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前面已经学习了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碳、磷、一氧化碳等物质的燃烧。同时,本课题对下一节“燃料与能量”的学习以及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可以起到铺垫作用。2.学情分析随着新课改的层层开展,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而且学习了一些物质的燃烧,对生活中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实验探究更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探究的过程及知识的实际运用。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②培养防火和自救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②能解释生活中某些燃烧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防火安全,珍爱生命,报效祖国。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方法。2.教学难点: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三、教法、学法1.教法: 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增大课的信息量。2.学法:一是实验探究法:在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四、教学器材实验仪器:酒精灯、玻璃棒、火柴、烧杯、试管、气球,剪刀,沙子,湿抹布等。实验药品:木条、蜡烛、红磷、白磷等。五、教学思路:六、教学过程教 学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播 放自 拍视 频导入 新 课 同学们炒过菜吗?或者你见过炒菜吗?,同学们想看老师在炒菜时发生了什么事吗?播放视频:老师炒菜油锅着火 通过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并为燃烧条件的探究做好铺垫。图 片展 示 展示火箭发射,奥运会点火仪式及火炬高清图,设问:在之前的化学学习中还学过哪些燃烧? 形象展示学生最感兴趣的燃烧现象,并能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了解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讨 论交 流 回顾镁,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让学生回忆所学,并找出他们的共同点,讨论得出燃烧定义。引 入 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让学生认识燃烧,根据燃烧的定义猜想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等。欣 赏电 影片 段 播放电影《火烧赤壁》片段,问:燃烧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发生?它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带着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观看视频,并讨论得出燃烧三条件。设计 实 验 引导学生对燃烧三条件分别进行对比实验。 根据老师的引导讨论得出实验方案。学 生实 验 将一根筷子和一根玻璃棒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室温下存放的蜡烛会燃烧吗?点燃后呢? 空气中蜡烛能燃烧,用烧杯倒罩住呢? 同学们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演 示实 验 问:燃烧是不是只要达到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就可以呢?课本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进实验:比较试管中的红磷与白磷,及水中白磷燃烧的对比实验。观察后讨论。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的思维方式及环保意识,了解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讨 论交 流 师生小结燃烧的条件并讨论燃烧的三个条件的关系。 让学生通过分析自行得出燃烧的条件并深刻理解着火点的概念。总 结归 纳 引导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去推导灭火的方法,并强调燃烧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灭火方法却一种便能奏效,即“三个条件,缺一即可”,简称“三缺一”。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入手,了解燃烧条件与灭火方法的联系。练习 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并突破难点。展 示图 片 展示火灾图片并讨论,燃烧既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一场场让人震惊的图片告诉我们不仅要学习燃烧的条件,还要学习灭火的原理。 辩证的认识燃烧的双面性,同时为灭火的引出做好铺垫。交 流讨 论 燃烧需要三条件缺一不可,如果缺一就达到了灭火的目的。 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之间的联系。活 动探 究 灭火小能手:(动手实践,同时上台交流)。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同学们能用哪些不重样的方法熄灭蜡烛的呢 是破坏了燃烧的哪个条件呢? 学生在轻松的小游戏中掌握了灭火的原理。小 结归 纳 让学生自己通过灭火方法来小结灭火原理,得出灭火只需要燃烧三条件缺一即可。 提高学生小结归纳的能力,并且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互 动练 习 当遇到下面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当炒菜时油锅着火了;当煤气、液化气灶着火时;实验室酒精灯打翻;森林大火,应该怎么做?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讨论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和灭火措施,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突破难点。视 频展 示 观看视频:生活中还有哪些逃生方法? 使学生知道一些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课 题小 结 燃烧的定义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先让学生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培养学生的小结归纳能力。课 后作 业 1.课堂练习。2.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3. 调查周边小区及学校的防火措施情况如何。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给下一节做铺垫。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的定义 二、燃烧的条件 三、灭火的原理1.可燃物 1.清除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2.隔绝氧气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七、教学反思: 1、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2、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火烧赤壁的电影片断激发学生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并且通过小游戏来体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让学生轻松掌握本课的重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乐趣。3、本节课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件来展示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如:老师自己录制的炒菜视频,大量和燃烧灭火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多媒件教学的优势,更是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不仅充满了乐趣,而且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容易!4、多媒件投影技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的便利,不但增加了本节课的知识含量,更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我在做磷燃烧的对比实验时,通过投影来展示,这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老师的演示实验,充分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观看视频:老师炒菜油锅着火(播放视频),结合火箭发射等图片阐述燃烧的定义。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燃烧的条件进行猜想。燃烧条件的探究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方法。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回答系列问题。全体交流。根据以上验证实验,总结燃烧的条件。总结概括根据白磷红磷不同的燃烧情况, 强调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拓展应用交流讨论学生通过对燃烧条件的认识,强调着火点的概念。灭火方法展示火灾图片并讨论,燃烧是一把 “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创设情境小游戏让学生体验到灭火的方法,分析灭火原理。形成共识讨论不同火情的灭火措施,从中找出灭火的方法。知识应用明确火场逃生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知识拓展互动练习及课后作业学生活动,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调查周边小区及学校的防火措施情况如何。PAG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