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十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十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资源简介

期末复习专题(十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指导
1.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指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提供多维度的诸如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事物或者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必须综合地表达意义。
2.非连续性文本的独特性
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画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本、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当今时代已进入读图时代、媒体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形式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能力之一。
具体来说,非连续性文本以其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密不可分。
考点透视
1.内容概括
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从材料中得出的结论;根据指定材料,分点(条)概述主要内容。
2.信息判断
选择源自材料的说法正确(错误)的一项;判断源自材料项目表述的正误。
3.原因探究
根据材料,分析(推断)……的原因;说说为什么……
4.材料比较
从不同材料中寻找相同(似)点;从同一材料或不同材料中辨析不同点。
5.图文转换
根据给定的表格,提取信息,得出结论;根据给定的漫画,说明其内容,分析其寓意。
6.字词品味
品味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分析加点字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7.手法分析
分析指定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分析指定句(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8.方案设计
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设计解决方案,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等。
9.观点阐述
对材料中包含的事实或道理做出自己的评判,并阐述理由;对特定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阐述依据。
10.感悟建议
结合材料,说说得到了哪些收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得到的启示;针对某一现象或者某一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技巧归纳
1.内容概括类
直接提取法,从阅读材料中直接提取相关词句进行回答。
连缀成句法,援引材料中的词句,并适度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归纳,形成答案。
意思概述法,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直接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2.信息判断类
材料与选项对照法,把阅读材料与选项进行一一对照,判断它们的正误。
材料整合处理法,对所列材料进行整合与分析,印证选择或判断的正误。
关注细节法,关注材料中的细节,进行比较鉴别,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部分。
3.原因探究类
仔细审题,善于探究。明确题意,读懂材料,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外在变化,针对文本内容或文本所反映的问题、现象,展开大胆探究,并做出合理的推断。
科学解说,巧妙阐释。根据语境,提炼出与题目要求相关的信息及要点,将从材料中发现的现象、规律等,用精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4.材料比较类
用心研读,研读命题者指定的材料,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大方面整体把握核心要点。
潜心比较,运用比较的方法,把不同材料从横向与纵向作多维比较,归纳其中相同(似)之处。
专心辨异,分析辨别同一材料或不同材料中的细微差别,进而把握它们的不同点。
5.图文转换类
◎表格题
把握考题要求,注重整体观察,包括该表格的标题、纵横轴以及图例等。
正确认读图表,注意图表细节,重视数据变化。
讲究表达方法简要归纳出信息要点。
◎漫画题
审读画面,观察画面构成要素。
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6.字词品味类
◎词语品味
联系字词,对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
联系本句或上下文,分析字词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
联系文章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情感,分析字词在表达人物情感和主题上的作用。
◎加点字词能否删去
表态——不能删。
定性,解释这个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或作用,如“比较”“几乎”“相当”表程度;“大约”“可能”,表估计;“左右”“多”表数量等。
接着分析若删去该字词,句子意思的改变,不符合实际等。
该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7.手法分析类
聚焦语段,明确题目限定的句(段)区间,对其展开精读品味。
判别手法,从句(段)文字出发,调用积累,对其所用手法作出准确判断。
语境分析,针对不同文体,结合语境,按照“共性加个性”的原则,对该处手法的表达效果作出阐述。
8.方案设计类
研读题干,理解设计的目的、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
从阅读材料中寻找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方案或对症下药,提出修改意见。
9.观点阐述类
事实或道理分析法。引用事实或道理,然后进行分析,并表明态度与观点。
围绕观点论述法。在亮出自己的观点的基础上阐明理由,论述言之成理,令人信服。
10.感悟建议类
◎感悟题
读懂原始材料,从中获取正能量的观点、方法与经验等。
所谈感悟、启示切忌空乏肤浅,要善于结合材料,结合社会生活,结合自身体验,从不同角度去挖掘。
表达时,应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既言之有理,又言之有序。
◎建议题
提出建议前,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能够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要注意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建议,这样才能使建议具有指向性。
提出的建议应具有可行性,能够让被建议对象便于操作。
练习
(一)聚焦:无现金时代之移动支付扫码
骑单车、买电影票、逛商场、缴煤气费…出门不用带钱包,只需手机“扫一扫”,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我们的生活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数据集中营】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数据三:
截至2017年7月底,以微信支付为核心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已覆盖购物、餐饮、医疗、旅游、停车、加油等30多个行业的数百万门店。
(数据来源:《2017智慧生活指数报告》)
数据四:
2017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如购买吃穿用方面的生活所需品等;其次为票务类,如购买电影票、演出票等,占比为80.6%;酒店、机票等商旅方面的支出排名第三,占比为68.9%;公共事业类缴费排名第四,占比为61.5%;通过移动支付在娱乐业务下载场景和投资理财场景进行支付的用户,分别占比为55.2%和40.2%。以上应用场景下的移动支付使用多数较2016年有显著提升。
(数据来源:《2017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
【代表声音汇】
北京大学学生小杨:“自从坐地铁可以刷手机,出门都不用带地铁卡了,也不再担心卡丢了找不回来,充值更是不用排队,手机简单操作几步就能搞定。”
深圳市民陈先生:“以前看病缴费要来回跑窗口,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排队上了,现在用支付宝绑定了社保卡,一键就可以支付医疗费用,还可以查询消费记录。”
上海某购物中心停车场管理员潘师傅:“之前车辆进出时,停车、取卡、缴费,整个过程至少需要半分钟,车多的时候会更久;有了‘ETCP停车0,后,车辆进出不需要专门停下来,整个过程只需2秒,不仅用户方便了,停车场秩序也更好了。”
【安全风险谈】
频发的移动支付安全事件,与一些用户缺乏警惕有关,比如有人习惯于扫不明来历的二维码和网络链接,随意下载不可靠的软件,以及在移动转账时未查证对方真实信息等。调查显示,近五成人群在二维码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因有优惠信息而去扫码。因扫描“李鬼”二维码遭到诈骗的比例,已从15%上升到30%。移动支付运营方在技术防范上缺乏更有力的制度设计,在事后补救上缺乏更有效的善后措施,也导致用户被骗而追不回损失。移动支付规模越大,越关乎千家万户,越需剔除安全风险。监管部门未雨绸缪,尽可能预料可能出现的风险,为二维码支付系上“安全带”;运营商和服务商提高风控水平,最大程度拆掉可能点燃风险的“引线”;技术赋能,建设信用社会,让信用真正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管控风险,兼顾便利与安全,让支付更值得托付,移动支付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注解】①ETCP停车:是一款提供停车费自动支付服务的APP。
1.阅读【数据集中营】,你得出哪些结论?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因扫描“李鬼”二维码遭到诈骗的比例,已从15%上升到30%。(为什么称一些二维码为“李鬼”二维码?)
(2)监管部门未雨绸缪,尽可能预料可能出现的风险,为二维码支付系上“安全带”。(“安全带”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3.根据【代表声音汇】,探究人们选择移动支付的原因。
4.结合文章内容,补全A、B处的对话,让李阿姨、王叔叔更安心、安全地使用移动支付方式。
李阿姨:我看别人用手机照一照,钱就交了,多不安全,还是用现金付踏实。
我:A.
王叔叔:用手机付钱很多有优惠的,我现在都养成习惯了,看到优惠就扫。
我:B.
(二)
2019年是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关键之年。日前,一则名为“空间站真的要来了”的话题登上了网络热搜,在某网站“千秋论坛”上引发热烈讨论。以下为部分帖子。
帖一【转发《中国青年报》张柏楠答记者问(2019-04-15)】(南山)
记者:我国的空间站有什么作用呢?
张柏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载人航天总部总设计师):空间站的主要定位就是国家未来的空间实验室,主要是为了解决人类长期在太空飞行的关键技术。除此以外,空间站的技术应用还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要将航天技术服务于经济社会。依靠新的科学发现,航天技术或许能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另一个方向是通过空间站积累探索太空的经验。
记者:为什么现在人类还不能像科幻片中一样在太空中长期飞行?
张柏楠:这是因为中间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目前人类长期太空飞行的记录是俄罗斯人创造的—437天。对一名航天员来说,这个时间比较长。但是,对于去火星来讲,400多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研究、解决很多科学问题。空间站后续还担负很多重要的任务。
记者: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张柏楠:人类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人航天的发展。这是一个充满梦想、非常伟大的事业。我国载人航天飞船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就是指航天员安全是第一位的。中国航天站不去盲目地比大小、比规模。我们一直坚持目的明确,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实事求是。
【网友跟帖】
千秋客:我觉得中国航天人大概是中国所有科学研究领域里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了。大家都知道登月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月兔”。而且你看,“嫦娥4号”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背顺利软着陆的探测器,向全世界传回了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而那颗起到极其关键作用的中继通信卫星,居然叫“鹊桥”。真是浪漫得不像话啊!
帖二【原创:最糟糕的宇宙,最好的地球】(阿饼)
2018年8月,NASA宣称要用195亿美元在2033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但这将是一次有去无回的单程之旅——先不说火星上是否存在不明的危险,抵达火星需要200天左右,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尚无法提供大规模的物资运输,也就无法解决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
不只是火星,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也不友好。在月球上,一个穿着宇航服的人只能存活7小时,之后会因氧气不足而死亡;在温度介于零下170℃至430℃的水星,人大约只能支撑2分钟;在超高压强的其他星球如天王星、海王星和土星,人1秒钟都活不了。
就算解决了在宇宙中的生存难题,人类也可能最终只得到一个“最糟糕的宇宙”。《三体》系列的第二部《黑暗森林》认为,如果宇宙中有任何文明暴露自己的存在,它将很快被消灭,所以宇宙一片寂静。这个结论被中国读者称为“黑暗森林猜想”。再退一步说,即使人类顺利进入“太空大航海时代”,实现星际开拓大业,也要面对一个大问题:时间。试想,你坐上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踏上“寻找新家园”的奥德赛之旅,在漆黑寂静的太空中飞向一个遥远的目标。出发时,它花了2000年时间加速;路途中,它保持巡航速度行驶了3000年;快到目标星球时,它再用2000年减速。飞船上一代又一代的人出生又死去,地球成为上古时代虚无缥缈的梦幻。
而你----星辰宇宙中的蜉蝣,当年对地球投以最后一瞥时,是否意识到自己并非什么高维度的造物主?你一辈子80一100年的寿命,还不够大陆漂移1米。与蜉蝣相比更为不幸的是,你现在就能想象到自己“朝生暮死”的图景。
那么,人类为何总想着逃离地球呢?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人们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了解自己。”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说的这句话,很适合用来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远征19号”任务的巴拉科称,俯瞰地球时让他颇感震撼。他说:“毫无疑问,当你从这里俯视地球时,你就会被它的美丽所折服。有两件事你会立刻领悟:一件是你曾对它有多忽略;另一件是你多么希望能尽最大努力去呵护它。”
现在,请重新认识一下地球给予我们的种种特权一磁场和大气层对太阳的双重防御、适宜气温、一倍的大气压强、重力、食物遍地…这些因素全部都刚刚好,你才能够不穿宇航服普普通通地过着每一天。
当然,几分钟后,我们很快就会将这些恩惠遗忘得一干二净。
【网友跟帖】
风行:是啊,地球上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们的西部要开发,东北要振兴,中部要崛起,还有贫困人口问题没有解决…到太空瞎折腾什么?实际一点好不好。
1.以上材料均来自某网站“千秋论坛”。根据帖子内容,你觉得最有可能出自哪个板块?( )
A.书林一叶 B.影画苑 C.文化茶座 D.家园
2.张柏楠在回答记者问题时提到:“对于去火星来讲,400多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研究、解决很多科学问题。”根据阿饼的帖子,你认为可能是哪些问题?
3.刚到中国的法国留学生苏菲对网友千秋客所说的“中国航天人的浪漫”不太理解,请你以“中继通信卫星”的取名为例,向她做出解释。
4.在张柏楠眼里,太空探索是一项充满梦想、非常伟大的事业;而在阿饼看来,这是最糟糕的宇宙,最好的地球,人类不要总想着逃离地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三)
【材料一】
食品安全风险类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中新旧风险交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添加剂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类型: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新的消费方式带来了新型食品安全风险。
2017年我国食品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2.4%,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占不合格样品的23.9%。特别是粉条粉丝、面制品中铝超标问题尤其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食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为了延长食品保存期,强化感官特性,不顾法律法规要求,超限量、超范围地滥用食品添加剂。
此外,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类风险备受关注。2016年农业部调研发现我国部分省份存在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现象。转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与民众的知情权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预测》)
【材料二】
(1)
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因此,不允许将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违法。
尽管有人认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并不好,在面条中添加甲醛没有意义,但是面条等食品中检测出甲醛的案例并不少。比如,2016年陕西榆林一家面店的老板为了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从网上购买甲醛,生产面条时添加其中。警方及时将面店老板抓获,他供认不讳,最后被判刑一年并作罚款处理。
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来甲醛还可能来自甲醛次硫酸氢钠。
甲醛次硫酸氢钠是一种化工原料,俗称“吊白块”。国家已明令禁止将其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但是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观,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摘编自《科学画报》2019年第3期)
【材料三】
食品安全调查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消费者担心哪些方面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机构进行了一项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
消费者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统计图
(摘编自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
【材料四】
(2)
近年来,中小学生食物安全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针对学校集中用餐安全问题作出部署,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学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首先,应确定校级以上的“学校集中用餐”责任主体,由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地区餐费标准,设置非营利机构或委托有资质的餐饮企业,以属地为中心形成统一的采购、制作、运输系统,改变目前自办食堂、委托、外包、外购等状况。其次,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对食堂面积、设施设备条件、人员资质等具体指标应作出明确规定。最后,“学校集中用餐”除“就餐”之外还兼具教育教化功能。学生可以在就餐过程中学习食材生长、饭菜烹调、学校餐食制作及运送、健康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识,为健康人生打下基础:通过备餐及分餐过程中的小组分工培养合作能力:通过收拾餐具、餐后打扫过程培养责任心。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与同学一起吃饭的乐趣。因此“学校集中用餐”
应纳入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食育”范畴,而不是只限于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
(摘编自《人民教育》2019年第8期)
1.请给材料二和材料四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15字以内)
(1)
(2)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中,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A.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转基因产品风险已成为食品安全主要的风险类型。
B.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防腐效果并不好,因此不允许在食物中添加甲醛。
C.材料三图表显示,只有1%的人担心注水肉的问题,说明注水肉不再成为食品安全问题。
D.“学校集中用餐”不应只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还应顾及教育教化功能。
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结合相关内容分别提一条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近期,媒体曝光了个别不合格的牛奶产品,引起了消费者对牛奶安全问题的担心。重阳节到了,同学们准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由你负责到超市买几箱牛奶,老师提醒你要看一下牛奶包装盒上的标签。标签上的信息包含产品名称、产品类型、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贮存条件、净含量等。
购买时你应该关注牛奶包装盒标签上的哪些信息?请根据材料三图表内容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