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兰坪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信息技术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IF 函数是电子表格软件中用来做条件判断的函数,单元格A3的值是85, B3 的值是88,如果在C3单元格中输人“=IF (AND (A3>=85, B3>=90),"合格” ,"不合格")”,确定后得到的结果是( )。A.合格 B.不合格 C.173 D.88IF 函数是电子表格软件中用来做条件判断的函数,单元格A2的值是90,如果在A3输入“=IF (A2> =90,"合格" ,"不合格")”,确定后得到的结果是( )。A.合格B.不合格C. 90D. NULL下述对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A.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可以看成是减料”和 “成品”之间的关系B. 信息来源于数据,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C. 数据、信息与知识三者之间的价值变化趋势是逐渐递减D. 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当我们在网上注册账号、登录或支付时,常常需要我们输入手机验证码,手机验证码为动态生成,超出规定时间就无法使用,下次需要重新发送新的验证码,如下图所示,“超出规定时间无法使用”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特征。A .传递性B .共享性C .时效性D .载体依附性小明想要通过编程来解决由昆明到镇远古镇耗时最短行程问题时,最核心的工作是( )。A. 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算法B.设计出解决问题的PPTC. 编写出Python代码D.选择一种编程软件下列描述算法的流程图符号中属于输入、输出框符号的是( )。A.B.C.D在流程图中,菱形框一般是用来描述算法的( )A. 开始B. 结束C. 处理D. 判断以下选项中,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正确过程是( )。A. 抽象与建模→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调试运行B. 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C. 设计算法→抽象与建模→编写程序→调试运行D. 设计算法→抽象与建模→调试运行→编写程序下列关于顺序控制结构的程序执行过程描述正确是(A. 自上而下依次执行B. 自下而上依次执行C. 顺序控制结构中不能包括其他程序控制结构D. 顺序控制结构必须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10、(必修)在下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当x=-1时,输出的结果是( )。(×)A、1B、-1C、出错D、0若执行时输入X的值为-50,以下流程图的执行结果是( )。A. -30B. 0C. -50D. -10012.小杨同学在编写程序过程中给不同的变量取了名字,下列哪个变量名会导致程序运行出错( )。A. kk360B. 51 studyC.YaoD. xy_tt13.Python中变量的命名遵循的规则,不正确的是( )A.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后面可以是字母、数字或下划线。B.区分大小写C.不区分大小写D.不能使用保留字14.在下面的python程序中,变量b和c的值为( )a=6a=b=c=8print(b,c)A.b为6,c为6B.b为6,c为8C.b为8,c为8D.b为8,c为615.Python表达式a=b中“=”表示( )A.交换“=”左右两边变量的值B.把“=”右边变量的值赋值给左边变量C.把“=”左边变量的值赋值给右边变量D.比较“=”左右两边变量的值是否相等16.在Python中,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A. x+y=10B. x=2yC. x=y=50D. 3y=x+117.在Python中,print(int(-14/2**2))的执行结果是( )。A.-3B.-3.5C.3D.3.518. 小明要把x个苹果平均分给n个同学,最后余下y个。以下Python表达式正确的是( )。A. y=x//nB. y=x%nC.x=y+nD. y=x/n19.在Python中,print(8+7%2**2)的执行结果是( )。A. 5B.1C.6D.1120.在Python中,print (abs(-16//5))的执行结果是( )。A. 2.4B.3C.6D.-2.421.在Python中,关于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量必须以字母开头命名B.变量只能用来存储数字,不能存储汉字C.在python 中变量类型一旦定义就不能再改变D.变量被第二次赋值后,新值会取代旧的值22. Python的表达式s+=1与下列( )表达式效果等同。A. 1+s=sB. s+1=sC. s=s+1D. s=+123.在Python中,表达式3!=2的结果是( )。A.5B. 6C. TrueD. False24.在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某地部分市场菜篮子价格数据,如图所示。计算表中“平均值”列数据:选择I3单元格输入函数(公式),然后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其他单元格平均值的计算。则I3单元格中可使用的函数(公式)为( )。A. =SUM(C3,H3)/6B. =(3.5+3+3+3+3+3)/6C. =C3+D3+E3+F3+G3+H3/6D. =AVERAGE(C3:H3)二、填空题(共40分:25-30题每空1分,共30分,31题每空2分,共计10分)25、根据常用函数的功能写出对应的函数:(1)求和: (2)求平均值: (3)条件计数:(4)条件求和: (5)条件求平均值: (6)条件判断函数:(7)排名: (8) 计数: (9) 求最大值: (10)求最小值:26、 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正常温度在36.3-37.2度”“38”和“叶达的口腔温度是38度”三种描述,这三种描述分别是 (1) 、(2) 和 (3) (填写数据、信息和知识)。27、(1) 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描述算法方有:(2) 、 (3) 、 (4) 。28、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1) 、(2) 、(3) 。并分别画出三种结构的流程图。图一 图二: 图三:(4) (5) (6)29、float():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整数创建一个新的浮点数(1) ,那么,int()会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浮点数创建一个新的(2) ,str()会根据一个数创建一个新的(3) 。30、 赋值语句 a,b=b,a 的含义是(1) 。 赋值语句c+=a 等效于(2) 。a,b,c=1,2,3的含义是(3) 。a=b=c=1 的含义是(4) 。31、完善程序(每题2分,共计10分)(1) 完善输入和输出语句代码my name= (1) ('请输入myname:')(2) (“hello”,myname)(2) 完善分支语句的代码当飞船速度“v>=7.91”时,输出“飞船成功飞行!” 否则输出“飞船不能升空!”。v=float(input(“请输入速度(千米/秒):”))(1) (2):print(“飞船成功飞行!”)(3)print(“飞船不能升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