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押题系列——中国式过马路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3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押题系列——中国式过马路

资源简介

2013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押题系列
——中国式过马路
一、选择题: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一现象被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从众”心理是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回答1—2题。
1.新华网3月7日报道,杭城今起严查“中国式过马路” ,行人闯红灯将罚款。因为行人闯红灯属于( )
A. 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B.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民法处罚
C.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受到宪法处罚
D.行政违反行为,要受到行政处罚
2.杭城严查“中国式过马路”,有利于保护公民的( )
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公平交易权 D.隐私权
3.有人调侃:“中国人爱闯红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中国式过马路”引发的交通安全隐患令人担忧。为此,我国各地开展大规模“闯红灯”专项整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式过马路”背后体现出规则意识的缺乏
②开展专项整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③过马路闯红灯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但并不违法
④整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中国式过马路(右图),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下面是部分网友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评论。正确的是( )
①@BBK213: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在作祟。
②@郑徐慕雨:斑马线是不需要实际存在的,只要你认为那里有一条斑马线,无论它存在与否,你都可以直接穿过。
③@手协会长:是一种交通意识的缺乏。
④@彦子窝窝:中国人从内心至今对法治观念淡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2012年10月网友在微博上的一句调侃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大讨论:
微博一: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再说就这一次,应该不要紧的。
微博二:转弯的汽车根本不让行人,所以才“红灯大家一起过,绿灯小心点过”。
微博三:在人行道上行走,那是我的权利。
微博四: 有些马路宽,信号灯时间太短,所以只能红灯的时候就开始过。
材料二:2013年开始,很多地区加大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执行力度,对行人闯红灯和不走人行横道,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不等的罚款。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宣布从2013年3月1日起到12月31日,在全省开展城市道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
(1)你认为“中国式过马路”属于哪类违法行为?会产生哪些危害?(3分)
(2)结合四则微博分析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原因。(3分)
(3)“中国式过马路,谁都不是旁观者!”为减少这种现象,请写一条宣传语。(2分)
参考答案:
(1)属于行政违法行为。(1分)危害:引发交通事故;加剧堵车;影响交通法规的实施和法律的尊严等(2分)
(2)法律意识淡薄,不能自觉遵守法律和规则;心存侥幸;不能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道德素质不高;信号灯设置不合理(制度不够合理)等。(任三个角度,言之有理即可,3分)
(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2分)
2.13年5月6日开始,北京将正式在全市范围内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人处以10元罚款。但北京交管局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现在对于闯红灯者不予处罚。凡民警在执法中遇到坚决不听劝告,非要强行硬闯的行人和骑车人,也会按《道交法》规定处以10元至20元罚款。
(1)中国式过马路,对行为人来说,有何影响?(2分)
(2)中国式过马路的出现说明了什么?(2分)
(3)你怎么看待行人闯红灯罚款10元?(2分)
(4)整治中国式过马路能一罚了之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威胁自身的生命安全;扰乱交通秩序;违反道路交通法,应受法律处罚。(2点即可)
(2)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每点1分)
(3)支持。(1分)交通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行人闯红灯也应受罚、或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受处罚(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即可)(1分)
(4)不能(1分)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长期的教育,同时国家也应该完善相应的制度和设施。(1分)
3.【法律守规范】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 “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4分)
(2)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发表在微博中。(请从国家、公民个人两个角度思考)(2分)
(3)你认为可以开展哪些形式进行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2分)
参考答案:
(1)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或是一般违法行为)。(1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违反了相关的交通法规;(1分)会导致交通秩序混乱、使公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处于危险的境地,具有社会危害性。(1分)但违法的的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不是很大,因此属于一般违法行为。(1分)或公民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红灯停,绿灯行。(1分)
(2)国家角度:加强生命安全教育,提高公民文明出行意识;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予以适当的处罚;完善交通设施等。公民角度:要重视道德修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学法、懂法、守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每个角度1条即可,必须从两个角度回答,2分)
(3)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图片展、交通安全教育巡讲、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开展交通安全主题班会、黑板报……(2个即可,2分)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无关。”这一条微博引起广泛关注。近日,某地交管部门上街执法。某记者跟踪采访。以下是其中的一片断:一女子甲推着自行车擅闯红灯。执法民警对她警告并递给她一张罚单。女子甲当场发飙:“闯红灯就闯红灯了,要你们管!车子你拿走,我不要了!”(1)结合材料,请从法律的作用角度向这位闯红灯的女子解释民警的执法行为。(5分)
材料二:记者对“你觉得行人闯红灯的原因是什么?”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闯红灯违法成本低,管理乏力,法不责众,支持这个观点的超过一半。等红灯的时间太长了,绿灯的时候又太短,占26.22%。别人走我也走,18.01%。赶时间占3.41%。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设计一条标语。(2分)
参考答案:
(1)法律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2分)交警依法处罚,规范人们出行;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维护正常交通秩序和法律权威。(3分)
(2)某些人法制意识、安全意识不强;交警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某些地方信号灯设置不够科学。(写出两点即可,4分)
(3)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健康;交通安全在你脚下,生命幸福在你手中。(言之有理即可2分)
5.某校团委围绕《感恩·幸福》和《生命·安全》出了几期黑板报,现摘录部分内容。
【眼观八方】“今年上学再也不用挤小三轮车了。”下课铃声响起,初一(3)班小明同学背着书包开心地跑向停在校门口的新校车。据了解,2013年春季开学之际,市教育局已为山区学校搭上了安全又舒适的新校车。
(1)小明乘坐校车所带来的幸福感来自于哪一部法律为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所设置的哪一道防线?(2分)
【社会见闻】“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就是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真实写照。初二(1)班小松上学途中发现这一现象,拿出相机拍下并传到了网帖上进行评论。
(2)“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说明行人缺乏哪些意识?从正义角度谈谈作为行人如何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4分)
(3)小松拍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并传到了网上,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吗?为什么?(2分)
【普法之窗】2013年1月1日起史上最严的交通新规正式实施,记分项由38项增加至52项,如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根据处罚结果,“醉酒驾驶机动车”应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针对这一违法行为可提起什么诉讼?(2分)
参考答案:
(1)《未成年人保护法》,社会保护。(2分)
(2)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等等(言之有理,答出两个即可,2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2分)。
(3) 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或: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2分)
(4) 严重违法(或犯罪)行为,刑事诉讼。(2分)
6.材料一:漫画: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材料二: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长,你得站在旁边吃灰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步才得过去(年岁大的人尤不易)。
(1)请你也给漫画取个名。(1分)
(2)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评析漫画中人物的行为。(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请你为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提几条合理建议。(2分)
参考答案:
(1)如:中国式过马路(1分)
(2)道德角度:这是违背社会公德、不文明行为,影响了公共(交通)秩序。
法律角度:这是违反交通规则,不履行公民“遵守交通规则”义务的违法行为。
心理健康角度:这是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在作怪,是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 (4分)(任意两个角度即可,每个角度2分)
7.【法制之梦】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2分)它有何危害?(2分)
(2)上述信息集中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哪一治国方略?(2分)“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公民哪些权利的保护?(2分)
(3)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发表在微博中?(请从国家、公民个人等两个角度思考)(2分)
参考答案:
(1)一般违法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2分)
扰乱交通秩序,危害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2分)
(2)依法治国(2分)。生命健康权、财产所有权(2分)
(3)国家角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文明出行意识;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完善交通设施等。公民角度: 要重视道德修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法、懂法、守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学会正确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但必须从两个角度回答,2分)
8.近日,就读于浙江商贸学校的丽华同学积极参与“告别中国式过马路、志愿服务走近您身边”主题志愿者活动。下面是她的所见、所闻与行动。
【所闻】2012年1至10月份,全国因闯红灯肇事造成死亡798人;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闯灯”。 3月7日起,杭州严管8类交通恶习,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行为都会被处罚。
(1)处罚“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有利于保护公民的什么人格权?(1分)“闯红灯”者违背了对待法律的什么价值标准?(2分)
【见闻】时间:早上8:40——8:55
地点:金华市八一北街横街口;
人物:交警小杨;
场景:见右边图⑨(数次)
(2)结合上述场景中小杨的言行,你能汲取到哪些做人的道理?(3分)
【行动】交警小杨的行为深深感动了丽华和她的同学们。她们开始对行人的不文明行为给予适时劝阻,用行动来传递文明正能量。
(3)请根据所学的相关权利义务知识为丽华她们劝阻闯红灯的市民设计两句台词。(4分)
参考答案:
(1)生命健康权(1分);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2分)
(2)尊重和珍爱他人的生命;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敬业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各1分)
(3)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首要的人身权利(或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请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2分)(如果回答:虽然您有人身自由,但也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亦可给2分)我们应自觉履行公民义务。闯红灯是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义务角度,2分)
9.针对右图“中国式过马路”,近段时间各大报纸和网上热议纷纷。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人民日报:国务院将12月2日定为“全国交通安全日”,首个主题是 “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
@舟山晚报:我市3月1日起掀起整治“中国式过马路”高潮,仅10天就查处行人闯红灯5000多起。
@东海小鱼:“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现在却成了交警部门打击的对象,也成为热议话题。
@旭日东升:全国每天有2.6人死于“闯灯”,86人死于“越线”。可怕呀!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问题。
(1)“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1分)它有何危害?(2分)
(2)上述信息集中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哪一治国方略?(1分)“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公民哪些权利的保护?(2分)
(3)请根据所学的相关权利义务知识来劝阻闯红灯的市民。(4分)
(4)为配合整治“中国式过马路”行动,请你在微博上发出倡议。(1分)
参考答案:
(1)(3分)一般违法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1分),扰乱交通秩序,危害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2分)
(2)(3分)依法治国(1分)。生命健康权、财产所有权(2分)
(3)(4分)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1分),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首要的人身权利(1分),要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注意自身生命安全,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1分),我们应履行公民的义务,闯红灯是法律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1分)。
(4)(1分)如:停下来的是脚步,留下来的却是文明
10.【围堵陋习树文明】
材料一:见右图“中国式过马路”
材料二:2013年3月7日在宁波市集中交通整治活动中,晚上7-9点两小时内查获行人闯红灯215起,交警部门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这些行人处以警告或者5元以上60元以下罚款。
请阅读漫画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漫画中“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2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得出“中国式过马路”是属于 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试说明理由。(3分)
(3)文明出行,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请你谈谈如何破解“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3分)
参考答案:
(1)不利于保障行人的生命健康权;导致交通拥堵,交通秩序混乱。(2分)
(2)一般违法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1分)材料中行人的行为违反了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情节比较轻微。 (2分)
(3)政府要加强对公民交通法规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增强公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政府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交通法规,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等。(不同角度3点,每点1分,共3分)
1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为有法律的保驾护航,我们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会有序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你觉得开车难和过马路难的原因是什么?(从法律和道德两个角度作答)(4分)
为减少交通伤亡,请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谈谈“中国式过马路”。(4分)
最严交规出台和严厉整治体现了治国方略的哪些基本要求?(2分)
参考答案:
(1)法律角度:法律意识淡薄或不遵守交通规则
道德角度:道德素质不高(其他符合题意的也给分)(4分)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我们在享受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权的同时,也要积极履行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4分)
(3)有法可依、执法必严(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