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必修四1.1追求智慧的学问教学设计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必修四1.1追求智慧的学问教学设计 (2)

资源简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1《追求智慧的学问》
【导 语】:
要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有个总体了解要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总览和基础
要使我们的生活丰衣足食,就要学好经济与社会;
要使我们的生活保持稳定,就要学好政治与法治;
要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生活富有情趣,就要学好哲学与文化。
必修二、三、四具体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录】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综合探究坚持历史难物主义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综合探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学习目标】
1.理解哲学智慧与人类实践的关系,把握“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科学内涵。
2.理解和把握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3.准确理解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把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充分认识哲学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培养哲学思维,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真正喜欢哲学,热爱哲学。
科学精神:思考生活中富有哲理的事例,体会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公共参与: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学习,坚持以哲学为指导,追求智慧。
【自主探究】
要求:先自主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做好标注,然后同学相互交流,矫正、补充、完善答案
1.哲学是如何产生的
2.哲学的本义是什么
3.哲学的作用?
4.哲学与时代精神
5.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为什么
6.世界观的含义
7.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8.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9.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0.哲学是什么?(全面把握哲学概念)
【讲授新课】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的起源
(1)从哲学的本义看: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古希腊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马克思: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注意:哲学≠智慧 是追求智慧、爱智慧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哲学有正确和错误、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吗?如果不是,哲学智慧从哪里来?
2.哲学源于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
【拓展】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思考: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不是有了实践活动,哲学就自然而然(自发)的产生了?
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③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3、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实质: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2)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发展的。
(3)哲学的差异:哲学有正误之分,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的精华
(4)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为什么
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4、哲学的作用: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各种世界观: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整个宇宙就是靠水蒸气维持的有生命的机体。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火构成的。
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1、世界观的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整个世界
(2)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于观念范畴
不同于人们对某个事物或某个方面事物的具体看法(形成对世界事物的最一般的看法和最基本的观点)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可是每一个人的世界观就是哲学了吗?为什么?
2、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形成 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
特点 是零散的、朴素的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联系 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与方法论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两者统一于哲学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区别: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大致可概括为三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②哲学则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对具体科学有反作用, 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名师点拨: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总结归纳:
哲学是什么?(全面把握哲学概念)
(1)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课堂小结】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一)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本义
哲学的产生与起源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对人的影响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①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②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
(1)区别——研究范围不同
(2)联系:推动、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