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追求智慧的学问课 题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二次备课对应课标知识点(考点)梳理 1.比较哲学思维和日常思维的异同。2.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设计意图(思路) 本课下设三目,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清基本概念,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分析阅读素材,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要学的知识,强化理解,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探究材料的分析能力,对教材的总结概括能力,强化所学知识,认同所学知识。学习目标 1、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学习,坚持以哲学为指导,追求智慧2、思考生活中富有哲理的事例,体会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3、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习重点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简述 教法:创设教学情境,综合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自主学习法。学习难点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作用学习准备(媒体使用) PPT制作、教案、导学案学习内容设计 二次备课修改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概括) 教师组织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及流程一、导入(7分钟) 1.带着学生梳理本书的知识框架,理清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2.播放视频《吕秀才说死姬无命》,提问“一个文弱书生用什么打败了武林高手 ”(学生回答)3.引出课题:追求智慧的学问。4.书写板书,本框目录展示 1.做好知识框架笔记认真观看视频并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将教材翻到第2页二、新课学习(60分钟) 哲学的起源提问“什么是哲学”(学生回答)引出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哲学的本义是?(学生回答)引出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强调马克思的言论: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追问“那么哲学从何而来?”探究:成语中的哲学智慧“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祸福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刻舟求剑”--否认运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思考:人们的这些哲学思想、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么?如果不是,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学生回答)引出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PPT展示素材:我是谁?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宇宙是否有尽头?------引出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让学生看课本第四页的相关链接,总结: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注意: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学好哲学,终生受用。——陈云(提问:哲学有什么作用?)引出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探究:阅读教材5-6页,完成下列要求?1、世界观的含义?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探究:一位勇敢的老太太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冒雪爬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祈求“神灵奶奶”为她生病的小孙子降福,并保佑她八十多岁的老伴长命百岁。临下山时,留下一百元钱,专门嘱咐说,这钱是“修庙宇、驻神像”的。这位老奶奶这么大年纪冒雪爬上高山之颠,是因为在她心目中,“神”支配了世界上所有人的命运。问题1:这位老太太有没有世界观?她的世界观怎样?问题2:老太太有自己的世界观,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所以老太太是哲学家吗?问题3:老太太有这样的世界观,所以她的行为上有什么特点?总结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探究:1、视频中,郭芙蓉和吕秀才是怎么处理问题的?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与他们的世界观有什么联系?这说明了什么?引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思考: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和我们平时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一样么?如果说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如果说它们不同,那么它们之间是否毫无联系?(学生回答)探究:材料一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他明确指出:“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材料二 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发展。”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说明了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完成问题。 在书本上做好勾画 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小组讨论,完善答案学生展示认真看课本找出关键词句学生就自己的理解分享观点。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问题2.个别学生展示3.如不全,其余学生补充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2.小组讨论,完善答案3.学生展示1.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完成问题2.学生回答学生看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学生认真阅读素材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完善答案学生展示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7分钟)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 2.布置作业:完成优佳学案配套卷的相关练习。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问题及时提问。 2.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课外作业布置(体现分层作业) 基础练习(复习作业) 1.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哲学家聪明的大脑,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的产生必须以聪明的大脑为基础B.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关系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 ) A.闻鸡起舞 B.张三早上5点起床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李四中午吃了个大鸡腿3.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重新选择高考复读。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D\C\C拓展练习 完成优佳学案配套卷上的练习板书设计 本义 哲学的起源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起源于人们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与时代追求智慧 哲学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方法论 具体知识的分类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巩固练习 1.马克思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A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不同 C.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 D.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