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新闻背景+命题视角+创新预测):五 “神九”飞天会“天宫” 载人航天启新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3年高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新闻背景+命题视角+创新预测):五 “神九”飞天会“天宫” 载人航天启新程

资源简介

五 “神九”飞天会“天宫” 载人航天启新程
材料一 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材料二 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取得了丰富成果。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天宫一号与“神九”交会对接成功的国际意义。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中国发展航天事业,致力于空间站的建立,目的是和平开发太空资源,让太空资源为人类服务。中国航天事业是人类和平探索和利用太空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积极发展航天事业,符合当今时代主题。
(2)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实现空间载人交会对接成功,全面展现了中国航天整体实力,这意味着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极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2.运用所学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首次空间载人交会对接成功的原因。
(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首次空间自动交会、手控交会对接成功,并在此基础上为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太空资源开展科学实验,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万有引力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意识的能动性。空间载人交会对接成功,表明我国航天工作者对宇宙和天体运行规律作出了进一步正确认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等航天器的生产和成功发射,是航天工作者在航天科技理论指导下,成功改造自然的具体表现。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此次航天员利用装载在天宫一号上的航天医学设备,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航天医学实验。开展这些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积累失重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探索航天过程中的航天医学问题的发生机理,验证失重生理效应相关的防护措施,为后续空间站航天员长期在轨的健康维护积累经验,奠定基础。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也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我国空间载人交会对接成功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突破和掌握空间载人交会对接技术,是实现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实现载人航天器与天宫一号飞行器成功对接,是我国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事物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2)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空间载人交会对接成功,是我国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树立创新思维,坚持与时俱进的结果,为我国建设载人空间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
(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不仅全面检验了我国航天的实力,而且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又一历史性跨越,中国人离建立太空家园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1.“航天经济”时代已悄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目前,我国1 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 000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于通信、纺织、石油、交通运输、医疗等行业。这说明,发展航天事业(  )。
①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 ②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可以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④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人类和平探索和利用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空间活动是用于和平目的,中国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中国在利用太空上的观点和态度,表明(  )。
①世界和平问题已根本解决 ②我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 ④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华民族是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民族之一。神州九号升空,太空迎来首位中国女航天员,中国流传数千年的神女飞天传说,成为现实。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反映了(  )。
①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激励人们走向成功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太空探索对人类利益极大,但风险也很高。从1992年起步,短短2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突破,中国的太空探索稳步前进。这说明了(  )。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④矛盾双方的转化由人的意志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据报道,在航天工程科技试验过程中,直接参加的单位有近200个,涉及的单位近4 000家,参加试验的工程科技人员超过20万人。这说明(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D.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6.现年34岁的女航天员刘洋是担任此次空间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整个飞行乘组中的“焦点”人物。自2010年5月加入航天员大队以来,刘洋深知自己的责任,一门心思扑在学习训练上。要在两年内吸收她的搭档14年来所接受的训练知识,除了更刻苦、更勤奋,别无他路。因为热爱这个事业,刘洋耐住了这份艰苦和寂寞,最终有幸成为中国女性飞天第一人,赢得了民众的关注和广泛赞誉。
刘洋的成功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1.A [材料说明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产生与运用,这有利于满足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①②符合;材料不反映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排除③;④错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B [我国和平利用太空,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说明了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①④错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3.C [中国流传数千年的神话传说变成现实,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①错误,③说法绝对。]
4.B [太空探索有利益,也存在风险,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①符合;中国的太空探索稳步前进,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③符合;②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④违背了矛盾的客观性。]
5.C [航天工程科技试验在过去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在当前条件下才能够进行并取得成功,并且参加单位和人数众多,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A、B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
6.答案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刘洋耐住了学习、训练的艰苦和寂寞,是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勇于承担重任、作出自己应有贡献的具体表现。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为了祖国航天事业,刘洋刻苦训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体现了集体利益至上的正确价值观和正确价值选择。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刘洋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浓缩训练,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坚定投身航天事业的理想信念,终于成为中国女性飞天第一人,赢得广泛赞誉,实现了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