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体的浮与沉(四)学案——制作简易的密度计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密度计,会设计制作简易密度计2.能利用浮力知识解决有关密度计的问题学习方法:实验、推导教学器材:密度计 、吸管、小钢珠、刻度尺、饮料等学习过程:前置学习1.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它受到的浮力会不会变化 轮船是浮起来点还是会下沉些 2.阅读课本p98,回答下列问题(1)密度计是物体 条件的应用。(2)自制密度计时,在吸管下端加适当的配重,目的是使其 在液体中。二、协进学习自制密度计我们要制作的密度计也要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由于液体密度不同,它浸入液体的深度也不同。你能推出圆柱体吸管漂浮时,它浸入水中的深度H与浸入其他液体中的深度h的关系吗?原理:(生推导)实验步骤:1、制作点燃蜡烛,用蜡液将吸管的下端封住,向吸管里逐渐增加小钢珠的个数(增加配重),直至吸管能竖直漂浮于水中。当吸管能竖直置于水中时已经沉底了怎么办?2、刻度(1)用细线在吸管上标出水面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该位置到吸管下端的距离,即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2)根据推导公式,计算出表中的h值,填写表格。液体密度ρ/g cm-3 0.8 …… 1.0 …… 1.2浸入的深度h/cm …… ……(3)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吸管上用细线标出对应的刻度线。3、检验用准确的密度计检验自制的密度计刻度是否准确。评价(1)简易密度计的刻度分布是否均匀?刻度由上到下是如何变化的?(2)观察两根密度计各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否相同?哪一个密度计更精确?(3)如果要使简易密度计上的刻度间距大一些,你的方法有:a ;b .你的理由是 .三、提升学习1.如图,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如果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 ( )A.F甲=F乙 ρ甲>ρ乙 B.F甲=F乙 ρ甲<ρ乙C.F甲ρ乙2.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该密度计__________在被测液体中(选填“悬浮”、“漂浮”或“下沉”).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为ρ1和ρ2的两个烧杯中,可以判断:ρ1________ρ2.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m1________m2.(后两空选“<”、“=”或“>”)3.小明利用18cm长的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1)制作密度计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盛放液体的容器,现有250mL的量筒和400mL的烧杯供选择.则小明应选择__________.(2)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发现密度计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__________.改进后小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吸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10.8cm,则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水=__________cm.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9cm,则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ρ水=1.0×103kg/m3)(3)小明的同学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换大的容器做实验 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