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八单元《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课件(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下第八单元《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课件(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统编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9 古诗三首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
从军行
乐府曲名,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生活。
即将破晓
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观书有感》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边塞风光
将士思乡
战士生活
报国抱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的绵延阴云使雪山暗淡无光,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对。
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恶劣
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
突 厥
吐 蕃
青海
玉门关
遥望玉门关:真的望得到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磨破的意思。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
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戍边时间长,战争激烈
誓死保卫国家的爱国情
诗人一开始写边塞风光,仅仅是为了写景吗?
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环境描写,衬托了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山河壮美,气势雄伟,富有生气!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暴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52岁作《关山月》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61岁作《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67岁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85岁作《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又一年
悲凉
“南望王师又一年”,大家知道这是一年是多少年吗?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了整整65年了!
诗人寄托了深切的同情,借遗民之口,表达自己失望而尚未绝望的心情,表达诗人的满腔悲愤和热切期盼。
理解
仅仅是移民在“望”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保家卫国
忧国忧民
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