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十 最美的人就在身边 助力社会道德建设
2012年,一个又一个“最美”震撼着我们。
材料一 2012年5月8日上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失控的客车在撞向学生的一刹那,该校教师张丽莉用力推开身旁的学生,自己却被失控的车辆压在车轮下,造成双腿截肢。
材料二 2012年5月29日中午,杭州长运集团司机吴斌驾车从无锡返回杭州,在途经沪宜高速公路时,被从空中飞来的一铁块击中腹部。吴斌强忍剧痛,完成一系列安全停车措施,车上乘客全部安全下车。6月1日凌晨,吴斌经抢救无效离世。
材料三 2012年6月7日,身怀双胞胎的安徽灵璧县高楼镇张场村孕妇彭伟平,发现有儿童落水时奋不顾身,跳进近2米深的塘水中,将孩子成功救出。见义勇为的她被人们称为“最美孕妇”。
材料四 2012年7月2日凌晨1时许,南通通州建总集团位于烟台开发区的第十分公司突发火灾。危急关头,28岁的总经理周江疆冒着生命危险两进火场,救出了10名员工,自己却不幸倒在火海中。
材料五 2012年7月9日17时40分,在河北昌黎站,实习乘警、来自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学生李博亚为救一名卧轨者,双小腿被轧断。他被网友称赞为“最美90后”。
什么是道德?简言之,道德就是按自然规律办事、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行事、按职业规范做事,按人的本分待人处事。一个人按照职业规范办事,爱学生,爱旅客,就是有道德的人,就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人。道德,对于自身是心灵的美化,是境界的提升,它可以使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于他人,是鼓舞,是激励,也是引领。正如一位哈尔滨师大的学生在看了张丽莉的事迹后写道,“丽莉姐以她的道德力量引领我们前行。”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最美的人”的先进事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2)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要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其引领社会思潮,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等良好社会风尚。
(7)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宣传“最美的人”的事迹的原因。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变化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未必直接导致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2)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不能“一手硬一手软”,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决定着人们处理一切关系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因此我们要在当前多元化、复杂化的价值观冲突中选择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在道德观冲突和精神文化空虚的今天,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必须以反映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该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以维护人民利益为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从“最美妈妈”“最美老师”到“最美司机”“最美孕妇”……一系列“最美”草根人物的涌现让全社会感动。他们不求名利,救人于危难,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我们传递着真、善与美。这些“最美”草根人物的涌现让全社会感动反映了( )。
①时代需要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②我国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思想道德 ③全体社会成员都奉行团结互助思想 ④要努力提高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当道德面临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埋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代价,老人倒下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解决道德冲突、破解“道德两难”必须( )。
①弱化人们的维权意识,降低自我防范能力 ②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事业,繁荣文化市场 ③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唤起民众的道德良知 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基本道德规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每一次观看《感动中国》,感动会在刹那间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无限的力量,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直到感动的潸然泪下。”这段话强调了( )。
①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优秀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派生物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4.每一个“最美人物”都有一段感人的事迹,他们在危险来临的瞬间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而自己却面对死神的威胁。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实现自我的价值 ②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④主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5.道德模范身上无不体现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无不沁透着我们中华民族朴实勤劳高尚的美德。他们不仅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当代青年人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道德模范( )。
①个人价值受到社会广泛的承认 ②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时刻用正确的价值观支撑自己 ④价值实现取决于追求主观体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材料一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孟子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 “不若与众。”孟子用欣赏音乐来劝说齐宣王与民同乐;北宋范仲淹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呐喊。而从国家领导人温家宝关于“幸福”的定义中,我们感受到了“幸福观”的时代特色。
材料二 “神九”飞天,中国第一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刘洋备受关注。据报道,自从两年前进了航天城,刘洋就没有逛过街。“我把训练时间延长、延长、再延长,休息时间压缩、压缩、再压缩。”刘洋说,“我没有感到累,而是很幸福,被人信任的幸福,被国家需要的幸福。”她从被党和人民信任、从报效祖国中获得喜悦,在付出中品味幸福,这种崇高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们对待古人“幸福观”的正确态度,并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幸福观”具有时代特色的哲学依据。
(2)结合刘洋的“幸福观”,从价值观的角度说明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1.A [“最美”草根人物们无私奉献社会,发挥了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故①②当选。③说法太绝对,也不符合事实,现实中仍存在不少损人利己的事件。④与题意无关,本材料反映的是要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2.B [解决道德冲突、破解“道德两难”,必须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说法有误,排除。]
3.A [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让人备受震撼,潸然泪下,从哲学角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①正确;从文化生活角度体现了优秀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正确。②④说法本身有误,排除。]
4.D [最美人物的事迹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②应选。他们都对社会和他人做出了贡献,③正确。①④观点本身错误,排除。]
5.C [①错误,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而不是是否受到社会广泛的承认。②③正确说明了道德模范的特色。④错误,价值的实现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制约。]
6.解析 第(1)问,先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正确态度,也即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然后注意限制范围“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角度回答出哲学依据。第(2)问,应该结合人生真正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知识来回答。
答案 (1)正确态度:古人的“幸福观”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哲学依据: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今天我们的“幸福观”具有了新的时代特点。②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我们今天关于“幸福观”的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②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应该向刘洋学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