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新世纪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4科4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巢湖市新世纪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4科4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1. 选择题(40分)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与白毛B.兔的短毛与狗的长毛C.人的正常肤色与白化病D.人的双眼皮与大眼睛
2.等位基因是指
A.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 B.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长链上的基因
C.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   D.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3.下列不属于配子基因型的是
A.AbD B.Abd C.AaBd D.ABD
4.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其子代黄圆占3/8,黄皱占3/8,绿圆占1/8,绿皱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 YyRR YYRr B. YyRr YyRr    C. YYRR yyrr D. YyRr Yyrr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精原细胞滋长增大时B.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
7.有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亲均为色盲,母亲色觉正常,预计这对夫妇所生子女中男女色盲概率分别是
A 100%, 100%  B. 50%, 50%   C. 50%, 0  D. 0 , 0
8. 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9.组成mRNA分子的4种核苷酸组成多少种密码子?
A.16 B.32 C.46 D.64
10.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11.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
A.DNA连接酶 B.DNA酶 C.DNA解旋酶 D、DNA聚合酶
12.某转运RNA的反密码子为UAC,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
A.缬氨酸(GUA) B.组氨酸(CAU) C.酪氨酸(UAC) D.甲硫氨酸(AUG)
13.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
A. 60 B. 80 C. 120 D. 180
14.某蛋白质由65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有
A. 390个 B. 195个 C. 65个 D. 260个
15.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
(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A.m、1/n    B.1/m、n    C.m、1      D.1、n
16.最近,科学家在一种生物体内发现了第22种氨基酸——吡酪赖氨酸,并弄清楚了它的密码子,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吡酷赖氨酸的密码子是
A.基因中的某三个脱氧核苷酸 B.转运RNA上的三个碱基
C.DNA一条链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信使RNA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17.在下列系谱中,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X染色体显性遗传B.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Y染色体遗传
18.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 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着丝粒分裂
19. 将一个被1s N标记的DNA分子放人到含14 N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连续复制2代,则子代DNA分子中含有1s N标记的DNA分子数是
A .0 B.2 C.4 D.6
20. 血友病A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A患者,但他的父母都不是患者。
则该男孩血友病A基因来自
A. 母亲 B.父亲 C.父亲和母亲 D.不能确定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
1. 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 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步骤,21世纪教育网
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 部位。
(2) 图中1表示 ,3表示 。
(3) 如果合成的4共有150个肽键,则控制合成该肽链的基因至少
应有 个碱基,合成该肽链共需个 氨基酸。
2. 右图为DNA片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6分)
(1)请纠正该图的错误: 。
(2)2的名称叫 。
(3)DNA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 )
A.1和2 B.2和3 C.3和4 D.5和6
(4)DNA复制的原料是 ,复制的方式是 。
(5)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1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 )
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
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
3. 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二倍体生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2)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 和 。
(3)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和 。(4)丙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单体。
4. 分析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7分)
21世纪教育网
(1)图中的B是 ,G属于糖类,该糖是 ,F是 。
(2)A与C可能的两种数目比例关系是: 和 。
(3)从分子水平看,D与C的关系是 。
(4)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 (填字母)
5.(13分)仔细阅读图一和图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中下列编号所代表的中文名称:④___ ;⑨_____ 。
(2)图二所示过程叫 。此过程必须遵循 原则。
(3)若用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释放出来的3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
(4)假如图二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 。21世纪教育网
(5)图二中的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DNA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 。 A.1/2 B.1/2n-1 C.1/2n D.1/2n+1
6.(22分)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 性基因;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 性基因。
(2)Ⅰ-1的基因型是 ,Ⅰ-2能产生 种卵细胞,含ab的卵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
(3)从理论上分析,若Ⅰ-1和Ⅰ-2再生女孩,可能有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
(4)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 。
(5)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染色体
F


B
G
C
DNA
D
基因
E
脱氧核苷酸
H
磷酸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写作,神游世界。从今天起,关心语言和文字,给每一道题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你有一段旅程,要有精神支点,直面前人之鉴,倾听历史回音……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永远是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科学家托维利提出的假说: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太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多达17亿吨的氢,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
科学家路易斯 弗兰克也提出一个新理论: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他在分析卫星图片时发现了一些黑色小斑点,而这些黑斑是高层大气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水云。他认为,小黑斑现象是许多小彗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注人大气,形成彗星云团,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不久,在600多千米上空,他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而这一高度又恰好是此类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1990年,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江苏省无锡梅村乡。我国专家经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来自彗星。弗兰克理论还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例如可能就是由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1998年美国科学家打开了一块来自彗星的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不久又发现另一块陨石里布满了奇怪的紫色晶体,这些晶体里竟然有水!
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
1、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的水蒸气。 B.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
C.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D.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
2、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的是( )
A.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由冰组成的小彗星。
B.在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发现了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
C.经我国专家研究,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的冰块来自彗星。
D.有的陨石里含有盐水水泡或含水的紫色晶体。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托维利假说,人类有可能利用太阳风获取更多的水。
B.根据弗兰克理论,人类有可能借助彗星云团进行人工降雨。
C.对地球水源地研究,有助于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
D.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他行星是否有水存在。
(二)根据所学过的文言文,完成4-8题(4-7题每题3分,共22分)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偏僻:偏激,不端正。
5、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6、下列句子中倒装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青,取之于蓝。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 转徙于江湖间。
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10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以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分)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分)
(三)诗词鉴赏(8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画堂春 (秦观)21世纪教育网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21分)
回 家(作者:章珺)
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种感觉。
茫茫人海,鳞次栉比的楼群,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或是偶然间瞥见的没有别人注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
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匆,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
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有来由的触动,既可以让人喜极而泣,又可以让人欲哭无泪。如果它能发出声音,那声音一定是微弱而固执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蹒跚而执著的。可是它无声无息,短暂的刺痛,还没有伤口,就被异乡的声音和风景抚平。
在他乡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离乡的时候,庆幸也许远远多于伤感。可是被我们淡化了甚至遗弃了的故乡,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我们曾经用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唤过的土地,又注定会在某一时刻穿透时间和空间,呼唤着我们回家。
于是,我们回家。背着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经疲惫的心,一起回家。无论我们早已功成名就,还是我们正在为生计奔波,当我们踏上回家的征途,我们会有着同样的冲动和期望。也许我们需要蜷缩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也许我们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离开家已经走得太远。
我们回到了这里,我们和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我们生在这里,却命中注定要离开这里,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我们用心触摸这里的一切。在遥远的他乡,我们曾用音符去编织她;我们曾用泪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离愁别绪。我们本来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面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刻意地寻求她感受她。可是,朴素的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乡愁,对于那些依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我们与我们的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在那么一天,一路风尘之后,倚在故乡的门槛边,也许会伤心地告诉自己: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我们从哪里来 又要到哪里去 轻轻的一声叹息,却沉重得让人无法喘息。
我们在茫然中再次告别故乡。没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我们甚至已经巴望着尽快离去。我们还未实现的梦想,被我们留在了他乡,还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着我们归去。
可是,当车轮启动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筹划起下一轮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故乡的景色还近在眼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是在盼望着再次回到这里 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
什么时候,对故乡的回忆里,夹杂了苦涩和痛楚,可是想起故乡时,我们还会有割舍不断的感动。也许在某一天,我们在故乡埋葬了最后一个亲人,我们不再有理由回到那里。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回家的感觉,细碎的、温暖的、潮湿的感觉,穿透了我们已经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它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细腻而绵长的感觉,连缀着我们的一生一世。
我们回家,独自一人,或者带上我们浩浩荡荡的子孙。也许是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
10.文中反复说“回家是一种感觉”,“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又说“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结合全文分析:
(1)反复说到的“那种感觉”指的是什么 (3分)
(2)“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还为了什么 (2分)(不超过10字)
12.文章是通过哪几层内容来表现回家“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的
(1)试用简洁的文字分层概括。(4分)
(2)这种结构有什么特点?(4分)
1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本文不像一般写乡情的文章那样去回忆故乡的生活场景,而是着重抒写了自己羁留异乡时,对故乡的一种刻骨铭心的复杂感情。
B.作者描绘了回家时所见的故乡景色,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写出了对故乡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C.文章构思独特,虚实交融,反复抒写了对故乡矛盾而又缠绵悱恻的情思,有回肠荡气之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D.文章结尾处,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们因追逐功利而迷失自己、变得冷漠的现象的讥讽,深化了主题。
E.本文语言优美典雅,含蓄蕴藉,化用古诗词贴切自然,富有抒情笔调的语句使文章韵味无穷。
二、诗文默写与语言文字运用(30分,15-18每小题3分)
14、诗文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小句1分)
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
⑵.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21世纪教育网
⑶.__________,达则兼济天下。
⑷.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
⑸.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⑹.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
⑻.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
⑼.__________,官盛则近谀。
⑽.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
1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威吓(hè) 监生(jiān) 炽热(chì) 少不更事(gēng)
B.拓本(tuò) 字帖(tiě) 桑梓(zǐ) 锲而不舍(qiè)
C.间或(jiàn) 新正(zhēng) 栏槛(jiàn) 渚清沙白(zhǔ)
D.跬步(kuǐ) 慰藉(jiè) 叨扰(dāo) 命途多舛(chuǎn)
16、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东方文明和儒家文明”的框架里,华夏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注重群体整合的文化,这与注重个性的西方文化框架有很大的不同。
B.文理科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绝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C.《哈利 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沃茨巫师学校种种不可理喻的神秘景象,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D.要是比不过他,你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不然最后下不来台的还是你。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有消息称张含韵将进入山东卫视主持“笑声传中国”,使广大“韵迷”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致电该栏目表示支持。
B.新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像所有前任总干事一样,她需要处理世卫组织技术、管理和政治等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她决心在促进卫生事业方面取得重要的实际成果。
C.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目前在德国恶意抢注。在与对方协商未果后,王致和集团表示,将在德国柏林提起诉讼,追讨商标权。这将是中华老字号首次进行海外诉讼维权。
D.中国湖泊资源破坏严重,平均每年有近二十个天然湖泊消亡,水利部专家指出,由于过度围湖造田,是造成天然湖泊及其湿地面积锐减的主要因素。
18、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19、根据例句仿写,写出对一个等式的理解。(4分)
例:口﹢口﹢口﹦品,看到这个等式,我不禁想起茶要一口一口地品,日子要一天天地过。
(1)人﹢人﹢人﹦众,看到这个等式,我不禁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木﹢木﹦森,看到这个等式,我不禁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的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改后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一生的状态就是在路上。那么,你渴望在什么样的路上?你又希望以怎样的姿态在路上?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正确弄懂其中“路”的含义,并据此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来源: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西周时实行的土地制度的性质是
A.土地国有制 B.土地公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封建土地国有制
3.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
①丝织品 ②景德年间瓷罐 ③唐三彩 ④哥窑瓷瓶 ⑤珐琅彩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4.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 )
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 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 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 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宋代的“市”,突破了以前的限制,表现在( ) 21世纪教育网
①封闭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 ②分散于宅屋之间 ③不允许设“市”的城郊和乡村出现了“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7.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B.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8.《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马六甲附近时的巨大木船,尽管经历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谁的?(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9.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东方的借鉴学习 B.西方的殖民掠夺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21世纪教育网
10.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网上查找资料时找到了下面所示的世界地图,同学们在观察研究后,认为该地图的绘制最早是在( )
A.14世纪 B.15世纪
C.16世纪 D.17世纪
11.18世纪,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最终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霸权,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B.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胜利
C.英国海军力量处于优势地位
D.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胜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 “18世纪后期……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的是( )
A.牛顿 B.瓦特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自救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14.右图漫画名为《参议院的老板们》,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作品。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
A.此图表现的是“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
B.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
D.此图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
15.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一百年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 )
①脚穿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上 ②通过手机询问比赛时况 ③乘坐轮船或汽车赶往比赛城市 ④在比赛地可以买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A.手工工场规模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B.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C.出现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民用企业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17.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下列示意图中,起积极作用的因素F2可能是( )21世纪教育网
①资产阶级政府的鼓励扶持 ②民族实业家的主观努力 ③帝国主义侵华产生客观积极因素 ④人民群众反帝斗争和封建政府真心实意地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到1949年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的经历是( )
①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你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日战争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0.爱好历史的小王正在看李锐的回忆录书《庐山会议实录》,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
A.人民公社 B.大跃进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21.“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路线方针通俗易懂的注解( )
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1978年安徽凤阳的民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说明农民已经过上小康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23.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 )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4.《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2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非选择题
26.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方向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司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
──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材料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请回答:(13分)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分)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有什么新特点?(4分)
(3)根据材料四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2分)19世纪90年代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较好的发展,其原因是什么?(4分)
27、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抵押、倒卖一空。(16分)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6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你认为他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6分)
 
28.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请回答:(11分)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3分)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4分)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2分)
(2)两次工业革命所产生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各是什么?(2分)

(3)请你分析下两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的区别。(6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那么的最小值是( )
A.4 B. C.9 D.18
2、数列的通项为=,,其前项和为,则使>48成立的的最小值为( )
A.7 B.8 C.9 D.10
3、若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集相同,则、的值为( )
A.=﹣8 =﹣10 B.=﹣4 =﹣9 C.=﹣1 =9 D.=﹣1 =2
4、△ABC中,若,则△ABC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5、在首项为2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中,最接近1的项是( )
A.第三项 B.第四项 C.第五项 D.第六项
6、在等比数列中,=6,=5,则等于( )
A. B. C.或 D.﹣或﹣
7、△ABC中,已知,则A的度数等于( )
A. B. C. D.
8、数列中,=15,(),则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乘积是负数的是( )
A. B. C. D.
9、某厂去年的产值记为1,计划在今后五年内每年的产值比上年增长10%,则从今年起到第五年,这个厂的总产值为( )
A. B. C. D.
10、已知钝角△ABC的最长边为2,其余两边的长为、,则集合所表示的平面图形面积等于( )
A.2 B. C.4 D.
1 2 3 4 521世纪教育网 6 7 8 9 10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在△ABC中,已知BC=12,A=60°,B=45°,则AC=
12.函数的定义域是
13.数列的前项和,则
14、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15、《莱因德纸草书》(Rhind Papyr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把100个面包分给五人,使每人成等差数列,且使最大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小的两份之和,则最小1份的大小是
16、已知数列、都是等差数列,=,,用、分别表示数列、的前项和(是正整数),若+=0,则的值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14分,共70分)21世纪教育网
17、△ABC中,是A,B,C所对的边,S是该三角形的面积,且
(1)求∠B的大小;
(2)若=4,,求的值。
18、已知等差数列的前四项和为10,且成等比数列
(1)求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19、已知:,当时,
;时,
(1)求的解析式
(2)c为何值时,的解集为R.
21世纪教育网
21、已知
⑴当不等式的解集为时,求实数的值; 21世纪教育网
⑵若对任意实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⑶设为常数,解关于的不等式.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