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2静电现象【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进一步认识分子的构成、分类。(2)通过摩擦起电实验,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3)知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4)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的解释【课前预习】1.分子由 构成。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 ,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 ,如由碳原子构成的金刚石分子是 分子,由 和 构成的水分子是 分子。2.带电物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3.科学界规定: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叫正电荷,__________ ___________叫负电荷。4.两种电荷作用的规律是: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原子是由带正电的___________和带负电的____________组成。整个原子不带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 ,其本质不是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一.[摩擦起电实验]:1.(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可以吸引小纸屑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什么?结论:带静电的物体可以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两种电荷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现象 。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现象 。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现象 。得出:两种电荷:______________。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____电荷。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____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3.[提问](1)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与此类似呢?4.既然原子是不显电性的,为什么摩擦能起电呢?4.(阅读课本P30)使学生得出:[结论](1)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________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有关。束缚能力弱的,摩擦之后就会 电子,从而带上 电;束缚能力强的经过摩擦会 电子,从而带 电。(2)摩擦起电的原因:电子从一个物体_____到另一个物体【典型例题】例1.某同学拿着橡胶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用笔杆靠近吊在细线上的泡沫塑料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但一接触就分开了。请对该同学的这个小实验作出解释。例2.某报纸报道说有一芭蕾舞演员在纤维地毯上跳舞,一段时间后,突然地毯起火而烧伤这位芭蕾舞演员。请用所学知识说明其道理。例3.验电器的原理是 ;作用是 。【课堂检测】1.平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依靠摩擦,使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 电荷。2.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 )A.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 B. 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 C. 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 D .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3. 关于电中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负电荷抵消 B、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C、正负电荷转移 D、得失电子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 (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5.两个完全相同的极轻小球,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将两球靠近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 )A、带电小球向不带电小球靠近 B、不带电小球向带电小球靠近C、两小球互相靠近 D、两小球互相排斥【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物体具有了______________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__________。2.自然界中只有___________电荷,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_________上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用______ __上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两种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验电器是根据______ ______的规律制成的,用来检验物体____ _____.5.摩擦起电并不是__________,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_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6.三个带电的通草球A、B、C,其中A排斥B,C吸引B,说明A和C带___________电荷.若B带正电荷,则A带__________电荷,C带_________电荷.7.如果两个带电体互相排斥,则它们所带的电荷必定是_______电荷,如果两个带电体互相吸引,则它们所带的电荷必定是________电荷.8.若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带等量的异种电荷,两金属球互相接触后,箔片的张角将_________,这时发生了电荷的“中和”现象.9.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都带上电荷,若甲物体与带负电荷的丙物体相排斥,则乙物体必定能__________丙物体,乙物体一定带____________电荷.10.玻璃跟绸子摩擦,将发生 _____从 转移到 上,玻璃因 ___ ___ 而带正电;绸子因 __ ____ 而带负电,且两物体带电量 (相等/不等)。二、单项选择题 1.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接触,然后再分开,则 ( )A、由于正负电荷的消失,两物体不带电 B、正负电荷中和,两物体带电量有所减少C、正负电荷中和,两物体不带电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2.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可看物体 ( )A、是否发光 B、是否吸引起铁物质C、是否吸引轻小物体或使验电器张开 D、是否发热7.用带电体靠近吊在丝线上的不带电荷的通草球时,通草球 ( )A、不动 B、被带电体吸住后不动C、被带电体吸住后又被排开 D、被排开3.用细线悬挂着一个带电的通草球,在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逐渐靠近通草球的过程中,发生通草球先被吸引,跟玻璃棒接触一下又被弹开的现象,当通草球被弹开时,它(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可能不带电荷 D、无法判断4.任取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相互摩擦,则可能出现 ( )A、两个物体仍然都不带电. B、两个物体带等量正电荷.C、两个物体带等量负电荷. D、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5.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 ( )A、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去了 B、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去了 C、橡胶棒丢失了质子 D、毛皮得到了质子〖能力提升〗6.已知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D带正电荷,则B带__________电荷.7.三个用绝缘线悬挂着的轻质小球,其中任意两个球靠近时,都相互吸引,这三个球的带电情况是:8.A、B、C三个带电小球,A、B两球相吸引,B、C两球相斥,将A球与不带电的D球接触后,则C、D两球间 ( )A、相吸引 B、相排斥 C、即不吸引,也不排斥 D、都可能八年级物理讲学稿(第 1 页 共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