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3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押题系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国梦”一、选择题:2013年3月18日,“中国最有名的农民”——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因病逝世。他将贫穷落后的华西村建设成为公认的“天下第一村”;还推动在黑龙江、宁夏各建设了一个“华西村”;有许多产业链,注册“华西牌”,通过“智力扶贫”带动外地10万人致富。回答1~3题。1.他的做法体现了( ) A.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B.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华西村坚持走集体致富之路。下列最能反映它们经济特色的是( )①公有制经济 ②国有经济 ③集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3.华西村注册“华西牌”,通过“智力扶贫”带动外地10万人致富。这说明( ) ①物质文明的重要性 ②精神文明的重要性③科技兴农的重要性 ④智力成果权的重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实干托起中国梦】材料一:回首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习总书记还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其中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材料二:中共最高领导层--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七位成员2012年11月29日集体出现在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新任总书记习近平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他进而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1)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是什么?(1分)(2)近年来,国人心中的梦想在不断实现,请你说出2个已经实现的有代表性的梦想?(2分)(3)“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制约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国际因素有哪些? (3分)(4)材料二中的“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源自哪里?(2分) 参考答案:(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分)(2)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2分,写出2个即可)(3)①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②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③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 ④ 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3分,写出3条即可)(4)①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 ④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2分,第1条必写,其他言之有理即可)2.【让梦想照进现实】材料一: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材料二: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1)请列举两项自近代以来到19世纪末,中国人民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不断求索的尝试。(1分)从尝试的结果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分)(2)“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那么本世纪我们有哪两项急需要实现的“中国梦”呢?(1分)作为青少年我们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2分)(3)读材料二,请问材料中的“中国国情”、“正确的中国道路”、 “中国精神”各指什么?(3分)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1分);地主阶级改革和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都行不通;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救亡图存的探索精神。(2分)(2)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为实现中国梦做足准备;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关爱社会扥职责;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道理即可)(2分)(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民族精神(3分)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过程。下面小明同学整理的历史笔记:主题:诗句中的历史知识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A.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B.“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他的身上体现了 精神。百日求新为图强,挽救危亡看康梁。C.诗中历史事件的性质是 中山更要建共和,天下无人奉君王。D.诗中历史事件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1)请将表格划线处填写完整。(5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的“中国梦”指什么?(1分)美丽梦想的实现,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与步骤,要实现“中国梦”,我们首先要实现两个“百年(建党、建国100周年)目标”,这两个“百年目标”具体指什么?(2分)(3)我们当代青少年学生能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2分)参考答案:(1)A.洋务运动B.邓世昌 爱国主义C.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5分,一格1分)(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分)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100周年的时候: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分)(3)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日常学习、工作做起,自觉磨练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合理即可,总2分)4.2013年3月两会热词之“中国梦”——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运用学科知识,说说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来实现“中国梦”并说明理由?(可从制度、国策、战略、文化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6分)习近平主席同时还讲了“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梦想在前,路在脚下。”我们青少年该如何去践行中国梦? (2分)参考答案:(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活力源泉;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基石。等等(至少写出两个)(6分)(2)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2分)5.材料一: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摘自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摘自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梦”和“中国道路”分别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中国人民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是始于哪一历史事件?(1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精神”的双核心是什么?请从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4分)(4)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梦)。信心和能力来自于哪里?(2分)(5)我们青少年学生为实现中国梦、为使自己的人生出彩,应怎么做?(1分) 参考答案:(1)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分)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分)(3)双核心:爱国主义;改革创新(2分) 弘扬中国精神,能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2分)(4)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言之有理,任两点即可)(2分)(5)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报效祖国……(1分)(言之有理即可)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深振奋了国人。九年级某班开展了“我心中的梦想”主题班会,下面是部分同学的观点:(1)建党100年和建国10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2分)(2)中国梦“一定能实现”,除王云同学的观点外,还有哪些实现梦想的有利条件?(3分)(3)结合刘飞和丁悦的话,谈谈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有着怎样的联系?(5分)参考答案:(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分)(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③伟大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推动力等。(3分)(3)①“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②每个人的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祖国,祖国的发展进步为我们实现自我梦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③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5分)7.“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人民寻梦的历程充满艰辛却从未停止。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1)列举中国古代重视民生的~位思想家及其相应主张。(2分)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主历经坎坷,写出资产阶级为此进行的两次重大探索及其成果。(4分)【相关链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表年份指标1978年2001年2006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3645959332094075193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40686011759245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34236635877917(3) 【相关链接】反映我国怎样的经济现象?从中说明了教材中实现国强民富的哪些道理?(6分)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 2010年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后不久,他放弃月薪1万多元的大城市工作,回到老家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种水果玉米。.现在,他首创的 “马瑞强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拥有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00多亩。马瑞强说:“我的梦想是帮助农民增收”。 (4)“中国梦”与“个人梦”密切相关。马瑞强的事迹对你实现个人梦想有何启示?(3分)参考答案: (1)示例:①孔子:提出“仁”,其一方面就是爱人,要求统治者关心爱护百姓。②孟予: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他还提出“民贵”。③老子:主张“无为”,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2分,答出一位思想家及其相应主张且符合题意即可给分)(2)①戊戌变法,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②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2分)(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城乡发展不平衡。(2 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答出两点4分)(4)要珍惜受教育机会,努力学习知识;要发扬奉献精神,为社会作贡献;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8.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一直在寻梦、追梦,并为实现这些美丽的梦而努力着。辛亥革命至今的一百多年里,我们欣喜地发现许多梦想走进了现实生活中。 (1)土地梦——“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农民最久远、最执着、最沉重的梦。中国农民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成为了土地的主人。(1分) (2)统一梦——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之后,我们党和政府表示有经验、有能力解决台湾问题,这里的“有经验、有能力”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3)小康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请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将会是怎么样的景象?(2分)(4)梦无止境,有梦想就会有追求。请你为祖国或者个人再设想一个好梦,并说说要实现这些梦,要坚持的正确道路是什么?你为实现这些梦要做好哪些准备?(3分)参考答案:(1)土地改革(1分)(2)有经验是指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澳门顺利同归;有能力是指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每个问题1分,共计2分)(3)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分,不回答六个更加,根据意思酌情给分)(4)生态梦、中国梦、个人的梦等;要实现梦想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勇担历史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弘扬社会上义核心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3分)9.有梦想才有追求,给梦想插上翅膀,让梦想照进现实,使中国的巨龙腾飞。【人民之梦】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2987名代表承载着全国人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梦想,在事关国计民生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提案,努力追求着社会的公平正义。(1)人民传递梦想的渠道有哪些?材料体现了人民实现梦想的主要形式是什么?(4分)【中国之梦】2012年11月29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2)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我之梦】我们青少年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今天的努力是为了给梦想插上翅膀,让梦想飞的更高更远。(3)我们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2分)参考答案:(1)渠道: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通过媒体进行监督。 主要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4分) (2)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分) (3)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答到两个方面即可)(2分)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材料二:报告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材料三:报告提出: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1)材料一中最新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两个时间分别是哪一年?(2分)(3)材料三中提到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最早出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哪项战略?(1分)2020年奋斗目标中的两个翻一番哪一个更难实现?(1分)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1)科学发展观(2分)(2)2021年、2049年(2分)(3)三步走战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因为中国人口总数在增长,人均收入翻一番达标更加困难(4分)1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美丽中国”首入报告,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1)报告中指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针对的现实问题是什么?(2分)(2)从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国情分析为什么十八大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4分)(3)根据要求,完成下表。(6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1分)国家的相应对策(每空格填入一项内容,各空格均为一分,共5分)政 治经 济文 化社 会生 态参考答案:(1)(2分)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等;(答出两点得2分)(2)(4分)环境国情:总形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以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为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以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的环境污染问题等。(回答任意两点得2分) 资源国情: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破坏欲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匀等(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3)(6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相应对策(每空格填入一项内容,各空格均为一分,共4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依法治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弘扬中华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坚持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落实可持续性发展战略12.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材料二: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2分)(2)根据两张图,说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3分)(3)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实现中国梦?(3分)参考答案:(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2)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的现状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的差距的问题;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3分)(3)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3分)13.材料一:【中国声音】近年来,在每个中国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总是会被挤得水泄不通,人满为患。一些晚来的记者只能在门外伸长耳朵听屋内的讲话。一位外国记者这样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听中国怎么说”已成为一种常态。材料二:【数字十年】2011年,我们国家的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万多亿美元,是十年前的4.9倍,跃升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11年,我们国家创造了47.2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十年增长1.5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材料三:【百姓呼声】“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病不起,药费让人脱层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你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2)“数字十年”中各项数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些数字变化直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哪一目标的实现?(4分)(3)“百姓呼声”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基本国情?面对“百姓呼声”,我国政府最根本要做的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1)国民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2分)(2)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经济更加发达(2分)(3)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2分)14.【情系家乡】材料一:2012宁波经济年报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524.7亿元,比上年增长7.8%。材料二:2012年11月奉化市城东小学“独臂校长”龚金川在晨练时单手救起七旬落水老人。2012年11月宁波“最美四姑娘”…… 他们用一颗颗感恩的心,传递着爱的正能量。材料三:宁波从2012年11月16日起与全省同步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根据宁波环保局发布的数据,从11月17日开始,宁波的空气已连续四天都是“轻、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氮。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哪个方面的内容?(2分)(2)材料三说明宁波存在什么问题?有何危害?需要加强哪方面建设?(3分)(3)有同学说,要降低宁波PM2.5指标,必须限制经济的发展。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错误所在。(3分)参考答案:(1)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2分)(2)环境问题或环境污染、大气污染(1分)。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分)生态文明建设(1分)(3)这一观点把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对立起来。(1分)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才能为保护环境提供必要的的物质条件。(1分)我们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答到其中一点即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