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2 氧气 第1课时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2 氧气 第1课时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课题2 《氧气》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 三维 )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 通过对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初步建立起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和合理顺序,学习沿着知识的内在脉络进行学习的初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的观点。 (4)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欣赏实验现象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满了美。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 1.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 教学难点 l.在实验过程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2.依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师生讨论 、归纳总结,多媒体课件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教材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铁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对比.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为了和通常的燃烧对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 本节课的任务是完成第一部分氧气的性质的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猜谜语:无影无形摸不着, 火焰见它跳得高。呼吸作用它参加, 动物生长离不了。(打一物质) 问题引入新课:氧气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你对氧气了解多少?它有哪些性质? 二、合作探究,新课讲解 氧气的性质 问题:物质的性质包括哪几个?物理性质指的是物质的哪些方面? 展示一瓶氧气 问: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通过观察、闻气味,你能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多媒体展示: 氧气的三态图及氧气瓶 通过观察,并结合实际,你能得出氧气有哪些性质 问:氧气是否易溶于水呢 问: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生活? 讲解: 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不是绝对不溶于水。在室温下,l 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但这对水中动物的生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鱼儿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溶有少量氧气,能供给鱼儿呼吸。 总结 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标准状况下,密度1.429克/升,比空气的密度1.293克/升略大 3.不易溶于水。 4.三态变化改变条件: (-183℃) (-218℃)  氧气  →   液氧  → 固态氧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 问: 除了这些性质外,氧气还有其他性质吗? [实验一]让学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并与它在空气中的现象进行比较。 问: 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看到同样是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大家分析这是为什么呢 (可提示学生从氧气的含量考虑) 总结: 通过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而且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问: 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炉火做饭时,为什么炉火越扇越旺盛? 讲解: 氧气能支持燃烧的这种性质,可帮助我们来鉴别氧气。通常的做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可证明是氧气。 展示硫粉 介绍: 这是硫粉,俗名叫硫磺。它是古代炼丹家们炼丹时的必需之物。 问: 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否—样呢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二](用多媒体打出实验内容) 1.用燃烧匙取—些硫,让学生观察硫的颜色、状态。 2.让学生观察硫在空气中常温下有没有变化。 3.在空气中给燃烧匙里的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让学生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 味 4.把未点燃的硫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硫有什么变化。 5.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6.比较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原因。 讲解: 硫燃烧生成的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叫二氧化硫 (化学式为S02 ),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一些化工厂排放的气体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下雨时会形成酸雨。 问:硫在氧气里燃烧,为什么集气瓶底要留少量水? 讨论:实验的一般观察程序 总结观察程序: 反应物质的色、态、味,反应条件和操作,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色、态、味及伴随出现的现象,特殊生成物质的检验。 讲述: 前面我们学了文字表达式表达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我们同样可写出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讨论: 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了什么 视频播放:木炭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实验 动脑筋想一想: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很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讨论: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三] 铁丝的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 用多媒体打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用火柴引燃铁丝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③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④预先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教师演示: 1.让学生观察铁丝网的颜色、状态。 2.在空气中点燃铁丝,看行不行。 2.在空气中点燃铁丝,看行不行。 3.把铁丝的一端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把铁丝伸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问: 一起说说反应前、后物质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问:为什么要放一些水呢 肯定并总结:为了防止燃烧过程中溅落下来的高温熔化物把集气瓶炸裂。 问:为什么硫燃烧不需要铺细沙呢 问: 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说明氧气具有什么性质呢 ? 总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讨论: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氧气支持燃烧的例子。 【多媒体展示】小结: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课堂练习 1、(2011年,南宁)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2、下列物质: ①木炭②细铁丝 ③磷 ④硫磺 ⑤蜡烛 它们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 ,有黄白色火焰并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__, 发出白光且瓶壁上有水雾产生的是________, 发出白光,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 3、在一只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 ) A、木炭 B、 铁 C、磷 D、硫 4.存放一瓶氧气,正确的方法是:( )
A、瓶口向上,不盖玻璃片    B、瓶口向上,盖上玻璃片
C、瓶口向下,盖上玻璃片      D、瓶口向下,不盖玻璃片 5.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火星四射 B.发光发热 C.生成黑色固体 D.氧气减少了 问:本节课你的收获 四、归纳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并知道它可以支持燃烧,性质比较活泼。 回答:氧气 思考、回答:无色无味、能供给呼吸、可以支持燃烧等。 学生回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等 观察、思考、回答: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回答:气态氧气是无色无味的,与水一样,氧气也有三态的变化…… 思考回答:氧气是不溶于水的,如果氧气易溶于水,地壳表面的水早把氧气溶解完了,我们也就没有了可供呼吸的氧气了。 思考 记忆 学生被激起探究欲望 学生代表陈述实验现象及结果 思考回答 倾听记忆 回答:用扇子扇炉火,有助于空气流通,这相当于供给了它充足的氧气,而氧气含量越高,可燃物就燃烧得越充分,所以炉火越扇越旺盛。 学生通过观察后,积极描述实验现象。 积极思考讨论总结 回答:瓶中水的作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一起叙述反应物、生成物及硫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回答: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跟氧气的含量有关,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纯氧中氧气 含量比空气中高,所以木条和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观看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及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思考回答:防止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回答:氧气的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参照实验具体内容来观察、分析 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回答:反应前物质:铁、氧气 反应后的物质:四氧化三铁, 思考,各抒己见。 回答: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气体 学生间相互讨论,并得出可能的结果。 讨论并积极发言。 倾听、思考、记忆 思考 做题 交流 回忆本节所学
板书设计 课题2 氧 气 一、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1)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标准状况下) (3)不易溶于水 (4)三态变化  氧气  →   液氧  → 固态氧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 ①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与硫反应。 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表示:硫+氧气二氧化硫 ③与木炭反应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木炭红热 在氧气中:发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表示: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表示:铁十氧气四氧化三铁
练习作业设计 课本第36页1.2.3.4.(1)(2)(3)(4)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化学课程标准给课堂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对课程标准强调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等观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我深刻地体会到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而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究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习的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