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一)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用粒子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2、过程和方法:通过猜想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学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验中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运用。学习难点: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创设情景PPT展示: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实验?该实验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那么,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质量,原子种类、质量、数目,物质种类,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吗?探究学习PPT展示: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呢 PPT展示:做出假设: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变化情况有几种可能?你赞同哪种可能?假设 ①质量 ,生成物总质量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②质量 ,生成物总质量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③质量 ,生成物总质量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PPT展示:设计实验:请你参照课本上的实验,设计二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说出实验步骤。(要求:操作要简明,过程要具体)步骤 ⑴安装 ;⑵加入 ;⑶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并记录质量m1;⑷进行 并记录反应 ;⑸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并记录质量m2。活动探究: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总结: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PPT展示:原理现象 燃烧放出 ,产生大量 。结论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磷和氧气)总质量 生成物(五氧化二磷 )总质量。实验二:铁丝跟硫酸铜溶液反应PPT展示:原理现象 铁钉表面变成 色,蓝色溶液逐渐变为 色结论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铁和硫酸铜)总质量 生成物(硫酸亚铁和铜)总质量。PPT展示:得出结论:(P94)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PPT展示:反思升华: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P95)视频欣赏:观看电解水的微观过程的动画。PPT展示: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 ,原子数目没有 ,原子质量没有迁移提升1、A+B=C+D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 : 3,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消耗2.4克。则生成物中C的质量为___ _克,D的质量为___ __克。2、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由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_ __元素,可能含有___ 元素。3、有一有机物23克,在空气中燃烧后,若生成二氧化碳44克和27克水,则该有机物含碳元素的质量是 克,含氧元素的质量是 克,该有机物是由 组成。课后作业1、在A+B→C+D反应中,反应物中A、B质量比为5:2,若反应生成的C和D总质量为28g,则反应消耗反应物A的质量为 ( )A 14g B 8g C 20g D 16g2、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由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量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5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1 10 9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 X中未测值为零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是(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5、 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 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6、⑴已知A与B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用A+B=C+D表示)。现80克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2克C和36克D,则参加反应B的质量是 克。⑵在A+B==C+D的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4:3,当生成物C与D共2.8g时,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g。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