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电功率>教案设计一、复习目标:1、了解电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知道量程、分度值及计数方法。2、会正确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知道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3、会正确设计用“伏安法”测电功率电路,并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进行相关计算。4、能正确选择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量程,并能根据P=UⅠ及P=I R或U /R计算电功率。二、复习重难点伏安法测未知电阻功率及小灯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三、复习过程(一)、知识点1、电表量程、分度值及使用方法①电流表:量程为0~0.6A和0~3A;其分度值分别为0.02A和0.1A,应与待测电路串联;电流应从“+”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②电压表:量程为0~3V和0~15Ⅴ,其分度值分别为0.1Ⅴ和0.5v;应与待测电路并联;电流进入与电流表相同。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通过电路中的电流强度。3、国际单位中,电流强度、电压及电功率单位、符号及相关换算关系。电流强度:安培,简称安,符号“A”,电压:伏特,简称伏,符号“v”;电功率:瓦特,简称瓦,符号“w”。1A=1000mA,1kv=1000v,1Ⅴ=1000mⅴ,1kw=1000w4、电功率①定义:用电器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与时间之比。②物理意义: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③电功率公式:P=UⅠ(测功率的实验原理);纯电阻P=I R=U /R④灯泡亮度由灯泡实际功率决定。(二)、典型例题1、一个标有“6v、3w”小灯泡,当接在电压为8v的电源上,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如何接入一个阻值为多少的电阻?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灯丝电阻分别为多少?分析:∵电源电压大于小灯泡额定电压,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电阻解:应串联一个阻值为RΩ的电阻,∵小灯泡额定电压U额=6v,电源电压U=8V 电阻R两端U1=8v-6v=2v串联电流处处相等,∵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P/U=3w/6v=0.5A ∴根据欧姆定律I=U/R得,R=U/Ⅰ=2Ⅴ/0.5A=4Ω,由P=U /R得,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R灯=U灯 /P=(6v) /3w=12Ω,即:应串联一个阻值为4Ω的电阻,灯泡才能正常发光;小灯泡正常工作电流为0.5A,灯丝电阻为12Ω。2、把R1=2 Ω的电阻和R2=4 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已知R1两端的电压是1 V。求:(1)电源电压。(2)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3)5 min内电流通过R2所做的电功。解法1:①∵R1、R2串联,R1两端电压U1=1v,∴通过R1电流强度Ⅰ1=U1/R1=1v/2Ω=0.5A,∴通过R2电流I2=I1=0.5A,∴I1=U1/R1.则U1=0.5A 2Ω=2v,、∵U=U1+U2=1v+2v=3v,∴电源电压为3v②R1消耗的功率P1=I1 U1=0.5A 1v=0.5w③R2所做的电功w2=U2I2t,t=5min=300s∴W2=2v 0.5A 300s=300J解2:①设电源电压为U,∵R1与R2串联,R1两端电压U1=1Ⅴ,∴R2两端电压U2=(U-1)v,∴U1/R1=U2/R2.∴1v/2Ω=(U-1)v/4Ω解得U=3v,U2=3v-1v=2v②R1消耗的功率P1=U1 /R1=(1v /2Ω=0.5w③t=5min=300s,∴R2所做电功W2=(U2) /R2t=(2v) /4Ω 300s=300J3、一只“10V、5W”的甲灯和一只“6V、1.8W”的乙灯串联后接入电路中,两灯均能发光,比较它们的实际功率(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C )(A)甲灯大些 (B)乙灯大些(C)两灯一样大 (D)无法确定4、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华同学选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10Ω)。(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探究,下列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C___ 。A.“10Ω 1A” B“20Ω 0.2A” C “50Ω 0.5A”(3)小华同学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_A_ (选填“A”或“B”端移动;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_0.625_ W。(4)小华继续实验,设计了下列四种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电路。电路中有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未知,在不拆改电路的前提下,能够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是 ____D______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