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 实验十八 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课件(共29张PPT)+(学生用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版新教材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 实验十八 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课件(共29张PPT)+(学生用书)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实验十八 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
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关键能力·分层突破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一、实验目的
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方法采取控制变量法
(1)n1一定,研究n2和U2的关系.
(2)n2一定,研究n1和U2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低压交流电小于12 V)1个、可拆变压器(铁芯、两个已知匝数的线圈)、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挡)1个、导线若干.
四、实验过程
1.保持原线圈的匝数n1=400匝和电压U1=5 V不变,改变副线圈的匝数n2,研究n2对副线圈电压U2的影响.
(1)选择原线圈的匝数n1=400匝,用导线将变压器原线圈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接线柱上,将选择开关调至使原线圈两端电压为5 V.将多用电表与原线圈n1=4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检查原线圈的电压是否为5 V,如图甲.
表格一 U1=5 V,n1=400匝
(2)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n2=2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如图乙,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
将n2、U2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一中.
(3)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n2=8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如图丙,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
将n2、U2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一中.
(4)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n2=1 4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如图丁,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
将n2、U2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一中.
实验次数 1 2 3
n2/匝
U2/V
2.保持副线圈的匝数n2和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不变,研究原线圈的匝数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
表格二 U1=5 V,n2=400匝
(1)将1中的原线圈作为副线圈,副线圈作为原线圈.选择n2=400匝,用导线将变压器原线圈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接线柱上.
(2)将选择开关拨至5 V挡.
(3)将多用电表与原线圈n1=2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将n1、U2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二中.
实验次数 1 2 3
n1/匝
U2/V
(4)保持n2=400匝,U1=5 V不变,将连接电源的两根导线与原线圈n1=8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将n1、U2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二中.
(5)保持n2=400匝,U1=5 V不变,将连接电源的两根导线与原线圈n1=1 4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将n1、U2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二中.
(6)拆除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五、数据处理
分析表格一和表格二数据可知,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U1、U2之比等于两个线圈的匝数n1、n2之比.
六、误差分析
1.由于漏磁,通过原、副线圈的每一匝的磁通量不严格相等造成误差.
2.原、副线圈有电阻,原、副线圈中的焦耳热损耗(铜损),造成误差.
3.铁芯中有磁损耗,产生涡流,造成误差.
4.多用电表的读数存在误差.
七、注意事项
1.要事先推测副线圈两端电压的可能值.
2.为了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压交流电源,所用电压不要超过12 V,即使这样,通电时不要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接线柱.
3.为了多用电表的安全,使用交流电压挡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挡测试,大致确定电压后再选择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
关键能力·分层突破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例1 (1)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室中备有下列可供选择的器材:
A.可拆变压器(铁芯、两个已知匝数的线圈)
B.条形磁铁
C.直流电源
D.多用电表
E.开关、导线若干
上述器材在本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________(填器材前的序号).
BC
解析:变压器的原理是互感现象,是原线圈磁场的变化引起副线圈感应电流的变化,所以不需要外界的磁场,故条形磁铁B不必用到,如果原线圈中通的是直流电源,则副线圈中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故直流电源C不必用到,需要用到低压交流电源;
(2)做“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时,原线圈接在电源上,用多用电表测量副线圈的电压,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原线圈接直流电压,电表用直流电压挡
B.原线圈接直流电压,电表用交流电压挡
C.原线圈接12 V以下交流电压,电表用交流电压挡
D.原线圈接220 V交流电压,电表用交流电压挡
(3)实验前甲同学的猜想是U1∶U2=n1∶n2;乙同学的猜想是U1∶U2=n2∶n1.你认为猜想合理的同学是________,你做出上述判断所依据的物理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C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解析:(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互感现象,故原线圈接交流电压,为了安全,电压选用实验室12 V以下电压,输出电压也是交流电压,故电表用交流电压挡,综合(1)可知,应选C;(3)由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可知:猜想合理的同学是甲同学.做出上述判断依据的物理规律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跟进训练】
1.[2022·山东泰安模拟]在“探究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两个线圈套到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
②闭合电源开关,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原线圈和副线圈两端的电压;
③将匝数较多的一组线圈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电源输出端上,另一个作为副线圈,接上小灯泡;
④将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重复以上步骤.
(1)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只填步骤前的数字序号);
(2)如图所示,在实验中,两线圈的匝数n1=1 600,n2=400,当将n1作为原线圈时,U1=16 V,副线圈两端电压U2=4 V;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后,当U′1=8 V时,U′2=32 V,那么可初步确定,变压器两个
线圈的电压U1、U2与线圈匝数n1、n2的关系是________.
①③②④

解析:(1)在“探究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关系”的实验中,首先将两个线圈套到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再将匝数较多的一组线圈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电源输出端上,另一个作为副线圈,接上小灯泡;闭合电源开关,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原线圈和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最后将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重复以上步骤,顺序为①③②④.(2)两线圈的匝数n1=1 600,n2=400,当将n1作为原线圈时,U1=16 V,副线圈两端电压U2=4 V;当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后,U′1=8 V时,U′2=32 V,此时U′2为原线圈的电压,而U′1为副线圈的电压,由以上数据可得:=.
2.在“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关系”的实验中,小型可拆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120匝、n2=240匝,某实验小组在原线圈两端依次加上不同的电压,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小组根据测得的数据在表格中算出U1、U2的比值,还有一组U1、U2的比值没有算出,把求出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V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V
1 3.9 7.7 1∶2.0
2 5.9 11.6 1∶2.0
3 7.8 15.2
1∶1.9
解析:第三组数据为:==.
(2)本实验可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
与匝数关系为________(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3)该变压器是________(选填“升压”或“降压”)变压器.

升压
解析:(2)线圈匝数之比==,结合表格中的数据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是=.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副线圈匝数多、电压高,所以该变压器是升压变压器.
考点二 拓展创新型实验
例2 [2022·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试]某学生选用匝数可调的可拆变压器(该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如图甲所示,做“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时,保持原线圈匝数和电压不变,改变副线圈的匝数,可以研究副线圈匝数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1)在U2为纵坐标,n2为横坐标.在图乙中画出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与匝数n2关系图像的示意图,并说明U2 n2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
解析:根据题意作出图像如图所示.

U2 n2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表示每匝线圈产生的电压.
(2)设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n1,感应电动势为E1,端电压为U1;副线圈的匝数为n2,感应电动势为E2,端电压为U2.请理论推导理想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解析:由于互感现象没有漏磁,原、副线圈中的每匝线圈都具有相同的,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1=n1,E2=n2,所以联立有:=.
由于不计原、副线圈的电阻,因此原线圈两端电压U1=E1,副线圈两端电压U2=E2,所以有:=.
(3)如图丙、丁所示,是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图(“○”中的电表未画出),根据它们的工作原理填写下列表格.
“○”中所用的电表(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 比较原线圈与副线圈导线的粗细(选填“较粗”或“较细”)


解析:根据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原理和特点可填表如下:
“○”中所用的电表(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 比较原线圈与副线圈导线的粗细(选填“较粗”或“较细”)
丙 电压表 较细
丁 电流表 较粗
【跟进训练】
3.有一个教学用的可拆变压器,如图甲所示.它有两个外观基本相同的线圈A、B,线圈外部还可以绕线.
(1)某同学用一多用电表的同一欧姆挡先后测量了A、B线圈的电阻值,指针分别对应图乙中的a、b位置,则A线圈的电阻为________ Ω,由此可推断__________(选填“A”或“B”)线圈的匝数较多.
24
A
解析:观察多用电表测的是电阻指向“×1挡”,故A线圈的电阻为24 Ω.由此可推断A的线圈匝数较多.
(2)如果把它看成理想变压器,现要测量A线圈的匝数,提供的器材有:一根足够长的绝缘导线、一只多用电表和低压交流电源,请简要叙述实验的步骤(写出要测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A线圈的匝数为nA=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n
解析:①用绝缘导线在线圈的外部或变压器的铁芯上绕制n匝线圈;
②将A线圈与低压交流电源相连接;
③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A线圈的输入电压UA和绕制线圈的输出电压U.A线圈的匝数为nA=n(其他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用220 V交流电源作为某小型电器的电源.他先制作了一个交流变为直流的整流器,但是这个整流器需要用6 V的交流电源,于是他又添置了一台220 V/6 V的变压器,如图所示.他看到这个变压器上有a、b、c、d四个引出线头,且a、d引线比b、c引线粗.
(1)他不知道接法,也没有相应的说明书.你能帮他判断正确的接法是a、d端接________(选填“220 V”或“6 V”).
(2)这台220 V/6 V的理想变压器接6 V的线圈匝数是300匝,则接220 V的线圈匝数是________匝.
6 V
11 000
解析:(1)因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采用的是降压变压器,根据P=UI可知,副线圈中的电流大,为了减小输电线上功率的损失,副线圈电线电阻要小,由公式R=ρ知,引线要粗,故a、d接6 V.(2)根据变压器工作原理知:=,若理想变压器接6 V的线圈匝数是300匝,则接220 V的线圈匝数是11 000匝.实验十八 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一、实验目的
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方法采取控制变量法
(1)n1一定,研究n2和U2的关系.
(2)n2一定,研究n1和U2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低压交流电小于12 V)1个、可拆变压器(铁芯、两个已知匝数的线圈)、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挡)1个、导线若干.
四、实验过程
1.保持原线圈的匝数n1=400匝和电压U1=5 V不变,改变副线圈的匝数n2,研究n2对副线圈电压U2的影响.
(1)选择原线圈的匝数n1=400匝,用导线将变压器原线圈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接线柱上,将选择开关调至使原线圈两端电压为5 V.将多用电表与原线圈n1=4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检查原线圈的电压是否为5 V,如图甲.
表格一 U1=5 V,n1=400匝
实验次数 1 2 3
n2/匝
U2/V
(2)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n2=2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如图乙,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
将n2、U2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一中.
(3)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n2=8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如图丙,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
将n2、U2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一中.
(4)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n2=1 4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如图丁,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
将n2、U2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一中.
2.保持副线圈的匝数n2和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不变,研究原线圈的匝数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
表格二 U1=5 V,n2=400匝
实验次数 1 2 3
n1/匝
U2/V
(1)将1中的原线圈作为副线圈,副线圈作为原线圈.选择n2=400匝,用导线将变压器原线圈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接线柱上.
(2)将选择开关拨至5 V挡.
(3)将多用电表与原线圈n1=2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将n1、U2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二中.
(4)保持n2=400匝,U1=5 V不变,将连接电源的两根导线与原线圈n1=8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将n1、U2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二中.
(5)保持n2=400匝,U1=5 V不变,将连接电源的两根导线与原线圈n1=1 400匝的接线柱相连接,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将n1、U2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二中.
(6)拆除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五、数据处理
分析表格一和表格二数据可知,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U1、U2之比等于两个线圈的匝数n1、n2之比.
六、误差分析
1.由于漏磁,通过原、副线圈的每一匝的磁通量不严格相等造成误差.
2.原、副线圈有电阻,原、副线圈中的焦耳热损耗(铜损),造成误差.
3.铁芯中有磁损耗,产生涡流,造成误差.
4.多用电表的读数存在误差.
七、注意事项
1.要事先推测副线圈两端电压的可能值.
2.为了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压交流电源,所用电压不要超过12 V,即使这样,通电时不要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接线柱.
3.为了多用电表的安全,使用交流电压挡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挡测试,大致确定电压后再选择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
【关键能力·分层突破】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例1 (1)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室中备有下列可供选择的器材:
A.可拆变压器(铁芯、两个已知匝数的线圈)
B.条形磁铁
C.直流电源
D.多用电表
E.开关、导线若干
上述器材在本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________(填器材前的序号).
(2)做“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时,原线圈接在电源上,用多用电表测量副线圈的电压,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原线圈接直流电压,电表用直流电压挡
B.原线圈接直流电压,电表用交流电压挡
C.原线圈接12 V以下交流电压,电表用交流电压挡
D.原线圈接220 V交流电压,电表用交流电压挡
(3)实验前甲同学的猜想是U1∶U2=n1∶n2;乙同学的猜想是U1∶U2=n2∶n1.你认为猜想合理的同学是________,你做出上述判断所依据的物理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进训练】
1.[2022·山东泰安模拟]在“探究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两个线圈套到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
②闭合电源开关,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原线圈和副线圈两端的电压;
③将匝数较多的一组线圈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电源输出端上,另一个作为副线圈,接上小灯泡;
④将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重复以上步骤.
(1)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只填步骤前的数字序号);
(2)如图所示,在实验中,两线圈的匝数n1=1 600,n2=400,当将n1作为原线圈时,U1=16 V,副线圈两端电压U2=4 V;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后,当U′1=8 V时,U′2=32 V,那么可初步确定,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U1、U2与线圈匝数n1、n2的关系是________.
2.在“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关系”的实验中,小型可拆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120匝、n2=240匝,某实验小组在原线圈两端依次加上不同的电压,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V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V
1 3.9 7.7 1∶2.0
2 5.9 11.6 1∶2.0
3 7.8 15.2
(1)实验小组根据测得的数据在表格中算出U1、U2的比值,还有一组U1、U2的比值没有算出,把求出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2)本实验可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关系为________(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3)该变压器是________(选填“升压”或“降压”)变压器.
考点二 拓展创新型实验
例2 [2022·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试]某学生选用匝数可调的可拆变压器(该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如图甲所示,做“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时,保持原线圈匝数和电压不变,改变副线圈的匝数,可以研究副线圈匝数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1)在U2为纵坐标,n2为横坐标.在图乙中画出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与匝数n2关系图像的示意图,并说明U2 n2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
(2)设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n1,感应电动势为E1,端电压为U1;副线圈的匝数为n2,感应电动势为E2,端电压为U2.请理论推导理想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3)如图丙、丁所示,是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图(“○”中的电表未画出),根据它们的工作原理填写下列表格.
“○”中所用的电表(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 比较原线圈与副线圈导线的粗细(选填“较粗”或“较细”)


【跟进训练】
3.有一个教学用的可拆变压器,如图甲所示.它有两个外观基本相同的线圈A、B,线圈外部还可以绕线.
(1)某同学用一多用电表的同一欧姆挡先后测量了A、B线圈的电阻值,指针分别对应图乙中的a、b位置,则A线圈的电阻为__________ Ω,由此可推断____________(选填“A”或“B”)线圈的匝数较多.
(2)如果把它看成理想变压器,现要测量A线圈的匝数,提供的器材有:一根足够长的绝缘导线、一只多用电表和低压交流电源,请简要叙述实验的步骤(写出要测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线圈的匝数为nA=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用220 V交流电源作为某小型电器的电源.他先制作了一个交流变为直流的整流器,但是这个整流器需要用6 V的交流电源,于是他又添置了一台220 V/6 V的变压器,如图所示.他看到这个变压器上有a、b、c、d四个引出线头,且a、d引线比b、c引线粗.
(1)他不知道接法,也没有相应的说明书.你能帮他判断正确的接法是a、d端接________(选填“220 V”或“6 V”).
(2)这台220 V/6 V的理想变压器接6 V的线圈匝数是300匝,则接220 V的线圈匝数是________匝.
实验十八 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关键能力·分层突破
例1 解析:(1)变压器的原理是互感现象,是原线圈磁场的变化引起副线圈感应电流的变化,所以不需要外界的磁场,故条形磁铁B不必用到,如果原线圈中通的是直流电源,则副线圈中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故直流电源C不必用到,需要用到低压交流电源;(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互感现象,故原线圈接交流电压,为了安全,电压选用实验室12 V以下电压,输出电压也是交流电压,故电表用交流电压挡,综合(1)可知,应选C;(3)由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可知:猜想合理的同学是甲同学.做出上述判断依据的物理规律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答案:(1)BC (2)C (3)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解析:(1)在“探究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关系”的实验中,首先将两个线圈套到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再将匝数较多的一组线圈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电源输出端上,另一个作为副线圈,接上小灯泡;闭合电源开关,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原线圈和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最后将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重复以上步骤,顺序为①③②④.(2)两线圈的匝数n1=1 600,n2=400,当将n1作为原线圈时,U1=16 V,副线圈两端电压U2=4 V;当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后,U′1=8 V时,U′2=32 V,此时U′2为原线圈的电压,而U′1为副线圈的电压,由以上数据可得:=.
答案:(1)①③②④ (2)=
2.解析:(1)第三组数据为:==.
(2)线圈匝数之比==,结合表格中的数据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是=.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副线圈匝数多、电压高,所以该变压器是升压变压器.
答案:(1)1∶1.9 (2)= (3)升压
例2 解析:(1)根据题意作出图像如图所示.
U2 n2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表示每匝线圈产生的电压.
(2)由于互感现象没有漏磁,原、副线圈中的每匝线圈都具有相同的,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1=n1,E2=n2,所以联立有:=.
由于不计原、副线圈的电阻,因此原线圈两端电压U1=E1,副线圈两端电压U2=E2,所以有:=.
(3)根据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原理和特点可填表如下:
“○”中所用的电表(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 比较原线圈与副线圈导线的粗细(选填“较粗”或“较细”)
丙 电压表 较细
丁 电流表 较粗
答案:(1)图见解析,物理意义为每匝线圈的电压 (2)推导过程见解析 (3)见解析
3.解析:(1)观察多用电表测的是电阻指向“×1挡”,故A线圈的电阻为24 Ω.由此可推断A的线圈匝数较多.
(2)①用绝缘导线在线圈的外部或变压器的铁芯上绕制n匝线圈;
②将A线圈与低压交流电源相连接;
③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A线圈的输入电压UA和绕制线圈的输出电压U.A线圈的匝数为nA=n(其他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答案:(1)24 A (2)见解析
4.解析:(1)因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采用的是降压变压器,根据P=UI可知,副线圈中的电流大,为了减小输电线上功率的损失,副线圈电线电阻要小,由公式R=ρ知,引线要粗,故a、d接6 V.(2)根据变压器工作原理知:=,若理想变压器接6 V的线圈匝数是300匝,则接220 V的线圈匝数是11 000匝.
答案:(1)6 V (2)11 0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