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24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案(鲁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24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案(鲁教版)

资源简介

第24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考纲呈现]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核心素养解读】
1.综合思维:通过对货币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值、时效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的分析,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
2.人地协调观:通过对交通运输点、线区位的分析,建立人地协调观,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体系导学】
考点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必备知识落实】
1.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快速、便捷地进行货物运输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进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通常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运输方式 项目 水路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大→小 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运速 慢 较快 较慢 快
运价 低→高
灵活性 差 差 好 差 最差
连续性 差 好 好 差 最好
2.发展趋势: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   方向发展。
【关键能力突破】
1.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
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价值、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具体如图所示。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因此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应考虑运输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实际交通状况,即现有交通条件;尽量减少调运过程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避免重复运输。
2.采用优选法确定货运方式
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运距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典题精析】 [2019·江苏卷]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下图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
A.运输时效高 B.单次运量大
C.单位运价低 D.绕行路程远
(2)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
A.完善交通网络 B.做强能源产业
C.改善环境质量 D.增加就业岗位
[图解思路]
[答案] (1)    (2)    
[感悟核心素养]
区域 认知 图示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两条线路所经的区域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体现了区域认知
综合 思维 根据所学知识和图文材料,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丝路班列属于铁路运输,海上丝路属于海洋运输,两者相比铁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小,运价高,运输时效较高;而丝路班列的增加,需要更多务工人员,增加就业岗位
【学以致用训练】
运输里程是交通网中某种运输方式的线路总长度,如图是1979~2014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里程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运输里程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年间,四种交通运输里程均有提高
B.公路运输里程提高幅度最大
C.2000年以来,民航运输里程增长率最高
D.2001年起,民航运输里程超过铁路运输里程
2.图中运输里程公路高于铁路,体现公路运输比铁路运输(  )
A.速度慢 B.运价高
C.灵活性强 D.连续性差
3.公路里程比是指公路实际长度与起讫点间线段长度的比值。华北平原国道里程比高于东北平原,主要是因为华北平原(  )
A.河网密度小 B.聚落密度大
C.农业规模小 D.工业规模大
4.[2021·浙江6月选考,28(3)]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大部分矿产品通过海运出口。
指出图示区域矿产品运至港口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考点二 交通运输区位因素
【必备知识落实】
1.交通运输网的构成与分类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1)    因素:决定性因素。
(2)社会因素:主要因素。
(3)    因素:保障性因素。
(4)自然因素:限制性因素。
【特别提醒】
(1)以桥代路在人均耕地少的地方是节约耕地;在冻土、黄泛区是防止地质灾害对铁路的影响;在自然保护区是为野生动物提供迁移通道;在城市是为提高交通通达度。
(2)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图解
(3)典型案例(以南昆铁路的建设为例)
①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②重要意义: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能力突破】
一、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1.为什么修——决定因素
建设交通线一般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建设的决定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2.在哪里修——制约因素
在线路选择时,要尽量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这样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保证行车安全,所以要考虑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3.能不能修——保障因素
有些地区即使自然条件恶劣,也建设了交通运输线,建设过程中技术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条件的发展,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了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方法技巧】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原则——“低、高、大、小”
成本低 山区线路起伏要少,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减少隧道修建量;平原道路要直,桥梁要少
安全性高 山区线路避开陡坡、陡崖、地质条件不稳定区;平原避开沼泽区
经济效益大 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与高速公路以直达为主
生态破坏小 平原少占好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保护;避开生态保护区与生态脆弱区
二、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水域条件要有利于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的平面布置,但航道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因素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的兴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另外,还需完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港湾,与其他交通干线系统有方便的联系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系统相连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少暴雨,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典题精析】 [2019·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1)~(3)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图解思路]
[答案] (1)    (2)    (3)   
[感悟核心素养]
区域 认知 图示为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在区域认知上,分析该区域铁路分布所属的主要地形
综合 思维 根据图文信息,从区域定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及变化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该区域铁路的分布特征和主要运输物资,并推断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
【学以致用训练】
[2022·吉林市调研]宁夏正在积极规划和建设高速铁路和区内城际轨道交通。据此完成1~3题。
1.宁夏北部铁路(含高铁)密度比宁夏南部大,主要因为宁夏北部比南部(  )
A.科技发达 B.城市密集
C.降水丰富 D.地形平坦
2.宁夏修建高铁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大货物运输量 B.节省运输费用
C.增加环境承载力 D.提升运营速度
3.与全国高铁建设较早和运营里程较长的省份相比,宁夏高铁建设较为缓慢是因为宁夏(  )
A.经济相对落后 B.建设难度大
C.货运需求量小 D.运营成本高
4.[2022·山东德州一中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10分)
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24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考点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必备知识落实]
2.专业化 
[关键能力突破]
典题精析 答案:(1)A (2)D
[学以致用训练]
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四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内河航运里程有下降,A项错误;运输里程提高幅度最大的是民航运输,B项错误,C项正确;对比民航运输里程和铁路运输里程坐标可知,D项错误。故选C。第2题,运输里程公路高于铁路,主要体现了公路运输灵活性较强。故选C。第3题,华北平原国道里程比高于东北平原,最主要原因是人口稠密,聚落密度大,实际里程长。故选B。
答案:1.C 2.C 3.B
4.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的优势,矿产资源适合采用铁路运输方式,而且矿产资源产地与港口有铁路相连,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图示地区河流下游径流量小,多为时令河,所以不适合水路运输。
答案:铁路。矿产品适合铁路运输和水运;河流水运价值较低;有铁路连接矿区和港口。
考点二 交通运输区位因素
[必备知识落实]
1.交通运输点 综合
2.(1)经济 (3)技术
[关键能力突破]
典题精析 答案:(1)B (2)A (3)D
[学以致用训练]
1~3.解析:第1题,高铁是满足人员出行建设的,读图可知,宁夏北部比南部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出行人员更多,对高铁的需求更强。第2题,高铁是为满足客运的需求而修建的,A错。高铁使运营速度大大提升,运输费用大大提高,并没有节省运输费用,B错、D对。高铁建设不能增加环境承载力,C错。第3题,高铁建设费用高,而宁夏经济相对落后,延缓了高铁建设进程,A对。
答案:1.B 2.D 3.A
4.解析:港口发展的条件从自然条件(港湾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依托城市、经济腹地、国家政策)等,来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河口;腹地广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