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1 空气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1 空气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时间: 月 日 课时: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空 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别一些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实验法、分析比较法、研究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用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内 容 教 学 活 动 设 计意 图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新课引入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的介绍 引入新课: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一种重要的物质,是什么?讲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板书:课题一 空气阅读:教材26页空气的组成提问:空气就在你的身边,你能描述它的物理性质吗?归纳:通常情况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介绍:两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提问:那他是如何研究的呢?拉瓦锡的结论是什么?小结:拉瓦锡的结论是: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讲解: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其他成分。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讨论交流: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学生思考:空气、水学生查阅资料,讲解自己了解的拉瓦锡。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学生观察、思考 从生活中物质入手,激发学生思考
教 学内 容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测定空气成分实验的分析空气的成分 说明:这一反应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物质。讨论:我们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小结:可能存在的原因:1、装置气密性不好;2、红磷的量不足;3、没有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夹子。4、实验前导管中要先装满水。强调: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的关键:装置气密性好,红磷量要求足量且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才开始记录水面位置。讨论: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剩余的氧气 如何证明?提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其是否复燃。拓展: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瓶内剩余的气体,木条熄灭,则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小结: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2、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学生:填写下列表格空气含量的测定学生书写:表达式: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学生讨论,交流意见。 学生交流、总结空气的成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 学内 容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物质的分类 讲解:空气是由多种纯净物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氮气只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是纯净物。板书: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如:空气、食盐水 物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如:氧气、氮气 拓展: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本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了解空气的成分。掌握物质的分类。作业:思考题:怎样证明空气的存在? 记住几个简单的化学式:O2 N2 P2O5 H2O 学生开始接触化学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课题1 空气一、空气的组成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2、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二、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如:空气、食盐水 物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如:氧气、氮气 作业布置
课后记:
时间: 月 日 课时: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空 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空气的保护;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认识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实验法、分析比较法、研究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用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内 容 教 学 活 动 设 计意 图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课前复习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空气的成分是什么?2、什么是混合物、纯净物?各举一例?3、在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时,红磷应该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冒白烟,水进入集气瓶中约1/5。 这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到有关氮气具有难溶于水、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引入新课:空气有一些什么用途呢?为什么说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板书: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提问:空气有哪些用途?归纳:空气的用途: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小结:氧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人呼吸、潜水、医疗急救、炼钢、导航、气焊以及化工生产。提问:氮气通常有哪些用途?小结: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难与其它物质反应。所以可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讨论: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是氮气。则: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学生阅读:教材28页—30页讨论:氧气为什么叫养气?它通常有哪些用途?学生归纳总结氮气的用途。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 学内 容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氮气的性质稀有气体的性质保护空气小结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提问:什么叫稀有气体呢?为什么又叫惰性气体?板书:三、保护空气讨论:1、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情况? 2、大气污染会造成那些污染? 3、为了保护空气,你能做些什么?小结:1、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排放到空气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工厂的废气。2、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影响作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3、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如:检测空气质量; 研制和开发洁净能源;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积极植树造林。阅读资料:31页本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认识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 学生交流:1、氮气的物理性质是常温下,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它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学生归纳: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的总称。2、由于在空气中含量较少,所以叫稀有气体。3、由于其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很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叫惰性气体。4、惰性气体的用途:保护气、不同颜色的电光源。 提出问题,由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课后记:
PAGE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