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 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试管1中得到H2B.A为电源的正极C.产生H2与O2的质量比约为2:1D.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的2.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变色的是A.pH=1的盐酸B.pH=3的硫酸C.pH=7的氯化钠溶液D.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3.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汽水 B.白酒C.酸奶 D.苏打水4.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A.加肥皂水B.静置沉淀C.加入明矾D.加热煮沸5.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 20 30 40溶解度/g 31.6 45.8 63.9A.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B.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C.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6.2019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B.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减少酸雨对水的污染7.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8.下表是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 10 20 40 60 80溶 解 度/g KNO3 20.9 31.6 63.9 110 169NaCl 35.8 36.0 36.6 37.3 38.4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B.20℃时取等质量的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KNO3>NaClC.60℃时取KNO3和NaCl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0℃,析出晶体KNO3>NaClD.20℃取20gNaCl充分溶于50g水中,将所得溶液升温至80℃,溶液变为不饱和9.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10.“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 B.滴加C.读数 D.溶解11.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12.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过滤C.加入活性炭D.静置沉淀1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B.过滤可除去水中杂质离子C.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D.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是纯水14.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15.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D.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2倍16.取某固体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A.NaCl B.NaOH C.NH4NO3 D.CaCO31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D.水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18.下列溶液酸性最强的是A.pH=1 B.pH=5 C.pH=7 D.pH=1419.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20.下列实验均与水有关,其相应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化学变化 B.净化后可得纯水C.证明水的组成 D.氢气验纯二、实验题21.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硫酸(如图所示)。(1)开始时 _____ (填“左”或“右”)管溶液呈红色。(2)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是 _____ ,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_____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2.小明周末从凤凰山带回一瓶浑浊的山泉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仿自来水厂净化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 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_水。(3)小明用得到的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配制该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①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5g,水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0g/cm3);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用规格为______mL(填“10”、“50”或“100”)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③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___。三、综合应用题23.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溶剂的质量为______。(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3)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硝酸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4)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则应加入硝酸钠______。(5)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则蒸发掉______水。(6)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则应加水______。24.为了增强导电性,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实验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钠溶液。①将烧杯放入电子天平上称量时,先要进行 _______ 操作。再将氢氧化钠固体慢慢放入烧杯内,直到电子天平显示出 ____ g数据为止。②实际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其原因不可能是 ____ 。A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B固体倒入烧杯时洒落到电子天平上C配制时所用烧杯内残留部分水 D倒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实验二:水的电解实验③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Ⅰ.如图试管1得到的气体是 _____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Ⅱ.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由 _________ 组成。电解水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 _____________ (填写微粒名称)。Ⅲ.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A图3中N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B图2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图2中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图1中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2.D3.C4.D5.D6.B7.D8.B9.D10.D11.D12.A13.A14.D15.A16.C17.C18.A19.C20.C21. 左 硫酸钠 H2SO4 22. 过滤 AC 硬 45 50 加速(氯化钠的)溶解23. 8 72 8% 28% 10 40 8024. 去皮 5 D 或氢气 H、O或氢元素和氧元素 氢原子和氧原子 BC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