府部门产生 D.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6、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政府不断创新形式和方法,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的渠道,下列属于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的是
①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②舆论监督制度 ③专家咨询制度 ④社会听证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18、《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是中央电视台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舆论监督栏目,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
A.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的特点
B.这些名牌栏目能够引起中央领导人的关注
C.舆论监督比其他监督方式更有效
D.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19、近年以来,我国重庆等地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扫黑除恶”斗争,集中力量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等。我国的“扫黑除恶”是在行使
A.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B.保障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0、温家宝总理曾向媒体和官员引述这样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这段材料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是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A.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 B.为人民服务 求真务实
C.对人民负责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对人民负责 求真务实
21、“形象工程”屡禁不止,其实也是一种腐败。近些年来,某些地方领导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而不着力解决老百姓的各种实际困难问题,这明显不符合政府要
A.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B.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坚持依法行政 D.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22、对人民负责原则表现在政府工作中的许多方面,其中在工作方法上的表现是
A.为人民服务 ??? B.求真务实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依法行政
23、政府是与我们公民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我们遇到困难,可以求助于政府,下列选项属于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是
A.开设热线电话 B.设立信访部门 C.发展电子政务 D.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2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意见强调,要扩大考核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这意味着我国公民可以通过( )
A.民主决策,调整任免党政干部 B.民主选举,选举基层党政干部
C.民主监督,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D.民主管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25、听证会制度实施来,为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民主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以下是举办听证会过程的一般环节,你认为步骤安排最为合理的是 ( )
①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 ②各小组分别准备资料
③确定听证会主题 ④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
⑤听证会主持人总结
A.③→①→②→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②→①→③→⑤→④
26、某社区居委会选区的133名选民,致函该市人大常委会,要求罢免该区一名人大代表的资格。133名选民提交罢免函,是符合我国《选举法》规定的,这是公民行使权利的表现,这说明( )
A.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B.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C.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D.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
27、代表被选民罢免,在中国政坛吹起一股清新的民主之风,这表明( )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②建设我国的民主政治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③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 ④要把人民当家作主和坚持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8、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一制度要求推进协商民主
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
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健全这一制度( )
A. 扩大了公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 B. 强化了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C. 拓宽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 D. 健全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2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必须界定清楚。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要介入,不要“越位”;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则要积极介入,不能“缺位”。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政府的职责是管理和服务 B.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C.政府既要尽职尽责,又要防止滥用权力 D.政府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0、某市政府为了防止养猪带来的环境污染,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禁止养猪。这一做法(  )
A.违背了合法行政和合理行政的原则 B.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C.做到了科学决策,审慎用权 D.切实履行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总分40分)
31.(16分)材料一:在某市开展的“我为建设国家卫生城市献一计”活动中,广大市民纷纷建言献策。不到半年时间,市政府就收到6000多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很多合理性的建议被政府采纳。材料二:2012年9月28日,《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首发仪式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白皮书全文约7000字,分为7个部分,全面阐释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窃取钓鱼岛、美日对钓鱼岛私相授受非法无效、日本主张钓鱼岛主权毫无依据、中国为维护钓鱼岛主权进行坚决斗争等内容。自从钓鱼岛事件发生后,在我国多地爆发抗议活动,很多民众纷纷对日本的购岛闹剧表示强烈谴责。
问题:(1)材料一中广大市民纷纷向市政府建言献策有何现实意义?(6分)
(2)结合材料二,请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需要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有哪些?(10分)
32、 针对物价上涨,有媒体指出“调控物价是政府的天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10分)
33、(14分)作为新媒体,政治博客的问世开启了新型的政治参与和民意表达的“绿色通道”。从“最牛钉子户”到“山西黑煤窑”、从“华南虎照”到“孙春龙博客公开信”,对这些社会时政要闻的民意表达,政治博客已经成为监督政治的新平台和新渠道。然而,并非每个公民的民意表达都是趋于理性和真实的建设性言论。某些政治博客群体,显得盲从、冲动和极端化,扩散“不信任政治”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至于误导了社会大众。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公民运用政治博客实行民主监督有何意义?(4分) 
(2)公民应如何运用政治博客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10分)
2013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政治答卷

座位号
计分:


湖南省浏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五、六中联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可将函数的图象 ( )
A.向右平移个单位 B.向左平移个单位
C.向右平移个单位 D.向左平移个单位
2、若,则的值为( )
A. 2 B. 3 C. 4 D. 6
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B. C. D.
4、已知向量=(x ,y), =( -1,2 ),且+=(1,3),则 等于( )
A  B  C  D 

5、已知向量等于 ( )A. B.1 C. D.2
6、如果函数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那么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已知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 (B) (C) (D)
8、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满足且在上是减函数,又是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则( )
A、 B、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9.求值:sin630°= .
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A,已知点A的纵坐标为,则= 。
11、已知=(-2,5),||=||,且与互相垂直,则的坐标是___________。
12、已知,这的值为      
13、若向量e1与e2满足:|e1|=2|e2|=2,(e1+2e2)2=4,则e1与e2所夹的角为 .

14、右图是的图象,
则其解析式是 ;
15、已知上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已知 ,.
(Ⅰ)求的值;
(Ⅱ)求的值.
17. 一个扇形的周长为,试问:当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各取何值时,此扇形的面积最大?
18.已知,求的值。
19、设,对于任意都有 , 求的范围。
20. 设、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
(1)记那么当实数t为何值时,A、B、C三点共线?
(2)若,那么实数x为何值时的值最小?
21. 已知向量,且,
求:(1)和的取值范围;
(2)函数的最小值。




湖南省浏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五、六中联考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一个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球,在钢球运动路线的旁边放一块磁铁.观察钢球运动情况,据此判断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为(  )
A.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B.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C.合力为零 D.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关于角速度和线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反比 B.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
C.线速度一定,角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D.角速度一定,线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3.下列现象中,与离心运动无关的是(  )
A.汽车转弯时速度过大,乘客感觉被往外甩
B.汽车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向前倾
C.洗衣机脱水桶旋转,将衣服上的水甩掉
D.运动员投掷链球时,在高速旋转的时候释放链球
4.火车转弯做圆周运动,如果外轨和内轨一样高,火车能匀速通过弯道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外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外轨容易磨损
B.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内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内轨容易磨损
C.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火车的重力,所以内外轨道均不磨损
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5.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运动      B.匀变速运动
C.变加速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如上图所示,靠摩擦传动做匀速转动的大小两轮接触面互不打滑,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A、B分别为大、小轮边缘上的点,C为大轮上一条半径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A>vB B.vB>vC C.ωA>ωB D.ωA>ωC
7.最先测定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卡文迪许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第谷
8.对于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质点,要使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2倍,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
A.仅把两者的质量都增大2倍
B.仅把两者的质量都增大到原来的倍
C.仅把两者的距离减小到原来的  
D.仅把两者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倍
9.对于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越高的卫星运行线速度越大   B.轨道越高的卫星周期越大
C.轨道越高的卫星角速度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关于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是能使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C.第二宇宙速度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近地点的速度
D.第三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零分,共20分)
11.物体以速度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位移相等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即时速度大小为
C. 运动的时间为 D. 运动的位移为
12.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分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线1表示水平分运动的v-t图线
B.图线2表示水平分运动的v-t图线
C.t1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450
D.t1时刻物体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22.50
13.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 )
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弹力可以为零
B.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是
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
D.小球过最低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小于小球所受重力
14.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速度小于7.9km/s B.它的速度大于7.9km/s
C.它的周期是24h,且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D.每一个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一样的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典力学理论普遍适用,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均适用
B.经典力学理论的成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而改变
D.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
16.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中,测量物体质量的天平 (填“能”或“不能”)正常使用;测量温度的水银温度计 (填“能”或“不能”)正常使用.
17.(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打笔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的铅笔每次应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如图是某同学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时拍下的照片,背景方格纸的边长为2.5cm,A、B、C是同一小球在频闪照相中拍下的三个连续的不同位置时的照片,则:(g=10m/s2)?
①频闪照相相邻闪光的时间间隔 ? ????s;
②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 ? ?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vBy=? ???m/s
四、计算题:(6+8+8=22分)
18.船在400米宽的河中横渡,河水流速是2m/s,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4m/s,试求:
(1)要使船到达对岸的时间最短,船头应指向何处?最短时间是多少?
(2)要使船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何处?(应求出船头指向与河岸夹角)最短航程为多少?
19..将一个质量m=2kg的小球从高h=5m处以速度v0=2m/s水平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 =10m/s2。求:
(1)小球的飞行时间;
(2)小球通过的水平位移。
20.宇航员在地球表面某一高度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至地面;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高度和初速度水平抛出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至星球表面.(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m/s2,空气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星∶R地=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星∶M地.


湖南省浏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五、六中联考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
C.猫的白毛与蓝眼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  )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A.1/2 B.1/4 C.1/8 D.1/6
(  )3、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A.1/8 B.1/16 C.3/16 D.3/8
(  )4、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A.WwDd ⅹ wwdd B. WWdd ⅹ WWdd
C. WwDd ⅹ wwDD D. WwDd ⅹ WWDD
(  )5、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 .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纺缍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
(  )6、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  )7、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  )8、下列遗传系谱图中,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
(  )9、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  )10、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B. 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D.如果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  )11、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
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  )12、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具有:
A.4个着丝点 B.2条姐妹染色单体
C.4个DNA分子 D.2对染色体
(  )13、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
A.1:1 B.1:2 C.2:1 D.4:1
(  )14、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是在:
A.常染色体上 B.X染色体上 C.Y染色体上 D.线粒体中
(  )15、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
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  )16、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  )17、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  )18、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所用材料或实验过程与所模拟的内容一致的是
选项
所用材料或实验过程
模拟内容
A
甲、乙两个小桶
雌、雄配子
B
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
D和d配子的比例
C
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
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
雌(或雄)配子内
D和d的随机结合
(  )19、在豚鼠中,毛黑色(C)对白色(c)是显性,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
验证两对等位基因传递规律的最佳给合是:
A.? 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 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
D.? 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
(  )20、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基因型未知)的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见下表,如果杂交Ⅳ中
灰色雌鼠和杂交Ⅱ中的灰色雄鼠杂交,结果最可能是
杂交
亲本
后代


灰色
白色

灰色
白色
82
78

灰色
灰色
118
39

白色
白色
0
50

灰色
白色
74
0
A.都是灰色 B.都是白色 C.1/2是灰色 D.1/4是白色
( )21、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E、e与F、f所控制,只有当E、F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下列选项中都符合条件的亲本组合是

A.EeFf×Eeff或EEFf×eeff B.EeFf×eeFf 或EeFF×Eeff
C.EeFf×eeff或EeFF×Eeff D.EeFf×Eeff 或EeFf×eeFf
( )22、在做“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先用低倍镜找出各时期的细胞
B.在高倍镜下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C.能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
D.能观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
( )23、下列甲、乙、丙三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甲、乙、丙所发生的变化依次可能是在什么结构中进行
①根的分生区 ②洋葱表皮细胞 ③神经组织 ④精巢 ⑤卵巢 ⑥皮肤生发层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⑥④ D.④⑤⑤
( )24、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两种
(  )25、图1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B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B.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于图1中的D细胞所处的时期
C.人体性腺中的细胞可能会发生图1中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
D.若图2所示模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则cd段对应图1中的A细胞
(  )26、某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是色盲,对他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正确的是
A.儿子和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
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儿子和女儿都可能出现患者
(  )27、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28、决定猫的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色、黑色和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 A.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 B.全为雄猫或三雌一雄
C.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 D.雌雄各半
(  )29、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810∶271,上述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30、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 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Ⅱ卷(40分)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紫花×白花
405
411

白花×白花
0
820

紫花×紫花
1240
413
41、(10分)下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A、a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根据组合 可判出 花为显性性状,因为 (2分)。
(2)组合一中紫花基因型为 ,该组合交配方式在遗传实验中称为 。
(3)组合三中,F1中紫花基因型为
,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称为 。
(4)组合一中,F1中的紫花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为 (2分)。
42、(10分)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图示。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段,乙细胞处于______段,丙细胞处于______段。
(3)对图2乙细胞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丙图所示细胞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________个DNA分子。
43、(10分)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是一种非常经典的遗传学材料,它是 植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上图中所示操作①和操作②分别叫 。
(3)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让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F2中纯合体占    ,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   _ 。
(4)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若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型如下图。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44、(10分)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
持怀疑态度。他和其他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
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图解如右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_______(支持/不支持)萨顿的假说。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根等人提出以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的情况)
(2)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力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以下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 P  红眼(F1雌)   ×   白眼(雄)
          
测交子代 红眼(雌) 红眼(雄) 白眼(雌) 白眼(雄)
     1/4    1/4    1/4    1/4
(说明:测交亲本中的红眼雌蝇来自于杂交实验的F1)
①上述测交实验现象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设,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充分验证其假设,请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和预期子代的基因型即可,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为B、b。提示:亲本从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取。)
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子代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