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1 力 弹力【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产生,通过观察知道弹力和弹力产生的原因。2、认识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学会使用。4、认识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通过观察知道弹力和弹力产生的原因。【预习过程】1.物体 的改变叫做形变。2.物体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做 。生活中所说的 、 都属于弹力。3.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符号 。5.测量力的仪器叫做 ,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 。6.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 。【学习过程】一、请四位同学表演自编自导小品《力》二、围绕学习目标自学(一)力是什么?1.人可以产生力使物体运动、拉长、弯曲等。那么其他物体能否产生同样的效果呢?举例子说明 ;受力的物体与没有受力的时候发生了哪些变化?。2.如果要产生力,至少要涉及到几个物体? ;你能找到一个物体产生力的例子吗?只要有力的作用发生,就一定会涉及到 个物体,一个是 的物体,叫 物体;另一个是 的物体,叫 物体。小结:1、人对物体的作用可以用 对物体的作用来代替。2、物理学中,把 的作用称为力,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 。 (选填“保持不变”或”发生改变”)3、产生力的两个物体分别称为 物体和 物体。(二)形变和弹力用力拉橡皮筋、压气球、拉弹簧,观察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物体的形状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通过观察实验的现象,总结什么叫做物体的弹性形变。1、物体的 和 的改变,叫做形变;2、 叫做弹性形变。用外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呢?。大家都看过跳水比赛,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什么变化?;跳板被运动员压弯后弹起,运动员会怎样?这些说明了什么呢?。小结:1、物体发生 时,会产生力,这个力叫做弹力;2、 、 都属于弹力。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会产生弹力?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观察物体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1)图8-3,用手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越 。(大或小)(2)图8-4,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 。(大或小)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力越大,物体的形变 。实验:探究弹簧的伸长跟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利用一个铁架台、一根弹簧、一把直尺和若干个相同的钩码来做实验,设计的实验表格如下:实验序号 1 2 3 4 5钩码产生的拉力弹簧长度L/cm弹簧伸长△L/cm(1)完成上面表格,并用描点法画出力与弹簧长度及弹簧伸长长度图。(2)从图表中,可以发现:(三)力的测量根据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也越大。反之,由弹簧的形变大小可以判断出外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制成了弹簧测力计。观察和使用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2.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3.观察你手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N,分度值是 N。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了解刻度值的大小。(3)校正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 处,若不在,应调零。(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 方向;(5)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练习:教材图8-6所示,三种测量力的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其余的错在哪里?三、目标检测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2、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C、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一定产生弹力。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3、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水桶C、绳子 D、手4、在物理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_测量力的大小,它是利用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_______。5、以下四种器材中,其中利用弹性势能工作的是( )A、沙发床 B、弹簧测力计C、衣服夹子 D、机械手表6、有一弹簧测力计,当秤钩上没有施加力时,指针不是在零刻度线上,而是在0.2N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秤钩,读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为( )A、4.2N B、4NC、3.8N D、无法判断【学习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本节课,我们运用了哪些方法?3、今天你的收获有哪些?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