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答案不全,含听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答案不全,含听力)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小题,计18分)
1一台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甲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5.0,则外接一只电阻为95.0的灯泡,如图乙所示,则 ( )
A.电压表的示数为220v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
C.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484w
D.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钟产生的焦耳热为24.2J
2 如在匀强磁场中,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动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01s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小
B.该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1V
C.该交变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22cos(100πt)V
D.电动势瞬时值为22V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为45°
3如图所示为一交流电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电流的正值为正弦曲线的正半周,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
A 2.1A B 3.1A
C 4.1A D 5.1A
4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接有正弦交变电压,其最大值保持不变,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R,设原线圈的电流为I1,输入功率为P1,副线圈的电流为I2,输出功率为P2。当R增大时 ( )
A.I1减小,P1增大 B.I1减小,P1减小
C.I2增大,P2减小 D.I2增大,P2增大
5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和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1760匝、n2=288匝、n3=8000匝,电源电压为U1=220V.n2上连接的灯泡的实际功率为36W,测得原线圈的电流为I1=0.3A,则通过线圈n3的负载R的电流为( )
A. 0.03A B. 0.78A
C. 0.3A D. 0.06A
6 下列热能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内能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两个动能不同的分子相比,动能大的温度高 B.两个不同的物体,只要温度和体积相等,内能就相同
C.质量和温度相同的冰和水,内能是相同的
D.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
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少选得2分,共5题,计20分)
7图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示意图。关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增加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
B.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小输电电路的发热损耗
C.在输送电压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小
D.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一定是电压越高越好
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为 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00V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开关接通后,通过氖泡的电流频率为50Hz
B.开关接通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00 V
C.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
9有10g水、10g冰和10g水蒸气,都是0℃,则( )
A.其分子数不同,而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相同
B.分子数相同,分子热运动平均速率也相同
C.就内能而言,冰最小、水蒸气最大
D.就分子势能而言,冰最小,因为其体积最小
10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沿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0.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分子在P点(x =x2)时,加速度最大
B.乙分子在P点(x =x2)时,其动能为E0
C.乙分子在Q点(x =x1)时,处于平衡状态
D.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
11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B、布朗运动是花粉小颗粒的分子的运动;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在室内看到的尘埃不停的运动是布朗运动
三.填空题
12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实验)在粗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1.油酸1.00mL注入10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10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的酒精溶液。
(2).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V 1.00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3).在水盘内注入蒸馏水,静置后滴管吸取油酸的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油膜。
(4).测得此油膜面积为Scm2。
(1)①这种粗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 ,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
形成的油膜面积可视为 ,则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分子的 。
(2)②利用数据可求得:一滴油酸分子的体积 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
13关于热力学温度:(1)-33°C= K;(2)温度每变化1°C,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 K。
1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平行金属导轨与原线圈相连,当导体ab在匀强磁场中匀速向左运动时,电流表A1示数为12mA,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_____mA。
15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6:1, L为电感线圈、C为电容器、R为定值电阻。当原线圈两端接有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时,三只灯泡都能发光.如果保持原线圈两端的电压最大值不变,而将其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 ;灯泡Ⅱ 灯泡Ⅲ (填“变亮”“不变”“变暗”)。
四. 计算题:
16如图所示,单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全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S,电阻为R。线框绕与cd边重合的竖直固定转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求
(1)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I(2)框从中性面开始转过的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热量线Q,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17某小型实验水电站输出功率是20kW,输电线路总电阻是6Ω。
(1)若采用380 V输电,求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
(2)若改用5000 V高压输电,用户端利用n1:n2=22:1的变压器降压,求用户得到的电压及用户消耗的功率。
18铜的摩尔质量是6.35×10-2kg,密度是8.9×103kg/m3 。求(1)单个铜原子的质量和体积;(2)估算铜原子的直径。(NA=6.02×*1023/mol)
答案
1D 2D 3B 4B 5A 6D
7ABD 8 AB 8BC 9BD 10 BC
11
12
13
14
15
16答案:(1),
17答案:见解析
解析:(1)输电线上的电流强度为I=A=52.63A
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为P损=I2R=52.632×6W≈16620W=16.62kW
(2)改用高压输电后,输电线上的电流强度变为I′=A=4A
用户端在变压器降压前获得的电压 U1=U-I′R=(5000-4×6)V=4976V
根据
用户得到的电压为U2==×4976V=226.18V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3年4月
一、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图1 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 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 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北京时间2011 年11 月3 日1 时36 分6 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2 是“神舟八号与“ 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 ~3 题。
2.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3.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
通信联系的是
A. 云雾
B. 流星
C. 太阳活动
D. 太阳辐射
图4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此时: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5.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图5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8题。
8.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图1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图,回答9~10题。
9.该地位于
A.45°N,110°E B.21°34′N,110°E
C.45°N,130°E D.21°34′N,130°E
10.这一天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右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1—12题。
1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1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13.若图6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读图回答13—14题。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0:00 B.8:00
C.16:00 D.20:00
14.若图6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15.右图中的圆由大到小表示天体系统层次逐级降低,与图示对应的天体系统是 [来源:www.]
A.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B.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D.总星系、河外星系、地月系
16.在太阳系中,地球不同于其他7颗行星的地方是
A.由固体物质组成 B.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
C.体积巨大,能够吸引住大气 D.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
17.下面四幅图中,(横线表示夜晚,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18.当北京昼夜平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 B.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C.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 D.南、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9.读下面三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右图9示地区可能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A.山河相间 B.中部高、四周低
C.河网稠密 D.东北高、西南低
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于10月22日升空,11月8日进入绕月轨道。其后经过多次机动降轨,使轨道远月点高度从7502公里降到100公里,近月点高度从200公里降低到100公里,由初始的椭圆形工作轨道最终变为圆形极月轨道。据此回答21~22题。
21.“月船1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A .a b段 B .c d段 C .g h段 D .e f段
22.“月船一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无动力作用时,其公转速度
A.近月点时公转角速度较快 B.远月点时公转线速度较慢
C.公转速度始终恒定不变 D.在圆形极月轨道上时快时慢
读右图8,回答23~24题。
23.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4.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调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
通常,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25 读图A-01 “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中所示的圈层分别是
A.①生物圈 B②岩石圈
C.②水圈 D.③水圈
26关于地球内部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外核和内核的物质都接近液态
B.纵波最大值在古登堡界面附近
C.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D.地壳和软流层都是由岩石构成的,合称岩石圈
二、综合题:(共5大题,共计60分)。
27.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计12分,每空2分)
(1)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到N点进行考察,这两点之间的高差是 米。(2)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在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 。试说明理由:
; 。
(3)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 ; 。
28.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1)图中包含有 级天体系统;E、F行星属于 行星,距离图中C星的最近的一个恒星是 。
(2)太阳是地球光热的唯一来源,太阳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这对地球上生命的演化有什么重要作用? 。
(3)图中行星A ,B ,
D ,G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均为 ,且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他们的轨道形状都是: 。
(5)小行星带位于 星(填名称)和 星(填名称)轨道之间。
29.读图完成以下要求(每空1分,共11分)
(1)A是出现在太阳 层中的太阳活动 。它由于 而发暗黑。
(2)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形式是 ,它发生在 层,该层在图中用字母 表示。
(3)通常,________活动增强的年份也是________频繁爆发的年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4)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为 年,太阳活动还扰动 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 现象。
30.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相关问题(14分)。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甲乙两地位于 (晨或昏)线,甲地日出时刻为 ,乙地昼长为 小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夜长为 小时。
(3)图示日期为 ,该日北京(纬度为40°N)正午太阳高度是 。
(4)丙地地方时比乙地地方时 (早或晚) 小时,丁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5)此时地球公转线速度较 (快或慢);地球表面自转角速度分布规律为 。
(6)此日北半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 。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1分)
(1)图中两个不连续界面的名称:
A ,B 。
(2)图中地震波类型名称
C ,
D 。
(3)A、B两个不连续界面之间是
地球内部层的哪一层 ,
外核物质形态为 (固态、液态、气态)。
(4)地震波C、D所通过的物质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5)地震波在经过A 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填名称)层上部的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________的主要源地之一。
图A-0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13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3题,共66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总统 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④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有: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成语能体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是
A.风和日丽 B.鸟语花香 C.枯木逢春 D.乡音难改
4.2013年新年来临,中国多个乐团在欧美音乐大厅奏响中国的声音,引起所到国家观众的共鸣,受到热烈欢迎。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观点忽视了
A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D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6.傲然挺立的碉楼,淡雅素洁的外墙,白石兀立的房顶,家家户户插着羌字旗,披着羌红,挂着羊头骨……震后重建的传统的羌寨民居建筑是
A.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B.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C.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7.温州童谣《吃馄饨》“姆姆你显能,阿妈教你吃馄饨”,其中“姆姆”指小孩,“显能”指乖乖的意思。你认为下列标题中最适合表明温州童谣和温州方言特色的是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喜闻乐见,绚丽多彩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薪火相传,一脉相传
8.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9.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才艺,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看,强调了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D.要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和引导
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分别是
A.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 B.集体主义、“五爱”C.为人民服务、诚实守信 D.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2012年9月以来,随着一部涉嫌诋毁伊斯兰教与先知默罕默德的美国电影《穆斯林的无知》上映,多个国家的伊斯兰教教徒掀起“反美浪潮”,引发流血冲突。15日,多国的反美示威仍在继续,并有越演越烈之势。据此回答11-12题。
11.一部电影引发了数场政治冲突,这表明
A.文化对政治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一致的 D.霸权主义影响渗透到了国际政治领域
1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只有加强经济发展,才能抵御文化侵略和经济掠夺
B.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文化平等原则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C.文化多样性是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理论前提 D.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
13.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4.费孝通先生说:“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人为”的文化必须源于生活,“为人”的文化能够更好地造福生活。没有生活的哺乳,文化创新难免营养不良,乃至枯萎败亡。材料说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进行文化创新必须要博采众长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周边一些邻国的领土争端加剧,这在短时间内引发了中国民间爱国主义情绪集中爆发。这表明
A.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B.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C.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D.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6.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④促进传统文化不断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12年5月24日,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等共同举办的首都文艺界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在新时期,学习和弘扬《讲话》精神,有利于
①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构筑精神文化高地②全面传承传统文化,用民族文化激发民族创造力
③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正确的文化取向④建设多种价值体系,培养人民群众多元文化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在我国,以下的典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广为传颂。其中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A.愚公移山 B.屈原投江 C.苏武牧羊 D.岳母刺字
19.《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页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20.有人说“中华文化是在台湾人的骨子里,流在血液里喝在水里,是DNA。能改变吗?不能。”这说明
A.台湾文化通过中华文化表现出来 B.台湾文化存在于中华文化之中
C.中华文化存在于台湾文化之中 D.中华文化可以分为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
21.西门庆一向以“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形象出现,如今某些地方为谋取经济利益,竟然争当西门庆故里,恶霸西门庆摇身一变成了当地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角度看,这些地方的做法违背了________的要求。
A.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B.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C.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D.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来源
22. “突如其来的灾难,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摧不垮我们的意志;可以震倒我们的房子,但震不垮我们的脊梁。”这一豪言壮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
A.团结统一的民族传统 B.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 C.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23.全国道德模范王乐义始终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用诚实劳动获取财富。他靠诚信带领乡亲们发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这种美德
①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③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以法律的形式加强对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文艺、传统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之所以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②是我国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④印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趋同的历史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根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美国已经有2 500所小学提出开设中文课程,要设立AP中文项目(该项目是美国大学理事会为该国高中学校开发的一种供美国高中学校选修大学预科的课程)。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D.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6.一些社会学专家认为,目前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节日缺乏感性认识和深层了解,造成了对民族节日的淡漠。传统民族节日要深入人心,需要各界重视,加大宣传力度,让年轻人了解传统节日内涵,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之所以要重视民族节日是因为①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②传统文化始终能推动社会进步③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7.“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因为①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③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④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才艺,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看,强调了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D.要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和引导
29.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指出:“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只有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主张开展思想文化上的解放运动,宣扬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辛亥革命作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①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③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④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传递、沟通、共享文化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30.《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1.(2012·广州综合练习)不会开车、不会上网、不会讲英文,被称之为“现代文盲”。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中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缺乏人文素质,不懂中外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③离开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民族文化会失去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32.相声源于解放前的北京,天桥一带的艺人为谋生在舞台上相互对骂或戏谑以招揽看客,这是初期的相声,后经侯宝林等相声大师进行批判、改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语言艺术,才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说明
A.文化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B.对一切传统文化都应该批判
C.文化创新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时进行的
33.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杰出的诗人把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这说明
①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 ②文化创新与发展取决于文化工作者的努力 ③繁荣文化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保守主义 ④只要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累就自然能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二、简答题(每题12分, 3题,共36分)
34.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很多学校每年都举办文化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12分)
35. 2012年11月25日,中央电视台某新闻节目报道了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航母起飞指挥员以半蹲为姿势,右手蜷缩伸出食指和中指,指向飞行甲板前端,表示“允许起飞”。起飞指挥员帅气、干净、有力的“起飞手势”一经播出立即受到网友的热情追捧和模仿,并根据起飞指挥员的起飞手势创作了“航母style”图片,很快成为各大微博的转发新宠,同时产生新的网络热词“走你”。航母style极具教育意义,能增强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相关知识,分析“江南style”和“航母style”走红的原因。(12分)
36.(《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列宁说:“民主共和知识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利,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是这个权利动摇。”
(1)上述材料蕴含了国家学说的那些道理?(4分)
(2)为什么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请结合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实践加以说明。(8分)
三、探究题(每题18分,1题,共18分)
37.2013年是我国建国64周年。64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民族精神的鼓舞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六十余年沧桑巨变,一甲子春华秋实。成功的背后,无不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1)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试列举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各两个)(4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__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6分)
当前社会中出现了“老人倒地不敢扶”“国产奶粉不敢吃”等现象,让所有公民再一次将眼光投射向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仁义道德、礼仪诚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发展先进文化,而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就是思想道德建设。
(3)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如何才能使全体公民都能流淌“道德的血液”?(8分)
出卷人:姚芬 审核人:吴晓燕 校对人:吴晓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第I卷(选择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共20题,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了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2.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 See a doctor.
B. Take some time off work.
C. Continue going to work..
3.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Boss and clerk. B. Husband and wife. C. Mother and son.
4. How much more did the woman pay for her wedding dress than her sister
A. $ 400. B. $ 300. C. $ 100.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 today
A. Playing tennis. B. Playing football. C. Playing golf.
7. How often does the man play on average
A. Once a month.. B. Twice a month.. C. Once a week.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happened to the guy in the front of the stage
A. He fell off the stage.
B. He got in a fight with some crazy people.
C. He jumped into the crowd.
9. What did the man like the most
A. The opening band. B. The audience. C. The design of the stag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12题。
10. How does the man describe his city in the beginning
A. It’s big. B. It’s horrible. C. It’s romantic.
11. What’s the city center like according to the man
A. It’s crowded with boats.
B. There’s a famous church there.
C. There aren’t many shops.
12. Why doesn’t the man like living there
A. It’s too quiet.
B. There are too many tourists.
C. The drinking water is polluted.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16题。
14. Which wor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Mark
A. Selfish. B. Talented. C. Lazy.
15. What do we know about Karen
A. She is shy. B. She has blue eyes. C. She is single.
16. What did the speakers decide to do
A. Go cycling together.
B. Introduce two friends to each other.
C. Have dinner together.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20题。
17. In which direction will the company move
A. North. B. West. C. South.
18. Where will the employees get money for moving expenses
A. From the bank.
B. From the community fund.
C. From the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19. What is the new office building like
A. It has 25 stories.
B. It’s next to a movie theater.
C. It includes a big restaurant for employees.
20. What’s the goal of the company
A. To rank among the top five providers of Internet service.
B. To become the biggest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by 2015.
C. To have a total area of 50000 square feet.
第二部分:英语语言知识运用(共两小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The performer, who has ______ gift for acting, will be ______ success in a couple of years if properly nursed.
A. a; a B. the; a C. the; / D. a; /
22. Betty didn’t attend the important conference,and that’s _________ she hadn’t been got informed of it.
A.why B.the reason C.because D.for
23. A better plan was _________at yesterday's meeting.
A.put forward B.put away
C.put down D.put on
24. The teacher stressed again that the students should not ________ any important details while retelling the story.
A.bring out B.let out C.leave out D.make out
25.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on with you in Europe
---Quite well. Not so smoothly as I hoped_____.
A. though B. instead C. either D. too
26.It ______ we had stayed together for a couple of weeks _____ I found we had a lot in common.
A. was until; when B. was until; that
C. wasn’t until; when D. wasn’t until; that
27. “Hope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 is a proverb, _________ life is beautiful but full of frustrations as well.
A. means B. meaning C. to mean D. meant
28. _________seems to be a strong competition in China for senior students to enter universities.
A. It B. What C. That D. There
29. The Space Shuttle Columbia broke into pieces over Texas as it returned to the earth on February 1,2003,__________all seven astronauts aboard.
A.having killed B.killing
C.being killed D.killed
30. — I expect Linda will pass the driving test at one attempt.
— So do I. She _______ hard in the past two months.
A. practised B. had practised 
C. would practise D. has been practising
31. — Catherine, I have cleaned the room for you .
— Thanks. You_______. I could manage it myself.
A. needn’t do B. needn’t have done
C. mustn’t do D. shouldn’t have done
32. --- Who do you think ________ the development of TV
---It’s hard to say. Many people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invention of it.
A. adapted to B. contributed to C. carried out D. adjusted to
33. We’ve just moved into a bigger house and there’s a lot to do. Let’s ______ it.
A. keep up with B. do away with
C. get down to D. look forward to
34. ________ in a heavy traffic jam is quite an unpleasant experience.
A. Caught B. Having caught C. Being caught D.To catch
35. She was so angry at all _________ she saw _________ she slammed the door and closed the door behind her.
A. that; that B. what; that C. what; as D.that; which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A,B,C,D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I’ve always had strong opinions of how love should be expressed. What I remember most about visiting my boyfriend’s _36 is the loud tick of the clock as we _37_ ate our meal. I was _38 to regard his family as cold. 39 , once, when we were about to drive home, my boyfriend’s father appeared and began to wash the windshield (挡风玻璃). I could sense that his dad was a caring man.
I 40 another lesson about love later. My father often telephoned me early in the morning. “Buy Xerox. It’s a good share price,” he 41 say when I answered the phone. My dad offered no 42 greeting and didn’t ask anything about my life. This angered me and we often 43 . But one day, I thought about my father’s success and realized his care about my financial security showed how much he 44 me. The next time he called and told me to buy a stock (股票),I 45 him.
The way I treat my friends is sometimes 46 from how they treat me. For example, I always return phone calls without delay and 47 contact old friends. I had one friend who 48 called, responding to my messages with very short e-mails. “She isn’t a good friend!” I thought. My anger 49 as the holidays came near. Then she came to a party I hosted and handed me a beautiful 50 I had fallen in love with when we last went window-shopping. I was shocked at her 51 , and felt 52 for thinking her uncaring. Clearly I needed to change my expectations.
Far too often, I ignore unique (独特的) expressions, eagerly (急切地) 53 people to do things my way. This has 54 me feeling unloved. Over the years, however, I have learned to read love signs 55 and get along with others.
36. A. parents B. friends C. roommates D. pets
37. A. happily B. excitedly C. silently D. sadly
38. A. slow B. quick C. far D. close
39. A. However B. Even C. Shortly D. Immediately
40. A. had B. learned C. took D. experienced
41. A. would B. shall C. may D. must
42. A. cold B. honest C. pleasant D. careful
43. A. laughed B. cried C. helped D. quarreled
44. A. disagreed B. loved C. explored D. viewed
45. A. puzzled B. hurt C. thanked D. defended
46. A. similar B. familiar C. absent D. different
47. A. regularly B. seldom C. endlessly D. never
48. A. rarely B. often C. always D. sometimes
49. A. disappeared B. lost C. grew D. fell
50. A. flower B. girl C. window D. dress
51. A. kindness B. courage C. happiness D. disappointment
52. A. inspired B. proud C. bad D. good
53. A. discouraging B. hoping C. encouraging D. expecting
54. A. left B. remained C. made D. let
55. A. better B. higher C. more D. less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篇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Five years ago, David Smith wore an expensive suit to work every day. “I was a clothes addict(迷),” he jokes. “I used to carry a fresh suit to work with me so I could change if my clothes got wrinkled(皱的).” Today David wears casual clothes — khaki pants and a sports shirt — to the office. He hardly ever wears a necktie. “I’m working harder than ever,” David says, “and I need to feel comfortable.”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are allowing their office workers to wear casual clothes to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hanges from formal to casual office wear have been slow. In the early 1990s,many companies allowed their workers to wear casual clothes on Friday(but only on Friday).This became known as “dress-down Friday” or “casual Friday”. “What started out as an extra one-day-a-week benefit for workers has really become an everyday thing,” said business adviser Maisly Jones.?
Why have so many companies started allowing their workers to wear casual clothes One reason is that it's easier for a company to attract new workers if it has a casual dress code. “A lot of young people don't want to dress up for work,” says the owner of a software company, “so it's hard to hire people if you have a conservative dress code.” Another reason is that people seem happier and more productive when they are wearing comfortable clothes. In a study made by Levi Strauss and Company, 85 percent of employers said that casual dress has a side effect on work. Supporters of casual office wear also say that a casual dress code helps them save money. “Suits are expensive, if you have to wear one every day,” one person said. “For the same amount of money, you can buy a lot more casual clothes.”
56.David Smith refers to himself as having been “a clothes addict” because _____.
A. he often wore khaki pants and a sports shirt
B. he couldn't stand a clean appearance
C. he wanted his clothes to look tidy and clean all the time
D. he didn’t want to spend much money on clothes
57. David Smith wears casual clothes now, because _____.
A. they make him feel at ease when working
B. he cannot afford to buy expensive clothes
C. he looks handsome in casual clothes
D. he no longer works for any company
58.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FALSE
A. Many workers don’t like a conservative dress code.
B. Comfortable clothes make workers more productive.
C. A casual clothes code is welcomed by young workers.
D. All the employers in the U.S. are for casual office wear.
59.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Company workers started to dress down about twenty years ago.
B. Dress-down has become an everyday phenomenon since the early 1990s.
C. “Dress-down Friday” was first given as a favor from employers.
D. Many workers want to wear casual clothes to impress people.
B
Bugs Bunny's Hoping Carrot Hunt In this game you are Bugs Bunny.and your goal is to reach the finish line.A carrot truck has spilled its cargo! Gather as many carrots as you can, and when you get the big carrot, you'll be able to jump even higher!Instructions: Use the mouse to move Bugs left and right, and click to jump a gap while gathering carrots.Category: Action
Mushroom Madness You are in charge of protecting several farms.It's up to you to make sure the mushrooms there reach maturity before the animals in the forest get their hands on them.Use your swatter(苍蝇拍)to fight off anything that comes near them; use heavier weapons if necessary.Instructions:Slap any creature that conies near your mushrooms.Use the mouse to control the swatter.If you see a "power up", click to use it.Collect coins to buy upgrades after each level.Category: Action
Category: Action
Click Flick Your mission is to save chicks falling from the sky.Use your trampoline (蹦床) to bounce them up and direct them into a nest.But hurry—if you don't, many chicks will fall and lose their lives.There will be falling bombs, worms, nuts and eggs and you can get extra points by collecting the worms and nuts.Save the amount of chicks shown to unlock the next level!Instructions: Move the chicks left and right using keys or the mouse.Category: Adventure
60.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___________.
A.tell us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games
B.ask us to decide which game is the best
C. introduce several interesting computer games
D. let us evaluate whether we are interested in the games
6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game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Bugs Bunny needs to be fast to win.
B. All four games are in the same category.
C. Players can only use the mouse to control the targets.
D. The number of elves decides whether a player wins in Rudolph's' Kick and Fly.
62.If a player wants to become stronger to drive animals away, he should try to _____.
A. find a "power up" or use heavier weapons
B. collect falling bomb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C. click the elf while it's in the air
D. get the big carrot while running
C
When it’s 10:15 in New York, it’s 9:15 in Salt Lake City, and 7:15 in San Francisco – isn’t it This consistent and orderly time system, based on a grid of time zones, seems so natural that people rarely give it a moment’s thought. So you may find it surprising to learn that prior to the late 1800s each community established its own time – by looking at the sun. When the sun shone directly overhead in Washington, D.C., for example, it was 12:00 noon there; up the road in Philadelphia, however, it was 12:07, and in Boston it was 12:24. To measure time with absolute accuracy, it is necessary to move the clock about one minute for every twelve miles of distance; so according to “sun time” your pocket watch would be slightly incorrect if you ventured only a few miles down the road.
It was not until the advent of widespread railroad travel that a need arose for regularized time. At one point over 300 local times were honored within the country, making it literally impossible for trains to arrive consistently on time everywhere. As a result, in 1883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was divided into four time longitude. The standardization resulting from this system proved so helpful that in 1884 the International Meridian Conference applied the same procedure to establish time zones around the world. Thus, if it is 11:07 p.m. in Tuscaloosa, Alabama, a little simple research will quickly determine that in Kuala Lumpur, Malaysia, it is 9:07 A.M. – and not 9:15.
63.This passage is organized as .
A.a personal narrative B.a problem and a solution
C.a spatial (空间的) description D.a persuasive essay
64.Before the 1880s, each town .
A.had its own train station
B. had the same time as towns 20 or more miles away
C.believed that a system of regulating time was needed
D.established its own time by the sun
65.The distance between Washington, D.C., and Philadelphia must be .
A.more than 75 miles B.more than 150 miles
C.more than 200 miles D.more than 300 miles
66.The cause of the regularized time is .
A.International Meridian Conference B.the sun time
C.the widespread railroad travel D.the continental US
D
I have a friend who lives by a three-word philosophy: Seize the moment. Just possibly, she may be the wisest woman on this planet. Too many people put off something that brings them joy just because they haven't thought about it, don't have it on their schedule, didn't know it was coming or are too strict to depart from their routine.
I can't count the times I called my sister and said,“How about going to lunch in half an hour ” She would gasp and stammer(结结巴巴地说), “I can't. I have clothes on the line. My hair is dirty. I wish I had known yesterday. I had a late breakfast. It looks like rain.”And my personal favorite response:“It's just Monday.”She died a few years ago. We never did have lunch together. From then on, I've tried to be a little more flexible.
Life has a way of going faster as we get older. The days get shorter, and the list of promises made to ourselves gets longer. One morning, we awaken, and all have to show for our lives is repetition of “I'm going to”,“I plan on” and “Someday, when things are settled down a bit.”
When anyone calls my“seize the moment” friend, she is open to adventure and available for trips. She keeps an open mind on new ideas. Her enthusiasm for life is contagious. You talk with her for five minutes, and you're ready to trade your bad feet for a pair of Rollerblades and skip an elevator for a bungee cord.
My lips have not touched ice cream in 10 years. I love ice cream. The other day, I stopped the car and bought a triple-decker. If my car had hit an iceberg on the way home, I would have died happy.
Now go on and have a nice day. Do something you WANT to, not something on your SHOULD DO list.
67. The example of the writer's sister serves as__________.
A. an argument B. an introduction
C. a support D. a conclusion
68. The writer thinks that the underlined excuse “It's just Monday.”is acceptable, because __________.
A. it is still likely that they can have lunch together some time later
B. it sounds most reasonable of all the excuses.
C. it shows respect for the writer's suggestion
D. it indicates the time when they can have lunch together
69. The underlined word “contagious”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means “_________”.
A. appropriate B. influential C. practical D. evident
70.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 by writing this passage
A. To suggest how time flies.
B. To persuade busy people to relax.
C. To advise people to keep their promise.
D. To convince readers to be flexible on their schedule for practical joy.
第II卷(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 任务型阅读 (共10题;每小题1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填入最恰当的单词。注意:每空一词。
True friends are rare to come by these days. Even if you believe you’ve connected with someone, how do you really know he is a true friend And often you will find that someone who you thought you could trust may have let you down. There are ways you can know if a friendship is true and how you can hold onto that friend.
A true friend is someone who will be there for you no matter what happens. Through good times and bad times,they will stand by you. They will accept you for who you are without trying to change you,and they will be there to help you grow in new ways.
Trust is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A true friend will keep your secrets. They will be honest and be someone you can depend on. They will listen and be someone you know you can talk things over with,even if they may not have advice to share with you.
Friendship is a two-way street though. To find true friends and keep them, you must in turn be the same as well. Be there for them in their hard times and share the good times with them. Be someone your friends can depend on as well and offer them the same things they give to you. A friendship will fall apart fast if only one person is giving and putting all the effort in. If you are the only one making an effort, be honest.
There will be barriers in the road but that is the test of true friendship. If it can survive those barriers,it will be stronger and better than ever. St Thomas Aquinas said, “There is nothing on this earth more prized than friendship" and it holds true.
How to find a true friend
The writer’s (71) ____ on friends nowadays ■True friends (72) ____ come by nowadays.■Those who you regarded as your friends may make you (73) ____.
Characteristics of true friendship ■A true friend will (74) ____ you whatever happens.■A true friend will keep your secrets and be a good (75) ____.
Ways to (76) ____ friendship ■Stay with your friends when they are in (77) ____.■Be someone who your friends can (78) ____. ■ (79) ____ is the key to keep a friendship if you are the only one making efforts.
Conclusion ■True friendship can stand up to various (80) ____ and grow stronger and better.
第二部分 根据单词首字母或中文提示填空(共10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81. Contrary to common belief, stress is not n________ a bad thing.
82. _________ (从个人角度),I don’t think too much of the idea.
83. The education _______ (预算) is still growing, 40% of which is spent on the school facilities.
84. I hope you can give me a _______ (明确的) answer by Friday.
85. This is my second trip to the city. It’s 30 years ago when I went there on business. So I’m not really f_______ with it after all these years.
86. A good teacher helps _______ (塑造) a child’ s character.
87. This kind of paint can be e_______ to all kinds of weather.
88. Dr. Wang is widely a________ as the authority of this field.
89. Of the two books, I think this one is s________ to that one in content.
90. When approaching a crossroads, drivers must slow down first, watch the traffic signals and then pass it with _______ (小心).
第三部分 书面表达(共15分)
阅读下面内容,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英语短文:
近来你们学校正准备创建和申报“省绿色学校”请你据此给某英文报写一篇短文
内容包括 ※建设绿色校园的重要性……
※绿色校园不仅是指绿色的环境……
※为了建设绿色校园我们应该……
注意: 1、词数120词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语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Recently, our school is aiming at building a green campus. What is a green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秦静 校对:沈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募捐/描摹 抨击/怦然心动 悭吝/铿锵有力
B. 干涸/禁锢 阡陌/纤毫毕现 毗连/蚍蜉撼树
C. 行伍/道行 处方/设身处地 数落/数见不鲜
D. 熨斗/熨帖 湖泊/淡泊宁静 脉搏/含情脉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掌一盏孤灯,品一口香茗,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与神交已久的古人邂逅,真有说不出的畅快。
B.通过反复地朗读作品,阅读者可以走出文字的困扰,探幽索隐,深得个中三味,而不会人云亦云,生吞活剥参考资料。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3.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4分)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的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答:□□ □□ □□ □□
4.仿照前两句的句式,在后面的横线上再续写两句。(5分)
王勃不亲登滕王阁,断然写不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李白不在庐山观望瀑布,也绝不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情; , ; , 。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徐霞客传
钱谦益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皆此类也。
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山川,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
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反,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为人若此。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加:超出
B.过陈木叔小寒山 过:拜访
C.质明已失其所在 质明:天刚亮
D.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恨:憎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霞客十分喜欢山水,曾登雁荡山十日而返,放志远游一生,终穷天下之胜,对自己的一生毫无遗憾。
B.徐霞客曾跟随僧人静闻登鸡足山,途中静闻遭遇强盗而病死,徐霞客最终将静闻葬于迦叶道场,了却静闻的夙愿。
C.徐霞客出游行装简单,常忍受饥饿翻山越岭,虽有重重困难和险阻,仍不忘记录旅行见闻,文采斐然。
D.徐霞客游览考察之后,认为一些天文地理书中有错误之处,后腿脚有病,不便行走,于是修撰《鸡足山志》。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管仲列传》)(4分)
(2)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3分)
(3)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3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别柳中庸①
李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
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
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边庭流血成海水, 。(杜甫《兵车行》)
(4) ,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白居易《琵琶行》)
(6)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7)谚曰“桃李不言,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①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②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③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虞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④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躜躜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⑤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⑥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⑦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丝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
⑧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⑨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1.解释第⑥段中“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①不言而喻,唐诗作为一部精神文化史的结果,以及借助强盛的国力和至多的人才而崛起的高峰,使得我们对它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高峰分析”。李白、杜甫作为高峰中的高峰,对他们的研究,因而也就成了“双高峰分析”,其间的极端重要性也就不能不辨。高峰时代是某种精神文化发育得最充分、丰富、完整和精深的时代,作为时代标志的高峰之高峰,则是该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式创新能力的样本。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从漫长的时间维度着眼,往前,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着对以后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
②李杜诗学是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杜甫有两句广为人知的诗,一句是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是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前一句中的“神”字,并非所谓存在于彼岸世界的神,清人贺贻孙《诗笺》认为“神者,吾身之气也”,它是内在于人的心灵的特殊生命体验,标志着这种诗学带有浓郁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前一句诗讲的是对诗史和文化史的广泛吸收,以及把这种吸收转化为诗的生命的情景。“破”字,既是“读破”,又是“破蔽”。破蔽还真,使诗人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出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对现实、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纵笔所之,自有“惊风雨”“泣鬼神”的力度。
③这种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的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雄奇是李太白的绝招。太白写黄河,黄河的大小缓急竟是那么随心所欲,可以是“咆哮万里出龙门”,可以是“黄河如丝天际来”,在心理时空中任意擒纵伸缩,显示出创造主体的非凡魄力和气象。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章的话说:“‘大’字是(杜)工部的家畜。”杜甫比李白更加脚踏实地,但他也经常用天地、宇宙、乾坤、古今、万里、百年等词语,来包容自己的诗学魄力。“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这里的乾坤已经把外在的世界加以内化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显示了心理时空的无限舒展和巨大的内涵。这些都是一个时代精神探索元气充沛的体现。
④对李杜诗学的探讨,既以这两位诗人及其作品为关注的焦点,但其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往往超越了具体的诗人诗作,透视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现象和中国诗学的深层思维方式。双重高峰的研究,由于获得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的权威性的支持,它往往力图追求超越个别性而探讨普遍性。
(选自杨义《李杜诗学》,有删改)
15.为什么说李杜诗学“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6分)
16.作者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述李杜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17.“双重高峰的研究”中“双重高峰”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双重高峰的研究”的意义是什么?(6分)
七、作文题(70分)
18.在生活中,有的人没有觉察到已经拥有;有的人满足于已经拥有;有的人仍不满于已经拥有……
请以“已经拥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13-4
第 Ⅰ 卷 (选择题 共55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切取某动物合成生长激素的基因,用某方法将此基因转移到鲇鱼的受精卵中,从而使鲇鱼比同类个体大了3~4倍,此项研究遵循的原理是
2.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3.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体内,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B.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C.转基因植物中的质基因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4.已知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A表示)经Mst I限制酶切割后可得到长度为1.15kb和0.2kb的两个片段(其中0.2kb的片段通常无法检测到),异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S表示)由于突变恰好在Mst I限制酶切割点上,因而失去了该酶切位点,经Mst I限制酶处理后只能形成一个1.35kb的DNA片段,如图l;现用Mst I限制酶对编号为1、2、3的三份样品进行处理,并进行DNA电泳,结果如图2,则1、2、3号样品的基因型分别是(以βA、βS表示相关的基因)
A.βSβS、βAβS、βAβA
B.βAβA、βAβS、βSβS
C.βAβS、βSβS、βAβA
D.βAβS、βAβA、βSβS
5.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的细菌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A.①是c;②是b;③是a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①是b;②是c;③是b
6.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转基因动物”指
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7.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
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8.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获取大量的脱毒苗 ③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  ④单倍体育种  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9.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B.参与杂种细胞壁形成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源杂种植株
D.杂种植株表现出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0.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下列处理不恰当的是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要进行无菌处理 B.提供种类齐全的营养物质
C.提供纯氧以保证细胞的呼吸作用 D.保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pH
11.个婴儿出生后,医院为他保留了脐带血,在他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某种难治疗的疾病,就可以通过血液中的干细胞来为其治病,关于这个实例说法正确的是
A.用干细胞培育出人体需要的器官用来移植治病,需要激发细胞的所有全能性
B.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能够治疗这个孩子所有的疾病
C.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需要用到细胞培养技术
D.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应该要长期给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12.在试管牛的生产过程中,不是必需的操作是
A.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B.受精卵中导入抗病毒基因
C.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D.胚胎的早期培养和移植
13.下面是科学家设计的快速繁殖良种奶牛的两种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试管牛E和克隆牛G的培育过程中都必须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B.图中激素处理良种母牛B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卵细胞
C.克隆牛G一定是公牛
D.母牛B与公牛C杂交后代与克隆牛G的遗传信息相同
14.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院的医生利用基因诊断和胚胎筛选技术,使一对拥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的英国夫妇顺利孕育一名排除乳腺癌隐患的婴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项技术属于“设计试管婴儿”,该技术的使用应受到限制
B.该项技术中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
C.为保证胚胎移植成功,必须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至原肠胚时期
D.在进行乳腺癌基因诊断时可运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15.胚胎工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移植胚胎干细胞使退化的组织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B.进行胚胎移植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C.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分割产生同卵双胎
D.在小鼠腹腔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16.英国研究者取人的皮肤细胞核与去核牛的卵细胞重组,培育出混合胚胎,但该胚胎只成活了3天。此项技术与一般治疗性克隆研究相比较,其发展优势是
A.最终可培育产生转人类基因动物
B.可望解决研究中人类卵细胞资源稀缺问题
C.可望有效解决器官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
D.可望构建人体器官克隆体系
17.下列生物工程技术中一定要来自同一个物种的是
①核移植中细胞核和细胞质来源 ②牛胚胎移植中公牛与母牛
③牛胚胎移植中胚胎的供体与受体 ④植物体细胞杂交中两个体细胞
A. ①②③④② B. ③ C. ①②③ D.②③
18.下列有关生物工程中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试管牛和克隆牛都属于无性生殖
B.蛋白质工程是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
C.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抗虫棉的培育
D.生态工程能提高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19.关于应用基因工程治疗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生理状况,其操作对象是基因
B.进行基因治疗时,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
C.基因治疗并不是对患者体内细胞的缺陷基因进行改造
D.基因治疗时可只对患者部分细胞输入正常基因
2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和伦理问题的观点不合理的是
A.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看待
B.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C.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
D.对于基因检测应该保护个人遗传信息的隐私权
二.多选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全部选对才能得分。
21.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A.用基因芯片诊断遗传病 B.用基因工程方法治疗血友病
C.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成功导入 D.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形成重组分子
22.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将天竺葵与香茅草进行杂交可产生驱蚊香草。下列有关培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生质体的融合常用PEG作为诱导剂
B.形成的愈伤组织其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C.由杂种细胞→杂种植株,要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的分化
D.该项生物工程技术可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3.取某哺乳动物的染色体DNA被32P标记的精子与未被标记的卵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若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关于该受精卵形成及其分裂所产生后代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次卵裂结束时,最多有4个细胞带放射性
B.次级卵母细胞在受精作用过程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C.取胚胎细胞制片观察,每个细胞内都可以看到染色体
D.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24.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高效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有丝分裂
25.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合理的观点是
A.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B.运用重组基因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
C.我国的政策是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
D.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源或者引起中毒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 共65分)
26.(9分)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根据资料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蜘蛛丝(丝蛋白)被称为“生物钢”,有着超强的抗张强度。可制成防弹背心、降落伞绳等。蜘蛛丝还可被制成人造韧带和人造肌腱。科学家研究出集中生产蜘蛛丝的方法——培育转基因蜘蛛羊。
资料2:注射疫苗往往会在儿童和部分成年人身上引起痛苦。将疫苗藏身水果蔬菜中,人们在食用这些转基因植物的同时也获得免疫力,因而无需免疫接种,这一新概念将引起疫苗研究的一场革命。
(1)过程①⑤所需要的工具酶有 和________________,构建的蜘蛛丝蛋白基因表达载体一般由 、 、启动子、终止子等部分组成。
(2)过程②将重组质粒导入山羊受体细胞时,采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是 。
通过①~④过程培育的蜘蛛羊可以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从 中提取所需要的蜘蛛丝蛋白。
(3)如果将过程③获得的早期胚胎进行如图分割,则操作正确的是 。
(4)通过⑤⑥⑦培育转基因莴苣,相比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具有 和
等突出优点。
27.(9分)2009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下图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 。
(2)杀虫基因(crylA)是人们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属于 工程技术范畴。
(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 。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和
(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 。
(4)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为 ,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
28.(8分)科学家用大肠杆菌进行诱变实验,获得两个营养缺陷型菌株,菌株A不能合成甲硫氨酸和生物素,菌株B不能合成苏氨酸和亮氨酸,将这两种菌株混合在缺少这四种营养素的培养基上,出现了能够生长繁殖的大肠杆菌,由此推断这两种菌株间实现了基因交流。现代遗传学研究发现,细菌间的基因交流与F因子有关,F因子是一种质粒,含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F+)是基因的供体,不含F因子的大肠杆菌(F-)是基因受体, F+大肠杆菌表面有一种称为性菌毛的毛状突起,与F-大肠杆菌接触时形成接合管,基因交流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获得两个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原理是 ,两个菌株混合,在缺少相应的四种营养素的培养基上出现能生长繁殖的新菌株,这种变异属于 。
(2)遗传学家将含有F因子的基因供体称为父本,不含有F因子的基因受体称为母本,细菌间的这种基因交流行为称为有性生殖,这种遗传现象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理由是 。
(3)F因子在细胞中以游离或整合到拟核DNA中两种状态存在,F因子能够整合到拟核DNA中的原因是 。
(4)F因子的单链进入F-细菌,F-细菌变成F+细菌的原因是 。
(5)在基因工程中,作为目的基因载体的质粒DNA分子上有特殊的遗传标记基因,如抗氨苄青霉素基因,鉴定受体细胞是否含有重组DNA的实验思路是

29.(8分)对烟草愈伤组织器官分化的研究发现,在改变培养基中IAA(生长素)与KT(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时,可改变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
(2)烟草组织块炽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 和 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叫做脱分化。
(3)培养基中添加的IAA与KT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 的形成,抑制 的分化;IAA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是 和 。
(4)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得到突变体的原因是 。
30.(9分)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
(1)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基础是 。
(2)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在HAT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 。在细
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需要添加无机盐,但要注意无机盐的 和 ,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为选育出能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要将从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 。
(4)若用15N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中出现的先
后顺序是 、 、 、 。
31.(9分)人血中提取的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通过一定的生物工程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大致过程如下:
a.采集良种供体奶牛的卵母细胞和精液,通过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形成胚胎,然后再选出雌性奶牛胚胎供进一步使用。
b.将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细胞①;
c.取出细胞①的细胞核,注入去核奶牛卵细胞中,形成细胞②;
d.电脉冲刺激细胞②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e.将早期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良种奶牛所产生的能用于体外受精的卵母细胞数量很少,往往给雌牛注射
激素,使其超数排卵。不直接使用性激素的原因是

(2)采集的精子必须经过 作用,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3)细胞①和②中 (①、②)实现了基因重组。
(4)在实验过程a中要选择“雌性奶牛胚胎”的原因是 。
(5)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培养过程如下:早期胚胎→内细胞团→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用 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胚胎干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若想获取更多的基因型相同的小牛,应采取 技术。在培养动物细胞时,培养液中加抗生素的目的是 。
32.(5分)广西省水牛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克隆胚胎冷冻技术,使一头杂交母水牛顺利产下一头冷冻胚胎移植的体细胞克隆雌性水牛犊,取名“盼盼”。它的出生经历了一个严密复杂的科学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⑴当克隆牛“盼盼”性成熟后进行减数分裂,其初级卵母细胞内可以形成 个四分体。
⑵①、④过程主要采取 技术才能获得细胞群或囊胚,此时在培养液中常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③过程中常用方法是 。
⑶根据项目专家介绍,水牛克隆胚胎冷冻技术的研究成功,有利于水牛克隆技术的推广应用,其重要意义在于 (答出一点即可)。
33.(8分)下图为哺乳动物胚胎分割和性别鉴定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胚胎分割时,一般采用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 。对胚胎进行分割时,要特别注意将 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的胚胎恢复和进一步发育。来自同一胚胎分割产生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胚胎分割可以看作动物 的方法之一。
(2)①过程分割出的少量胚体细胞用来做性别鉴定,该技术常采用的方法是 。
(3)通常胚胎干细胞可以从 和 (写出两种方法)中分离得到。
(4)早期胚胎中的胚胎干细胞,不仅可以被应用于哺乳动物胚胎性别鉴定,还可被应用 等领域。
出卷人:邵斌 审核人:周娴 校对人:周娴
植物
叶片
叶组织块
愈伤组织
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人工种子
种苗
a
b
c
d
e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3、4
一、选择题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2、《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3、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4、《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5、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 “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6、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7、2007年6月,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①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深;②欧美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③西方国家经济萧条;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衰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人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举助成吉思汗陵柩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B.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
9、中国国家邮政局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于2007年7月1日发行了纪念邮票1套3枚。右图是其中的第一枚“欢庆”,邮票画面采用国旗、香港区旗和紫荆花雕塑作为设计元素。你认为这枚邮票可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A.“一国两制”的方针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B.内地与香港经贸联系日益密切
C.香港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
D.借鉴香港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决台湾问题
10、198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列自治区中最早成立的是
A.新疆自治区   B.宁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11、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蒋介石却认为“往者,洪杨诸先生,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是以留一重大纪念焉。”上述两人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全球史观,其有客观性 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12、在论及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时,邓小平曾说:“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为避免上述弊端的出现,党和政府主要着重于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13、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处理国家关系时“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最主要原因
A.苏联渐趋解体 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D.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4、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枢
C.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
15、1872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再版序言中写到:“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导致“纲领有些地方已经过时”的根本原因是
A.工人运动的发展 B.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C.纲领有些地方是错误的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6、《全球通史》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17、下图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激烈对抗
B.苏联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
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
18、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护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推行民主改革
B.“冷战”局面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
C.加紧孤立、封锁和威胁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D.扶植日本,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19、一次大型的国际会议的宣言是这样描述的:“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为基础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主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冲突的危机。……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只要排除掉对其他国家人民的统治和对他们的内部发展进行干涉的尝试。……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办法。“这个会议是
A.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B.中印外交会议
C.日内瓦国际会议 D.亚非万隆会议
20、观察下列两幅图片,造成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B.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
C.欧、日、中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D.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二.非选择题(共5题, 60分)
21、(20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
(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4分)指出其历史作用。(2分)
(3)材料三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2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2分)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4分)
(4)综上所述,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22、(10分)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政治 ,对后世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 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冶 ……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 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 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梭伦 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4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3 分)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3 分)
23、( 10分)
改革、变法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攫钮(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汉·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 拓跋宏,这位非常类似二十世纪凯末尔的君王,以无与伦比的魄力,把鲜卑文化抛弃,对于汉文化,以充满敬慕的心情,毫发不遗的全部接受。——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材料三 在生活方式上,人们出于政府的压力,穿西服、军服,养成吃兽肉、喝牛奶、喝啤酒之风。 ——查常平《明治维新:一半清醒一半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这与商鞅推行的哪些改革措施有关?(2分)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孝文帝“全部接受”汉文化的实质是什么?(1分)
(3)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都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移风易俗”,分别指出这三次“移风易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移风易俗”的认识。(2分)
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们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的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交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 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给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的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显露疾病的症状。--(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压力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的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
25、(10分)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与政治策略对戊戌变法的结局具有重要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 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皇上若决定变法,……今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黾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厉众志。—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二 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 —康广仁《致易一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心态出现的社会背景,并说明材料中变法建议难以实行的原因。(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戊戌人士“同志太孤”的主要变法措施。谈谈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改革启示。(5分)
2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3年4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和解答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1. 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 命题“,都有”的否定是 ▲ .
2. 已知复数满足(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的模是 ▲ .
3. 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则的概率为 ▲ .
4. 已知向量,,其中,若,则= ▲ .
5. 二项式的展开式的第4项的系数是 ▲ (用数字作答).
6. 设条件;条件,那么是的 ▲ 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之一).
7. 某校开设A类选修课3门,B类选择课4门,一位同学从中共选3门.若要求两类课程中各至少选一门,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 种(用数字作答).
8. 准线方程为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直线的距离;类似地,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到平面的距离d= ▲ .
10. 曲线C: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
11. 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面积为2的半圆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
12. 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 ▲ .
13. 设F是双曲线的右焦点,双曲线两渐近线分别为l1、l2,过F作直线l1的垂线,分别交l1、l2于A、B两点.若OA,AB,OB成等差数列,且向量与同向,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 .
14.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有,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
2.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请把解答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答题范围内.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本小题满分14分)
随机抽取某厂的某种产品200件,经质检,其中有一等品126件、二等品50件、三等品20件、次品4件.已知生产1件一、二、三等品获得的利润分别为6万元、2万元、1万元,而1件次品亏损2万元.设1件产品的利润(单位:万元)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6. (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E是侧面AA1B1B对角线的交点,F是侧面 AA1C1C对角线的交点,D是棱BC的中点.求证:
(1)平面ABC;
(2)平面AEF⊥平面A1AD.
17. (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D=1, AB=2,点E是C1D1的中点.
(1)求证:DE⊥平面BCE;
(2)求二面角A—EB—C的大小.
18. (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离心率为.
(1)若,求椭圆的方程;
(2)设、为椭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中点为,的中点为, 若原点在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上.
①证明点在定圆上;
②设直线的斜率为,若≥,求的取值范围.
19. (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
(1)当=1,2,3时,分别比较与的大小(直接给出结论);
(2)由(1)猜想与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0. (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其中是自然常数,
(1)讨论时, 的单调性、极值;
(2)求证:在(1)的条件下,;
 (3)是否存在实数,使的最小值是3,如果存在,求出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出卷人:徐咪咪 审核人:田林 校对人:田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2013年4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和解答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 命题“”的否定为 ▲ .
2.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则 ▲ .
3. 如果(其中是虚数单位)是实数,则实数 ▲ .
4. 设是奇函数,当时,,则 ▲ .
5. 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 .
6. 满足的集合A的个数是 ▲ .
7. “”是“”的 .(填序号)
(1)充分不必要条件;(2)必要不充分条件;
(3)充要条件; (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 如图,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是,则= ▲ .
9. 函数y=(x2-4x-12)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
10.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和.若的最小值为,则 ▲ .
11. 已知函数满足:当时,;当时,.则 ▲ .
12. 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则 ▲ .
13. 设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为 ▲ .
14. 定义A*B,B*C,C*D,D*B分别对应下列图形
可以表示B*D,A*C的分别是 ▲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请把解答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答题范围内.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本题14分)
已知
(1)在所给方格纸上画出函数的图象;
(2)若,求的值.
16. (本题14分)
命题p:“方程有两个相异负实根”;
命题q:“方程无实根”.
已知p或q是真命题,p且q是假命题,试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7. (本题15分)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是奇函数.
(1)求的值;
(2)用减函数的定义证明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3)若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 (本题15分)
已知函数(其中常数),是奇函数.
(1)求的表达式;
(2)讨论的单调性,并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9. (本题16分)
某仓库为了保持库内的湿度和温度,四周墙上均装有如图所示的自动通风设施.该设施的下部是矩形,其中米,米;上部是等边三角形,固定点为的中点.是由电脑控制其形状变化的三角通风窗(阴影部分均不通风),是可以沿设施边框上下滑动且始终保持和平行的伸缩横杆.
(1)设与之间的距离为米,试将的面积(平方米)表示成关于的函数;
(2)求的面积(平方米)的最大值.
20. (本题16分)
已知函数在内是增函数,在内为减函数.
(1)求、的表达式;
(2)求证:当时,方程有唯一解;
(3)当时,若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出卷人:李孝杰 审核人:高金荣 校对人:高金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卷上,凡填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交卷只需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K 39 Zn 65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为应对石油危机,2006年1月1日,我省“苏北五市”决定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即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部分汽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污染
B、乙醇与汽油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成分相似
C、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高于等质量的汽油
D、乙醇可通过淀粉转化制得,是一种可再生的燃料
2. 在一定温度和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 2NH3(g)起始时N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4 mol。2S末时,测定N2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用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0.1mol/L·S B.0.3 mol/L·S C.0.15 mol/L·S D.0.9 mol/L·S
3.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A.分子个数 B.物质的量 C.物质的质量 D.原子个数
4.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5. 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铁棒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铜棒上有气体放出
C.稀硫酸的pH值不断减小
D.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Fe+2H+=Fe2++H2↑
6. 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Fe-3e―=Fe3+ B、2Fe+2H2O+O2=2Fe(OH)2↓
C、2H2O+O2+4e―=4OH- D、4Fe(OH)2+2H2O+O2=4Fe(OH)3↓
7. 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1, S== 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8.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金刚石)→C(石墨);ΔH= -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285.8KJ/mol
D、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3.7KJ/mol ,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mol
9.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I(s) NH3(g)+HI(g),2HI(g) H2(g)+I2(g)。当反应达
到平衡时,c(H2)=0.5 mol·L-1,c(HI)=4 mol·L-1,则NH3的浓度为
A.3.5 mol·L-1 B.4 mol·L-1 C.4.5 mol·L-1 D.5 mol·L-1
10.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 + B(g) 3 C(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 ↑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 4e- → 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粗铜,电极反应式为: Cu -2e- → Cu2+
D.钢铁发生电化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2e-→ Fe2+
12. 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13.含11.2gKOH的稀溶液与1L0.1mol/L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KOH(aq)+H2SO4(aq)=K2SO4(aq)+H2O(l);△H=-11.46kJ/mol
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kJ/mol
C.2KOH+H2SO4=K2SO4+2H2O;△H=-11.46kJ/mol
D.KOH(aq)+H2SO4(aq)=K2SO4(aq)+H2O(l);△H=-57.3kJ/mol
14.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上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反应Ⅰ:△H>0,P2>P1 B 反应Ⅱ:△H<0,T1>T2
C 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D 反应Ⅳ:△H<0,T2>T1
15. 爱迪生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Fe+NiO2+2H2O Fe(OH)2+Ni(OH)2,下列对该蓄电池推断错误的是:
① 放电时,Fe参与负极反应,NiO2参与正极反应
② 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2 + 2e-= Fe + 2OH-
③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
④ 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 + 2H2O-2e- = Fe(OH)2 + 2H+
⑤ 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A.③ B.③④ C.④ D.①②⑤
. 非选择题(共80分)
16.(10分)如右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
⑵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
⑷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17. (7分)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 C(s)+O2(g)→CO2(g)(放热Q1kJ)
途径Ⅱ 先制水煤气:C(s)+H2O(g)→CO(g)+H2(g)(吸热Q2kJ)
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 2H2(g)+O2(g)→2H2O(g)(共放热Q3kJ)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Ⅰ放出的热量 (填“>”、“=”、“<”)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Q1、Q2、Q3的数学关系式是 。
(3)由于制取水煤气的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填“>”、“=”、“<”)生成物所具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里,反应物就需要 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为 。
18. (10分)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2.4 3.4 4.8 6.8 9.4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分解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____0,熵变△S___0(填>、<或=)。
19.(10分)(1)室温下,将2g苯(C6H6)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3.6kJ的热量,写出C6H6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 2Fe(s)+3CO2(g) △H= ―24.8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47.2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0. (4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
21. (11分)如右图所示:
(1)将铜棒和铝棒用导线连接后置于盛稀盐酸的烧杯中,看到的现象是 。
铝棒做 极,该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 。
(2)如果将盐酸换成NaOH溶液,则铝棒做 极,该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3)如果将盐酸换成浓硝酸溶液,则铝棒做 极,该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22.(10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2(g)+ O2 (g) 2SO3(g) △H< 0
(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__,二氧化硫转化率__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23.(8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甲装置中的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乙中为稀硫酸,请按以下要求回答问题。
⑴在这两个装置中,甲装置是 (原电池或电解池),甲中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乙中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
⑵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甲中锌极质量减少6.5克,此时乙中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总体积为 。
24.(10分)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已知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恒压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a mol NH3[见下表中编号(1)的一行];在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b mol NH3[见下表中编号(4)的一行]。若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请填空(表格见答卷)。
出卷人:胡玉明 审核人:刘汇泽 校对人:胡玉明
24.
放电
充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