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象形棋》课前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象棋趣味造型作品的欣赏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2、通过对中国象棋趣味造型的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3、通过对中国象棋趣味造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对中国象棋趣味造型作品的欣赏。2、对中国象棋趣味造型的创作技能学习。3、对趣味人物造型的比例和局部服饰的处理。难点通过对中国象棋趣味造型作品的欣赏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展示一张带矛盾性的棋局图片。再展示一张学生下新型象棋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图中的人物正在进行什么活动呢?棋子造型与传统的有什么不同?二、讲授新课: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象形棋》首先,我们请会下象棋的同学回答两个有关象棋的小问题:1、象棋中最多的棋子是什么呢?2、象棋中最少的棋子又是什么呢?棋子里的兵和将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学习上,今天,我们可能是小兵;明天,我们可能是大将。(一)、中国象棋的简介中国象棋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到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象棋棋子可看作是古代战场上各种兵将在两军对阵中的模拟再现。(二)、象棋棋子的趣味造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象棋棋子的趣味造型也不断发展。展示清代的象棋趣味造型(江苏周庄博物馆藏品)。展示现代的象棋趣味造型。(三)、象棋棋子的造型设计设计步骤:1、确定棋子造型的人物原型。参考美术课本、历史课本等,选择你喜欢的兵将人物。你可以选择男将,也可以选择女将,还可以选择其它人物。展示男将和女将的影视剧照。2、确定头长比例。 (Q版人物常用2个或3个头长)3、确定身躯、四肢位置。4、绘制人物外表特征。5、修改局部,整理完成。下面先看老师简单示范:教师分别示范3个头长比例的男将和女将。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盔甲的服饰变化。(例如头盔、甲片、武器与鞋的形状变化)(四)、学生练习步骤:1、确定棋子造型的人物原型。2、确定头长比例。3、确定身躯、四肢位置。4、绘制人物外表特征。5、修改局部,整理完成。展示男将和女将更多的影视剧照给学生当创作素材。(五)、课堂小结象棋趣味造型的设计步骤:1、定人物。2、定头长。3、定动态。4、绘特征。5、修改完成。展示部分学生的象棋趣味造型作品,简单点评。教学反思:本课的优点:1、本课在练习要求上适当降低,主要是完成三个头长的人物造型设计,由于前面的课已经学习了七个头长的人物比例,因此通过老师的课堂示范,学生较容易掌握,大部分学生作业效果都较好,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要求。2、本课在教学内容的筛选和安排上根据我校学生实际进行调整,让学生在学习时重点清晰。3、在学生的练习阶段,我安排了中国古典音乐作背景音乐,配合PPT图片中人物的古装服饰,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的环境中进行美术实践。4、通过展示男将和女将的影视剧照,让男生女生都有可选择的参照对象。5、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对传统历史人物的服饰造型有直观感受,有民族认同感。6、通过老师的启发,学生明白将帅是从小兵中来,知道今天的小兵可能是明天的大将,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的不足:1、学生的联想能力不足,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说出自己对中国象棋趣味造型未来发展形式的看法。2、背景音乐的选择不算很好,个人觉得应该选择古典音乐的现代演绎作品。3、学生的想像力还没有完全启发出来,比较多的学生作品在服饰造型上有雷同,这是日后需要改进的。4、没有扩展学生对中国象棋在电脑游戏、手机程序中趣味造型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