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难点 】
1、重点: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2、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实验准备】一试管和三瓶氧气瓶氧气(课前收集好)、木炭,铁丝,硫粉,木条,火柴,酒精灯,坩埚钳,石灰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展示氧气,让学生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得出氧气的性质
【板书】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带火星的木条
助燃性: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2)与其他物质反应
①与硫的反应:
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氧气中:明亮蓝紫色火焰
文字表达式: 硫(S)+ 氧气(O2)二氧化硫(SO2)
水的作用:吸收有毒气体
②与木炭的反应
空气中:发红光
氧气中:发白光
文字表达式: 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
③与铁的反应:
空气中:红热
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
铁(Fe) + 氧气(O2)四氧化三铁(Fe3O4)
【作业】练习卷、顶尖
【教学反思】
1、氧气,学生熟而能详,但对它了解得并不深入。因此我就在教学中用设问、实验或影像资料引入课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就显得较为抽象,因此我在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时注意了直观性。讲氧气的三态,让学生观看有关液态氧、固态氧的影像资料。
3、 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结合生动的演示实验。演示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要把学生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可燃物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放热,生成一种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