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说明文阅读专题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创纪录的神十三究竟“神”在哪①4月16日9时56分,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缓缓降落在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这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就此圆满收官。此次我国航天员“太空出差”较以前的任务究竟有哪些不同?②“太空出差”为啥是6个月?航天员就不能在空间站多住一段时间吗?③首先,是对航天员身体情况的考虑。失重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会随着失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曾表示:“长期处于失重环境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等影响效应更加凸显,出现应急医学问题的概率将增高。”④此外,除了航天员需要换班休息,载人飞船同样也要轮换。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太空辐射中,载人飞船部分电子元器件受到的辐射剂量随时间积累,在轨时间存在上限。而6个月的任务时长能够保证飞船各项指标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旦飞船在太空中暴露时间过长,则可能产生无法预估的风险。当然,宇航员也有“加班”的情况——半个月前刚刚从国际空间站返回的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海,便在空间站中驻留达355天。⑤神十三返回怎么能这么快?⑥从北京时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到当日9时56分返回舱成功着陆,整个返回过程仅耗时约9小时,大致相当于乘高铁从北京去往广州的时间。神舟十二号返回时,从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分离,到其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大约花费了28.5小时。从28.5小时到9小时,快速返回快在了哪个环节?⑦神舟十二号飞船在与中国空间站脱离后,并没有着急启动返回程序。而是先绕到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下方,与径向对接口靠拢,对径向交会对接的各项技术进行验证。也正是有了神舟十二号的“铺路”,神舟十三号在交会对接时首次成功采用径向交会对接技术,为后续空间站全面建成、运行莫定了基础。⑧验证任务结束后,神舟十二号便进入了绕地环绕阶段。简单来说,便是围着地球不停绕圈。绕圈是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窗口期”。由于载人飞船携带的燃料有限,返回时无法主动调整轨道面来对准着陆场所在区域。因此,只能让着陆场“主动瞄准”飞船。由于地球自转和飞船运行轨道的限制,这样的机会每绕一圈只有一次。而飞船连续不断地围着地球绕圈,便是为了寻找一个时间、气象等条件都处于最佳的返回“窗口期”。神舟十二号返回时,在这个阶段花费了大量时间,它绕地球转了大约11圈,每转一圈便要消耗1.5小时。因此,尽可能地减少“绕圈”次数,便是此次神舟十三号快速返回的关键。⑨通过对最佳返回“窗口期”的精密计算,神舟十三号能够对脱离空间站的时机进行提前安排,从而保证飞船脱离空间站,进入绕地轨道后不久,东风着陆场便可“瞄准”飞船,省去了大量绕地时间。据了解,此次神舟十三号在这一阶段仅绕行地球5个圈次。⑩“这整个过程需要一系列的复杂操作,因此必须保证该技术成熟稳定后,才可进行。”杨宇光认为,快速返回技术的应用也是我国航天事业不断走向成熟、强大的象征。2022年04月19日《科技日报》有删减17.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选文从“‘太空出差’为啥是6个月”“神十三返回怎么能这么快”说明了创纪录的神十三究竟“神”在哪,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B. 载人飞船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太空辐射中,6个月的任务时长能够保证飞船各项指标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C. 失重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会随着失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消失,例如,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海,便在空间站中驻留达355天。D. 载人飞船返回时只能让着陆场“主动瞄准”,飞船连续不断地围着地球绕圈,是为了寻找最佳的返回“窗口期”。18. 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9. 请赏析文章第⑨段加点词语“仅”的表达效果。20. 请梳理本文的说明思路。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民族自古便与冰雪有着不解之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不仅学会了抵御冰雪的严寒,更学会了利用冰雪、观赏冰雪、嬉戏冰雪。冰嬉,是古代冰上运动的总称,集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上足球、冰上杂技等项目于一体。据说中国的冰雪运动,最早可追溯到《山海经》里的记载,当时有个钉灵之国,“其民从膝以下有毛,马蹄,善走”。对此,一种流行的解释是说,这是因为钉灵国位于北方极寒之地,常年下雪,人们习惯穿带毛的长筒靴子,脚踏滑雪板走路,所以行动速度极快。【材料二】2021中国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情况报告(图例说明:客户粘性是指客户遇到服务需求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你。)【材料三】在冬奥会的筹备,举办的过程中,以及在冬奥的赛场上,青少年一代展现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自信、担当与活力。在成长为祖国栋梁的过程中,冬奥成了他们难忘的记忆。冰球运动正在北京逐步升温。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共有119所学校、126支队伍,173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场次达到319场。2021-2022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共进行1224场比赛,有25家俱乐部、256支队伍近3600名球员参赛。截至2021年年末,北京市“冰雪运动进校园”做到了16个区全覆盖,中小学生上冰上雪已达约210万人次。【材料四】让冰雪运动锻造青少年的优秀品质。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雪车、冰球等冬季运动,能释放身心压力,感受自然馈赠的自由畅快,其过程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能力的积蓄,将有助于提高青少年们的身体素质:团队协作是孩子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冰壶这个项目就十分讲究配合,可以带孩子了解到团队默契是如何练成的;“冰上芭蕾”之称的花样滑冰,是艺术与技术的巧妙结合,是美育和体育的生动展现,适度地尝试有助于提高青少年肢体的协调性、柔韧性。17. 【材料一】中引用《山海经》的记载有何用意?18. 请探究【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19. 【材料三】中使用了很多数据,试分析其作用。20. 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谈谈冬奥会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探寻未知的“黄河故事”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②春秋以前,黄河下游古河道沿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经今天的天津附近入海。太行山与其东麓的黄河古河道,形成了河山之间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和文化空间,从仰韶文化一直到西周时期,该区域南北方文化面貌总体上一致。虽然滔滔黄河对两岸人群往来和文化交流形成了阻隔,但古黄河两岸的交流从来没有停止过,古人很早就把黄河河道作为水路航线,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甲骨文中就有“舟”字出现。勤劳的先民还在黄河边营建了一个个渡口,著名的如蒲津渡、茅津渡、白马津、孟津等。③山西省永济市境内的蒲津渡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对研究唐代以来黄河渡口变化和黄河河道变迁具有重要价值。蒲津渡作为连接秦、晋的重要通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蒲津桥成为黄河上第一座铁索连舟浮桥。蒲津渡地层剖面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对研究历史地理、环境考古、水文地质及黄河治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④黄河在郑州桃花峪以东摆脱了崇山峻岭的束缚,春秋时期以来,其下游河道在华北平原南北来回摆动,改道、决口和泛滥形成了大面积的“黄泛区”。黄河下游可谓“利也黄河、害也黄河”,这段黄河哺育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与自然作斗争的波澜壮阔。⑤2005年以来,河南省濮阳高城古城的考古逐渐揭开厚厚的黄沙。高城古城位于黄河故道瓠子河的南岸,仰韶文化晚期就有人类居住于此,该城的地理位置还与文献中记载的“五帝”之一“颛顼”有关。考古工作表明,高城古城曾经十分繁华,在黄泛区的黄沙下面隐藏了许许多多完整而生动的故事,需要深入发掘和解读。⑥在河南商丘地区进行的地质考古勘探和发掘表明,南宋建炎二年以后的700年间黄河频繁改道、泛滥,彻底改变了商丘一带的自然和文化地貌景观。考古队1996年在商丘发现了周代宋国都城遗址,由于宋城城墙高耸于当时的地表,在黄河淤积黄沙之下5米左右就能探到多段城墙的顶端。以商丘为代表的豫东黄泛区的古代遗址,目前发现的大多是堆土增高的“堌堆(土丘)”,这些“堌堆”因明显高于当时的地表,才没有被深埋在厚厚的黄沙之下。⑦黄河与考古的故事永远讲不完,层层黄沙下掩埋的是考古的沃土。黄河自身的考古及黄泛区的考古,为认识人河关系提供了生动教材。我们应当珍惜黄河文化遗产,兴黄河之利,让黄河成为幸福的源泉。(作者:侯卫东 有改动)16. 探寻“黄河故事”有何意义?17. 第②段画线部分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8. 文中对“利也黄河、害也黄河”是怎样进行具体说明的?19.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为保护黄河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022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四校中考语文调研试卷10.(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长征8号——运载火箭中的“万金油”毛新愿①2020年12月22日,中国航天年末大戏——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8号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②在长征8号前,中国航天主要由长征2、3、4三个系列扛大梁,它们在前些年能够承担起我国航天发展的主要发射需求。但现有的这三大主力系列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近地轨道大型发射任务无法完成,极地/太阳同步轨道的大型任务搞不定,且均为一次性火箭,成本高,存在火箭残骸落区问题。而后研制的四种新型火箭——长征5、6、7、11虽然优化了不少性能,但无法全面解决上述问题。③长征火箭家族的新成员——长征8号的横空出世,就是专门用来以极高的性价比集中解决上述问题的。该系列火箭基本定位是弥补传统长征三大系列在发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方面的不足,且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低成本并最终实现火箭回收复用。④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是极其重要的轨道资源,由于能基本实现全球覆盖,所以是各种气象、遥感以及资源勘探等卫星的必备选项。长征8号的出现就是为了完成长2、4、11做不到,而用长5、7又浪费的中型载荷的近地轨道、极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具体说来就是8吨以内低轨、不低于4.5吨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任务。同时,长征8号还有能力发射小型2、3吨级别的高轨任务,给长3系列做补充。由此可见,长征8号可称为运载火箭中的“万金油”!⑤长征8号运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把长征3、7运载火箭的相关技术和发动机灵活组合,实现低成本可组装;长征8号完全采用清洁推进剂(液氧煤油、液氧液氢燃料);长征8号最大的亮点是,它将会是长征家族中首个突破火箭一级回收技术的火箭。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系列火箭,凭借可复用、规模化量产、成本低廉、高可靠性的“撒手锏”,在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上引发洗牌般的“鲶鱼效应”。美国传统的联合发射同盟不断有火箭被迫退役,著名的德尔塔火箭家族只剩下德尔塔—4重型火箭,而且目前其形势也岌岌可危。研发可复用火箭,目前已成为航天界的共识。⑦不过,火箭回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SpaceX也是在无数爆炸中才换来了成功。2020年末首飞的长征8号虽然是不可回收版本火箭,但该型号火箭将作为我国火箭回收技术的试验田,技术成熟后会不断应用在新型火箭上,未来有望赶超猎鹰系列火箭。总体上,终极版长征8号会是 、 、 的中型运载火箭,主要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选自《百科知识》2021.02A,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长征8号火箭肩负的重要使命。B.长征8号把长3、7相关技术和发动机灵活组合,实现低成本可组装。C.猎鹰系列火箭出现后,美国传统的联合发射同盟不断有火箭被迫退役。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先后说明长征8号设计理念、发展前景和主要特征。(2)揣摩文章中加点的词语,回答下列问题。①第④段“万金油”在语段中是什么意思?②第⑤段“将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阅读全文,在文中最后一句空白处补写“终极版长征8号火箭”的特点。(4)本文第⑥段介绍美国猎鹰系列火箭,有何作用?202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二)阅读下文,完成20~22题。(9分)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梁鑫峰①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测深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选文有删改)20.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请结合词语运用,具体分析下面两个句子语言的准确性。(4分)(1)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请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8分)空难“见证人”——黑匣子①沉痛!揪心!让人潸然泪下!2022年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客机于梧州上空坠毁。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黑匣子已经找到并正在解码中。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这就是被称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它可以给调查人员提供证据,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真相。②实际上,黑匣子并不是黑色的,而是色调较亮的“国际橘”。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条带,使事故调查员在飞机失事后很快找到它。③媒体很喜欢用“黑匣子”这个名称,但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航空专家通常把黑匣子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④黑匣子由两个设备构成: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舱声录音器记录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包括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黑匣子记录的飞行数据、驾驶舱的各种声音能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⑤黑匣子是由澳大利亚人戴维·沃伦博士发明的。戴维·沃伦博士的父亲死于1934年的巴斯海峡飞机失事,当时戴维只有9岁。20世纪50年代初,沃伦博士萌生了一个念头:制作一个能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室对话的装置,用于帮助分析人士了解飞机失事原因。他为墨尔本航空研究中心写了一篇名为《帮助飞机失事调查的设备》的备忘录,并于1956年发明了名为“ARL飞行记忆装置”的飞行记录仪。直到5年后,他的发明才得到广泛关注,该设备最终在英国和美国投产。⑥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其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发射脉冲信号,每秒发射一次,共发射30天,然后会因电池电量耗尽而停止发射。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给搜寻带来巨大困难。法航447航班失事坠入大西洋后,搜索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并打捞起黑匣子。⑦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包含记忆板的关键部分可承受带有钢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到它上面。研究人员尝试在1100摄氏度的火中摧毁它,把它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浸入航空燃料中,但黑匣子都安然无恙,所以黑匣子实际上是无法毁灭的。但黑匣子的功能并不像你的手机那样强大。马航MH370事件之后,专家表示,可能是时候为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升级了。当前飞机上的数据记录仪不能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还没有从大型飞机上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但将来会实现!⑧东航MU5735航班的黑匣子已经找到,坠机原因即将水落石出!“东航MU5735,东航MU5735,欢迎回家!”18.请根据第①~④段内容,概括说出什么是黑匣子。(2分)19.为方便飞机失事后查找黑匣子,人们在设计上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20.文章第⑤段讲述戴维·沃伦博士的故事,有何作用?(2分)21.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用语准确。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做具体分析。(2分)(1)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2)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2022年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中考冲刺语文试卷坠机事故,为什么要找到黑厘子?①东航客机MU5735坠毁事故牵动人心,当务之急是全力搜救,查明事故原因,而其中的关键就是黑匣子。②虽然叫黑匣子,其实它的颜色却不是黑的,这只是约定俗成的一个俗名。它的正式名字是飞行信息记录系统。在电子技术中,把只注重其输入和输出的信号而不关注其内部情况的仪器统统称为黑匣子。飞行信息记录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黑匣子式的仪器。为了方便,业内人士都叫它黑匣子。③飞行信息记录系统包括两套仪器: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实际上就是一个磁带录音机。从飞行开始后,它就不停地把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例如谈话、发报及其他各种声音响动全部录下来。但它只能保留停止录音前30分钟内的声音。第二部分是飞行数据记录器,它把飞机上的各种数据即时记录在磁带上。早期的记录器只能记录20多种数据,现在记录的数据已达到60种。其中有16种是重要的必录数据,如飞机的加速度、姿态、推力、油量、操纵面的位置等等。④有了这两个记录器,平时在一段飞行过后,有关人员把记录回放,用以重现已被发现的失误或故障。维修人员利用它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故障发生的位置;飞行人员可以用它来检查飞机飞行性能和操作上的不足,并改进飞行技术。一旦飞机失事,这个记录系统就成为最直接的事故分析依据。为了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驾驶员只能查阅记录的内容而不能控制记录器的工作或改动记录内容。⑤为了确保记录器即使在飞机失事后也能保存下来,就必须把它放在飞机上最安全的部位。根据统计资料,飞机尾翼下方的机尾是飞机上最安全的地方,于是就把这个“黑匣子”安装在此处。黑匣子被放进一个(或两个)特殊钢材制造的耐热抗震的容器中,此容器为球形或长方形,它能承受自身重力1000倍的冲击、经受1100℃的高温30分钟而不被破坏,在海水中浸泡30天而不进水。⑥为了便于寻找它的踪影,国际民航组织规定此容器要漆成醒目的橘红色而不是黑色或其他颜色。在它的内部装有自动信号发生器能发射无线电信号,以便于空中搜索;还装有超声波水下定位信标,当黑匣子落入水中后可以自动连续30天发出超声波信号。有了以上这些技术措施的保障,不管是经过猛烈撞击的、烈火焚烧过的、掉入深海中的黑匣子,在飞机失事之后,绝大多数都能被寻找到。根据它的记录,航空事故分析业务进展了一大步。(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3月23日,有删改)12.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的开头从新近发生的坠机事故引出说明对象,自然巧妙,吸引读者。B.黑匣子的颜色,其实不是黑的,而是橘红色的。C.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地概括了黑匣子的本质特征。D.坠机事故后,搜救人员一般能及时定位坠黑匣子所在的位置。13.文章按照_______顺序,从概念、系统构成、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对黑匣子进行了介绍。14.“坠机事故,为什么要找到黑厘子”?请结合文章第③④段,简要分析。15.第⑤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6.分析第⑥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在飞机失事之后,绝大多数都能被寻找到。说明文阅读专题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创纪录的神十三究竟“神”在哪①4月16日9时56分,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缓缓降落在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这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就此圆满收官。此次我国航天员“太空出差”较以前的任务究竟有哪些不同?②“太空出差”为啥是6个月?航天员就不能在空间站多住一段时间吗?③首先,是对航天员身体情况的考虑。失重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会随着失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曾表示:“长期处于失重环境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等影响效应更加凸显,出现应急医学问题的概率将增高。”④此外,除了航天员需要换班休息,载人飞船同样也要轮换。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太空辐射中,载人飞船部分电子元器件受到的辐射剂量随时间积累,在轨时间存在上限。而6个月的任务时长能够保证飞船各项指标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旦飞船在太空中暴露时间过长,则可能产生无法预估的风险。当然,宇航员也有“加班”的情况——半个月前刚刚从国际空间站返回的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海,便在空间站中驻留达355天。⑤神十三返回怎么能这么快?⑥从北京时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到当日9时56分返回舱成功着陆,整个返回过程仅耗时约9小时,大致相当于乘高铁从北京去往广州的时间。神舟十二号返回时,从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分离,到其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大约花费了28.5小时。从28.5小时到9小时,快速返回快在了哪个环节?⑦神舟十二号飞船在与中国空间站脱离后,并没有着急启动返回程序。而是先绕到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下方,与径向对接口靠拢,对径向交会对接的各项技术进行验证。也正是有了神舟十二号的“铺路”,神舟十三号在交会对接时首次成功采用径向交会对接技术,为后续空间站全面建成、运行莫定了基础。⑧验证任务结束后,神舟十二号便进入了绕地环绕阶段。简单来说,便是围着地球不停绕圈。绕圈是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窗口期”。由于载人飞船携带的燃料有限,返回时无法主动调整轨道面来对准着陆场所在区域。因此,只能让着陆场“主动瞄准”飞船。由于地球自转和飞船运行轨道的限制,这样的机会每绕一圈只有一次。而飞船连续不断地围着地球绕圈,便是为了寻找一个时间、气象等条件都处于最佳的返回“窗口期”。神舟十二号返回时,在这个阶段花费了大量时间,它绕地球转了大约11圈,每转一圈便要消耗1.5小时。因此,尽可能地减少“绕圈”次数,便是此次神舟十三号快速返回的关键。⑨通过对最佳返回“窗口期”的精密计算,神舟十三号能够对脱离空间站的时机进行提前安排,从而保证飞船脱离空间站,进入绕地轨道后不久,东风着陆场便可“瞄准”飞船,省去了大量绕地时间。据了解,此次神舟十三号在这一阶段仅绕行地球5个圈次。⑩“这整个过程需要一系列的复杂操作,因此必须保证该技术成熟稳定后,才可进行。”杨宇光认为,快速返回技术的应用也是我国航天事业不断走向成熟、强大的象征。2022年04月19日《科技日报》有删减17.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选文从“‘太空出差’为啥是6个月”“神十三返回怎么能这么快”说明了创纪录的神十三究竟“神”在哪,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B. 载人飞船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太空辐射中,6个月的任务时长能够保证飞船各项指标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C. 失重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会随着失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消失,例如,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海,便在空间站中驻留达355天。D. 载人飞船返回时只能让着陆场“主动瞄准”,飞船连续不断地围着地球绕圈,是为了寻找最佳的返回“窗口期”。18. 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9. 请赏析文章第⑨段加点词语“仅”的表达效果。20. 请梳理本文的说明思路。【答案】17. C 18. 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了9小时的数字,将神州十三返回时间和乘高铁从北京到广州的时间作比较,突出了神舟十三号返回快速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9. “仅”是“只”“仅仅”的意思,在范围上表限制,说明了神舟十三号在寻找最佳的返回“窗口期”时只绕行地球5个圈次,便迅速的被东风着陆场“瞄准”,省去了大量绕地时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20. 首先介绍了神州十三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的事件并引出说明内容;其次从宇航员及载人飞船的角度介绍“太空出差”选择“6个月”时间的原因;最后具体分析了神十三本次返回速度之快的原因。【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由第③段“失重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会随着失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可知,是“逐渐增大”,并非选项所说“逐渐消失”;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9小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神州十三返回耗时”与“乘高铁从北京去往广州的时间”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结合第⑤段“神十三返回怎么能这么快”可知,这里主要是突出神舟十三号返回快速的特点,从而更有力说明创纪录的神十三的“神”的观点。【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仅”是“只”的意思,结合第⑨段“通过对最佳返回“窗口期”的精密计算,神舟十三号能够对脱离空间站的时机进行提前安排,从而保证飞船脱离空间站,进入绕地轨道后不久,东风着陆场便可‘瞄准’飞船,省去了大量绕地时间”可知,原文的意思是神舟十三号在寻找最佳的返回“窗口期”时只绕行地球5个圈次,绕行圈次少所以省去了大量绕地时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开篇第①段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此次我国航天员“太空出差”较以前的任务究竟有哪些不同”,即“创纪录的神十三究竟‘神’在哪”;第②段提出“‘太空出差’为啥是6个月?航天员就不能在空间站多住一段时间吗”的问题,第③④段分别从航天员的身体情况、载人飞船的状况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第⑤段提出了“神十三返回怎么能这么快”的问题,⑥至⑩段分别从快速返回、返回的绕地环绕、“窗口期”的选择等方面说明了“神十三”能快速返回的具体原因。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民族自古便与冰雪有着不解之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不仅学会了抵御冰雪的严寒,更学会了利用冰雪、观赏冰雪、嬉戏冰雪。冰嬉,是古代冰上运动的总称,集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上足球、冰上杂技等项目于一体。据说中国的冰雪运动,最早可追溯到《山海经》里的记载,当时有个钉灵之国,“其民从膝以下有毛,马蹄,善走”。对此,一种流行的解释是说,这是因为钉灵国位于北方极寒之地,常年下雪,人们习惯穿带毛的长筒靴子,脚踏滑雪板走路,所以行动速度极快。【材料二】2021中国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情况报告(图例说明:客户粘性是指客户遇到服务需求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你。)【材料三】在冬奥会的筹备,举办的过程中,以及在冬奥的赛场上,青少年一代展现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自信、担当与活力。在成长为祖国栋梁的过程中,冬奥成了他们难忘的记忆。冰球运动正在北京逐步升温。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共有119所学校、126支队伍,173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场次达到319场。2021-2022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共进行1224场比赛,有25家俱乐部、256支队伍近3600名球员参赛。截至2021年年末,北京市“冰雪运动进校园”做到了16个区全覆盖,中小学生上冰上雪已达约210万人次。【材料四】让冰雪运动锻造青少年的优秀品质。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雪车、冰球等冬季运动,能释放身心压力,感受自然馈赠的自由畅快,其过程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能力的积蓄,将有助于提高青少年们的身体素质:团队协作是孩子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冰壶这个项目就十分讲究配合,可以带孩子了解到团队默契是如何练成的;“冰上芭蕾”之称的花样滑冰,是艺术与技术的巧妙结合,是美育和体育的生动展现,适度地尝试有助于提高青少年肢体的协调性、柔韧性。17. 【材料一】中引用《山海经》的记载有何用意?18. 请探究【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19. 【材料三】中使用了很多数据,试分析其作用。20. 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谈谈冬奥会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答案】17. ①说明中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②有趣味,增强文章可读性。18. ①在参与过冰雪运动的样本中,每年参与1-5次冰上运动或雪上运动的样本比例较高,分别为81.5%和62.7%;②相比冰上运动,参与雪上运动的样本体现了更高粘性。19. 运用“319场”“3600名球员”“16个区”等一系列数据,有力地说明了冰球运动正在北京逐步升温,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20. ①青少年展现出自信、担当与活力;②释放身心压力;③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⑤有助于提高肢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答出4点可给满分)【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根据材料一“据说中国的冰雪运动,最早可追溯到《山海经》里的记载,当时有个钉灵之国,‘其民从膝以下有毛,马蹄,善走’”可知,早在《山海经》里就有了关于冰雪运动的记载,说明了中国的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在说明文中引用《山海经》中的文字,能够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18题详解】本题考查图表转换。根据观察“每年冰上运动的参与频率”这张图表可以得出,一年参与1~5次的占81.5%,一年参与6~10次的占8.2%,一年参与11~15次的占4.8%,一年参与16~20次的占5.8%。根据观察“每年雪上运动的参与频率”这张图表可以得出,一年参与1~5次的占62.7%,一年参与6~10次的占12.5%,一年参与11~15次的占12.4%,一年参与16~20次的占12.4%。根据以上的具体数据,可以得出每年参与1~5次冰上运动或雪上运动的样本比例较高,分别为81.5%和62.7%;通过冰上运动的样本数据和雪上运动的样本数据对比可知,雪上运动每年参与6~10次、11~15次、16~20次的比例都相差很小,而冰上运动每年参与6~10次、11~15次、16~20次的比例相差会更大一些,说明相比冰上运动,参与雪上运动的样本体现了更高粘性。【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材料三“冰球运动正在北京逐步升温。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共有119所学校、126支队伍,173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场次达到319场。2021-2022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共进行1224场比赛,有25家俱乐部、256支队伍近3600名球员参赛。截至2021年年末,北京市“冰雪运动进校园”做到了16个区全覆盖,中小学生上冰上雪已达约210万人次”可知,用具体的数据“119所学校、126支队伍,1730名运动员”“1224场比赛,有25家俱乐部、256支队伍近3600名球员”“16个区”“210万人次”有力地说明了冰球运动正在北京逐步升温,使冰球运动在北京逐步升温这个现象说明得更准确、更直观、更具有说服力,运用具体详实的数据来说明冰球运动在北京逐步升温,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根据材料三“在冬奥会的筹备,举办的过程中,以及在冬奥的赛场上,青少年一代展现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自信、担当与活力”可概括出,冬奥会让青少年展现出自信、担当与活力;根据材料四“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雪车、冰球等冬季运动,能释放身心压力,感受自然馈赠的自由畅快,其过程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能力的积蓄,将有助于提高青少年们的身体素质”可概括出,冬奥会的运动项目能让青少年释放身心压力,有助于提高青少年们的身体素质;根据材料四“团队协作是孩子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冰壶这个项目就十分讲究配合,可以带孩子了解到团队默契是如何练成的”可概括出,冬奥会的运动项目冰壶可以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根据材料四“‘冰上芭蕾’之称的花样滑冰,是艺术与技术的巧妙结合,是美育和体育的生动展现,适度地尝试有助于提高青少年肢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可概括出,冬奥会的运动项目花样滑冰有助于提高青少年肢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探寻未知的“黄河故事”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②春秋以前,黄河下游古河道沿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经今天的天津附近入海。太行山与其东麓的黄河古河道,形成了河山之间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和文化空间,从仰韶文化一直到西周时期,该区域南北方文化面貌总体上一致。虽然滔滔黄河对两岸人群往来和文化交流形成了阻隔,但古黄河两岸的交流从来没有停止过,古人很早就把黄河河道作为水路航线,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甲骨文中就有“舟”字出现。勤劳的先民还在黄河边营建了一个个渡口,著名的如蒲津渡、茅津渡、白马津、孟津等。③山西省永济市境内的蒲津渡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对研究唐代以来黄河渡口变化和黄河河道变迁具有重要价值。蒲津渡作为连接秦、晋的重要通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蒲津桥成为黄河上第一座铁索连舟浮桥。蒲津渡地层剖面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对研究历史地理、环境考古、水文地质及黄河治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④黄河在郑州桃花峪以东摆脱了崇山峻岭的束缚,春秋时期以来,其下游河道在华北平原南北来回摆动,改道、决口和泛滥形成了大面积的“黄泛区”。黄河下游可谓“利也黄河、害也黄河”,这段黄河哺育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与自然作斗争的波澜壮阔。⑤2005年以来,河南省濮阳高城古城的考古逐渐揭开厚厚的黄沙。高城古城位于黄河故道瓠子河的南岸,仰韶文化晚期就有人类居住于此,该城的地理位置还与文献中记载的“五帝”之一“颛顼”有关。考古工作表明,高城古城曾经十分繁华,在黄泛区的黄沙下面隐藏了许许多多完整而生动的故事,需要深入发掘和解读。⑥在河南商丘地区进行的地质考古勘探和发掘表明,南宋建炎二年以后的700年间黄河频繁改道、泛滥,彻底改变了商丘一带的自然和文化地貌景观。考古队1996年在商丘发现了周代宋国都城遗址,由于宋城城墙高耸于当时的地表,在黄河淤积黄沙之下5米左右就能探到多段城墙的顶端。以商丘为代表的豫东黄泛区的古代遗址,目前发现的大多是堆土增高的“堌堆(土丘)”,这些“堌堆”因明显高于当时的地表,才没有被深埋在厚厚的黄沙之下。⑦黄河与考古的故事永远讲不完,层层黄沙下掩埋的是考古的沃土。黄河自身的考古及黄泛区的考古,为认识人河关系提供了生动教材。我们应当珍惜黄河文化遗产,兴黄河之利,让黄河成为幸福的源泉。(作者:侯卫东 有改动)16. 探寻“黄河故事”有何意义?17. 第②段画线部分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8. 文中对“利也黄河、害也黄河”是怎样进行具体说明的?19.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为保护黄河拟写一条宣传标语。【答案】16.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研究历史地理、环境考古、水文地质及黄河治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认识人河关系。17. 使用了举列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虽然滔滔黄河对两岸人群往来和文化交流形成了阻隔,但古黄河两岸的交流从来没有停止过”。18. 文中第⑤高城古城遗址着重说明黄河哺育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这是黄河造福人类的见证;第⑥段商丘遗址,表明了古代黄泛区人民与自然作斗争的历史,这说明黄河灾害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19. 示例:万里黄河,千载记忆。保护黄河,传承文明。【解析】【16题详解】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从文章中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词句作答。本题可依据文章第①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第③段“对研究历史地理、环境考古、水文地质及黄河治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第⑦段“黄河自身的考古及黄泛区的考古,为认识人河关系提供了生动教材”这些内容,来提炼概括探寻“黄河故事”的意义。【17题详解】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列举了“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甲骨文中就有‘舟’字”,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黄河对两岸人群往来和文化交流形成了阻隔,但古黄河两岸的交流从来没有停止过”,使说明更有说服力。18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第④段说“黄河下游可谓‘利也黄河、害也黄河’,这段黄河哺育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与自然作斗争的波澜壮阔”,“利”指黄河哺育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害”指中华民族与自然作斗争(即黄河带来的危害)。文章第⑤段列举了河南省濮阳高城古城,结合“高城古城曾经十分繁华,在黄泛区的黄沙下面隐藏了许许多多完整而生动的故事,需要深入发掘和解读”说明了黄河哺育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第⑥段列举商丘遗址,结合“黄河频繁改道、泛滥,彻底改变了商丘一带的自然和文化地貌景观”,表明了以商丘为代表的豫东黄泛区的人民与自然作斗争的历史,说明黄河灾害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据此理解分析作答。【19题详解】考查学生的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宣传标语要从“保护黄河”的内容或意义方面拟写作答。如:保护美丽的黄河,爱护我们的家园;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保护黄河,保护中华民族的血脉。答案是多元的,符合题目要求即可。2022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四校中考语文调研试卷10.(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长征8号——运载火箭中的“万金油”毛新愿①2020年12月22日,中国航天年末大戏——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8号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②在长征8号前,中国航天主要由长征2、3、4三个系列扛大梁,它们在前些年能够承担起我国航天发展的主要发射需求。但现有的这三大主力系列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近地轨道大型发射任务无法完成,极地/太阳同步轨道的大型任务搞不定,且均为一次性火箭,成本高,存在火箭残骸落区问题。而后研制的四种新型火箭——长征5、6、7、11虽然优化了不少性能,但无法全面解决上述问题。③长征火箭家族的新成员——长征8号的横空出世,就是专门用来以极高的性价比集中解决上述问题的。该系列火箭基本定位是弥补传统长征三大系列在发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方面的不足,且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低成本并最终实现火箭回收复用。④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是极其重要的轨道资源,由于能基本实现全球覆盖,所以是各种气象、遥感以及资源勘探等卫星的必备选项。长征8号的出现就是为了完成长2、4、11做不到,而用长5、7又浪费的中型载荷的近地轨道、极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具体说来就是8吨以内低轨、不低于4.5吨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任务。同时,长征8号还有能力发射小型2、3吨级别的高轨任务,给长3系列做补充。由此可见,长征8号可称为运载火箭中的“万金油”!⑤长征8号运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把长征3、7运载火箭的相关技术和发动机灵活组合,实现低成本可组装;长征8号完全采用清洁推进剂(液氧煤油、液氧液氢燃料);长征8号最大的亮点是,它将会是长征家族中首个突破火箭一级回收技术的火箭。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系列火箭,凭借可复用、规模化量产、成本低廉、高可靠性的“撒手锏”,在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上引发洗牌般的“鲶鱼效应”。美国传统的联合发射同盟不断有火箭被迫退役,著名的德尔塔火箭家族只剩下德尔塔—4重型火箭,而且目前其形势也岌岌可危。研发可复用火箭,目前已成为航天界的共识。⑦不过,火箭回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SpaceX也是在无数爆炸中才换来了成功。2020年末首飞的长征8号虽然是不可回收版本火箭,但该型号火箭将作为我国火箭回收技术的试验田,技术成熟后会不断应用在新型火箭上,未来有望赶超猎鹰系列火箭。总体上,终极版长征8号会是 、 、 的中型运载火箭,主要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选自《百科知识》2021.02A,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长征8号火箭肩负的重要使命。B.长征8号把长3、7相关技术和发动机灵活组合,实现低成本可组装。C.猎鹰系列火箭出现后,美国传统的联合发射同盟不断有火箭被迫退役。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先后说明长征8号设计理念、发展前景和主要特征。(2)揣摩文章中加点的词语,回答下列问题。①第④段“万金油”在语段中是什么意思?②第⑤段“将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阅读全文,在文中最后一句空白处补写“终极版长征8号火箭”的特点。(4)本文第⑥段介绍美国猎鹰系列火箭,有何作用?【分析】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长征8号主要特征、设计理念和发展前景。利用我们学到的筛选文章内容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等知识,解答即可。【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说明的先后顺序应是“主要特征、设计理念和发展前景”。故选:D。(2)①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依据文章第④段“长征8号的出现就是为了完成长2、4、11做不到,而用长5、7又浪费的中型载荷的近地轨道、极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具体说来就是8吨以内低轨、不低于4.5吨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任务)。同时,长征8号还有能力发射小型2、3吨级别的高轨任务,给长3系列做补充”可概括答案。②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将会”的意思是将来会,表示事物还没有出现或实现,如果去掉,就与事实不符,所以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能删。(3)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依据第②段“这三大主力系列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近地轨道大型发射任务无法完成,极地/太阳同步轨道的大型任务搞不定,且均为一次性火箭,成本高,存在火箭残骸落区问题”可概括为:低成本,高可靠性。依据第③段“且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低成本并最终实现火箭回收复用”可概括为:可回收复用。(4)本题考查重点段落的作用。第⑥段所说的美国猎鹰系列火箭是作者为说明研发可复用火箭已成为航天界的共识这一问题而举出的实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而我国终极版长征8号运载火箭的发展目标也是一样,从而说明长征8号运载火箭前景广阔。答案:(1)D(2)①“万金油”在文中指长征8号不仅能完成极地/太阳同步轨道任务,还有能力发射小型高轨任务,弥补了其他运载火箭的不足。②不能删。“将会”一词从时间上限制,说明长征8号未来可能是长征家族中首个突破火箭一级回收技术的火箭,但现在不是,若删去,说法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低成本 高可靠性 可回收复用(4)列举美国猎鹰系列火箭的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研发可复用火箭已成为航天界的共识,从而说明我国终极版长征8号运载火箭前景广阔。【点评】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202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二)阅读下文,完成20~22题。(9分)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梁鑫峰①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测深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选文有删改)20.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请结合词语运用,具体分析下面两个句子语言的准确性。(4分)(1)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请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①大洋中脊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②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③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个中央裂谷。(3分)21.(1)“只不过”是“仅仅”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并不是很了解。(2分)(2) “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调查和研究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 (2分) 22. ①举例子,列举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不同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②列数字,准确说明了两个中央裂谷的宽度和深度;③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个裂谷的差别很大。(2分)(答出一点即可)202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8分)空难“见证人”——黑匣子①沉痛!揪心!让人潸然泪下!2022年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客机于梧州上空坠毁。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黑匣子已经找到并正在解码中。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这就是被称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它可以给调查人员提供证据,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真相。②实际上,黑匣子并不是黑色的,而是色调较亮的“国际橘”。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条带,使事故调查员在飞机失事后很快找到它。③媒体很喜欢用“黑匣子”这个名称,但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航空专家通常把黑匣子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④黑匣子由两个设备构成: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舱声录音器记录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包括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黑匣子记录的飞行数据、驾驶舱的各种声音能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⑤黑匣子是由澳大利亚人戴维·沃伦博士发明的。戴维·沃伦博士的父亲死于1934年的巴斯海峡飞机失事,当时戴维只有9岁。20世纪50年代初,沃伦博士萌生了一个念头:制作一个能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室对话的装置,用于帮助分析人士了解飞机失事原因。他为墨尔本航空研究中心写了一篇名为《帮助飞机失事调查的设备》的备忘录,并于1956年发明了名为“ARL飞行记忆装置”的飞行记录仪。直到5年后,他的发明才得到广泛关注,该设备最终在英国和美国投产。⑥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其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发射脉冲信号,每秒发射一次,共发射30天,然后会因电池电量耗尽而停止发射。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给搜寻带来巨大困难。法航447航班失事坠入大西洋后,搜索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并打捞起黑匣子。⑦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包含记忆板的关键部分可承受带有钢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到它上面。研究人员尝试在1100摄氏度的火中摧毁它,把它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浸入航空燃料中,但黑匣子都安然无恙,所以黑匣子实际上是无法毁灭的。但黑匣子的功能并不像你的手机那样强大。马航MH370事件之后,专家表示,可能是时候为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升级了。当前飞机上的数据记录仪不能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还没有从大型飞机上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但将来会实现!⑧东航MU5735航班的黑匣子已经找到,坠机原因即将水落石出!“东航MU5735,东航MU5735,欢迎回家!”18.请根据第①~④段内容,概括说出什么是黑匣子。(2分)19.为方便飞机失事后查找黑匣子,人们在设计上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20.文章第⑤段讲述戴维·沃伦博士的故事,有何作用?(2分)21.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用语准确。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做具体分析。(2分)(1)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2)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二)(8分)18.(2分)黑匣子就是安装在飞机尾部,颜色为色调较亮的“国际橘”,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和驾驶舱内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的各种声音,便于飞机失事时便于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的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19.(2分)外部有反射条带,颜色明亮显眼;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触水,就开始发射每秒一次能持续30天的脉冲信号;外部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答出两点即得2分)20.讲述戴维·沃伦博士的故事,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黑匣子发明的原因;同时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吸引读者兴趣。(方法及原因1分,生动性和趣味性1分,共2分)21.(2分)第(1)句中,“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任何”一词,起限制作用,(1分)说明在“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它无一例外都是必备品,不可缺少。“任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第(2)句“通常”一词,也起限制作用,(1分)说明大多数情况下,黑匣子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但不排除特别情况,在特别情况下,黑匣子可能也用其他材料包裹。“通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2022年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中考冲刺语文试卷坠机事故,为什么要找到黑厘子?①东航客机MU5735坠毁事故牵动人心,当务之急是全力搜救,查明事故原因,而其中的关键就是黑匣子。②虽然叫黑匣子,其实它的颜色却不是黑的,这只是约定俗成的一个俗名。它的正式名字是飞行信息记录系统。在电子技术中,把只注重其输入和输出的信号而不关注其内部情况的仪器统统称为黑匣子。飞行信息记录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黑匣子式的仪器。为了方便,业内人士都叫它黑匣子。③飞行信息记录系统包括两套仪器: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实际上就是一个磁带录音机。从飞行开始后,它就不停地把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例如谈话、发报及其他各种声音响动全部录下来。但它只能保留停止录音前30分钟内的声音。第二部分是飞行数据记录器,它把飞机上的各种数据即时记录在磁带上。早期的记录器只能记录20多种数据,现在记录的数据已达到60种。其中有16种是重要的必录数据,如飞机的加速度、姿态、推力、油量、操纵面的位置等等。④有了这两个记录器,平时在一段飞行过后,有关人员把记录回放,用以重现已被发现的失误或故障。维修人员利用它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故障发生的位置;飞行人员可以用它来检查飞机飞行性能和操作上的不足,并改进飞行技术。一旦飞机失事,这个记录系统就成为最直接的事故分析依据。为了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驾驶员只能查阅记录的内容而不能控制记录器的工作或改动记录内容。⑤为了确保记录器即使在飞机失事后也能保存下来,就必须把它放在飞机上最安全的部位。根据统计资料,飞机尾翼下方的机尾是飞机上最安全的地方,于是就把这个“黑匣子”安装在此处。黑匣子被放进一个(或两个)特殊钢材制造的耐热抗震的容器中,此容器为球形或长方形,它能承受自身重力1000倍的冲击、经受1100℃的高温30分钟而不被破坏,在海水中浸泡30天而不进水。⑥为了便于寻找它的踪影,国际民航组织规定此容器要漆成醒目的橘红色而不是黑色或其他颜色。在它的内部装有自动信号发生器能发射无线电信号,以便于空中搜索;还装有超声波水下定位信标,当黑匣子落入水中后可以自动连续30天发出超声波信号。有了以上这些技术措施的保障,不管是经过猛烈撞击的、烈火焚烧过的、掉入深海中的黑匣子,在飞机失事之后,绝大多数都能被寻找到。根据它的记录,航空事故分析业务进展了一大步。(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3月23日,有删改)12.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的开头从新近发生的坠机事故引出说明对象,自然巧妙,吸引读者。B.黑匣子的颜色,其实不是黑的,而是橘红色的。C.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地概括了黑匣子的本质特征。D.坠机事故后,搜救人员一般能及时定位坠黑匣子所在的位置。13.文章按照_______顺序,从概念、系统构成、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对黑匣子进行了介绍。14.“坠机事故,为什么要找到黑厘子”?请结合文章第③④段,简要分析。15.第⑤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6.分析第⑥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在飞机失事之后,绝大多数都能被寻找到。12.D13. 逻辑 功能(作用) 安全保障(保障措施)14.因为黑匣子里的两套系统,能把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和飞机上的各种数据记录下来。一旦飞机失事,这个记录系统就成为最直接的事故分析依据,且驾驶员无法控制和改动内容,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15.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放黑匣子的容器具有耐冲击、耐高温和耐浸泡的特点。16.“绝大多数”在数量上进行限制,说明了在飞机失事之后,黑匣子基本上都能找到,但并非全部,语言准确严密。【解析】12.考查对文意的分析理解。D.错误,第⑥段“有了以上这些技术措施的保障,不管是经过猛烈撞击的、烈火焚烧过的、掉入深海中的黑匣子,在飞机失事之后,绝大多数都能被寻找到”并没有说“一般能及时定位坠黑匣子所在的位置”;故选D。13.考查的是说明顺序和说明内容的理解。通常用到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通常用于介绍某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空间顺序(用于某个建筑物等)、逻辑顺序(用于介绍事物、事理的内在关系)。文章的开头从新近发生的坠机事故引出说明对象,自然巧妙,吸引读者。第②③段是从黑匣子的概念、系统构成来介绍;第④段“有了这两个记录器,平时在一段飞行过后,有关人员把记录回放,用以重现已被发现的失误或故障。维修人员利用它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故障发生的位置;飞行人员可以用它来检查飞机飞行性能和操作上的不足,并改进飞行技术。一旦飞机失事,这个记录系统就成为最直接的事故分析依据”可知,是从黑匣子功能(作用)方面来说明的;第⑤段“为了确保记录器即使在飞机失事后也能保存下来,就必须把它放在飞机上最安全的部位”,第⑥段“为了便于寻找它的踪影,国际民航组织规定此容器要漆成醒目的橘红色而不是黑色或其他颜色。在它的内部装有自动信号发生器能发射无线电信号,以便于空中搜索;还装有超声波水下定位信标,当黑匣子落入水中后可以自动连续30天发出超声波信号”可知,是从黑匣子的安全保障(保障措施)方面来说明的,由此可知此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14.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仔细阅读章第③④段的内容,由第③段“飞行信息记录系统包括两套仪器: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从飞行开始后,它就不停地把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第二部分是飞行数据记录器,它把飞机上的各种数据即时记录在磁带上”可知,因为黑匣子包括两套系统,能把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和飞机上的各种数据记录下来。由第④段“一旦飞机失事,这个记录系统就成为最直接的事故分析依据。为了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驾驶员只能查阅记录的内容而不能控制记录器的工作或改动记录内容”可知,一旦飞机失事,这个记录系统就成为最直接的事故分析依据,且驾驶员无法控制和改动内容,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15.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⑤段中画线句中“1000倍、1100℃、30分钟、30天”表明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举这些数字,来具体准确地说明盛放黑匣子的容器有耐热、抗冲击和耐浸泡的特性,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16.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绝大多数”是指远超过半数、将近全部的数量。“大多数”本身表示远超过多数的,加上“绝”字,其表示的程度更深,即将近全部的数量。表示数量和范围,但不表示是全部。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