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1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1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命题:徐正玉 复核:徐正玉
所需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因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
A.乙烯 B.苯 C.甲苯 D.己烷
2.按碳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醇类化合物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 属于脂环化合物 D.CH3CH(CH3)2属于链状化合物
3. 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
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 )
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 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4.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甲苯和水 B.乙酸乙酯和水 C.乙酸和水 D.硝基苯和水
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
A. 2-乙基丙烷 B. CH3CH2CH2CH2OH 1-丁醇
C. CH3--CH3 间二甲苯 D. 2-甲基-2-丙烯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 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②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入足量浓溴水后过滤;
④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全部正确 B.② ④ C.②③④ D.② ③
7.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不能氧化生成相应醛的是 ( )
A.CH3OH B. CH3CH2CH2OH C.CH3CCH2OH D. CH3CHCH3

8.下列有关有机物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
B. 苯酚又名石炭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其溶液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洗涤。
C. 甲醇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有毒,误饮5~10毫升能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死亡。
D. 甲酸,无色而有刺激气味的液体。
9.已知丁基有四种,可断定分子式为C5H10O的醛有( )
A.三种 B. 四种 C.五种 D.六种
10.乙醇分子中各化学键如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不正确的是( )
A. 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
B. 和浓硫酸共热至170 ℃时,键②和⑤断裂
C. 和HBr共热时,键④断裂
D. 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
1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烃的是( )

A.②③④⑤⑧⑩ B. ②⑤⑧⑩ C. ③④⑧⑩ D.②⑧⑩
12. 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2,2-二甲基-2-丙醇和2-甲基-2-丁醇 B.苯甲醇和对甲基苯酚
C. 2-甲基丁烷和戊烷 D. 乙二醇和丙三醇
13. 以溴乙烷为原料,用下述六种反应的类型:(1)氧化(2)消去(3)加成(4)酯化
(5)水解(6)加聚,来合成乙二酸乙二酯的正确顺序( )
A.(1)(5)(2)(3)(4) B.(1)(2)(3)(4)(5)
C.(2)(3)(5)(1)(4) D.(2)(3)(5)(1)(6)
14. 有机物X、Y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若将X、Y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耗氧气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X、Y可能是 ( )
A.C2H4、C2H6O B.C2H2、C6H6 C.CH2O、C3H6O2 D.CH4、C2H4O2
15.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分苯酚、乙醇、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它是。
A.溴水 B.FeCl3溶液 C.金属钠 D.CuO
16.前不久,各大媒体在显著的位置刊登了关于900t致癌大米的报道,主要是变质大米中存在的黄曲霉素使人体中的特殊基因发生突变,有转变成肝
癌的可能性。它的结构如图。和l 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H2和
NaOH的最大值分别是( )
A.5 mol,2 mol B.7 mol,2 mol
C.5 mol,1 mol D. 7 mol,1 mol
17.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析出银21.6g。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烧时,生成
的水为5.4g。则该醛可能是( )
A. 丙醛 B.乙醛 C.丁醛 D.甲醛
18. 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CH3—CH=CH2 B. C.CH3—CH3 D.
1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CH2 = CHCH—CHO,下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D.1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molH2发生加成反应
20.甲醛、乙酸和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54% B.28% C.27% D. 无法计算
二.填空题:
21.(10分)
命名下列物质或根据题意写出结构简式
的系统命名法名称是 ;

      C2H5
(2) CH3-C-CH2-C≡CH
C2H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TNT的结构简式 ;
(4) 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
(5)甘油的结构简式 。
22.(10分)
已知环戊烯结构简式为: 可简写为:
降冰片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1)降冰片烯属于( )
A. 环烃 B. 不饱和烃 C. 烷烃 D. 芳香烃
(2)降冰片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3)降冰片烯不具有的性质( )
A.能溶于水 B.发生氧化反应 C.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4)写出环戊烯加聚反应方程式 ;
(5)写出一种制备环戊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
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 验 步 骤
解 释 或 实 验 结 论
(1)称取A 9.0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
试通过计算填空: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将此9.0gA在足量纯O2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分别增重5.4g和13.2g。
(2)A的分子式为: 。
(3)另取A 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2(标准状况)。
(3)写出A中所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4)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
(4)A中含有 种氢原子。
(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 。
24.(10分)
某有机物A的分子结构简式如右图:
(1)A跟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跟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0.2mol的A在一定条件下跟足量的Na反应后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4)A中所含三种羟基活性顺序 ;
(5)A跟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5.(10分)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9.8%,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的5倍。
(1)A的分子式是 。
(2)若A只能发生水解反应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A的一种结构简式 。
(3)若A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中和反应,写出A的一种结构简
式 。
(4)若A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A的一种结构简
式 。
(5)若A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A的一种结构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化学方程式 。
三.计算题
26.(10分)有二种气态烃, 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这二种气态烃的混合气10mL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各36mL(以上气体均在同温同压下时测定), 试计算并推断这二种烃的分子式以及混合物中二种烃的体积比?(要求写出计算推断过程,无过程不得分)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C
B
B
D
B
B
C
B
D
C
D
B
A
A
B
D
A
二.填空题:
21.(10分)略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命题:方立平 复核:方立平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共同目标是反对贵族专权的雅典公民是( )
①“平原派”②“山地派”③“海岸派”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 )
①公民大会②“四百人会议”③陪审员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3、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
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奴隶主民主政治
C、贵族专制政治 D、平民民主政治
4、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是( )
①增加了国家的收人 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内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者入仕做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6、商鞅变法的意义深远,下列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的意义。
A、推动封建社会制度的形成 B、秦国通过变法渐渐富强起来
C、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D、为秦国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
Α、攻打南朝 B、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C、与汉族通婚 D、进一步实行改革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实行俸禄制 ②推行均田制 ③易服装 ④迁都洛阳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③④
9、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 )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 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0、孝文帝改革中从根本上推动封建化的措施是( )
A、均田制 B、三长制 C、礼乐制度 D、九品官制
11、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 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
12、王安石变法中的青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3、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 )
A、教权高于王权 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
C、德国四分五裂,未能 统一的民族国家 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14、从思想上为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 )
①宗教“异端”思想的盛行②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③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在教义方面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不同于加尔文教主张的是( )
A、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 B、教职人员可以婚嫁
C、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D、先定论
16、穆罕默德 阿里对外扩张战争开始于( )
A、1811 B、1812 C、1820 D、1805
17、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
A、废除了包税人的土地权 B、打击了宗教长老势力
C、巩固了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 C、确立了土地么有制
18、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与拿破仑殖民统治措施有哪些相同点( )
①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 ②废除包税制
③建立了一些近代工业 ④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
A、①②③④ B、② C、②③ D、②③④
19、18世纪俄国农奴制下的主要阶级有( )
①封建地主阶级 ②农奴 ③自由农民 ④工业资产阶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生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 C、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
21、下列不属于民粹派主张和活动的是( )
A、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 B、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动农民革命
C、痛恨沙皇制度对农民的剥夺 D、主张发动工人阶级与农民结盟推翻沙皇
22、右图反映的历史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天皇是国家名义的最高统治者
B、将军、大名、武士都属于统治阶级
C、武士是幕府统治基础,全都孝忠将军
D、工商业者受统治阶级的歧视
23、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 )
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 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
24、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C、外国资本输入提供了资金 D、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
25、维新变法运动的直接目的是( )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发展资本主义
C、救亡图存 D、宣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学说
二、材料题:(26题21分、27题13分、28题16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谬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主要作了哪些规定?试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3)材料三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对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投之法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材料2:(宋神宗)与王安石论助投事,安石辩数甚力。上曰:“无轻民事,惟艰。”安石曰:“陛下固知有是说,然又须审民事不可缓。”上曰:“修水土诚不可缓。”安石曰:“去徭役害农,亦民事也。岂特修水土乃民事?……”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4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请回答:王安石认为,在有关理财的各项措施中,哪一项重要?为什么?
28、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对雅典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
高二历史模块1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B
D
C
D
A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C
B
C
A
C
D
B
A
21
22
23
24
25
D
C
D
C
C
二材料题(26题21分,27题13分,28题16分,共50分)
26、(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品粮,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推行郡县制;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7分)
(2)都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2分)
(3)“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5分)作者持否定态度(2分);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发展了生产力,是历史的进步。(5分)
27、王安石认为免役法最重要。(3分)
他认为,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在于生产过少,也由于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徭役害农。(2分)而实行免役法,官府的各种差役,民户不再自己服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服役。(2分)交纳免役钱,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钱。(2分)这样既增加了官府收入,(2分)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利于发展生产。(2分)
28、(1)颁布“解负令”,取消债务奴隶制,废除“六一汉”制度,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制定遗嘱法;废除债务奴隶制,限制了贵族兼并土地,扩大了公民基础,走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4分)
(2)确定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参与政治权利的途径,是历史的进步;(4分)
(3)改革政治机构,恢复公民大会的最高权力,设立“四百人会议”,创设公民陪审法庭;
动摇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4分)
(4)鼓励发展工商业;大大促进了雅典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和城邦的繁荣。(4分)
(注:也可以内容和影响分开作答)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命题:包生宏 复核:包生宏
一、选择题:
1. 日月星辰每天绕地球东升西落,其原因是( )
A.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   B.地球绕日月星辰转动
C.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D.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
2.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而产生的( )
A.白昼和黑夜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的变化
A.地球绕太阳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绕地球运动 D.太阳活动的强弱
3.下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①冬季 ②夏季 ③昼短夜长 ④昼长夜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图中A、B、C、D四地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
A.A B. B C.C D.D
5.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家住定西的小明早晨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打电话,姨妈却说“晚上好”
B.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C.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冬天长夏天短
D.昼夜以24小时为周期交替
6.下列节日威海市日出时间最早的是( )
A.三八妇女节 B.五一劳动节 C.六一儿童节 D.十一国庆节
第十一届全运会将于2009.10.11~10.23在山东济南(36°40′N,117°02′E)隆重召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7)、(8)题:
7.济南位于右图中(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8.全运会期间,地球运行到图中的( )
A.a与b之间
B.b与c之间
C.c与d之间
D.d与a之间
9.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无法确定
10. 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该处将成为“中国最早见到日出的地方”。3月21日,当黑瞎子岛(东九区)日出为6时时,北京时间约为( )
A.6时 B.5时 C.4时 D.7时
11. 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
A.南极笼罩在黑夜之中 B.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C.北京的天还没有亮 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太空出舱活动。据此材料回答(12)、(13)题。
12. 9月25日地球运行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 )
13.“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在太空中瞭望地球,能够感受到或看到( )
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上面有无数的经线和纬线
B.地球的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
C.地球的地轴和两极
D.地球上高大的建筑和公路上飞驰的车辆
14.假如图幅大小相同,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河北省地图 D.承德市地图
15.选用下列比例尺绘制的鄂州市旅游交通图,图幅最大的是( )
A. B.1:10 000 C1/100 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16.如下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对图中地形部位描述正确的是( )
A.④处为陡崖
B.①处比②处海拔低
C.⑤处是山脊
D.③处为盆地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①地位于②地的( )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山谷为集水线 ②山谷为分水线 ③山脊为集水线 ④山脊为分水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图3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读图回答20—23题
20.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 30°E, 20°N
B.150°E, 20°S
C.30°E, 20°S
D.150°E, 20°N
21.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
B.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
C.乙地昼长20小时
D.甲地夜长12小时

22.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
比例是
A.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大于二分之一
23.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 B.台北处于一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
C.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左右 D.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
24.关于大洲和大洋的不正确叙述是
A.太平洋和大西洋都跨东西两半球 B.大洋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C.南极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大洲 D.北冰洋全部在东半球
25.下列哪个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 地理答题卡
命题:包生宏 复核:包生宏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二至日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8分)
⑴、此图表示 (日期) 的光照情况。
⑵、 A、B、C三点白昼最短的是 ,昼长是 小时。
⑶、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⑷、 B点的日出时间是 点钟,昼长是 小时。
⑸、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坐标)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
27.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 (单项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28.读图回答问题。(20分)

图一 图二
(1)A、B、C三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__点。
(2)A点的纬度是________,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点。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图二公转轨道上的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
___ __现象。
(4)当地球位于图二公转轨道上的C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__季,南半球处在______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 D处向A处运动过程中,定西市的白昼将逐渐变__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命题:赵海军 复核:赵海军
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成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是( )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4、面对汶川、玉树以及日本“3·11”地震,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人们能否预报地震?如何把地震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 )
A.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B.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5、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是( )
A.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B.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6、中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 )
①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②画家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画家的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 ④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下图漫画《换新衣》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B.想问题办事情要实事求是
C.要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要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8、2011年12月5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科学家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600光年的恒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迄今最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宜居行星。这表明( )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9、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市(县)党委书记与同级人大主任是分设的,但从2000年起,提高决策效率的呼声多了起来,于是,党委书记兼任人大主任的格局蔚然成风。2011年,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选举,四川、湖北换届试点县党委书记不再兼任人大主任成为换届亮点之一。上述改革历程体现了( )
①认识具有预见性,真理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真理在发展中会不断超越自身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认识的发展总是一个由正确认识代替错误认识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有一句经典名言:“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表明( )
①矛盾双方具有统一性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 ④真理是具体的
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1、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捉、缓冲、拉近和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表明(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是2012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
A.着眼事物的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B.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C.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13、2011年发生的“7·23”甬温线动车追尾特大事故,给我们的高速铁路发展敲响了警钟,但这阻挡不了我国高铁前进的步伐。未来30年,仍是我国高铁发展的黄金期。这表明 (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③事物发展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④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14、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发展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坚持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统一
B.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全面论和重点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5、抢滩北上广,还是退居二、三线城市,始终是困扰年轻人就业去向的难题。大城市房价高、压力大但相对公平,充满机会;小城市生活宁静平和但因循守旧,缺少文化氛围。作出正确的选择,要懂得( )
①任何对立的双方总是以同一作为存在的基础 ②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应在普遍性指导下分析特殊性 ③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我们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④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2011年10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讲话中23次提到中华民族复兴,许多观点都是以前所没有的,可以说是站在时代历史高度对辛亥革命伟大意义认识上的理论创新,是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这种创新是( )
①对旧理论的否定与超越 ②坚持克服与保留的统一
③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④对旧思想和观念的扬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2012年2月22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做好2012年房地产用地管理和调控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管理集体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
A.部分功能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C.矛盾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 D.任何质变都是以量变为条件的
18、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唐中和是湖南省新宁县皮肤病防治站的“编外医生”,48年来他坚守“麻风村”,悉心治疗病人,照顾老人们的起居生活,有时两个月才回家一趟。唐中和的事迹告诉我们( )
A.在艰苦环境里更容易实现人生价值
B.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C.牺牲个人利益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D.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
19、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里之动静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为之改观”。梁启超的观点( )
①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否认了实践的物质性和社会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屡见“民”字,有“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高屋建瓴,更有“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细致梳理。这是因为( )
①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最高的价值标准 ③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丹麦的克尔凯郭尔说过一句话:“所有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在我看来一钱不值;所有人认为不重要的事,在我看来性命攸关。”这一观点说明了(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主选择性 ②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具有共同性 ③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有区别 ④正确的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2、 当前社会上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令人担忧,但真情、真爱却无时不在我们身边,有用生命提携孤儿的成长的教师夫妇,有扎根边疆的最美女医生,有为国家人民奉献的科学家,有对贫穷人施以援手的热心人……这表明(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劳动和奉献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客观条件
③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④人生价值通过人的智力、品德表现出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3、 图1、图2蕴涵的哲理有
①图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图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③图1、图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④图1、图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4、2012年我国加快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更加注重公平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②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从改革之初就确立了“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十六字方针。下列古语中与十六字方针蕴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挑花始盛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 政治答题卡
命题:赵海军 复核:赵海军
题型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共3小题,共计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道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触痛多数中国人的内心,道德重建成为时代的呼唤:瘦肉精、地沟油,毒大米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小悦悦事件18名路人视而不见,“街头跌倒老人能不能扶、要不要扶?”竟成为社会争议的话题。而令人欣慰的是近两年来,我们的身边也出现了这样一些普通的人——“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军人”“最美妈妈”……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甚至是用生命践行着人间的真善美。在张丽莉的心中,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恪守基本职责;在吴斌眼里,保障乘客安全是应尽的义务;在高铁成看来,保护群众生命安全是必须担当的使命!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崇高精神是我国人民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结晶。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每年都要进行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及隆重的表彰典礼。不仅如此,《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还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其中将“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列为首要目标之一。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大力弘扬“最美”精神的原因。(12分)


弘扬良好思想道德风尚,提高公民素质,必须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请你就此提出两点建议,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10分)
27、材料:中国共产党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
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十六大
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十七大
首次提出生态文明
十八大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6分)
材料:因地震和海啸所引发的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引起全球关注,核电
产业的发展问题成为世界争议的焦点,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核电?人们对此疑虑重重。
资料显示,核电站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仅是同等规模火电站排放量的1.6%;同时,核电站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一座百万千瓦核电站每年只要补充30吨核燃料,同样功率的火电厂每年要燃烧330万吨煤。核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技术与产业化的成熟度,优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但从核电发展的历史来看,核电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核废料处理困难是影响核电发展的主要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应如何看待核电的发展(12分)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A
C
D
B
D
B
D
D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D
B
B
B
B
C
D
C
A
C
二、非选择题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民群众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的结果,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提出了这一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体现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与时俱进。(4分)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4分)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4分)
28、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科学认识发展核电
的利与弊,核电是一种低碳清洁能源,但存在泄露,核废料处理困难等安全风险。
(4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国是否发展核电要结合
本国国情 作出决定。(4分)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核电的优势与风险
并存,在能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核电利大于弊。(4分)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
命题:肖玉 复核:肖玉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代号填入答题卡对应符号栏内)
1. 已知全集,集合, ,则
( )
A、{0} B、{-3,-4} C、{-4,-2} D、
2.复数z=2-i(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象限为 (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4. 直线,和交于一点,则的值是( ) A. B. C. 2 D. -2
5.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A. 存在; B. 任意;
C. 存在; D. 任意
6.设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都有,当时,,则的值为 ( )
A.2 B. C. D.
7.若函数是函数的反函数,其图像经过点,则( )
A. B.  C. D.

8.在在三角形ABC中,,则边上的高为 ( )
A. B. C. D.
9.设函数,则
A、在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B.在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C.在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D.在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10.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 )
A.相离 B.相交 C.相切 D.不确定
1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是8,则输入的数是
A.或 B.或
C.或 D.或
12.若集合,,
则“”的充要条件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四个小题,每小题5分)
13、若,则
等于
14、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下表:
0
1
2
3
P
0.1
0.1
且,则 .
15、用火柴棒摆“金鱼”,如图所示:
按照上面的规律,第个“金鱼”图需要火柴棒的根数为
16、已知椭圆,为椭圆上的一点,为椭圆的左、右两个焦点,且满足,则的值为 .
三、解答题
17、(本题满分10分)如图所示,已知的终边所在直线上的一点的坐标为,的终边在第一象限且与单位圆的交点的纵坐标为.
⑴求的值;
⑵若,,求.
18、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离心率
(1)求椭圆的方程。
(2)一条不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且线段的中点的横坐标为,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某种有奖销售的饮料,瓶盖内印有“奖励一瓶”或“谢谢购买”字样,购买一瓶若其瓶盖内印有“奖励一瓶”字样即为中奖,中奖概率为.甲、乙、丙三位同学每人购买了一瓶该饮料。
(Ⅰ)求甲中奖且乙、丙都没有中奖的概率;
(Ⅱ)求中奖人数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0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三角形三顶点求
(1)A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
(2)过A点且平行于BC的直线方程.。
(3)求BC边的高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为常数,且)有极大值.
(1)求的值;
(2)若曲线有斜率为的切线,求此切线方程.
22 、(本题满分12分)
数列的前项和满足.
(1)计算的值;
(2)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命题:肖玉 复核:肖玉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代号填入答题卡对应符号栏内)
1.已知复数满足,则的模等于
A. B. C. D.
2椭圆的焦距与短轴长相等,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
3.若等于
A. B.
C. D.
4、已知全集,集合,,则
( )
A、{0} B、{-3,-4} C、{-4,-2} D、
5.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6、设函数在区间(1,2)内有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7. 8.若 是圆的方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 k<5 B. k< C. k< D. k>
8.下面几种推理中是演绎推理的序号为 ( )
A.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导电;
B.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C.半径为圆的面积,则单位圆的面积;
D.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 .
9.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x=2时,x2-3x+2=0”的否命题;
B.“若b=3,则b2=9”的逆命题;
C.若ac>bc,则a>b;
D.“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否命题
10、函数 的图象大致是( )
11.已知命题p:x1,x2R,(f(x2)f(x1)(x2x1)≥0,则p是( )
A. x1,x2R,(f(x2)f(x1)(x2x1)≤0
B. x1,x2R,(f(x2)f(x1)(x2x1)≤0
C. x1,x2R,(f(x2)f(x1)(x2x1)<0
D. x1,x2R,(f(x2)f(x1)(x2x1)<0
12.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它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当时, ,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与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14.求的值__________.
15.已知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16,则这两个球的半径之比为__________.
16.右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
给出下列命题:
①是函数的极值点;
②是函数的最小值点;
③在处切线的斜率小于零;
④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则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0分) 设x=1和x=2是函数f(x)=alnx+bx2+x的两个极值点
(1)求a,b的值;
(2)求f(x)的单调区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学校在高二开设了当代战争风云、投资理财、汽车模拟驾驶与保养、硬笔书法共4门选修课,每个学生必须且只需选修1门选修课, 对于该年级的甲、乙、丙3名学生。
(I)求这3名学生选择的选修课互不相同的概率;
(II)求恰有2门选修课没有被这3名学生选择的概率;
(III)求投资理财选修课被这3名学生选择的人数的数学期望。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的三边长为 a、b、c,且其中任意两边长均不相等。若a、b、c成等差数列。
(1)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2)求证B不可能是钝角
20. (本小题满分12分)设椭圆过点,离心率为.
(1)求的方程;
(2)求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被所截线段的中点坐标.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ABCD是正方形,O是该正方形的中心,P是平面ABCD外一点,PO底面ABCD,E是PC的中点.
求证:(1)PA∥平面BDE ;
(2)平面EBD⊥平面PAC ;
(3)若PA=AB=4,求四棱锥P-ABCD的全面积.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1)求b的值;
(2)当时,曲线总在直线上方,求的取值范围.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命题:王涛林 复核:王涛林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简谐运动是下列哪一种运动:( )
A.匀变速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变加速运动 D.匀加速直线运动
2.关于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一定是变化B. 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的电场不一定是变化的
C. 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的电场也是均匀变化的
D. 振荡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也是振荡的
3.一弹簧振子的振幅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4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一定是A,路程也是A
B.在T/4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不可能是零,路程不可能为A
C.在T/2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一定是2A,路程一定是2A
D.在T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一定为零,路程一定是4A
4.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a、b两点间做简谐振动当振子从平衡位置O向a运动过程中( )
A.加速度和速度均不断减小
B.加速度和速度均不断增大
C.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
D.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5.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两种电压的波形,其中图甲所示电压
按正弦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表示交变电流,图乙表示直流电
B.两种电压的有效值相等
C.图甲所示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11sin100πt V
D.图甲所示电压经匝数比为10∶1的变压器变压后,频率变为原来的
6.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 B.频率由波源决定
C.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D.能在真空中传播
7.在张紧的绳子上挂了a、b、c、d四个单摆,摆长关系为Lc > Lb = Ld > La,如图所示,先让d摆动起来(摆角不超过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摆发生振动其余摆均不动
B.所有的摆均以的周期振动
C.所有的摆均以相同摆角振动 D.a、b、c中b摆振动幅度最大
8.如图所示,L为一个带铁芯的线圈,R是纯电阻,两支路的直流电阻相等,那么在接通和断开开关瞬间,两表的读数I1和I2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 )
A. I1I2 B. I1>I2, I1

9.一理想变压器给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入电压不变,如图所示.如果负载电阻的滑片向上移动则图中所有交流电表的读数及输入功率变化情况正确的是(均为理想电表): ( )
A.V1、V2不变,A1增大,A2减少,P增大 B. V1、V2不变,A1 、A2增大,P增大
C. V1、V2不变,A1、A2减少,P减少 D. V1不变、V2增大,A1、A2减少,P减少
10.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4 m/s,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此时x=8 m处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则再过4.5 s(   )
A.x=4 m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
B.x=2 m处质点具有负向最大速度
C.x=0处质点一定有负向最大加速度
D.x=6 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0 cm
11.一位学生在教室里朗读课文, 一位在楼道里走动的人虽不见读
书人, 却听到了读书声, 这是因为 ( )
A.教室的墙壁能传播声波 B.教室的墙壁能反射声波
C.发生了声波的衍射现象 D.发生了声波的干涉现象
12.以下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因此任何两列波相遇时都会产生干涉现象
B.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所以声波很容易产生衍射现象
C.声波是横波 D.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将随波的传播一直向前移动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18分)
1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则图中的 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 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
14、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 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1-3-6所示.则:
图1-3-6
(1)该摆摆长为_______cm,秒表的示数为_______;
(2)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3)用上述物理量算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
三、本题共4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9分)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 cm.某时刻振子处于B点.经过0.5 s,振子首次到达C点.求:
(1)振动的周期和频率; (2)振子在5 s内通过的路程及位移大小; (3)振子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跟它距O点4 cm处P点的加速度大小的比值.
16、(8分)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导电轨道,间距为L,倾角为θ,轨道间接有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的电源,整个导轨处在一个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电阻为R的金属杆ab与轨道垂直放于导电轨道上静止,轨道的摩擦和电阻无不计,要使ab杆静止,磁感应强度应多大?(设金属杆的质量为m)
17、(8分)横波如图所示,t1时刻波形为图中实线所示;t2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Δt=t2-t1=0.5s,且3T<t2-t1<4T,问:
(1)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多大?
(2)如果波向左传播,波速多大?
18、(9分) 如图所示,为交流发电机示意图,匝数为n=100匝矩形线圈,边长分别10cm和20cm,内电阻r=5Ω,在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中绕OO’以轴ω= rad/s角速度匀速转动,线圈和外电阻为R=20Ω相连接,求:
(1)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
(2)开关S合上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命题:苟云良 复核:苟云良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 )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
2.当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
A.B细胞→浆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B.浆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外毒素结合
C.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D.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3.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 )
A.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感受器
4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
A.淋巴因子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抗体
5.下列物质中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 ( )
A.神经递质 B.氨基酸 C.呼吸氧化酶 D.组织胺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
A.温度 B.酶 C. pH值 D.渗透压
7.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8、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9、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0、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11、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12、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
A.大脑功能异常 B.缺乏促性腺激素
C.缺乏促甲状腺素 D.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
13、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
14、一个自然群落中的一条普通食物链的顺序是
A.自养生物→食草动物→异养生物
B.自养生物→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
C.异养生物→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
D.自养生物→次级消费者→异养生物
15、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16、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
A.猫头鹰和食虫昆虫 B.青草和猫头鹰
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食草昆虫和青草
1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物种进化的单位 B.群落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C.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 D.种群内各种生物总是斗争激烈
18、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种,如果让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紫茎泽兰相比
A.基因库变化相互影响 B.性状始终保持一致
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 D.进化方向发生变化
19、丝瓜为雌雄同株的异花植物,某同学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分别泡在下表列出的5种溶液中24 h,种植后长成植株。一段时间后比较最初开出的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结果如下表:
溶液
雄花
雌花
比值(雄花:雌花)
水(对照)
21.1
3.8
5.6
赤霉素(100 mg/L)
4.7
4.7
1.0
CP(100 mg/L)
(一种生长调节剂)
6.2
6.8
0.9
乙烯利(1000 mg/L)
19.6
3.7
5.3
整形素(10 mg/L)
33.1
1.2
27.6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花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B.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的性别分化也影响不大
C.可能因为人为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自身激素的正常比例,而影响了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D.赤霉素(100 mg/L)、CP(100 mg/L)有利丝瓜雌花的形成,整形素(10 mg/L)有利丝瓜雄花的形成
20、广东省的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
A.物种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21.2006年夏天,我国部分居民因生食福寿螺而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从生态学角度看,广州管圆线虫与上述患者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
22、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
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23、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24、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25、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通过呼吸排出CO2
B.血液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
C.血浆中的碳酸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pH基本保持稳定
D.乳酸的酸性较弱,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的影响不大
26、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收块放在下端;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收块甲和接收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27、科学家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特殊的西红柿、香蕉,食用后人体内可产生特定的抗体,这说明这些西红柿、香蕉中的某些物质至少应
A.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    B.含有某些抗原决定簇
C.含有一些灭活的病菌     D.能刺激人体内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
28、线虫与昆虫病原体被联合用于害虫的防治。线虫首先感染宿主昆虫,然后细菌从线虫中逃出、繁殖,并杀死宿主,最后线虫以分解中的虫体为食。这一事实说明
A.可以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和基因工程等措施综合防治害虫
B.有害生物的天敌包括捕食者和寄生物
C.同一宿主同时可被多种寄生物危害,寄生物本身又可被另一寄生物所寄生
D.生物防治可以避免害虫的抗性进化,防止环境污染
A.缓冲物质 B.骨骼肌 C.肺 D.胃
29、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需要完善的是
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给小鼠喂食
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30、在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海洋对调节大气CO2含量不起作用
B.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
C.消费者通过同化作用获得有机物
D.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员之间都存在着捕食关系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 生物(文)答题卡
命题:苟云良 复核:苟云良
题号


总分
得分
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31、(14分)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茎和芽生长情况的影响曲线。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是__ ,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 __。  (2)曲线AB段表示:
。  (3)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 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 __。  (4)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效应是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体的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 。
32、(18分)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 ,这一功能主要由细胞质中[ ] 完成。
(2)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 次。
(3)若①中含有一病基因,则其人该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 。
(4)脂肪肝患者多食动物的神经组织有利于缓解病情,原因是神经元结构有     而使其    面积大大增加,因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      。
(5)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在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
33、(8分)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硫循环和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图中标号 所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2)若要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用的措施为

(4)碳和硫在生物群落中流动形式依次为 。
(5)若短时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迅速增加,会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依次是 。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命题:苟云良 复核:苟云良
一、选择题(共6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  ④钠离子  ⑤血浆蛋白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2、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能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 )
A.消化液 B.组织液 C. 血浆 D.淋巴
3、人患急性胃肠炎,往往会有抽搐的症状,原因是 ( )
A.失水过多 B.炎症造成人体吸收糖类减少
C.炎症造成人体吸收Ca2+减少 D.炎症造成人体吸收氨基酸减少
4、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 )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
5、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骄阳似火的夏天中午,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有 ( )
A.皮肤的血流量减少 B.汗腺分泌增强 C.皮肤血管收缩 D.汗腺分泌减少
6、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短时间内这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是 ( )
A.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 B.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加
C.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减少 D.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
7、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下列分析与该生理过程最相符的是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8、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9、右图中的X代表的是 9 )
A.效应T细胞 B.效应B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10、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 ( )
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
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11、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利用价值的是 ( )
A.美景激发诗人创作灵感,而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佳句
B.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12、“朵朵葵花向太阳”的生理基础是 ( )
A.茎的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B.茎的背光侧细胞分裂快
C.光合作用需要更多的光 D.茎的背光侧细胞伸长的快
13、图一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图二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a、b、c)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种群c为自养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一 图二
A.图一中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
B.若图一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b点开始;若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C.图二种群b被种群a大量捕食是种群b在第5~7年之间个体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D.图二种群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14、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15、一种全孢螺菌被双小核草履虫吞食到细胞质内以后,能避免被消化,并进而生活在草履虫的大核内。结果双小核草履虫为全孢螺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多种条件,而全孢螺菌则产生嘌呤和叶酸满足双小核草履虫生长和分裂的需要。它们的生物学关系为(  )
A.种内互助 B.种间互助 C.寄生 D.互利共生
16、东北某林区,山顶是冷杉林,中部是红松林,山底是落叶阔叶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土壤
17、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
A.温度、食物和空间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和空间
18、枯枝落叶是土壤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下表为三地区森林枯枝落叶量和土壤有机 物现存量的调查数据,则分解者的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 (  )
北方森林
温带落叶林
热带雨林
枯枝落叶量(单位:t/ha)
7.5
11.5
30
土壤有机物现存量(单位:t/ha)
35
15
5
A.北方森林、温带落叶林、热带雨林 B.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北方森林
C.温带落叶林、北方森林、热带雨林 D.温带落叶林、热带雨林、北方森林
19、如图所示成分可构成一个 (  )
A.食物网
B.捕食
C.种间关系
D.生态系统
20、“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麻虾吃泥巴(其中有水藻)”这是一句幼时的儿歌,在这句儿歌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1、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封闭生态瓶内,要使其中的生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
A.O2 B.H2O C.足够的有机物 D.太阳能
22、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在食物网中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是 (  )
A.二氧化碳 B.有机物 C.碳酸盐 D.碳单质
23、狗会用它的尿液和粪便来标记领地和记住来往的路径;电鳗可输出电压高达300到800伏的电流把比它小的动物击死而获取猎物;蜜蜂发现蜜源后用不同的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哪一类信息传递 ( )
A.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C.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D.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24、右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给予图中刺激条件下,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 ( )
A.a
B.b
C.c
D.d
25、丘脑下部具有感受血液中溶质浓度变化的感受器,一旦浓度升高,这些感受器便刺激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ADH),其作用是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大量喝水可以增加ADH的释放
B.体内ADH过少的人,会产生过多的尿
C.细胞外液中溶质浓度的降低,会使垂体受到的刺激减弱
D.通过抑制ADH的分泌能使尿量增加
26、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产生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 )
A.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
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D.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
27、现有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并对甲、乙、丙分别做如下处理:
分组



处理
不做任何处理
将丁的皮肤小片移植到乙体表上,14天后,皮肤片结痂?脱落
切除胸腺
两周后,再将丁的皮肤片分别移植到甲、乙、丙体表上,则移植的皮肤片最易脱落和最易成活的分别是
A.乙、甲 B.乙、丙 C.甲、丙 D.丙、甲
2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没有直接涉及到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 )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29、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 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30、当一只凶恶的狼捕食了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完成了物质循环 B.狼破坏了生态平衡
C.藏羚羊不能适应环境 D.藏羚羊的能量流向了狼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 生物(理)答题卡
命题:苟云良 复核:苟云良
题号


总分
得分
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 简答题(共40分)
31、(12)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3)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或_________的膜。图乙中④处的液体为 。
(4)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才能下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⑤融合经_________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5)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___________直接提供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含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器)。
(6)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10分)下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为细胞e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所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过程,图甲中c是____________细胞。
(2)在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中,细胞b除了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外,还可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c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图乙中与物质X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用图乙中数字表示)。
(4)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甲中数字表示)(2分)。
(5)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填写图甲中字母),该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内分化成熟。
33、(1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请据此诗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诗描述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较简单,所以其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2)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如果图中植物能提供2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则鹰得到的最低能量值是_________。
(3)冬季来临,寒冷会刺激狐皮肤内的__________感受器,该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_,在该中枢的调节下,使狐体温保持稳定。若常温下狐产热和散热速率分别为a1、b1冬季时狐产热和散热速率分别为a2、b2,则a1、b1、a2、b2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该生态系统担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生态系统做为天然牧场进行放牧,为提高产量可采用机械、化学或生物防治鼠和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该生态系统有一物种濒临灭绝,则建立自然保护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保护该物种的根本措施。
34 (8分) 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 ] __________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轴突传导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引起小泡中神经递质的释放。
(3)由图中可见,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__。
①至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与c具有协同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 (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从而导致产热量增加。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 ____________ (升高、不变、降低)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命题:王鹏红 复核:王鹏红
第Ⅰ卷(选择题 共90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Always remember put such dangerous things out of children’s? .? ?A. touch B. sight? C. reach D. distance 2. Take your time-it’s just _____short distance from here to _____ restaurant.? ?A.不填;the? B. a; the ?C. the; a D.不填;a 3. Not having any experience, the young man has no idea of how to ______ a successful business.
A. run B. walk C. rush D. dash 4.—— Would you like tea or coffee?? —— , thank you.I've just had some water. ?A. Either? B. Both? C. Any? D. Neither 5. If people often have foods that are high in sugar or fat, they will surely ______ weight easily.? ?A. put away B. put up C. put on D.put together 6.???After getting his ticket from the window, he reached down for his suitcase, only ______it was not there.
A. to find B. finding C. found D. find??
7. She?______??an old friend of hers yesterday while she was shopping at the department store.? ?A. turned down B. dealt with? C. took after? D. came across 8. ——Bob has gone to California. —— Oh, can you tell me when he?______?? ?A. has left? B. left? C. is leaving D. would leave 9. By the time Jack returned? home? from England, his son ______??from? college.? A. graduated? ?B. has graduated?? ? C. had been graduated? D. had graduated 10. —Where are the children? The dinner’s going to be completely ruined. —I wish they ______?always late.? A. weren’t? B. hadn’t been? C. wouldn’t be D. wouldn’t have been 11. Passengers are permitted_________ only one piece of hand luggage onto the plane.? ?A. to carry B. carrying? C. to be carried D. being carried 12. The villagers have already known _____? we will? do is to rebuild the bridge.? ?A. this B.that? C. what D.which 13. The school shop,???______?customers are mainly students, is closed few the holidays.? ?A. which? B. whose C. when D. where 14.______??regular exercise is very important. It’s never a good idea to exercise too close to bedtime.? ?A. It? ?B. As? C. Although D. Unless 15. One third of the? country? ______ covered with? trees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citizens _______black people.? ?A. is ; are B. is ; is C. are ; are D. are ; is?
16.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unwise to give a child _______ he or she wants.
A. how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whenever
17. It is often _______ that human beings are naturally equipped to speak.
A. said? B. to say? C. saying? D. being said
18. My friend showed me round the town, _______ was very kind of him.
A. which B. that? C. where? D. it
19. Jenny nearly missed the flight _______ doing too much shopping.
A. as a result of? B. on top of C. in front of D. in need of
20. They use computers to keep the traffic _______ smoothly.
A. being run B. run C. to run D. running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One summer day, with a heavy heart and four dollars in my pocket, I was on my way to get some milk and bread. In those days, I was a 21?? visitor to the supermarket because there never seemed to be?? 22?? money for a whole week’s food-shopping?? 23? , because the part-time job I held hardly?? 24?? enough money to feed my children after my wife’s death. As I came to a red traffic light, I?? 25?? a couple and a child by the roadside. The hot noonday sun beat down on them without?? 26? . The man held up a sign which?? 27? , “Work for Food.” The woman just stared at the cars waiting?? 28?? the red light while the child sat on the grass?? 29? a one-armed doll.? I wanted so desperately to?? 30?? them some money, but if I?? 31? that, there wouldn’t be enough left to buy the milk and bread. Four dollars will only go?? 32? . As the light changed, I took one last glance at the three of them and sped off feeling both?? 33?? and sad.? As I kept driving, I couldn’t get the?? 34?? of them out of my mind. I could?? 35?? it no longer. I turned around and drove back where I had?? 36?? seen them. I pulled up and handed the man two of my four dollars.?? 37? he thanked me, I saw tears welling up his eyes. I?? 38?? back and drove on to the supermarket. Perhaps milk and bread would be?? 39? , I thought. What if I only got milk alone,?? 40?? just the bread? Well, it would have to do. 21.A. friendly B. frequent C. familiar D. fantastic 22.A. enough? B. full C. some? D. any 23.A. at all times? B. at one time? C. at a time D. at no time 24.A. allowed B. arranged? C. gave D. offered 25.A. noticed? B. greeted? C. comforted D. witnessed 26.A. reason? B. mercy C. expression? D. delay 27.A. meant? B. wrote? C. read? D. printed 28.A. for? B. on C. behind? D. at 29.A. selling B. treating? C. holding D. making 30.A. pay B. give? C. owe? D. lend 31.A. did B. said? C. shared? D. spent 32.A. too long? B. so long? C. too far D. so far 33.A. worried? B. puzzled? C. guilty D . serious 34.A. picture B. trouble? C. photo D. scenery 35.A. receive? B. take? C. understand D. recognize 36.A. usually B. already C. last D. only 37.A. Though? B. Because C. Unless? D. As? 38.A. smiled B. cried? C. took? D. called 39.A. on show B. on sale C. on business D. on a diet 40.A. and? B. but C. so? D. or????
第三节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部分
A
In his lowest days when few people bought his records, Taiwan singer Steve Chou lived alone in Canada and did little. One day, he passed by a local CD store and heard a song that greatly attracted him.
“My heart tells me that music is the thing I truly want to do, not for fame(名誉)or money,” Chou said. That’s how we luckily have such a music genius, who has since then composed(作曲)lots of hits for the pop music charts (排行榜).
“Sometimes we need to get close to nature to look deeply into our souls and see what we really want to follow,” he said.
Recently he has made public his latest work Lovers Genesis. In this album(集)he explores human relationships in the Internet age. “Technology itself is a good thing, but it depends on how you’re going to use it,” is Chou’s advice to teenagers.
Chou often gets his music ideas from trips. He has traveled to many places around the world and believes that learning a country’s language is the fastest way of experiencing the culture behind it.
Chou has worked hard on learning English to push forward his music career. He has flown to the UK to attend months-long English training schools three times. There he lives with local families and practices daily conversations.
“So I could easily read the English instructions on recording machines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local music producers,” said Chou, “The music reviews of the US or British singers that I appreciate could help me learn and grow with them.”
4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Steve Chou is the correct order?
a. He made public his work Lovers Genesis.
b. He passed by a local CD store and heard a song that greatly attracted him.
c. He composed lots of hits for the pop music charts.
d. Few people bought his records.
A. abcd B. dbca C. acbd D. dacb
42. Why has Chou flown to the UK to learn English?
A. Because he wants to live in the UK.
B. Because his record company asks him to.
C. Because he wants to sell his album in the UK.
D. Because he thinks it will be helpful for his music career.
43. Steve Chou may 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except that __________.
A. taking trips gives him some ideas of music
B. what we really want to follow is the most important
C. music is a thing that can bring him fame and money
D. in International age, technology itself is not a bad thing
44. What is Steve Chou lik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Kind and helpful. B. Proud and confident.
C. Active and hard-working. D. Calm and disappointed.
B Your body, which has close relations with the food you e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own, so it needs proper treatment and proper nourishment(营养).The old saying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is not as silly as some people think. The body needs fruit and vegetables because they contain Vitamin C. Many people take extra vitamins in pill form, believing that these will make them healthy. But a good diet is made up of nourishing food and this gives all the vitamins you need.The body doesn’t need or use extra vitamins, so why waste money on them? In the modern western world, many people are too busy to bother about eating properly. They throw anything into their stomachs, eating hurriedly and carelessly. The list of illnesses caused or made worse by bad eating habits is frightening, 45.“Your body has close relations with the food you eat.” It really means that ______. ?A. all kinds of food you eat can be made into your body ?B. your body is made up of the food you eat? ?C. what you eat has great effect on your health ?D. the more you eat, the fitter you will feel 46.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the writer tries to let us know ______. ?A. our bodies need food or we can’ t live ?B. often eating apples is a good habit ?C. taking extra vitamin pills is completely useless ?D. a good die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our health? 47.In the modern western countries ______. ?A. people don’t want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eating ?B. lots of people’ s illnesses are caused or made worse by bad eating habits ?C. people throw everything into their stomachs without chewing ?D. people are only too busy to cook meals for themselves? 48.From the passage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if we want to keep healthy, we should ______. ?A. only eat an apple a day ?B. eat properly ?C. take as many vitamin pills as possible ?D. throw something into our stomachs slowly and carefully C
I began to grow up that winter night when my parents and I were returning from my aunt’s house, and my mother said that we might soon be leaving for America. We were on the bus then. I was crying, and some people on the bus were turning around to look at me. I remember that I could not bear the thought of never hearing again the radio program for school children to which I listened every morning. ??? I do not remember myself crying for this reason again. In fact, I think I cried very little when I was saying goodbye to my friends and relatives. When we were leaving I thought about all the places I was going to see—the strange and magical places I had known only from books and pictures. The country I was leaving and never to come back was hardly in my head then. The four years that followed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optimism(乐观), but the idea did not come to me at once. For the first two years in New York I was really lost—having to study in three schools as a result of family moves. I did not quite know what I was or what I should be. Mother remarried, and things became even more complex for me. Some time passed before my stepfather and I got used to each other. I was often sad, and saw no end to “the hard times.” ??? My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family increased a lot since I knew English better than everyone else at home. I wrote letters, filled out forms, translated at interviews with Immigration officers(移民局官员), took my grandparents to the doctor and translated there, and even discussed telephone bills with company representatives. From my experiences I have learned one important rule: Almost all common troubles go away at last! Something good is certain to happen in the end when you do not give up, and just wait a little! I believe that my life will turn out all right, even though it will not be that easy. 49. How did the author get to know America? A. From radio programs????????? B. From books and pictures?????? C. From her mother????????????? D. From her relatives 50. For the first two years in New York, the author __________. A. often lost her way??????? B. did not think about her future C. studied in three different schools???? D. got on well with her stepfather 51.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author from Paragraph 4? A. She worked as a translator. B. She attended a lot of job interviews. C. She paid telephone bills for her family. D. She helped her family with her English. 52.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__________. A. her future will be free from troubles B. it is difficult to learn to become patient C. there are more good things than bad things D. good things will happen if one keeps trying??????? ???????????????????????????????? D When did you last see a polar bear? On a trip to a zoo, perhaps? If you had attended a winter activity in New York a few years ago, you would have seen a whole polar bear club. These "Polar Bears" are people who meet frequently in the winter to swim in freezing cold water. That day, the air temperature was 3℃, and the water temperature was a bit higher. The members of the Polar Bear Club at Coney Island, New York are usually about the age of 60. Members must satisfy two requirements. First, they must get along well with everyone else in the group. This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in the club. Polar Bears must also agree to swim outdoors at least twice a month from November through February.   Doctors do not agree about the medical effects of cold-water swimming. Some are worried about the dangers of a condition in which the body's temperature drops so low that finally the heart stops. Other doctors, however, point out that there is more danger of a heart attack during summer swimming becau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ir temperature and water temperature is much greater in summer than in winter. The Polar Bears themselve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benefits (or advantages) of cold-water swimming. They say that their favorite form of exercise is very good for the circulatory system(循环系统)because it forces the blood to move fast to keep the body warm. Cold-water swimmers usually turn bright red after a few minutes in the water. A person who turns blue probably has a very poor circulatory system and should not try cold-water swimming.   The main benefits (or advantages) of cold-water swimming are probably mental. The Polar Bears love to swim year-round; they find it fun and relaxing. As one 70-year-old woman says. "When I go into the water, I pour my troubles into the ocean and let them float away."? 5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some doctors believe it is true that __________. A. you are healthy if cold-water swimming turns your skin color blue B. cold-water swimming causes more heart attacks in summer than in winter C. cold-water swimming can make the body temperature dangerously high D. Polar Bears are bears swimming in freezing water 54. The Polar Bears like to swim all the year round, for __________. A. they can remain young??? ???B. it is an easy way to keep the body warm in winter C. they find it enjoyable and interesting ?D. they might meet fewer troubles in life 55.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__. A. a group of cold-water swimming lovers? ?? B. the polar bears' life?? C. doctors' ideas about cold-water swimming ?? 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olar Bear Club
第二部分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56   Home can be a great place for children to study. It’s important to provide a workspace of their own where they can read books or just write a letter to their friends。   ●Location(位置)    57 Kitchen and dining room are not so well suited for regular study, since books and pens get in the way of the day-to-day uses of those areas. Set up a place where a child can settle in and leave papers and pens at band without having to clear everything away each night. For a child that likes being alone, set aside a corner of his bedroom, but keep it separate from things like games, music and other hobbies not related to studying。   ●Keeping Things in Order   Parents should encourage their child to spread out, but to leave it neat and orderly when he isn’t using his workspace. Ownership is very important for self-respect 58 The workplace should be personal, but not another part of the playroom。   ● 59   Encourage the whole family to help build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that children need for success in school. Give them a good example of how to deal with problems, how to manage time and get things done in the right way. 60 Study will be more enjoyable and effective when supported by the whole family. A. Attitude Is Everything B. Bring Organization into Your Home C. Here are several ways to choose a location D. Building a Good Home Learning Environment E. Hold a can-do attitude and your child will follow your example。 F. Setting up a space in a common area of your home can be a good idea for children。
G. A child who learns to organize his spare will carry organization into every corner of his life。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第四节、单词拼写
61.They were _______(秘密地)married last week.?
62. No medicine can ________ (治愈) a man of discontent.
63.This area suffered a________ (灾难)from the earthquake.??
64. From his ________(口音), We can know that he’s from Wuhan.??
65. There are few fish in the________(污染)rivers.?
66. She got up and drew the ______(窗帘) aside.?????
67. His job is to do ________(科学) research.
68. At a height of four miles the air becomes so thin that it almost impossible to ___(呼吸).
69. On _______ (平均), people who don’t smoke are healthier than people who do.
70. For a goalkeeper, it’s a great _______ (优势) to have big hands.
71. Sydney wants to become a _______(律师) in the future.
72. He _______(按下) the button and the doorbell rang.
73. Farmers are reporting a very big _______(收成) this year.
74. John missed the game because of _______(胃) pains.
75. The old lady needs a few feather _______(枕头) to make herself comfortable.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 英语答题卡
总分___________
一、单选(每小题1分) 得分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完形(每小题1.5分) 得分_______________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三、阅读(每小题2分) 得分_______________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四、单词拼写(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61.          62.          63.          
64..          64.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五、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I am back home after a three-days tour. In October 3rd during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my friends and me made a trip to Jiulongshan Nature Park to do sightseeing. We take the Yellow Tourist Express there, which was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y, with special room for our baggages. With touring there, we were attracted by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even the freshly air there was pleasant. On the third day we returned back. Each of us were deeply impressed by which we had seen. Yet we were sorry to see the pollution at some places, and the litter dropped by some tourists.
六、书面表达(满分30分) 得分___________ 阅卷人________
某英语报社正在开展主题为Unforgettable Summer Vacation的征文活动。假如你是某高中学生李华,请你写一篇短文,介绍一下你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夏令营的活动。包括以下要点:
1.夏令营的目的(提高英语水平,培养社交技能) 2.介绍夏令营的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阅读并讨论英语小说等) 3.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赵军 复核:赵军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9分,每小题3分)
绿色电脑
碳排放给全球带来的危机,早已拨动了人们忧患意识的神经,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成为拯救地球、延续文明的热门话题。从节水节电到购买环保产品,低碳消费已经成为很多人身体力行的事情。而随着绿色环保概念日渐深入人心,电脑厂商也开始推出绿色电脑。
在日常生活中,电脑作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伴侣,每天所消耗的能源和释放的热量往往被忽略。而事实上,有报告曾经指出,电脑在所有IT设备产生的碳排放中占得比例最大,一台电脑每年可制造约0.1吨的二氧化碳。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IT设备所消耗的巨大能源不能不让人侧目。更重要的是,电脑等IT产品正在快速普及,它们的节能问题注定将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电脑仅单纯注重性能提高已不符合时代要求。目前,从硬件厂商到普通用户,都更倾向于健康绿色节能型的产品,它既可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又响应了环保理念的号召。
绿色电脑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认可,也承载着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2010年1月,索尼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会上首次展出来了具有环保理念的VAIOW系列上网本电脑。VAIOW系列电脑秉承了绿色的概念和严格的认证制度。在此基础上,为了更为积极地减缓地球变暖问题,索尼公司还提出了“节能”、“循环利用”和“创造新材料、新能源”这三大解决方案,并逐步落实到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
VAIOW系列电脑的机盖以及掌托中约有20%的材料是由废品回收的DVD/CD光盘中的塑料再生而成,外包装也摒弃了传统纸箱包装,使用回收材料做成的环保便携包。此外,该系列电脑还采用了电子版本代替部分纸质的说明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纸张的使用。
VAIOW系列电脑所倡导的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或概念,而是希望“低碳”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自然而然地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
作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厂商,惠普在绿色环保领域一直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创新性地提出了“绿色科技生态圈”的概念。正如惠普全球市场高级副总裁表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惠普致力于提高人们对全球最紧迫的环境需求的认识,同时坚持提供绿色环保的电脑产品,帮助客户更加轻松地实现环保运营。”
在电脑的环保性能方面,用户主要关注的是能耗和噪音问题,而厂家还应该关注电脑耗材方面的环保。在电脑生命周期终结时,应该返厂再利用或者统一回收,而不是将其倾销在垃圾场,合理地利用旧电脑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并且具有可能带来新兴的产品机会。
事实上,不只是电脑厂商,整个IT业界比过去更加注重绿色节能。2010年,绿色IT、绿色数据中心的概念逐步向深度发展,虚拟化、云计算技术的推行,更是绿色节能的最直接体现。热爱环境、低碳生活,永远不应满足,也永远不会过时。《百科知识·教育科技》
1.下列关于“绿色电脑”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绿色电脑的快速普及是因为碳排放带来的环境危机引发了人们的忧患意识以致绿色环保概念日渐深入人心。
B.绿色电脑有节能和环保的主要特点,能耗、噪音问题和电脑耗材方面的环保,也是不容忽视的环保因素。
C.绿色电脑能够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既减少了电脑的辐射污染,符合环保理念,也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
D.绿色只是一种环保称谓,其实质是将耗电量、原材料的损耗以及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力争减少到最低限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能源日趋紧张,电脑在碳排放中占得比例又最大,因此,电脑仅单纯注重性能提高已不符合时代要求。
B.“绿色科技生态圈”的概念具有创新性,技术创新、环保运营理念,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新兴的产品机会。
C.索尼公司提出的“三大解决方案”和惠普公司的“绿色科技生态圈”的概念,提法虽然不同,但“节能”、“环保”的核心理念是相同的。
D.惠普公司在帮助客户更加轻松地实现环保运营方面做得很出色,电脑生命周期终结时返厂再利用或者统一回收,而不是将其倾销在垃圾场。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随着绿色环保概念日渐深入人心,商家适时推出了绿色电脑,既迎合了人们低碳生活的理念,对商家来说也是重要的商机。
B.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普通用户都能接受绿色电脑,整个IT业界比过去都更加注重绿色节能,因为“低碳”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C.索尼公司VAIOW系列电脑秉承了绿色的概念和严格的认证制度,在价格竞争上也将优于其他性能相同的电脑产品。
D.随着绿色电脑所倡导的环保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注入绿色电视、绿色冰箱等节能、环保产品也将会大行其道。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彭乘字利建,益州华阳人。少以好学称州里,进士及第。尝与同年生登相国寺阁,皆瞻顾乡关,有从宦之乐,乘独西望,怅然曰:“亲老矣,安敢舍晨昏之奉,而图一身之荣乎!”翌日,奏乞侍养。居数日,授汉阳军判官,遂得请以归。久之,有荐其文行者,召试,为馆阁校勘。固辞还家,后复除凤州团练推官。
天禧初,用寇准荐,为馆阁校勘,改天平军节度推官。预校正《南史》、《北史》、《隋书》,改秘书省著作佐郎,迁本省丞、集贤校理。恳求便亲,得知普州,蜀人得守乡郡自乘始。普人鲜知学,乘为兴学,召其子弟为生员教育之。乘父卒,既葬,有甘露降于墓柏,人以为孝感。服除,知荆门军,改太常博士。召还,同判尚书刑部,出知安州,徙提点京西刑狱,改夔州路转运使。会土贼田忠霸诱下溪州蛮将内寇,乘适按郡至境,大集边吏,勒兵下山以备贼,贼遁去。因遣人间之,其党斩忠霸,夷其家。召修起居注,擢知制诰,累迁工部郎中,入翰林为学士,领吏部流内铨、三班院,为群牧使。既病,仁宗敕太医诊视,赐以禁中珍剂。卒,赐白金三百两。御史知杂何郯论请赠官,不许,诏一子给奉终丧。
初,修起居注缺中书舍人,而乘在选中,帝指乘曰:“此老儒也,雅有恬退名,无以易之。”及召见,谕曰:“卿先朝旧臣,久补外,而未尝自言。”对曰:“臣生孤远,自量其分,安敢过有所望。”帝颇嘉之。乘质重寡言,性纯孝,不喜事生业。聚书万馀卷,皆手自刊校,蜀中所传书,多出于乘。晚岁,历典赞命,而文辞少工云。(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以好学称州里 称:扬名 B.乘适按郡至境?? 适:适逢
C.因遣人间之间:离间 D.无以易之  易:改变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明彭乘”雅有恬退名”的一组是( )
①安敢舍晨昏之奉,而图一身之荣乎②固辞还家,后复除凤州团练推官③恳求便亲,得知普州④乘为兴学,召其子弟为生员教育之⑤仁宗敕太医诊视,赐以禁中珍剂⑥自量其分,安敢过有所望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彭乘担任汉阳军判官很长时间以后,有人举荐他言行出众,召入考试,得任馆阁校勘,他坚决拒绝,要求回家乡。
B.彭乘有一段时期在京城任职,他恳求朝廷给予方便,以照顾父母,于是得任普州知州,蜀人担任故乡长官就是从他开始的。
C.当地贼人田忠霸勾结下溪州蛮将大肆入侵,彭乘大规模地召集边境官吏,率领军队下山迎头痛击敌人,取得胜利。
D.彭乘收集了一万多卷图书,都亲自刊校,蜀中所流传的书,许多都出于彭乘(之手)。晚年,掌管朝廷文诰,但文辞不够精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与同年生登相国寺阁,皆瞻顾乡关,有从宦之乐。(3分)
(2)乘父卒,既葬,有甘露降于墓柏,人以为孝感。(4分)
(3)乘质重寡言,性纯孝,不喜事生业。(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①,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观潮:观看钱塘江的怒潮。每年秋天八月,钱塘江的海潮奔腾汹涌,极为壮观。
8.上片是如何表现钱塘江江潮的壮观景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9.下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弄潮儿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注:每题1分)。
⑴ ,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⑵野马也,尘埃也, 。(庄子《逍遥游》)
⑶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荀子《劝学》)
⑸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题中选定一道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两株玉兰树
陈忠实
清明前一日回到老家,到村子背靠的白鹿原北坡上,在父母的坟头烧了一堆被视为阴币的黄纸。尽管明知这是于逝者没有任何补益的事,然而每年此日不仅不能缺少,甚至早早就泛溢着一种甚为急切的情绪。自己心里明白,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无非是为消解对父母恩德亏欠太多的负疚心理,获得一种安慰。
天气很好。温润的风似有若无。西斜的依然明媚的阳光下,原坡和河川满眼都是蓬勃的绿色和黄色,绿的是返青的麦苗,黄的是盛开的油菜花,间有零星散落在坡梁上杏花的粉白。
回到老屋小院,便坐在前院闲聊。许是那种负疚心绪得到消解,许是得了这明媚春色的滋润,竟是一种难得的轻松和平静。记不得是谁颇为惊诧地叫了一声,玉兰树开花了。我便朝大门右侧的玉兰树看去,在树梢稍下边的一根分枝上,有两朵白花。我的心微微一颤,惊喜得轻叫一声,从坐着的小凳上站起来,几步走到玉兰树下,久久观赏那两朵玉兰花。那是两朵刚刚绽放的玉兰花,雪白,鲜嫩,纤尘不染,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细细的一根枝条上,洁白如玉,便想到玉兰花的名字确属恰切。玉兰树尚不见一片叶子,叶芽刚刚在枝条上突出一个个小豆般的苞,花儿却绽放了。我久久地看那两朵花儿,竟然不忍离去。玉兰花在我其实也算不得稀罕,见得也早也多了,之所以发生一缕不寻常的惊喜,这是开在自家屋院里的玉兰花,而且是我栽植的玉兰树苗,便有了一种情结;还有一种非常因素,就是这株玉兰树苗成长过程的障碍性经历,曾经让我颇费过一番心思。
几年前我重回原下小院读书写字,一位在灞河滩苗圃打工的乡党,闲聊中听说我喜欢玉兰花,便给我送来一株不过食指粗的幼苗,我便在大门右侧的围墙根下挖坑栽下了。为了便于浇水和保护,我在玉兰幼苗四周用砖箍了一圈护栏。得到我的用心守护和浇灌,玉兰树苗日见蹿高,分枝,加粗,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我便期待花苞的出现。恰好盼到玉兰树应该发苞开花的规定期树龄,不仅没有开花,失望且不论,等到叶子成型,我发现了非常的征象,本应是深绿色的叶子,却呈现着浅黄;即使到盛夏烈日暴晒的时候,各种树叶都变得深绿近青的颜色,我的玉兰树叶反而由浅黄变得几乎透亮了。任谁都会看出这是一种病态的表征。村里乡党见了,有说是蛴螬咬了树根,有说是缺肥,有说是化肥施多烧了根,等等。后两种说法不能成立,我栽植时填的是农家粪土,不缺肥更不会发生烧根的事,倒是蛴螬啃食树根有可能发生,却也无可奈何。我曾扒土寻找蛴螬,一只也未见到。我就怀疑大约是玉兰根自身发生了什么病患。
等到第二年,玉兰树仍然是满树病态的黄叶,自然不会开花了。我便有所动摇,这株病态的树会不会自愈?需得几年才能缓解过来?如果等过几年不仅缓解不了反而病情加重以致枯死了,那我就会白等了。我便想挖掉它,重植一株。拿着镢头刨挖的一瞬,却似乎听到一种凄婉的求生的哀音,那一片片透亮的黄叶似乎也幻化成哭相,我便举不起镢头来。突然想到,任它继续存在着,如果真的挨过了病患,当一树健康墨绿的叶子呈现在小院里的时候,我会获得一种别样的欣慰和鼓舞;如果万一病患发展到发生枯死,再换植一株也无妨,这株玉兰树便保存下来。约略记得去年夏天回家,玉兰树的叶子变绿了,尽管仍不像正常的叶子那么深色近青的绿,却不是往年那种透亮的黄色了,我不由得庆幸,它的病情缓解了,更庆幸我握在手里的镢头没有举起来……今年,这株玉兰树开花了。尽管只有两朵,却是一种美的生命的胜利。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开放的这两朵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就不单是通常对所见的玉兰花的欣赏的愉悦了,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开头写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是为了引出下文写我要回到老家小屋,表达我对生老病死的思考。
B.作者突然看见玉兰树开花了,内心微颤,惊喜得轻叫一声,这说明他根本没想到这颗玉兰树还会开花。
C.文章先写玉兰花开,再写玉兰树的遭遇,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D.玉兰树得以保存下来,是因为作者把玉兰树视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对生老病死参悟的结果。
E.文章以“一颗玉兰树”为线索,通过这颗曾经快要病死今又开花的玉兰树,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与思念之情。
(2)简述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3)请概括说明文章中这两朵玉兰花有什么特点?描写这两朵玉兰花时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6分)
(4)结合全文,仔细品味文章最后“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谈谈你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钢琴上的无臂达人——刘伟
王皓
2010年10月10日23时11分,首届中国达人的观众短信投票揭晓,无臂达人刘伟从著名导演陈凯歌和“中国达人秀”形象大使蔡依林手中接过冠军奖杯,成为第一位中国达人。
刘伟因失去双臂,用脚弹奏的钢琴曲,感动了很多人,被广泛关注,也获得了“无臂钢琴师”的称号。今年8月,刘伟出现在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现场。他端坐到特制的钢琴凳前,抬起双脚,弹奏了《梦中的婚礼》。当评委高晓松问他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时,刘伟说:“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没有人规定说钢琴一定是要用手弹的。”这看似平实朴素的话语,一时震撼了无数世人。让世界对这个走近钢琴的无臂达人,刮目相看。他给人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在兴趣和梦想的面前,人人都是健全的。他将成为新时代一个坚强的符号。
成长:一年内达到钢琴7级
刘伟是个普通的北京男孩,10岁时因为意外触电而失去了双臂,但他没有意志消沉,而是展开了另外一段人生:他开始学习游泳,后来因为生病无法剧烈运动,只好放弃了这个爱好。19岁时,他开始学习用双脚弹钢琴,“我就是自己喜欢,这是我的兴趣爱好,没有人强迫过我。” 凭借超人的毅力和悟性,那段时间,刘伟每天练琴7小时,一年内就达到了钢琴7级的水平。2006年,他加入了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并开始了音乐创作。 “我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我能养活自己,虽然我体会不到拥抱别人的幸福感,但我能在音乐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刘伟对记者说。
成名:断臂钢琴师感动观众
8月8日,“中国达人秀”的节目现场,当两只袖管空空的刘伟走向舞台中央的钢琴时,没有人能想象得到,他接下来要怎样完成弹奏。但是,当他坐上特制的琴凳,10只脚趾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优美的旋律缓缓从他的脚下流出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对于刘伟的表现,评委高晓松用“匪夷所思”来形容:“我们用手弹钢琴都要练习很多年,何况你用脚!”伊能静更是感动到泣不成声,她说自己看到了真正的达人:“真正的达人是用生命展示才华的人。” 面对评委的盛赞和观众如雷的掌声,刘伟只说了一句话:“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内心:性格多到数不过来
在采访过程中,刘伟的脸上没有太丰富的表情,声音也一直很小,听不出起伏的情绪,他坦承,自己特殊的成长经历让他在心智上显得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更成熟,“我不太会因为一些事情影响心情,我一般也不会像别人那样有开怀大笑的时候,但同时我也不会不开心,我有吃有穿,没什么可抱怨的。”
刘伟告诉记者,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母亲,“因为她从来都没有把我当作跟别人不一样的孩子。”他坦言,母亲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生命,就什么都没有了。”谈到自己的性格,刘伟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我有多重性格,多到你数不过来。”
未来:做一个音乐制作人
最近有网友对“中国达人秀”发出了质疑,并拿刘伟举例,称节目中频现以故事感动观众的选手,而不是以实力来打动观众,这使得这个平民选秀节目看起来更像“感动中国”。
对于这样的声音,刘伟坦言,他也曾留意过,但并不觉得委屈,也不想解释什么,“他们要求我像贝多芬一样,我不太想回应这个。手跟脚是有区别的,弹琴的难度也不一样,如果用电脑的话,我可以做出用6只手也弹不出来的音乐,所以我觉得没必要回答”。刘伟告诉记者,不管有没有参加这个比赛,他的人生规划都是一样的,就是做一个不错的音乐制作人,“现在,我离梦想更近一些了。”(摘自《华商晨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的语言很是朴实,表现手法也较单一,却通过好多真实的细节,形象的语言,个性鲜明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提高了文章的感染力,也起到了传记文体本应该有的艺术作用。
B.本文出现了一些知名人士,引用他们的话语,使得文章更加真切而生动,同时也使得文章更具有吸引力与可读性。
C.文章开头有关时间的描写是别有用意的,其目的便是让世人记住“中国达人秀”这一精彩节目,从而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做一个真正的达人。
D.刘伟自言,自己是一个多重性格的人,其回答出乎世人的意料,话一出,世人又会以一种新奇的目光去看待这位奇人。同时也更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E.本文简短精悍,结构松而不散,材料多而不乱,旨意明确,特别是好多地方让主人公出来说话,让人感动的同时,又避免了人们对常见报文真实性的怀疑。
(2)为什么刘伟“将成为新时代一个坚强的符号”?(6分)
(3)人物通讯常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请具体说说“成名:断臂钢琴师感动观众”这一节是怎样表现刘伟这一人物的。(6分)
(4)联系全文,你认为刘伟的事迹给了我们哪些启示?简要分析说明。(8分)
第Ⅱ卷(表达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新思维”给某些人提供了这样的口实:民营企业发展的困局在于政府,“新思维”有问题,现在是改弦更张这种状况的时候了。
B.我们正处于感官大解放的时代,“春晚”上声光电的刺激、“大片”上的大型场面、开幕式上的大型团体操等,都可以成为吸引大众的屡试不爽的手段。
C.春节长假期间,武汉百货类卖场、餐饮业、美容美发、娱乐业等,赚个盆满钵满。而消费热点与往年相比也有一些别样的“年味”。
D.李校长的书法大作曾获书法界最高奖――兰亭奖。品读其字中乾坤,但觉笔走龙蛇,满纸云烟,看似随意,实则谨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能抵抗诱惑、追求更远大目标、克制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会表现得更有自信,也更能面对挫折。
B.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中华民族是最重视伦理道德作用的民族之一,这个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美学。
C.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D.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教育艺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的栋梁之才。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和谐。,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所以又称之为“中和”,,,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②“中”,恰当之谓也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   C.④⑤③①②  D.③⑤①②④
16.仔细观察下面一幅题为“鲁迅大撤退”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请结合漫画标题和画面内容,谈谈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社会事件?(2分)
(2)对于“鲁迅大撤退”的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表述出来。(4分)
17.生活是语言的源泉,留心观察,趣味无穷。请根据语境填空,或写带有“打”字的熟语,或解释熟语含义。要求所填的内容,与原材料协调完整。(5分)
“打”是一个“一专多能”的字,其基本意义是“击”,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意思来。如:从旁帮人说话,叫“打边鼓”;没有固定的居所,四处凑合,叫(1);从中说和,调解纠纷,叫“打圆场”;(2),叫“打草惊蛇”;打击失去威势的人,叫“打死老虎”;(3),叫“打退堂鼓”;为避免出错事先忠告,叫“打预防针”;;心无集体或大局,只为个人或局部利益打算,叫(4)“”;形容人或物非常稀少或优秀,很难找得到,叫“打着灯笼没处找”。学习、做事断断续续,缺乏恒心,叫“(5)”。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帝召开一个会议,想了解赐给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未派过用场,它已成了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遨游。
……
上帝忽然发现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啥?
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我的灵魂可以飞翔,它带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http://www.21cnjy.com/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 语文答题卡
题号






总分
得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13
14
15
答案
7.(1)
(3分)
(2)
(4分)
(3)
(3分)
8.
(6分)
9.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⑴ ,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⑵野马也,尘埃也, 。(庄子《逍遥游》)
⑶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荀子《劝学》)
⑸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选考题
三、11. (1) (   )(   )(5分)
(2)
(6分)
(3)
(6分)
(4)
(8分)
四、12.(1) (   )( )(5分)
(2)
(6分)
(3)
(6分)
(4)
(8分)
第Ⅱ卷(表达80分)
五、(20分)
16. (1) (2分)
(2)
(4分)
17.
(5分)
六、写作(60分)

10.【答案解析】(1)别有幽愁暗恨生(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长太息以掩涕兮(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5)何当共剪西窗烛(6)随风直到夜郎西
11.【答案解析】(1)CD(A项"引出下文写我要回到老家小屋"分析不当;B."根本"过于绝对,由文中"约略记得去年夏天回家,玉兰树的叶子变绿了"一句可以看出,玉兰树的病情已经有了好转,作者也庆幸自己没有挖掉它;E项抒发的是对生命的思考。)
(2)①通过对美好春景的描写,引出下文要描写的对象----玉兰树。②借生机勃勃的春景与下文遭遇过生存劫难的玉兰树相对比,表达其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每点3分)
(3)①特点是鲜嫩、纯洁、生机勃勃;(2分)②在描写玉兰花时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细细的一根枝条上",将玉兰花拟人化;"洁白如玉"则是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两朵玉兰花的鲜嫩、纤尘不染。(4分)
(4)①生命是顽强的,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这一颗幼小而又带病的玉兰树最终能开花,正是生命顽强的完美体现。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生命都是平等的,只要它是生命,就应该尊重。③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的生命,更显珍贵。
12.【答案解析】(1)【答案】AC【解析】A项,"表现手法也较单一",有误,表现手法是多样的,如"成名:断臂钢琴师感动观众"就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C项,"其目的便是让世人记住"中国达人秀"这一精彩节目,从而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做一个真正的达人"有误,目的是突出刘伟取得的成就以及事件的真实性。
(2)【①因为失去双臂的刘伟,没有意志消沉,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获得"无臂钢琴师"的称号,成为第一位中国达人。在大家眼里他是坚强的化身。;②以往一般人印象中,残疾人的生活往往带有悲壮的色彩,但刘伟并不因残疾而抱怨或消沉,而是一直和常人一样,追求精彩人生。他给人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在兴趣和梦想的面前,人人都是健全的(每点3分,紧扣"坚强"和"新时代"作答,意思对即可)】
(3)①对比。弹钢琴前刘伟袖管空空,观众的无法想象和弹奏时脚趾在琴键上灵活跳跃,观众的震惊形成对比,表现刘伟的惊人成就。②衬托(侧面描写)评委高晓松和伊能静的语言、神态等突出刘伟成绩取得的艰辛和对他的高度赞扬。③引用本人的话表达身残志坚,不屈服于命运,追求精彩人生的顽强精神,字里行间渗透作者的敬佩之情。(每点2分,手法1分,分析1分)
17.答:(1)(2)(3)(4)(5)
【答案解析】(1)"打游击"(2)事先惊动了对手(3)做事中途退缩或撒手不干(4)打小算盘(5)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空1分,共5分)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从不同角度可以确定以下立意:
从鹰的角度:充分发挥优势,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从鸵鸟的角度:不能正确运用优势(天赋),优势也可能丧失甚至转化为劣势。
从企鹅的角度:创造性地运用条件/善于根据环境改造条件。
从鹰、企鹅的角度:成功者善假于物也。
从鹰、鸵鸟、企鹅的角度:成功者善于利用有利条件,而失败者则恰恰相反。
从上帝的角度:上帝是公平的!上帝关上一扇门,必会打开一扇窗。
从鹰、鸵鸟、企鹅和人的角度:命运是公平的,让你在失去什么的同时得到别的东西。
从人的角度——
1.人的生命短暂而脆弱,但因为拥有了某种美好的事物(信仰、追求、理想、幻想等等)而使生命获得新的高度。
2.在精神世界里,人类享有高贵的自由。
3.生活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应该拥有更崇高的精神追求。
4.崇高的灵魂可以弥补生命的缺陷。
5.人类如果失去了理想,世界将会怎样?
6.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延展生命的广度和宽度,所依靠的是思想(或信仰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