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八上§5.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课后练习姓名1、人体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 )A.食道 B.胃 C.小肠 D.大肠2、脂肪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 )A.氨基酸和葡萄糖 B.葡萄糖和氨基酸 C.甘油和氨基酸 D.甘油和脂肪酸3、食物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 )A. 蛋白质-脂肪-淀粉 B. 蛋白质-淀粉-脂肪 C. 淀粉-蛋白质-脂肪 D.脂肪-蛋白质-淀粉4、下列关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B.馒头的消化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作用分不开C.要让唾液发挥最佳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D.试管内的混合液,如果加碘液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5、下列有关人体消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消化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0℃ B.一种消化酶只能消化一种或一类物质C.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被小肠吸收的物质 D.胆汁内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6、在消化道中,既有消化功能,或又有吸收功能的消化道是( )①口腔 ②咽 ③食道 ④胃 ⑤小肠 ⑥大肠 ⑦肛门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⑦7、人因病作了胃肠消化道切除手术,医生对他进行全静脉注射方式补给营养,那么配制的消化液应含有 ( )A.淀粉、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脂肪酸、甘油B.葡萄糖、氨基酸、少量脂肪、维生素、无机盐C.淀粉、氨基酸、脂肪酸、无机盐、维生素D.葡萄糖、蛋白质、少量脂肪、无机盐、维生素8、下列不属于小肠结构与消化机能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B.小肠壁内有肠腺C.粘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9、下表是某同学“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对该实验设计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号试管组成对照实验 B.①④号试管组成对照实验C.②号试管不变蓝是由于淀粉没有被消化 D.③号试管变蓝是由于淀粉被消化了10、如图所示,分析实验:(1)该实验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 的消化作用。(2)该实验装置C中的试管应该放置在 ℃的温水中。(3)实验过程D中2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 (变蓝或不变蓝), 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充分消化下被分解为 ,1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 ,原因是淀粉遇碘变 。(4) 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参考答案1、C 2、D 3、C 4、D 5、B6、B 7、B 8、D 9、A10、(1)淀粉 (2)37 (3)不变蓝 麦芽糖 蓝 蓝 (4)唾液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八上§5.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预学案姓名请您以教材为蓝本,完成下列问题:一、知识点预习:1、食物在 内分解成 的过程,称为消化。2、消化分为 和 两类;前者包括 的咀嚼、 的蠕动及 的乳化作用等;后者一定有 的参与;3、各种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具有专一性,如, 专门对淀粉进行催化分解; 专门对蛋白质进行催化分解; 专门对脂肪进行催化分解;4、各种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效率受 和酸碱性环境的影响;如人体在体温为 时对食物的消化最有效,又如胃蛋白酶在 性环境中(胃酸是酸性环境)消化蛋白质效果最好;5、肝脏分泌 ,其中不含 ;6、淀粉、蛋白质、脂肪等食物在开始消化道内消化的器官顺序依次是; 、 、 ;7、淀粉、蛋白质、脂肪等食物在开始消化道内消化的时间顺序依次是; 、 、 ;8、胃的主要功能: 、 、 ;9、小肠的主要功能: ;10、小肠适应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有: ;11、人类的大肠没有重要的 功能,主要是吸收 ,同时大肠也是贮存食物残渣、形成和排出 的器官。粪便的排出过程称为 。1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分别是 、 、 。13、水、矿物质、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都由 吸收,进入 ,这一过程叫做吸收。二、知识点运用:1、下列不属于物理性消化的是( )A.牙齿切割、研磨食物 B.舌头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变得湿润C.胃肠蠕动碾磨和输送食物 D.进入口腔的米饭经细细咀嚼后出现甜味2、吃馒头时细细咀嚼,会感觉越嚼越甜,这是因为馒头中的淀粉被口腔唾液里的一种酶分解为麦芽糖的缘故。这种酶是(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肠淀粉酶 D.胰淀粉酶3、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 B.肠液 C.胃液 D.胆汁4、下列器官中不具有吸收功能的是( )A.食 道 B.胃 C.小肠 D.大肠5、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唾液腺能分泌盐酸 B.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C. 小肠是人体消化的主要场所 D. 淀粉和蛋白质最早在胃内被消化6、如图所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的部分示意图,请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1)该实验中, 号试管是作对比的。(2)实验结果:3号试管 ,2号试管 ,1号试管 ,这说明了唾液中的酶已经将淀粉转变成了 。参考答案:一、知识点部分:1、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2、牙齿 肠胃 胆汁 消化酶3、淀粉酶 蛋白酶 脂肪酶4、温度 37℃左右(正常体温) 酸性5、胆汁 消化酶6、口腔 胃 小肠7、淀粉、蛋白质、脂肪8、初步消化蛋白质、吸收酒精和少量水 暂时贮存食物9、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10、很长、内有许多褶皱和绒毛、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丰富的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胰液和胆汁也流入小肠内,肠壁的平滑肌有利于肠道的运动,等11、消化 水分 粪便 排遗12、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13、小肠绒毛 血液循环二、知识运用部分:1、D 2、A 3、D 4、A 5、C6、(1) 1 (2)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麦芽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清风明月(共28张PPT)华师大版 八上§ 5. 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消化和吸收复 习: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器官?2、小肠有哪些结构与其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3、消化液主要有哪些?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和肠腺等。小肠的特点:长、有大量皱襞和绒毛,绒毛内毛细血管丰富;胰管和胆总管开口在小肠壁上,小肠还有丰富的肠腺。主要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胆汁、肠液等。2、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3、吸收:食物经过消化系统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营养物质,这些小分子物质以及食物中的 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都由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这一过程叫做吸 收。1、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一、消化和吸收(一)消化系统的功能吃东西为什么要细嚼慢咽?牙齿对食物起着物理粉碎的作用,通过充分的咀嚼可以将食物嚼得较碎,增加食物与口中液体的接触面积而促进食物更好的消化,从而减轻肠胃负担。消化系统中有消化功能的器官:口腔、胃、小肠;消化系统中有吸收功能的器官:胃、小肠、大肠。(二)消化和吸收的器官1、口腔里的消化食物一旦入口,口腔便开始咀嚼,开始物理性消化。经牙齿的切割、研 磨和舌头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混合,变成湿润的食物团块。同时,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开始化学性消化。唾 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把食物中结构复杂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是无味的,但麦芽糖是甜味的。所以我们细细地咀嚼一 口米饭或馒头,就会品尝到糖的甜味。麦芽糖还不是小分子的物质,还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需要进一步在小肠中消化成葡萄糖,葡萄糖是可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在口腔和食道内,食物实际上是不被吸收的。课前准备:1、收集唾液。先用冷开水漱口,然后头部略向前 倾,下唇搁在试管口上,舌尖抵在上颚门牙的基部,收集唾液使之流入试管,再用清水稀释2倍,备用。2、取一支试管,注入2 mL已冷却的1%淀粉糊。再 取一支试管,注入2 mL已稀释的唾液。把2支试管放入 冰水中,制成冰淀粉糊和冰唾液,备用。3、取一支试管,注入2 mL已冷却的1%淀粉糊。再 取一支试管,注入2 mL已稀释的唾液。把2支试管放入 冰水中,制成冰淀粉糊和冰唾液,备用。学生实验:1、准备三支试管,编号1、2、3。先在1、2号试管 中各加入2 mL淀粉糊。再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 在2号试管中加入事先煮沸的唾液;在3号试管中加入2mL冰淀粉糊和2mL冰唾液。2、把1、2号试管放入盛有37~40℃温水的烧杯中。把3号试管放入盛有冰水的烧杯中。 5~10 min后,在这3支试管中各加入1~2滴碘液,摇匀。观察3支试管中内容物的颜色变化,并记录在下表中。提示:(1)淀粉未被消化,遇碘呈现蓝色;当淀粉被消化后,蓝色即褪;(2)淀粉酶的消化作用,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其最适温度为37℃。实验现象与结论:不变蓝变蓝变蓝淀粉被消化了淀粉没被消化淀粉没被消化说明:1)在适宜的条件下,淀粉能被消化分解;2)唾液消化淀粉的条件之一是合适的温度(接近体温)。2、胃里的消化和吸收胃具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1)消化:胃液具有杀菌、消化和保护胃壁的 作用。食团进入胃后, 靠胃壁平滑肌层的运动、搅拌,与消化液充分混和, 形成食糜。在胃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盐酸和胃 蛋白酶,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如瘦肉、鱼 肉中的蛋白质等。所以胃具有暂时贮存食 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功能。(2)吸收:在胃内,食物的吸收也很少,只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分。3、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1)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A.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①面积大:长约5-6米、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增大了面积;②壁薄(3种)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壁、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 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①面积大,②消化液多(肠液、胰液、胆汁)。(2)小肠的消化:食糜进入小肠后,与胆汁、肠液、胰液混和,进行并完成消化。淀粉和麦芽 糖被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胆汁将脂肪乳化成微粒,并 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消化产物:(3)小肠的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以及食物中的 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都由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这一过程叫做吸收。所以说,小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视频:蛋白质的分解视频:脂肪的分解(点击图片可播放)(点击图片可播放)4、大肠内的吸收食物经 小肠消化和吸收后,食物残渣进入大肠。人类的大肠没有重要的消化功能,主要是吸收 水分,同时大肠也是贮存食物残渣、形成和排出粪便的器官。粪便的排出过程称为排遗。5、人体对营养的吸收部位思考与讨论:久坐、食物太精细、喝水少等原因都易导致大便不畅或便秘。说一说,如何防止便秘?多运动,多喝温开水,膳食均衡、精细搭配,少辛辣、多食水果蔬菜、多食粗粮等都能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课堂小结课堂小练1、下列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C.胆汁 D.胰液D课堂小练2、关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胃液能够将吃下的大块肥肉乳化成脂肪微粒B、大肠能够吸收部分维生素C、胃不能消化淀粉但可以吸收葡萄糖D、蛋白质在口腔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彻底消化成为氨基酸B课堂小练3、有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肠液和唾液都含有多种消化酶B.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D.无机盐和麦芽不经消化可直接被吸收C课堂小练4、下列物质中,全部能够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一组是( )A. 淀粉、蛋白质和麦芽糖B.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C. 葡萄糖、氨基酸和水D. 水、麦芽糖和蛋白质C课堂小练5、某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原因是( )A.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B.胆汁不能消化淀粉C.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D.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A课堂小练6、急性肠胃炎的病人易造成脱水,主要原因是( )A.大量的水随尿液排出体外B.病人喝水太少C.病人出汗较多D.喝进的水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D7、在人体下列各组器官中,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的一组是( )A.口腔、胃 B.胃、大肠C.胃、小肠 D.小肠、大肠C课堂小练7、如下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各部位消化的程度:(1)淀粉和脂肪的消化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和 曲线;(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D中含有的消化液有;(3)脂肪、蛋白质在各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分别是和 。X YD 小肠肠液、胰液、胆汁小肠 胃下节精彩继续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HS版八上5.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pptx HS版八上5.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课后小练.doc HS版八上5.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预学案.doc 脂肪的分解.flv 蛋白质的消化.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